快好知 kuaihz

鼓励学生“跨过老师”,何来“胯下之辱”?

从古至今,中国人几乎都很难接受被人跨过身体的行为。这种“胯下之辱”,被认为是奇耻大辱。然而,前天晚上,武汉理工大学的一名副教授却自己主动趴在教室前门,要求学生“凌辱”他。老师的举动震惊了在场的150余名大学生。在这位副教授的一再鼓励下,100多名学生跨过了老师的身体。此举是何用意?这位副教授解释:跨过老师,只是表象,传递的却正是这种敢于用科学真理否定权威、反抗权贵的精神。(5月13日武汉晚报)

这位副教授自求“胯下之辱”,要传递敢于否定权威、反抗权贵的精神。效果是否良好,有待时间来考验。但是,他的大胆行为肯定能给在场的大学生们,甚至是给所有人无比深刻的印象,其敢作敢为的担当精神,值得肯定。

现实中,我们在应试教育的轨道上越走越远,尽管不断有提倡素质教育,培养创新人才的呼声响起,但总是雷声大雨点小。有一个著名的桥段:同样是30人在上课,在幼儿园,就会举起60只小手,而到了小学低年级,则有30只,到了高年级,则可能有三分之二,到了初中,就可能一半都不到了,而今日高中,几乎没有人再举手。即使发现老师有错误,也几乎没有人会再指出,都玩起了深沉。要坚持真理,反对权威,学生不是不懂,而是根本就不会去做。

不管是“怕人”也好,故作深沉也罢,总而言之,年龄越大,学生的质疑精神、否定权威的精神就越差。该怎样培养?理论一大堆,开会讨论了千万回,但今天的现状依然没有很大的改观。而这位副教授能在连上11堂理论课后,自己“舍身求真理”,大胆向学生求“胯下之辱”。这种特立独行,大胆张狂的举动,当然会招来非议,特别是一些固守传统思想的人,更是难以接受。而他教育的对象,却能够理解教授的苦心,甚至为理工大能有这样有个性、独立思维、敢于表现、浑身正能量的好老师而自豪。他不但没有“受辱”,反而赢得了更多的尊重。可见,张教授这惊人的“一趴”,还是在学生心头引起了震撼,收到了预期的教育效果。

当然,笔者在这里肯定此副教授的行为,并不是鼓励所有老师都如此“剑走偏锋”,而是强调,我们应该对这位老师多一份理解和支持,毕竟,孩子们在长大,培养他们挑战权威的精神、创新思维不能再等待。与其畏手畏脚、瞻前顾后的不作为,不如多一点担当,大胆尝试,让孩子们多一份选择和思考。也许,在不久之后,我们中国,就会多一些像奥本海默那样敢于在课堂上反驳老师的真正的创新人才了。

本站资源来自互联网,仅供学习,如有侵权,请通知删除,敬请谅解!
搜索建议:胯下  胯下词条  跨过  跨过词条  何来  何来词条  鼓励  鼓励词条  老师  老师词条  
教育评论师德

 师德不过硬,教育走不远

继山东日照女教师用课本抽打逃课学生被教体局通报解聘之后,近日又有媒体曝光陕西商洛某初中女生长期遭受班主任辱骂一事,随后当地政府和教体局回应将立案核实并严肃处理,...(展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