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好知 kuaihz订阅观点

 

韩寒创业启示录:个性之战

8月20日的消息称,《后会无期》票房高涨,将突破7亿。7亿,是如果有100个中国导演,恐怕90个会认为自己的电影会拍的比韩寒精彩,但却无法企及的一个票房“奇迹”,一个让人有些人大跌眼镜,有些人眼红心跳的数字。

十五年间,从少年作家,到赛车冠军,再到新晋导演,角色多变,身份迷离,所以你只能看穿本质,其实他只是一个创业者而已。

2010年秋11月我发布了韩寒创业启示录,回顾了《独唱团》的创业故事,旧文得到超过两百家数字媒体转载,我节略如下:

2009年4月,韩寒宣布要办一本青年知识分子杂志;2010年7月6日发行首日,卓越上的《独唱团》订购,则在10小时内就成为网站销售榜首;2010年7月8日,《独唱团》上市两天,出版方给出的数据是:首印五十万册在两天内被经销商一抢而空。

……

《独唱团》一本名字别扭的杂志,一种土得掉渣的营销方式(限量版的书里藏上黄金叶,对“书中自有黄金屋”最‘原始’的解释),一个反潮流的简单到幼稚的商业模式(纯卖书,无广告),竟然制造了现代中国杂志出版史上的商业传奇,是吗?不是吗?

文艺评论家殷谦评价这个被自由知识分子着力打造的精神偶像韩寒:“他何以笔墨横飞,风樯阵马?这就是天赋,文采是他生来俱有的东西。其实也不尽然,真正让读者震撼的是他的新奇怪异的思想,还有他那些让‘保守派’们感到不可思议的对一些现实问题的观点和立场。”

这是一个爱“快公司”的时代:“复制一个模式,找到钱,然后烧钱,之后再弄融资,最后或上市或被并购或被干掉”,“所有的东西都要围绕上市来做”。于是,每一种成功都要无边无际,每种商业模式都要奇巧无比,甚至街头贴小广告的心中都有一个数字媒体帝国的梦!

我们要感谢韩寒,他用他的独唱团提醒我们:别忘了这个世上还有一种慢公司。它没有奇巧的商业模式,没有环环相扣的资本跃进,它始终围绕着它的核心竞争力去设计产品或者服务,在其他人大干快上、渴望引爆流行的时候,它却相信企业如同万物,有其自然生长规律,它以拙制巧,它不越界,不吓唬人。

过去数年,一个拿着初中毕业文凭的倔强文学少年,用他“近乎初级”的数学能力和逻辑能力来挑战着这个社会的弊端,他几近成功;今天韩寒用他的一本小杂志来向我们传递另外一种商业哲学:固守核心竞争力,简洁,低调,不越界,不玩概念,坚持消费者价值。

……

旧事重提,这一十五年来,伴随着互联网时代的大环境,韩寒的角色在变,社会分工的规律也在彻底颠覆,从文艺青年,到相声演员,从票房传奇到手机匠人,你看不懂,却也能坦然受之,非仅韩寒,不独罗永浩,我们看到民众对独立个性的欣赏和慷慨买单。没错,这个时代正式轰然来袭。

《中国青年报》发文批驳韩寒现象,文中洋溢着孤芳自赏的皎洁,还充斥着落寞、孤寂杂交而成的幽怨,全文阅毕,令人恍如隔世。《后会无期》出品人路金波说:“韩寒就是拍成一坨翔(网络语意为屎 ),我们也赔不了。” 这话说的肤浅,往深里看,所谓盛世,凭什么,不可以“你走你的阳关道,我走我的独木桥”。

20世纪初,罗伯特·穆齐尔在他的著作《没有个性的人》中,就表达了对那个狂热的、经常性政治动员的时代的不满。那年,面对庞大的、不可一世的国家机器,个体不再鲜活,无力感始终流淌在每一个人的血液中。穆齐尔在书中讲到,“今天,已经产生了一个无人的个性的世界,一个无经历者得经历的世界。”

公元1942年,一个农家少年出生在无锡的西前头小村落,后因品学兼优,求学于百年名校苏州中学,而后考入了京城老八校:北京石油学院,其后宦海沉浮,终于作茧自缚,所谓荣华不过黄粱一梦。不论周氏之功过美丑,仅从与时局和体制的顺从和博弈来看,不过是反制其中。这是国家的伤疤,也是个体的悲哀。

沧海横流,创业者韩寒最大的社会价值只是证明一个道理,遗世者或并不独立。始于2012,新一代执政者登上历史舞台,从大刀阔斧的反腐除弊政,我们看到了“上不封顶下不保底”的决然和辛辣手腕,没有人能活在时代之外,此后经年,你我从业从商从政的那些旧闻经验,那些可以清零,何种直觉需要重启?有些事,还真是希望它后会无期。

附:韩寒创业启示录:慢公司的“守望”哲学

前雷珂投资董事长王雨豪在《福布斯》网站撰文,就80后作家韩寒创业之路带来的思考进行了阐述。

以下为文章摘录:

2010这一年中,有两个“团”字在我耳畔唱响不绝,余音强劲,一个是“团购”,另一个是《独唱团》。两‘团’风牛马不相及,所谓行业规模、商业模式都全然不同,却有一点相似:看上去那么简单的事,别人怎么弄也没成,他们弄成了。

2009年4月,韩寒宣布要办一本青年知识分子杂志;2010年7月6日发行首日,卓越上的《独唱团》订购,则在10小时内就成为网站销售榜首;2010年7月8日,《独唱团》上市两天,出版方给出的数据是:首印五十万册在两天内被经销商一抢而空。

而后,采访者问:当购买《独唱团》跟购买iphone4一样成为时尚,它和《知音》放在一起争奇斗艳。黑社会小弟和商界大腕都同时在阅读着它。你最不希望哪一类人成为《独唱团》的读者?如果把你心目中的读者设想成一个人,他可能具有何种特质?

韩寒:无数人问过我,你的读者的定位是怎么样的,我说,我从来没有定位过读者,无论文强还是许文强,都可以读这本杂志,当然,第一期大家是看热闹,留下的才是真正的读者。

这是一个典型的韩式回答,有一贯的玩、弄文字的幽默。当然若换一种风格来设计这个问题,有助于我们探讨这个事情的本质:问“你的目标用户是谁?你预计的市场规模?你的商业模式呢?”

《独唱团》似乎没想过融资,韩寒也从没认真回答过类似问题。一本名字别扭的杂志,一种土得掉渣的营销方式(限量版的书里藏上黄金叶,对“书中自有黄金屋”最‘原始’的解释),一个反潮流的简单到幼稚的商业模式(纯卖书,无广告),竟然制造了现代中国杂志出版史上的商业传奇,是吗?不是吗?

文艺评论家殷谦评价这个被自由知识分子着力打造的精神偶像韩寒:“文采是他生来俱有的东西,真正让读者震撼的是他的新奇怪异的思想,还有他那些让‘保守派’们感到不可思议的对一些现实问题的观点和立场。”

那么,是不是韩寒的社会影响力就可以完全诠释了《独唱团》的成功?

让我们来随便拿来一条微博改编一下,杜撰这样一个场景,然后再端详这个案例,如果它可以算作一个商业案例的话:

“微博时代一切从简:跟大家分享下,我们《独唱团》的控股公司SingInTheTeam.com刚完成一轮3500万美金融资。自信资本,银沙江创投为本轮投资者,高兴资本提供咨询。感谢大家支持。希望我们的团队以此作为"唱得更好"的鞭策,为全球X民提供更好作品与服务。期待与更多中国XX携手在全球XXX舞台绽放。”(上述机构纯属虚构)

富有或寒酸,张扬或低调,你喜欢那个独唱团?

我相信一定有人喜欢前者。这是一个爱“快公司”的时代:“复制一个模式,找到钱,然后烧钱,之后再弄融资,最后或上市或被并购或被干掉”,“所有的东西都要围绕上市来做”。于是,每一种成功都要无边无际,每种商业模式都要奇巧无比,甚至街头贴小广告的心中都有一个数字媒体帝国的梦!

我们要感谢韩寒,他用他的独唱团提醒我们:别忘了这个世上还有一种慢公司。它没有奇巧的商业模式,没有环环相扣的资本跃进,它始终围绕着它的核心竞争力去设计产品或者服务,在其他人大干快上、渴望引爆流行的时候,它却相信企业如同万物,有其自然生长规律,它以拙制巧,它不越界,不吓唬人。

关于《独唱团》,韩寒还做过这样一个关于细节和品质的注解:“我的确会更多的为作者和读者考虑,比如第一期有一个人物漫画肖像,是一个裸男拿着枪的,他的手臂上刻着爱日两个字,因为那是一组漫画故事,爱日是主人公的喜好,他就喜欢乱搞。但是没有了上下文的联系,就很容易被假爱国主义者做文章。我怕读者和作者受到骚扰,追回和销毁了五十万个封面,两万张海报和第一批印刷完的杂志,损失近百万。”

的确,《合唱团》的故事发乎于情止乎于礼,有着对消费者最起码的尊重和礼貌。

过去数年,一个拿着初中毕业文凭的倔强文学少年,用他“近乎初级”的数学能力和逻辑能力来挑战着这个社会的弊端,他几近成功;今天韩寒用他的一本小杂志来向我们传递另外一种商业哲学:固守核心竞争力,简洁,低调,不越界,不玩概念,坚持消费者价值。

本站资源来自互联网,仅供学习,如有侵权,请通知删除,敬请谅解!
搜索建议:韩寒创业启示录:个性之战  启示录  启示录词条  韩寒  韩寒词条  创业  创业词条  个性  个性词条  
综合管理资本

 加码ofo,扶持Hellobik...

共享单车的“清场”已近尾声,用一个行业人士的话说,目前除了摩拜、ofo,已经不存在第二、第三梯队的概念了。面对看起来大局已定的单车市场,阿里志在必得,仍在尽力掌...(展开)

综合管理授权

 如何管理过度劳累的员工

今天很少有管理者不会应对这样的问题:我们当中有很多人在部门工作,而这样的部门总是被期望用最少的劳动力干最多的活。但是,当你的员工开始抱怨工作太累时,你就接到了一...(展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