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好知 kuaihz订阅观点

 

曾奇峰:有一种学科叫“ 父母 ”

父母是一门学科,虽然人类天生就有做父母的能力,但是却无法避免一些由社会文化和科技发展带来的认知偏差,导致我们越来越迷失自己教育的初心,将孩子推向了我们的对立面。 

01:

一个人从出生时剪断脐带的那一刻起,就独立而完整地拥有了自己的身体。

这意味着,在未来的所有岁月里,你身体的全部感受与运动、器官的生长与老化,以及大限到来时的灰飞烟灭,都只是你一个人的事情,与他人无关。

到目前为止,我们还无法把你的身体疼痛通过电缆、光纤或其他任何方式传递给他人,让他人也能感受到你疼痛的性质和强度。

所以,虽然独立拥有自己的身体是一件无与伦比的进化的杰作,但也需要付出承受孤独的代价。

如果人与人之间仅仅如此隔离,那活着就是一件相当无趣的事情了,不过更有可能的是,连无趣都感觉不到。

但是,好在造物主造人,不会使他们之间没有连接,也不会放弃由链接导致的宏大而和谐的美感。

造物主制造的这个链接其实非常强大,它的名字叫做情感。

你的身体疼痛的确不能引起他人的身体疼痛,但却可以引起他人的“心痛”。

所有活着的人,都曾经心痛过自己爱着的人的所有的痛,有些时候甚至比痛着的当事人还要痛。

这种心痛的感觉,就是由情感的通道制造出来的。

02:

再回到出生,婴儿的身体跟母亲永久的分开了,但情感依附还在。

婴儿对母亲的情感依附,重要到跟空气和食物一样,生死攸关。

随着婴儿慢慢长大,对母亲的情感依附次第减少。我们甚至可以说,成长的过程,就是情感上远离母亲的过程。

我们临床中发现,在中国的文化圈内,母亲跟孩子的关系有两点值得高度关注。

一是孩子的成长速度远远高于母亲的预估,所以母亲对孩子的能力有相当大的贬低和成长。担心、指责、怀疑和失望,充斥在母亲跟孩子的关系中。

经过投射性认同机制,孩子们为了维持与母亲的情感链接,避免分离、抛弃和被抛弃,需要把自己的方方面面都弄得一塌糊涂,才对得起母亲潜意识的“希望”,也能够继续跟母亲“在一起”。

以如此惨烈的方式爱母亲,实在令人唏嘘不已。

另一个值得关注的是,母亲为了做母亲,在人格上准备不足,具体的表现之一就是缺乏信任能力,缺乏信任孩子的能力。

孩子是否值得被信任,就跟大地和天空是否值得被信任是同样的事情:一个普通人,绝不会走在大街上就随时担心天塌地陷,但是,一个刚刚在地震中逃生的人,却会觉得任何地面都有危险,我们知道,这是因为他暂时地 “ 病了 ”。

随时都觉得孩子会出安全问题,会人际关系应对不良或者会能力不够的母亲,其实也“病了”,而且可能是一直都“ 病着 ”。

她们的“ 病 ”就是把自己内心的不安全感和无助感,经过伪装后变成孩子现实层面的不安全感和需要帮助。

所以她需要过渡警觉才能保护孩子,同样经过投射性认同机制,孩子为了“ 讨好 ”和爱母亲,就把自己置于危难之中,这个危难可以是生命或者健康的安全,也可以是人际之间的冲突。

说到底,母亲认为孩子不值得信任本身,也是因为爱孩子,是那种不忍看孩子远走高飞离开自己的爱。

可惜这是不那么健康的爱,在父母跟孩子的关系中,健康的爱应该是父母能够承受被孩子“ 抛弃 ”。

03:

我并不是在说数量稀少的个案,而是在说数量庞大的群体。

其实我们生活的这个社会的人的心理健康状况,不需要一个精确的统计数字,仅仅在每天的生活中,就能感受到它的铁一般的强度与空气一般的弥散。

无数经验和研究证明,父母与与孩子,尤其母亲与孩子的关系,制造了孩子最核心的人格。

这个人格在很大程度上决定了孩子将来能够取得的成就和敢于享受的幸福。

所以从这个意义上来说,父母不应该是一个角色,而应该是一门学问或者学科。

这门学科,是每一个想做父母或者正在做父母的人都应该学习的——你可以不学任何东西,但你需要学习如何才能不制造疾病。

从全息论的角度看,全面而深入的研究一对“ 父母—孩子 ”关系,就能够完全呈现这一关系中的方方面面了。

但《情感依附》这本书的作者们,研究的却是76对“ 父母—孩子 ”关系,真的是全景中的全景,无数可能被忽略的细节都以令人惊异的尺寸放大地展现在我们面前。

更令人惊异的是,这个研究跨越了三十年的锦绣岁月。需要多少人类的爱与好奇垫底,研究者们才能够如此坚韧?

这本书的内容都是在言说人与人之间的爱与恨,以及由爱与恨孕育出来强大与虚弱、坚持与放弃、健康与疾病。

从某种意义上来说,精神分析是一门让一个人识别自己针对自己的阴谋,看清自己对自己设置的陷阱的学问。

所有以不良方式对待孩子的父母,都在不自觉地对自己作恶。

如果你是父母或准父母,读读这本书,可以让你此后的三十年善待自己,也可以让你的孩子善待你和他自己。

在抚养孩子这件事上,我们为了孩子付出,不顾一切为了他好,当付出太多,生出焦虑、甚至抱怨。

潜意识说,你在把孩子当成自己的父母。

因为看不见自己婴儿般的被照顾愿望,而把对自己父母的抱怨,转移到了孩子身上,这叫“把孩子父母化”。

再比如,父母希望孩子学习成绩好,为此做了很多事情,但孩子的学习成绩总是不好。

潜意识却说:父母并不希望孩子成绩好。

因为孩子成绩好了,父母就显得无事可做了,会产生当下被孩子抛弃的感觉;当然,成绩好的孩子未来远走高飞,更会使父母产生被抛弃感。

没有人愿意成为一个孤岛,也没有人愿意成为被人群淹没的一员。

一旦父母看到潜意识的这个部分,就能够发现问题的真正所在:

重要的不是孩子如何回应,而是处理好自己的内在匮乏;

重要的不是去催促孩子学习,而是处理自己害怕被抛弃的感觉。

育儿宝典,本质是育“父母”宝典,很多时候,父母如果能认识到自己的问题,孩子的问题基本就解决了。

父母跟孩子的美好关系,是这个世界上有很多美好的人的原因。

我无意声讨我们的父母,我只是希望我们自己在父母这个角色上,能够阻止家族甚至民族的创伤,向我们下一代传递。

精神分析的任务是:让所有孩子都不后悔来到这个世界。

作者:国内最知名的心理学者、精神分析旗手曾奇峰,在乐享心理平台上线自己的心理课:《深入潜意识,解密你不知道的自己》。

本站资源来自互联网,仅供学习,如有侵权,请通知删除,敬请谅解!
搜索建议:奇峰  奇峰词条  学科  学科词条  父母  父母词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