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好知 kuaihz订阅观点

 

一个月读十本书算多吗?

Managershare:如果假期不愿去看人山人海,那就读书吧。

1. 一个月能读十本书算多吗?

我完全不认为一个月读十本书是很牛的事情。如果你有心读书,一个月可以读很多。如果无心,一本都难。我的朋友里有一年读250本以上的。首先申明,人家是有正儿八经工作的,经常出差。

个人认为,书看得多的人速度效率可能比不常看的快一点。有一定的阅读技巧。但是主要还是花了更多的精力,利用零碎时间。挤压了娱乐时间。你在玩疯狂彩图,为了进入下一关,人家已经看掉一本书做好笔记了。(此处你非得说,数量不等于质量,我也没话说。但是99%的情况下,量变才会引起质变哦,没有走过昨夜西风凋碧树,你咋暮然回首呢?)

2. 书是最具有投资价值的东西

我认为在当今中国,对于年轻人,书是最具有投资价值的东西。一本书网购之后的成本约在20-40之间。而只要其中有一个观点改变了你的思维,丰富了你的认知。我认为就已经完全捞回本了。另外,人家一辈子的经验精华才卖你几十块钱。你觉得赚了么?

书的一大好处就是每个人的接触都是有限的,所以透过一群优秀的人的笔触,带你了解你没见过的事物。这是非常有价值的。

我觉得除去非常穷苦的情况下,不舍得买书的人是很难进步的。

3. 读书的成本计算:选书的时间+现金成本+读书时间

书的成本最大的部分是时间。现金成本其实很低

所以选书很重要,如果买了一本废书,一本不适合现在的你的书,果断的放弃。因为这样可以节省下最宝贵的读书时间成本。就像花了50元去看一部电影,刚坐下来就发现完全是狗屎,那马上出来你还能省2小时。

从另一方面讲,什么是真的拥有了一本书?那就是他进入你的脑子了。时间和精力付出是必须的。你可以买很多精装书放家里不看,装点门面。但是这样永远不会让你变成一个文化人。

4. 没时间读书是一个伪命题

你总是有时间去打一局最火的APP游戏,总是有时间去看明星的八卦。就是没有时间去看一本让你受益的书。你的永恒道理是自己工作很忙,其实你只是没有给读书分配时间。只是没有勇气去克服惰性与拖延。或者你根本不觉得读一本书很重要。

上帝是公平的,每个人都有24小时。而读书多的人,往往又是工作比较忙的人。而他们因为这样形成了良性循环。越来越优秀。于是抱怨没时间的人,只能永远抱怨下去。

当我见到每天工作工作到12点的人,再看书到2点之后时,我就深信忙根本不是理由。当我发现每天疯狂刷的社交信息流一大半都是废水信息时,我就深信这些时间花在看书上的非凡价值了

5. 利用碎片时间读书

对于上班族而言,每天1-2小时的时间浪费在路上是非常常见的。而这段时间就是拉开差距,丰富人生的宝贵时间。出门常带一本书,这本书宜浅不宜深。带本只能正襟危坐才能理解的书显然不合适。此时看看模块化比较强的书很好,因为这样可以随时断点,随时继续。进入状态也比较方便。过去一年里,我有大量的书,是在各种交通工具上看完的。另外,在外面的干扰可能比较大,所以容易读的书非常合适。

不要小看这些零碎时间,和一些读书很少的人比起来,每天这点时间已经超过他们的每周读书时间了。一天2小时,一年730小时。就是一个月!

6. 怎么挑书?

1 不看网购网站排行榜。

2咨询身边在这方面有经验的人,前辈。

3豆瓣是个好地方。

4根据你看过的书,看里面的优秀作者的其他的作品,或者他们提到的书和作品。

7. 我的读书笔记怎么做?

1. 目前全部用evernote 等云笔记记录。

2. 我的读书笔记没有框架,只有一句一句摘录。因为每本好书都是精读的。对我个人而言,在自己的脑海里有框架,完全不需要做成导图(仅对于个人)

3. 为了记笔记而记笔记就是浪费时间。如果一份笔记做到面面俱到,什么都记那还有重点吗?

4. 每个人目前的对某个领域的理解不同。所以笔记完全要根据个人而言。看到此时此刻 觉得非常新 有价值的观点语句,立刻记录下来。

8. 什么是精读?

首先,我完全不认为三天一本书太多。完全可以吸收,精读的概念,不是像应试教育的时候,必须把一句话理解出五六层意思来。而是基于当下你的水平。在认真地读完后,记录下其中有价值的内容。读完一本后,对这个领域有了新的理解。在你的脑海里丰富完整了一个框架。这就是精读了。非得花了大量时间,研究每句句子这样的精读,不适合对待每本书。也不适合普通人。就像你20岁不可能活出40岁的感悟。同样,你非得20岁把一本书看透到40岁的水平,这不是自己找没趣么?

9. 看什么书?什么是有用的书?什么是无用的书?

可能在某种程度上,所有的除邪书之外的书都是有用的书,没有无用的书。这只是对于你个人在某个时间点而言的。

在年轻的时候,因为缺乏积淀,有非常多的竞争,所以多读一点专攻某领域的工具书,会很有价值。可以提高你的专业素质,比如营销,广告。

但是光读这些书也是不够的。读书要杂。我永远相信很多看似无用的书 其实特别有用。随着岁月的增长,无用之书,其实是最可以更开阔你的视野,陶冶情操。最近我在看《黄河青山-黄仁宇回忆录》,说浅薄的,这个对我目前的工作毫无用处,但是他就是一本有用的书。看看别人的一生,别人经历的苦难,绝对受益匪浅。

10. 读书速度的问题

这个问题其实我一直在探索。我们总是希望更快,不过必须保证质量。没有质量,宁可慢下来。但是我们也要探索效率提升。总量要多,无非就是多花时间,提高效率两者。

另外,《如何阅读一本书》《快速阅读》等书籍都有作者自己多年经验的总结。不过因人而异。这里推荐一下。可能你会说:速度太快,记不住。记得住记不住,和速度不完全有关。和你读的时候是否专注,集中精力有关。如果你心不在焉,一天读一夜都记不住。

另外,如果花4小时时长阅读一本书能掌握80%-90%的要义,对于多数普通书籍,没有必要再花6小时去理解10%-20%. 而且,因为从时间投资的角度,非常不值得。在保证了较高质量时,只有较快速度才能带来量变。

11. 上班压力太大,下班不想读书?

这年头谁没点压力?甲方乙方都不好混,民营企业被压着,外企巨亏中,国企还斗争。另外压力大不大一定程度在于自己内心调整。有时候,觉得压力很大的时候,看看书里的真实人物,人家遇到的问题,遇到的挫折。我觉得活着的每一天都是天堂。自己是多么不知足,多么无知浅薄。

12. 如何养成读书的习惯?

爱上他,就成习惯了。不要太专注短期利益。读书的回报期是很慢的,但是是很丰厚的。最近,一条说中国人均阅读量很低的微博很火,但是我们的阅读危机真的只是数量吗?我们的危机在于我们看书为的不是看书,我们为的是黄金屋,颜如玉。

为什么我们难以坚持去看书,因为他不是你的兴趣,在浮躁的世界中,希望短期有效,那自然会放弃看书。只有把它作为享受,那么才会成为习惯。你去找十个号称爱书的人,有一半,看的就是中信的,湛庐文化的书(我不是说这些出版社不好)只是他们大多的书都是工具的,目的性的。而那些文学著作,那些慢慢品味的东西在榜单上压根没有影子。

去致敬,去膜拜,去敬畏,去幻想,去放声大笑,去着迷。这才是读书者的百态。

本站资源来自互联网,仅供学习,如有侵权,请通知删除,敬请谅解!
搜索建议:一个月读十本书算多吗?  本书  本书词条  一个  一个词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