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好知 kuaihz订阅观点

 

推行“每天1节体育课”须做好准备再“出发”

日前,《深圳市加强和改进学校体育工作的实施意见》(以下简称《实施意见》)正式印发。《实施意见》提出了全面加强和改进深圳学校体育工作的系列举措,其中,义务教育阶段学校每天开设1节体育课,高中(含中职)学校每周开设3节体育课,中小学每天大课间体育活动不少于30分钟。

每天1节体育课,是落实“双减”政策、推进五育并举和全面育人的有力举措。但是,体育课由每周2节或3节增加到每周5节,一定意义上构成对语数外等传统“主课”的“侵犯”,意味着体育资源供给必须大幅增加。因此,“上马”每天1节体育课,要更新观念,精准评估,科学裁量。

尽管体育已经列为中考科目,但“体育课是副课”的观念还有一定“市场”。基于此,落实每天1节体育课,校长、师生、家长必须转变思想,去掉体育课头上的“副”字。中小学校要走出“唯分数”“唯考试”裹挟,切实落实“双减”政策,矫正办学方向,规范办学行为,开足开齐上好体育课。要根据《关于全面加强和改进新时代学校体育工作的意见》《义务教育体育与健康课程标准(2022年版)》等文件精神,正视“小胖墩”“小眼镜”“脆皮”问题,理清体育欠账“清单”,保证体育课时质量,努力上好教育强国、体育强国、健康中国的“必修课”。

每天1节体育课,将放大体育师资缺额问题。要通过精准招聘、增加编外教师、培训小学全科教师等形式,补充一定数量的体育专业教师。要在“县管校聘”政策支持下,通过“走教”“轮岗”“转岗”“支教”等方式,优化区域体育师资配置,盘活体育教师资源,着力化解体育教师缺额问题。也可通过购买体育特色课程、引进退役运动员和教练员担任(兼任)体育教师、退休教师返聘等方式,确保体育教师配备到位。

每天1节体育课,体育活动保障必须“给力”。要加强中小学校体育场地场馆的改、扩、建,配足配齐配优各类体育设施设备,提升学校体育活动保障条件。还要积极推进校地融合、体教融合,推行中小学校和周边单位及社会体育场馆、公共文体设施“共享”机制,拓展学校体育活动空间。中小学校要合理利用楼顶、地下等空间,开辟新的体育活动场地。要优化体育课编排方式,错时高效利用学校体育教学场地,最大程度提高场地利用率。

每天1节体育课,管理服务要及时跟进。中小学校要实施与语数外等学科并行的体育课教学常规管理,推进体育学科备课、上课、辅导、训练、考试、评价等环节规范化。要在培训学习、评优评先、晋职晋级等方面“一碗水端平”,调动广大体育教师教学训练积极性,打造有情怀、高素质、专业化的体育教师队伍。要优化体育课内容项目、组织形式,科学制定体育课运动负荷,让学生每天保持适当强度的体育活动。要量质兼顾,聚焦“教会、勤练、常赛”,完善“健康知识+基本运动技能+专项运动技能”学校体育教学模式。要强化以体育人,引导学生树立健康第一理念,掌握科学的体育健康知识,养成良好的体育运动习惯。

本站资源来自互联网,仅供学习,如有侵权,请通知删除,敬请谅解!
搜索建议:体育课  体育课词条  推行  推行词条  出发  出发词条  做好  做好词条  每天  每天词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