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好知 kuaihz订阅观点

 

孟子怎样评说管仲

司马迁说“管仲世所谓贤臣,然孔子小之”一语,似乎不太恰当。孔子确实说过管仲器量狭小,不知节俭,更不知礼,因为他几乎什么都要与诸侯国的君主一样。然而,孔子也另有话直接颠覆了这个意思,更有对管仲的高度评价。例如,他将“桓公九合诸侯,不以兵车”之事,归功于管仲,连声说“如其仁!如其仁”;又如,他说管仲为相,使齐国“称霸诸侯,一匡天下”,民众至今仍受惠于他的功德,如此等等,何谓“小之”?

如果说是“管仲世所谓贤臣,然孟子小之”,或许倒是比较确切的。

孟子与他的学生公孙丑曾有一番对话。公孙丑说:管仲辅佐国君称霸,晏子辅佐国君扬名,管仲和晏子还不足以效法吗?孟子不以为然地说:“你真是个齐人,只知道管仲、晏子”。他对公孙丑说了这样一件事:有人曾问曾参的孙子(也有学者认为是儿子)曾西,“你和子路哪个有德行?”曾西不安地说:“子路是先祖父所敬畏的人。”那人说:“那么你和管仲哪个有德行?”曾西就不高兴了,说:“你怎么竟把我和管仲相比?”孟子反问公孙丑说:“管仲是曾西不愿效法的对象,你认为我会愿意吗?”这便是孟子“小”管仲的例证。

孟子“小”管仲,看来是继承了“孔门”的一个传统。“孔门”传人中,对于管仲的“小之”,至少是从曾参的孙子(或儿子)曾西起就开始了的。在曾西眼中,不要说管仲与孔子,就是管仲与子路也有天壤之别,甚至不愿人家将曾西与管仲相比。孟子当然也是不愿效法管仲的。齐宣王召请孟子孟子以病为借口推辞不去。有一个叫景丑的人说,你这样做,好像不合礼义吧。孟子说:“成汤对于伊尹、齐桓公对于管仲都不敢传唤。管仲尚且不能传唤,何况不愿做管仲的人呢?”

孟子是有思想的人,当然不是因为前人“小”管仲而“小”管仲。但他是认可曾西“小”管仲之理由的。他与公孙丑对话时说到曾西的一句话:齐桓公那么信赖管仲管仲主政又那么久,政绩却是那样的卑微。这大概既是曾西,也是孟子“小”管仲的一个理由。然而,按照孔子所说,管仲的功绩,一百七十年后的孔子都受其惠,何言卑微?难道一辈子难以施展抱负,连自己都难以立足的,才算功德圆满?

曾西以及孟子,认为管仲的功绩卑微,主要是因为管仲只是帮助齐桓公称霸,而未能辅佐齐桓公至王。孟子是相当强调王道与霸道之区别的。在他眼里,春秋“五霸”全是“三王之罪人”。辅佐齐桓公称霸的管仲安能不“小”?然而,这与孔子的有关论断其实也是相违背的。如前所述,孔子将“桓公九合诸侯,不以兵车”之事,归功于管仲,“不以兵车”,使多少人免于战争之苦难?孔子恐怕也就是因为这一点,才连声说“如其仁!如其仁”的,他并不认为管仲这样做有什么不对。

对于“孔子小之”这句话,《史记正义》说:“言管仲世所谓贤臣,孔子所以小之者,盖以为周道衰,桓公贤主,管仲何不劝勉辅弼至於帝王,乃自称霸主哉?”由此观之,“孔子小之”云云,倒是应该改写为“孟子小之”的。

孟子并不否认管仲是人杰出人才,他在说“天之降大任于斯人也”,举的实例之一,就是“管夷吾举于士”。他说“圣人治天下,使有菽粟如水火。菽粟如水火,而民焉有不仁者乎”,亦与管仲的“仓廪实而知礼节;衣食足而知荣辱”庶几相近。可见,司马迁用“小之”二字,是非常确切的——“小之”不等于“非之”,只是将此二字错用到孔子头上去了。

“仲尼之门,五尺童子羞称五霸”,“小”管仲的倾向,也一直沿袭下来。

如前所说,孔子确实也曾说过管仲器量狭小,不知节俭,更不知礼之类的话,或许孔门弟子以及儒家传人,对孔子的学说采取了实用主义的态度,只强调孔子的这些话,而没有顾及孔子对管仲的积极评价,于是孔子的这此话,就成了儒家传人“小管仲”的源头。

本站资源来自互联网,仅供学习,如有侵权,请通知删除,敬请谅解!
搜索建议:孟子怎样评说管仲  管仲  管仲词条  孟子  孟子词条  评说  评说词条  怎样  怎样词条  孟子怎样评说管仲词条  
周朝

 勾践擅长过河拆桥

从小我们就知道勾践卧薪尝胆事儿,记得那时老师经常拿这个故事教育我们要吃苦耐劳,坚持不懈才能做成大事。我们总是左耳朵进右耳朵出,压根儿没当回事,时至今日我都认为这...(展开)

周朝

 长平之战与纸上谈兵

天太冷了,电视也不想看了,坐在床上,摸摸头发未干,想想好久没翻书了,顺手拿过来接着看。从晋国分出来的赵国,在五国联合破齐和胡服骑射之后,成了秦国统一六国的最强劲...(展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