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好知 kuaihz订阅观点

 

不要把“童真”当成赚取流量的“新密码”

近日,佛山有一个七八岁的孩子,放学后兴冲冲回到家。爸爸端上一碟色香俱全的菜,招呼道:“今天做了大菜。”孩子定睛一看,这哪里是道菜,明明是他当宠物养的大闸蟹被大卸八块、做成了“美食”。孩子顿时声嘶力竭地哭嚎,而大人却漫不经心地撕下一块碎肉,喂到孩子嘴边,笑嘻嘻地问:“什么味道,弟弟?”孩子一边哭,一边说:“是香的味道”。(12月29日 红星新闻)

每次看到这样的视频,笔者不仅不觉得好笑,心中还会有隐隐的堵塞之感。也许有网友认为:“不就吃了两只螃蟹吗?至于这么上纲上线吗?”毫不夸张地说,这事还真至于。

短视频平台上,类似的事件还真不少,甚至形成了打着“萌娃”标签的搞笑视频垂类。有的孩子因为扭伤了脚,爸爸就要把孩子养大的鸭子宰杀了,给孩子补充营养;有的孩子刚刚收到姥姥送来的兔子,转眼就被父母宰杀掉了;一名10岁的男孩看着奶奶杀鸡后,大哭着说道:“就算花一百万,我也要把它救活”。大人们不仅没有耐心安抚孩子,反而大笑,并把孩子的伤心事拍摄成“搞笑”视频传播……这些视频往往都有一个共同点:镜头里,孩子哭得撕心裂肺;镜头外,家长或忍笑不语,或友情献声,或搭配各种字幕和音效抖机灵,不慌不忙地把控着拍摄的内容和节奏。孩子的单纯变成了供大人消遣的笑料,甚至被当成别有用心赚取流量的密码。

诚然,家长主观上可能并没有恶意,他们不过是图一时好玩,觉得孩子被惹恼后气鼓鼓、眼泪汪汪的样子很有趣,想要分享一波,让大伙儿都乐呵乐呵。实际上,这种心态的背后是对孩子情感价值的漠视。很多时候,我们总是以成人的思维和眼光打量孩子的言行,认为大人逗弄孩子理所应当,小孩子的想法和感受往往被忽视。殊不知,孩子是一个内心情感丰富的生命个体,他们有自己的感知力。孩子们表面看起来似懂非懂,内心深处却早已一片涟漪。

在孩子眼中,所有付出情感的事物,即使是无生命的物体,都有灵性。对他们来说,“宠物”不是简单的小动物,而是朝夕相处、相互陪伴、可以诉说心事的“好朋友”,是他们情感的寄托。如果家长们不换位思考,简单地认为小孩养宠物不过是一时兴起,哭闹也只是短暂的情绪爆发,进而随意处置孩子的“宠物”,很有可能会在父母和子女之间埋下隔阂的种子,甚至会影响孩子对周围事物的判断和健康人格的养成。

前苏联著名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曾说:“每个孩子都是一个世界——完全特殊的、独一无二的世界。”父母当把孩子当作独立的“人”,而不是自己生命的附庸,应好好呵护孩子的童心,用行动守护孩子的童心,和孩子们一起感受生命、尊重生命,进而使其成为独立的、人格健全的“人”。

本站资源来自互联网,仅供学习,如有侵权,请通知删除,敬请谅解!
搜索建议:新密  新密词条  童真  童真词条  赚取  赚取词条  流量  流量词条  当成  当成词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