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好知 kuaihz订阅观点

 

教育需要“微创新”,但学校不能任性为之

近日,大学教师给学生布置看电视剧《武媚娘》的作业,目的是希望提高理工科学生情商;小学教师将掼蛋、24点游戏纳入小学课堂,教师的目的是培养学生团结合作能力;武汉商贸职业学院教师给学生当堂布置写情书的练习作业,是因为教师现场做调查发现122名学生里只有1人写过情书,随后老师开始指导学生如何写情书。然而,对这些教育“微创新”的措施,在有人赞赏的同时却频遭舆论吐槽。那么,问题究竟出在哪里?

我认为,一些貌似“微创新”的教育措施,“微”是有了,但缺乏核心要素“创新”,也缺乏针对学生学习需求的细致设计和开发。譬如,几年前出现在某大学的爬树课程,完全是照抄外国的做法,根本就谈不上创新。而如今,不少所谓的教育微创新只不过是教师的灵机一动或一厢情愿,脱离了学生的真需要。如果一种教育措施本身缺乏创新因素,也缺乏对学生需求的考虑,那么,不管是宏观的还是微观的措施,其实都不具备教育的价值。可以说,缺乏对创新之实和学生之需的考虑,是教育微创新普遍存在的问题。

我们所说的创新,既指发挥创造性思维的过程,也最终实现的创新结果,两者缺一不可。从创新思维发生及其过程看,创新者必须针对某种问题提出有别于常规的见解和设想,这种思维方式必然对应着创意以及把创意变成现实的策划。从创新结果看,创新者通过具体的创意和策划,要么在某事物原有基础上做出更加符合需要的更新和改变,要么创造出了完全崭新的事物。

就笔者理解,所谓“微创新”是基于解决微观问题而作出的微小更新和改变。事实上,“微创新”一词就是伴随着互联网和IT技术的发展而产生的。例如,苹果公司发布的第6款手机与上一代产品相比,就具有更轻更薄、屏幕尺寸更大、速度更快的新特点,其应用软件的图标比前一代也增加了一行。而其创新动机就是为了满足客户的使用需求和心理需求,其创新过程实际上就是怎样做才能满足客户需求。也就是说,他们的创新是围绕着客户需求的某些小的方面展开的,他们要解决的是怎样满足客户需求的现实问题。

教育工作也需要有类似于苹果公司满足客户需求的微创新理念和实践。具体到学校教育和教学环节,教师要想更好地设计、开发和实施微创新课程,必须立足于“学生中心”的理念和课程实施需要,尤其要有创新思维这一核心素质,同时也要根据学生学习需要和心理需要设计和开发微创新课程,绝不能任性而为之。

本站资源来自互联网,仅供学习,如有侵权,请通知删除,敬请谅解!
搜索建议:任性  任性词条  需要  需要词条  创新  创新词条  不能  不能词条  学校  学校词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