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好知 kuaihz订阅观点

 

针对学校的检查还是少些为好

近年来,各地陆续出台为学校、教师减负措施,四川天府新区出台为学校减负十条措施,试图从督查检查、社会事务进校园、精简文件和会议、减少占用非工作时间等十个方面为学校和教师减负,厘清学校和教师的职责界限。这些举措似乎已超越“清单式个案减负”,触及权责分明的本质问题,但如果不改变检查型教育格局,“本质减负”也会大打折扣。

若问当下中小学教师最难受的是什么,大多数人会毫不犹豫地回答:一是学生难管,一是检查难受。一上一下,把学校和教师夹在中间,左右动弹不得。我年纪大了,不做班主任,更不做学校领导,被“夹”被“烤”的情况略微少了点,但也时常被提醒、被警告。

学生难管还好,毕竟我们可以掌控大局,只要不出大问题,忍一下就过去了。但检查却不行,不同部门的检查说来就来,不同方面的检查说有就有,不同层级的检查说到就到,学生停课搞卫生迎检成了常态,教师停课迎检成了家常便饭。疲于迎检还是次要的,重要的是检查结果,稍有不顺,轻则当面批评,重责通报扣钱。

素质教育、新课改推进等事项推进有难度,收费乱象、补课乱象、增负乱象、拖欠教师工资乱象等层出不穷,检查没错,督查更须,但要有度。否则,不仅会打消教师的工作积极性,还会影响教师专业水平和教育教学质量的提升。

强化检查的初衷是好的,但如果异化为行使权力的手段,甚至变成教育生态,结果可想而知。此情此景,我不免怀念起上世纪末的应试教育:检查很少,考试分数掌控一切,升学率调控一切。应试教育虽然不利于学生的全面发展,但学校和教师可以全身心沉浸于教育教学工作。

改变教育检查督查过频现象,一方面要限权、分权、放权。所谓限权,就是限制横向的蛮横检查和纵向的霸道检查,所有检查都不能影响学校和教师的常态化工作。所谓分权,就是分割县域教育行政主管部门的权力,设立专门机构,推进检查督查工作。所谓放权,就是把人财物权尽可能下放到学校,让学校集中精力办教育。另一方面,要推进教育生态转型,让学校、教师和学生积极自主地参与教育建构,而不是被建构、被检查。

本站资源来自互联网,仅供学习,如有侵权,请通知删除,敬请谅解!
搜索建议:针对学校的检查还是少些为好  针对  针对词条  检查  检查词条  还是  还是词条  学校  学校词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