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好知 kuaihz

如何建立自己的企业文化的贯透力和执行力 宣传企业文化的“误区”

        这也是我们进行文化管理的基本思路。 具体到对企业文化的认识,用好坏来区分企业文化只是认识的初始阶段,我们不能满足于此,我们应该明白这是认识开始,对于企业文化的认识我们还要不断的持续下去。 文化是客观的。文化的作用和作用方式都是客观的,用主观的好坏是无助于我们全面认识企业文化的。当然,文化中的元素有促进或阻碍作用之分,但是如果不同企业实际运行、不同企业的具体问题相联系,对其作用性质的区分是没有意义的。具体的讲,我们必须先弄清企业所面临的具体问题,然后再分析在解决这一问题时将会遇到的文化元素。在分析的时候我们还会发现,文化的促进和阻碍作用往往是交织在一起的,而我们所采取的不同应对会使文化作用的性质发生转化。当然,不同的具体问题,我们对文化作用分析的结果往往也是不同的,我们所采取的对策也应该是不同的,这里没有恒一的标准。 文化是客观的,这是我再一次强调的。文化的客观也决定了我们无法按照我们的意图的对它进行取舍。我们不能因为主观的喜好,而把起阻碍作用的文化视为空白,进而置之不理。只想抓住那些有利于我们的文化,而把那些不利于我们的文化视为空白,产生这种意图的根源就是急功近利的心态。用急功近利的心态来处理问题的典型特征就是总是用是否有利于眼前利益来衡量世界,而不是用客观的、长远的目光来看世界。其表现就是:如果不能马上从这个事物身上取得利益,就弃之如草芥,如果有利就会趋之若鹜。 急功近利是中国文化中另一个很重要的元素,而且根深蒂固。其佐证就在于我这样讲,可能很多人不以为然,认为现在谁不是如此?其实,文化是深层次、潜意识里的东西,那些习以为常、理所当然的东西才是我们真正的文化。

        企业文化对企业巨大的能动作用,但不是唯一作用。对企业文化的批判,是对我国企业文化建设的反思,反思的结果:一是要把企业文化作为一项系统工程来抓,企业文化置身与本企业的历史、老板、管理人员、员工之中,走捷径是行不通的;二是未来企业的竞争企业文化的竞争越来月重要,要有对企业文化建设的长远观念;三是要挖掘培育具有本企业特色的企业文化。以上批判与反思是个人的思想和观点,论坛和学术一样,我们应该大力倡导“百家争鸣”,希望朋友们一起参加争鸣!!!

        把理念以及由此理念派生的理念系列,结合企业的视觉识别和行为识别,使之标准化后印制成册,成为企业员工随时随地可以浏览学习讨论的标准。第四,让理念更好地为企业经营管理服务。围绕企业具体的操作流程、管理制度、行为识别的建立,做好融会贯通工作。要加强培训,不断提高全员素养,把培训工作作为日常性工作。不但新员工要培训,老员工也要经常轮训,尤其领导班子更要经常地学习、训练和研讨。同时,也要不断完善操作流程和制度,使每一流程都能体现出理念的精髓。加强监管和技术防范,领导要带领全员不断推陈出新,充分发挥领导的影响力,透过员工的行为能看到企业理念的精神支撑。第五,坚持不懈,必有成效。企业只要坚持不懈重复上述理念落实于企业日常的经营管理工作中,日积月累,企业的理念必将通过全员的日常行为体现出来,形成企业的整体统一的行为识别。只要是好的理念顾客自然接受,顾客自然会购买你的产品,接受你的服务,心甘情愿地为你付费。第六,企业理念识别系统的建立和完善,要伴随企业的发展全过程。企业不可能在最初创业时就有完整的理念识别系统,虽然老板可以喊几句漂亮的口号,但那不是理念。真正的企业理念就是深深融入到每一组织成员的思想深处,物化为每一个经营管理的细节。企业理念在每一个企业员工身上都有烙印,在企业每一角落链环上都能闪烁。因此,企业的理念不是朝夕之功。当然,作为企业还是希望尽快缩短理念认同的时间过程,因此企业在选聘人时,要注意理念的一致性,不要选聘理念悬差太大者。有共同理念的人才容易共事。什么是好的企业理念?好的企业理念一定是符合情理法的。情就是人际关系的反映,理就是事物内在的逻辑性,法就是符合政府的有关法令政策。情理法有一项不合,事情便不可能做长久,尤其要注重符合人情。

          长久以来,“责任”一直被淹没在企业组织管理的各种功能和要素中;今天,我们需要将“责任”从混乱中独立出来,并旗帜鲜明地将其置于企业组织最重要、最醒目的位置!我从未像今天这样,感受到“责任”是如此沉重,以至于令我充满敬畏!但企业往往是“痛定思痛”,失败、打击了无数次,才犹如佛祖所说“雕儿,回来吧”。普普通通一句话,道出企业百态自然的本质。我们渴望有一种理想的管理方法,能够让我们企业健康、持续的成长。我们求助于制度,而制度带给我们美好的遐想,因为它既能约束,又能激励。然而事与愿违。当我们倾向于严格管理时,创造力就失去了踪影;当我们倾向于宽松管理时,懒惰又有冒了出来;当我们既想宽松又严格时,犹如孔子看到美女,发乎情而至于礼。   “责任价值观”是该回归了。它既是我们对待生活的态度,也是我们对待企业组织管理的态度。“责任”也许实现不了的事业成功、基业长青;但缺失了“责任”,则肯定无法实现成功事业、基业长青,人生与企业莫不如此!(曲纪东)

关键词:如何建立自己的企业文化的贯透力和执行力,宣传企业文化的“误区”

本站资源来自互联网,仅供学习,如有侵权,请通知删除,敬请谅解!
搜索建议:文化  文化词条  企业  企业词条  执行力  执行力词条  误区  误区词条  建立  建立词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