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好知 kuaihz

解读企业文化作用 企业伦理与企业文化的根本之道

        正是由于海尔优秀的企业文化,才使得全球五大洲的经理人加盟海尔,以火热的激情共创世界品牌。“资源是会枯竭的,惟有文化生生不息”。很多中国优秀企业也象海尔一样,早已认识到文化管理的巨大作用,并已将文化管理模式付诸实施。中国人民大学劳动与人事学院教授、和君创业总裁彭剑峰在一篇文章中指出,“华为的企业家以其特有的远见卓识,从华为诞生的那一天起就注意精心培育华为企业文化,并自觉地将这种独具特色的文化注入到企业的经营管理活动之中,从而产生了巨大的文化管理效能。文化与管理的关系犹如土壤与庄稼的关系。”华为总裁任正非说:“文化是为华为公司的发展提供土壤,文化的使命是使土壤更肥沃、更疏松,管理是种庄稼,其使命是多打粮食。”事实上,文化管理浪潮自代就已经在西方企业中兴起。1981年出版的《未来的企业》一书认为,美国当时存在的严重经济问题,“关键是文化,不是经济政策”,“文化比政府政策更能决定经济的表现。”而戴维斯1985年出版的《论公司文化》一书指出,美国一向重视死板的管理理论、复杂的管理组织、烦琐机械的管理方法,但实践中收效甚微,公司文化就是对这些固定模式的一副解毒剂。这与汤姆·彼得斯在《追求卓越》中的观点如出一辙。然而,尽管目前有关文化管理的理论和实践都已经相当丰富,但将文化管理放在后现代社会、后现代文化经济与后现代精神的高度进行整合,尚属凤毛麟角。尽管很多企业已经实施了优秀的文化管理模式,但并不表明他们已经达到了文化管理的最高境界,甚至,当今企业的文化建设还存有许多虚假和违背时代精神的做法。这是现代精神的后遗症。而建立真正属于知识经济时代的文化管理模式,必须以后现代精神为依托。这首先需要超越人本主义,我认为,源于笛卡尔等近代哲学的人本主义恰恰是实现管理中“以人为本”的最大障碍。

        对于文化管理来说,其内容包括文化建设、文化深植、文化评估和文化再造四个阶段,是一个循环往复、螺旋上升的过程。在进行企业文化建设过程中,首先要对现有的企业文化进行定期的诊断、评价和测量,使之量化,从而准确呈现现有企业文化的特征,比较现实与期望的差异,比较本企业与全行业的差异,衡量企业文化创新、变革的方向与企业长期发展战略的适应性。文化建设之后,应该通过深植阶段将愿景和价值观固化到战略规划、品牌建设、组织架构、薪酬制度、绩效考核等工作当中去,切实体现文化的引领作用,实现企业的系统变革。变革的结果需要在下一阶段进行评估,通过控制其执行情况来保证企业核心价值的提升。如果通过评估发现愿景和价值观不再适合于企业的持续发展,那么就必须进入再造阶段,对其再次进行建设与变革,使文化管理进入更高的层次。由此看来,文化建设偏向于方法、手段,用文化改善企业管理才是目标,企业应从文化建设走向文化管理阶段。例如,沃尔玛就是注重文化管理的典型之一。沃尔玛在全球开设了超过7800家商场,员工总数的完善,成为沃尔玛对子公司管理的精神准则,同时也是总部战略实施的重要保障。沃尔玛提出“帮顾客节省每一分钱”的宗旨,为实现廉价原则,母公司信息化建设和财务制度方面实行高度统一原则,所有分支机构财务和信息也进行统一管理,以此降低运营成本。此外,沃尔玛在人力资源体系与文化的协同方面也做出了创新:首先,强调母公司对子公司文化的执行力,比如在“尊重个人”的核心价值观执行上,主张“尊重每位同事提出的意见。”;其次,为建立员工与公司利益一致的计划,使人性化的管理理念得以实施,以及使员工更加主动地投入到“节省”的理念行为化中,总部要求全球大部分子公司都要纳入“利润分享计划、雇员购股计划、损耗奖励计划”三项计划;再次,把培训当作文化管理的重要途径,以使子公司接受母公司的文化引导,沃尔玛除了一般的入职培训、技能培训、横向培训外,还专门在阿肯色大学专门成立了沃尔顿学院,完善了文化一体化培训的内容。

        中国的文字实在是太有意思了,不知你是否注意过企业一词中“企”字的写法,上面一个人字,下面一个止字,如果去了上面的人字,就只剩下止了,企业也就变成“止业”了。企业是由人组成的,没有了人,企业当然就只有“止业”而不能存在了。这也许是一种巧合,但它的确可以给我们一种启发,引导我们去思考问题。古人云:“人之力发自于心,心旺则事盛。”人心的力量有多大?我国古人曾有过不少论述,如:“人心齐泰山移”;“得人心者得天下”等,讲的都是人心的力量。人世间很多道理是相通的,在市场经济的条件下,“得人心者得市场”讲的也是同一个道理。企业文化的核心是“以人为本”,其实质就是企业在经营中必须得人心,得本企业员工之心,得消费者之心。每当我们回顾中国百年来之所以落后于人的原因时,都会想到封建文化对我国经济发展的影响。的确,正是落后的文化绊住了中华民族经济前进的步伐。百年来,文化的落后导致了管理的落后,而管理的落后体现为政治体制、经济体制对人性的压抑和束缚,使国民的心理能量得不到发挥。翻开中国的史书,虽然也写有“民贵君轻,以民为本”的主张,那只不过是少数知识分子的理想而已,统治阶级的管理从来就是以官为本,“为官者重于泰山,为民者轻于鸿毛。”在中国的历史上虽然也曾有过陆象山、王阳明等一些有识之士,将人心的作用抬到很高的位置,但由于中国封建社会及半封建半殖民地社会政治体制上的专制和独裁,心学始终没有处于正统的地位,人心的力量没有得到必要的重视。我国伟大的革命家孙中山先生,在总结自己多年的革命斗争经验后指出:“夫国者人之积也,人者心之器也,而国事者一人群心理之现象也。是故政治之隆污,系乎人心之振靡。吾心信其可行,则移山填海之难,终有成功之日;吾心信其不可行,则反掌折枝之易,亦无收效之期也。

        对于企业的环境文化,企业无力去影响它,但不可不察,只有察清了,因势利导,才能尽快适应环境,避免因水土不服而造成损失。

关键词:解读企业文化作用,企业伦理与企业文化的根本之道

本站资源来自互联网,仅供学习,如有侵权,请通知删除,敬请谅解!
搜索建议:企业  企业词条  文化  文化词条  伦理  伦理词条  解读  解读词条  根本  根本词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