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好知 kuaihz

魏晋风度:一个清谈的时代,更是一个娘炮盛行的男风时代

魏晋南北朝时期是中国历史上的“大乱之世”,三国时期“生民百遗一,念之断人肠”,西晋“八王之乱”引发“五胡乱华”,汉人陷入亡族灭种的边缘。那可真是一个狂魔乱舞的“吃人”社会,被吃的人被称做“两腿羊”。在这样的社会里,汉人被胡化,胡人被汉化,混血很常见,而同性恋这种现象也从春秋战国至秦汉时期的宫廷走入民间。魏晋南北朝不是中国同性恋最盛行的时代,却是“同性恋明星”产出最多的一个时代。

那么,为什么同性恋能风靡魏晋呢?

据现代科学研究,同性恋并不是一种病,而是一种先天性的基因遗传。同性恋古已有之,至于古到什么时候,史籍记载不一。《杂说》这本书说“娈童始于黄帝”,把同性恋的历史推到了五千年前,与中华民族的文明史时间一样长。世界承认中国的信史从商时代开始,因为商朝的甲骨文明确记载了商朝的存在。而《商书·伊训》载有“三风十愆”,其中一“愆”就是“比顽童”,这是最早的信史同性恋记录。周朝继承了商朝的同性恋传统,《逸周书》中有“美男破老,美女破居”的记载。

春秋时期被称为“春秋淫乱”,其中同性恋的故事不绝于耳。比如卫灵公与弥子瑕有“分桃”之情,不罪弥子瑕;魏王为他的同性恋人龙阳君下达禁论美人令,以示专宠;鲁昭公之子公叔务人与他宠爱的娈童汪锜“同死共殡”;楚襄成君听完楚大夫庄辛“鄂君绣被”的故事后主动与之握手相交。卫灵公与宋朝、楚王与安陵君、赵王与建信君等,都演绎了一段段美好的同性恋故事。

秦汉时期的同性恋故事也主要发生在宫廷,因此这个时代被称为“佞幸时代”。汉朝二十多个皇帝,有同性恋爱好的就有十来个。开创“文景之治”的汉文帝宠幸邓通,特许他“开采铜山和自铸钱币”,因此邓通成了中国首富;汉武大帝除了“金屋藏娇”,同时对男宠也特别感兴趣,大将军卫青、霍去病以及韩焉、李夫人的哥哥等,最有名的是汉哀帝,他宠幸董贤,因此产生了一个成语叫“断袖之癖”。

魏晋南北朝时代,同性恋之风从朝廷、贵族走向民间,这是一个战乱四起、人生如露的时代,因为大环境使然,及时行乐、放浪形骸成为风尚,皇帝们的“特殊癖好”上行下效,使思想开放的魏晋人所接受。而涌现的一批“男星”助推了这种风气。魏晋时代的“男星”有潘安、卫玠、嵇康、兰陵王、慕容冲等,其粉丝甚众,而卫玠因为身体不好,接待“粉丝”任务重,竟然活活被“看”死,因此他成为魏晋时代乃至中国历史上前无古人、后无来者的“巨星”,其被看死记录无人能破。

魏晋时代男风盛行,胡风盛行是最重要原因之一。那个时代,经过五胡乱华,中原大地上除了汉人,其他少数民族反而占了主要地位。五胡十六国,大多数是少数民族政权。因此少数民族的风俗被带入了中国。少数民族对于两性关系没有那么多忌讳,尤其是他们睡帐篷的风俗,带到了中原,极大地影响了中原地区的两性习俗。这是一种母系氏族社会流传下来的睡眠休息方式,在毡帐里睡觉,共宿一间“大房子”,这大房子能有多大呢?说出来吓人一跳,最大的可休息一千多人。魏晋南北朝时期的战乱长达三四百年,在这么长的时间里,又处在战争环境下,战友之情往往会发展成基友之情。

在战争时代里,男女比例是严重失调的,男人在军阵中,难得见女人;而男人上了前线,留守的女人犹如守活寡,也难得见男人。客观上给同性恋提供了生活环境。而胡风里有共睡毡帐的习俗,更是为同性恋提供了方便。不要讳谈人的生理特点,很长时间没有性生活,人也会发疯的,男人没有女人陪伴,就会拿亲近的男人解渴;而女人没有男人,也会找同性的闺蜜解闷。在生死如露的情况下,不知哪一时哪一刻就面临死亡,快乐一会是一会,因此人们也不再忌讳同性恋

本站资源来自互联网,仅供学习,如有侵权,请通知删除,敬请谅解!
搜索建议:时代  时代词条  清谈  清谈词条  一个  一个词条  魏晋  魏晋词条  盛行  盛行词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