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好知 kuaihz订阅观点

 

蔚来还有未来吗?从行业领先到疲态略显

2021年7月30日,在上海浦东临港大道,一辆蔚来EC6在撞击隔离石墩后,用户不幸罹难。

十几天后,8月12日,上善若水投资管理公司创始人、意统天下餐饮管理公司创始人、美一好品牌管理公司创始人林文钦,驾驶蔚来ES8汽车启用自动驾驶功能后,在沈海高速涵江段发生交通事故,不幸逝世,年仅31岁。据不完全统计,2018年6月以来,因驾驶蔚来汽车而引发的交通事故至少有13起。

8月8日,网传一份由500名蔚来车主发布的联合声明,声称自己清楚知悉蔚来汽车自动辅助驾驶的功能及风险,蔚来公司亦未造成误导,呼吁各大媒体公正客观报道。

8月19日,有车主在蔚来线上社区内发起“#反对车主联合声明#”话题,称自己被代表。有更多人则称:少数人不能代表所有人。截至目前,已经有4647人参与。

风口浪尖蔚来会什么样?还有未来吗?

不愿具名的人士对媒体训练营表示:智能汽车的竞争才刚刚开始,未来会更加激烈,“蔚小理(蔚来、小鹏、理想)”造车新势力三家公司大概率只有一家能胜出。

谁能胜出?一般的情况是跑得快的胜出,但新生行业不遵循这样的规律,跑的快,死得快。任何一个新生行业,都有很多坑,跑的快,容易掉进沟里。

导致蔚来汽车事故的是自动驾驶技术,自动驾驶技术还不是一个成熟到可以应用的技术,开放给用户是不负责任的冒险。

屋漏偏逢连夜雨:事故频发口碑下降

2021年8月12日,理想汽车成功赴港上市,与同是“造车三兄弟”的小鹏汽车会师港股。

同一天,蔚来发布2021年度Q2财报,整体营收超83亿元,毛利率不及市场预期的19.1%,与一季度的高光相比,蔚来这份财报亮点颇少。

财报显示,2021年第二季度,蔚来汽车交付量为21896辆,同比增长111.9%,环比增长9.2%;营收84.48亿元,同比增长127%,环比增长5.8%;毛利润为15.739亿元,毛利率18.6%,环比下滑;净亏损为5.872亿元,净亏损率7.0%。

市场比较关心的盈利方面,蔚来汽车的毛利率以及净利润较之去年同期有所提高,与今年一季度相比略有下降。

其中毛利率由上季度的19.5%降至18.6%,整车销售毛利率由上季度的21.16%降至20.27%,净亏损率则是由上季度的5.7%扩大至7.0%。

蔚来汽车毛利率的下滑与汽车缺芯、零部件价格上涨等因素有关,这也指出了蔚来在造车方面的瓶颈。

造车企业的毛利率,其优化的空间主要源于扩大交付规模,尽管蔚来的交付量每个季度都保持上涨,但环比增速却在放缓。

本季度,蔚来共交付新车21896辆,其中ES8有4433辆、ES6有9935辆,EC6有7528辆。同比增速111.9%,环比增速9.2%,去年同期同比、环比增速分别为190.8%、169.2%,今年一季度分别为422.7%和15.6%。

比较分析可见,进入2021年后,蔚来汽车交付量环比增速就开始出现大幅下滑。财报当中,蔚来汽车给出了Q3季度交付数据的指引,较之二季度交付量的环比增幅预期在5.0%到14.2%之间,预期增速依然较为缓慢。

除了靠交付量拉动利润空间外,蔚来的获利空间还来自于NIO Pilot(自动辅助驾驶系统)与100度电池包。

为了占领市场,获得用户青睐,蔚来推出了一些优惠用户的服务,比如仅售2万多元/年的服务包:包括专属充电桩,终身免费质保、异地加电、道路救援等服务;一键维保服务不限次数,专人上门取送车并代客维修或保养,免费洗车,免费机场泊车,免费代驾,免费违章代缴等等。

李斌和蔚来联合创始人、总裁秦力洪亲力亲为,坚持一线,经常在全国各地的活动当中为用户解决问题和困难。

这些政策让蔚来获得了不错的口碑,但频发的事故把蔚来推上风口浪尖,让其遭受质疑,在消费者心目中的地位受损。

今年四月初,蔚来社区出现一个名为“座椅发声群”的社群,主要指出蔚来座椅方面的缺陷,为车主带来不好的驾驶体验。7月,蔚来正式推出“个性化解决方案”,对于用户反馈的座椅问题,蔚来推出200元、500元、1000元的解决方案。

针对车主提出的“座椅存在缺陷”观点,蔚来方面始终不予认可,蔚来认为这是由于设计取向偏向运动所致,所以不可能召回,且需要用户自费。

随着公司规模的扩大,初期无微不至的服务能否持续,这个问题早在2018年就有人提出。

面对不断上升的服务成本,现在的蔚来陷入两难境地,与此同时,蔚来还要面临与特斯拉、理想、小鹏等企业的激烈竞争。

策略摇摆:从行业领先到略显疲态

2019年,未来市值一度跌至不足20亿美元,2020年,蔚来时来运转股价涨幅高达1400%,全年累计交付汽车43728辆,国内造车新势力的排行形成“蔚小理”的格局。

2021年,造车新势力格局产生了微妙变化。今年7月,理想交付汽车8589辆排名第一,小鹏汽车交付量也超8000,蔚来汽车交付量则是7931辆,被两位竞争对手小幅压制。

一个月的数据很难说明长期问题,但这背后反映出来的,是蔚来在市场上的局限性。

首先在车型方面,小鹏有G3、P7以及即将交付的P5;理想虽然只有理想one,但面对消费者不断变化的需求,理想也针对性地推出改版车,带动销量大涨。

反观蔚来,虽然有ES8、ES6、EC6,但其布局都是中大型SUV,这很难令消费者感受到新意。

造车新势力当中,蔚来曾被认定为最像特斯拉的企业——推出高价车型,随后提升品牌以及技术门槛,待消费者形成高端认知后,将成熟的技术套用到售价及成本更低的汽车中去,拉升销售规模。

这条路特斯拉已经跑通,蔚来却没有。蔚来在ES8之后所推出的车型,虽然价格略有下降,但ES6、EC6的起售价仍维持在35万元左右,预计明年一季度上市的电动轿车ET7,100kWh版本的起售价将达到50.6万元。李斌曾说,蔚来不降价是为了照顾老客户的情感,一向深得车主爱戴的蔚来自然不想让自己的车主变成“韭菜”。

特斯拉向左,未来向右,现在的蔚来已经不再坚持特斯拉靠低价走量的路子。在很多场合,蔚来高管也不断强调其品牌的“高端属性”。

特斯拉的Model 3和 Model Y两款主力车型7月再次降价,这让特斯拉将销量冠军收入囊中,截止7月,特斯拉累计销量已超20万台。

产品调性方面,蔚来和特斯拉也有明显差别。特斯拉的标签是潮流和酷,无论哪个阶层的消费者都可以消费,而蔚来则是将目光更多地瞄向精英人群。

EP Club是蔚来“最高端的用户俱乐部”,入会需要消费一辆售价近千万人民币的蔚来EP9,或通过投资蔚来超充站、复购、推荐朋友购车等方式获得足够的“蔚来值”,成功加入后则可以获得与诸多社会精英交流的机会。

对于蔚来而言,为了维持高端车友社区的属性,就必须把控价格这个门槛。但高端市场交付能力再强,其规模终归有限,这也是蔚来的桎梏,想要打破桎梏,就必须打造新品牌、新属性,寻找提升销量的方法。

2021年7月7日,小鹏汽车在港股上市,募资超140亿港元;8月12日,理想汽车回归港股,募资约116亿港元,尽管二者都经历了破发,但募集到的资金却是实打实存在的。

资金优势,销量优势不再,曾经领先的蔚来略显疲态。

莫问前路:概念混淆未来遥远

与其他行业不同的是,新能源车企在面临自身业务压力、行业竞争压力的同时,还要承受更多的“行业未来压力”。

首先是最近争议颇多的自动/辅助驾驶,“美一好”公众号发布的讣告特意使用了“自动驾驶功能”这一说法,很多人认为该说法不准确,蔚来方面也澄清:NOP领航辅助不是自动驾驶

蔚来NOP(Navigate on Pilot, NOP)领航辅助,是导航系统与Pilot自动辅助驾驶深度融合的功能。官方介绍为该功能允许车辆在高精地图覆盖的高速公路及城市高架路等路段,按照导航规划的路径自动巡航行驶。

这与特斯拉的NOA(Navigate on Autopilot)类似,是所谓的全球“唯二”领航辅助驾驶,实现了在指定路径下按照导航路线自动辅助驾驶的功能。

但无论是自动驾驶还是辅助驾驶,目前对于NOP事故的争论,已经远超事故本身。

一方面是技术层面:当前技术对静止或缓慢移动的物体的识别,毫米波雷达和摄像头都有短板;另一方面是宣传层面:各大汽车厂商在推广自动驾驶辅助功能方面中的宣传,是否存在夸大、误导的行为。

目前美国汽车工程师协会已经将自动驾驶技术进行了分级,其中L0属于传统驾驶,L1和L2属于驾驶辅助,L3-L5属于自动驾驶,L5的自动驾驶技术等级也称为“无人驾驶”。很明显,在这样的分级当中,只有“自动驾驶”或者“辅助驾驶”,并不存在“自动辅助驾驶”。

包括蔚来、小鹏等造车新势力的宣传中,经常出现“自动驾驶”、“辅助驾驶”等模糊概念,这或许会给消费者带来诸多安全隐患。

其次是核心驱动力,新能源转型早已是各个国家的关注重点,未来15年,新能源汽车对传统燃油车的取代态势将不可阻挡,2021年也将成为新能源汽车元年。

对于国内造车企业而言,目前仍有诸多核心技术需要突破。电池动力方面,尽管宁德时代的电池连续四年全球装机量第一,但电池容量、安全性、使用寿命等方面仍需加大研发。

目前动力电池主要为两类:磷酸铁锂电池和三元锂电池。以特斯拉为代表的车企多采用三元锂电池,这类电池在续航以及温度适应能力方面有一定优势,也更符合新能源汽车的需求,但其核心技术仍掌握在海外厂商手中。

电驱系统以及芯片方面的技术,我们也是多依赖进口,这在一定程度上拉高了造车成本,导致国产新能源汽车竞争力下滑。

目前,小米、百度等巨头企业已经开始入局新能源汽车领域,行业未来在面临激烈竞争的同时,也拥有广阔的想象空间。若未来行业的发展可以与充电基础设施建设、资本投入、国家与地方政策相结合,到2025年我国新能源汽车销量有望达到530万辆,届时新能源汽车保有量将在2000万左右。

对于行业内的所有企业而言,未来不仅要通过提升技术,解决自动驾驶、充电、电池等方面的隐患和问题,更需要通过建立中长期目标,通过移动网络实现人、车、路、云的相互协同。

在未来,新能源汽车为行业带来的改变绝对不止简单的能源升级,更多的是要通过建立“车联网”,真正实现对整个行业的赋能和升级。

本站资源来自互联网,仅供学习,如有侵权,请通知删除,敬请谅解!
搜索建议:疲态  疲态词条  领先  领先词条  还有  还有词条  未来  未来词条  行业  行业词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