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好知 kuaihz

品茶“成杯一双,值钱十万”

  十几年前我去日本,朋友知我喜收藏,遂安排我去一日本陶瓷收藏家府上做客。老人道骨仙风,风范无边。我作为后辈,战战兢兢,手足多少有些无?措。

  我们的话题显然是陶瓷。尽管有语言障碍,但有专业沟通,我们还是谈得兴致勃勃。可能老人见我不属滥竽充数之辈,心血来潮,从内室沏茶一杯,端放在我桌前。

  我只瞥一眼,便惊呆了。黑漆描金托盘上,一只彩瓷小杯静卧,杯小不盈握,薄如蛋壳,上绘数只小鸡,古拙可爱。老人示意我用茶。

  我如果有所不知,恐无本文。可我知此杯为明成化斗彩鸡缸杯,旧时曾为彩瓷之冠。有多少英雄豪杰为之敬仰,有多少富商巨贾因之倾家。这只斗彩鸡缸杯为老人在上世纪80年代以五百多万港币在香港拍卖会上竞得,这平时只能在博物馆隔玻璃相望的国宝,却平静地在我的面前,茶汤微黄飘香,清烟袅袅上升。

  自打我知道成化斗彩鸡缸杯时,就对前人的成就心存敬意,可从未想过拿此杯饮茶,连上手看看都已是天大的享受。

  屋静如无人。

  我右手轻轻拈起小杯,左手托稳,一口饮尽清茶,然后向老人行礼道谢。我说:这是我这一生喝的最昂贵的茶了。

  老人说:茶不以杯贵。却以人贵。你是贵客。知音。

  我真高兴啊!我第一次在书上看到斗彩一词时,在读音上颇费踌躇。“斗”字两音。一为去声,比如争斗、斗嘴;一为上声,比如斗笠、烟斗。不了解斗彩本义,就无法读出准确之音。斗彩原意为釉下青花与釉上彩色争奇斗艳,亦有文献写成逗彩、豆彩等等。并不是因鸡缸杯形状如圆斗,就叫斗(抖)彩。我听过无数人把斗彩叫做斗(抖)彩,一出声就外行了。

  鸡缸杯的来历并不复杂。明成化皇帝贪吃好玩,追求美器。明朝刚刚度过正统、景泰、天顺三朝史称黑暗期,百废待兴。成化帝政事不谙,却熟悉各类小技。斗彩在成化诞生并发展不属偶然。青花勾线,填以彩色,柔和淡雅,一出世则万人喜爱,明朝后来的皇帝们在斗彩追求上都逊成化不止一筹。

  鸡缸杯顾名思义,造型如缸,绘雄雌雏鸡等,流行成化一朝。在古玩界风靡至今。谁拥有成化鸡缸杯,仅一件就可以傲视同侪。今人恐不明白这小若鸡卵的小杯,何以如此有魅力?

  答案也不算难。一是成化鸡缸杯小而薄,易碎,五百多年来,稍有不慎即成千古恨,故至今世界上存世者寥寥,物以稀为贵是颠覆不破的法则;二是这小杯在明朝一出生就是皇家血统,从未沦落百姓家。历代皇帝都推崇备至,据《神宗实录》记载:万历皇帝极喜爱鸡缸杯,身边有“成杯一双,值钱十万”。这是当时的价钱,距今已逾百年。《神宗实录》就是万历皇帝起居的生活档案,想必准确无误。

  由于成化斗彩鸡缸杯名气太大,明清两代仿品极多。尤其雍正乾隆时期,仿品比比皆是,有的妙肖之极,有的却离题万里。不管如何,成化鸡缸杯身价与名气已坐定江山第一把交椅,曾领导彩瓷数百年。

  可惜的是明朝自成化之后,斗彩并无发展,后来的七八朝皇帝并无超越之意,浑浑噩噩,躺在前辈身上享福,一代不如一代,最终将大明江山断送给李自成。

  不能超越自己,最终总会被别人超越。一只小小的鸡缸杯,也在诉说一个简单的道理。

声明:本平台文章版权,图片版权,视频版权归作者所有。转载请注明来源。如版权问题请及时联系,我们第一时间处理, 尊重原创 立志弘扬传播茶文化茶文化精选优质自媒体文章,文中所述为作者独立观点,不代表茶文化立场。不承担任何责任

本站资源来自互联网,仅供学习,如有侵权,请通知删除,敬请谅解!
搜索建议:品茶“成杯一双,值钱十万”  品茶  品茶词条  值钱  值钱词条  
茶文化茶具

 紫砂壶收藏鉴别及价值

紫砂壶收藏的普及知识最好从带雕刻的紫砂壶开始。因为不是谁都可以施展一番,最好是有书画功底的名家所作诗,带点文人气息。壶底的印章也充分体现了制壶者的水平,名家下刀...(展开)

茶文化少数民族节日

 畲族爬坡节

 每年农历四月初八,是麻江县隆昌一带畲族的盛大爬坡节。这天,隆昌地区王姓和杨姓畲族人家聚集雷打坡登山唱歌、游玩、看牛打架,庆祝这个旧时的岁首。《都匀县志膏稿》载...(展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