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好知 kuaihz

职场困惑:后悔就是一出穿越剧

作者/古典(新精英生涯创始人)

“后悔有用吗?”我问。“没用,但是就是忍不住。”

“错了,后悔有用,就是让你觉得自己其实原本可以改变,这样特爽。但是后悔不是没用,而是不可能。”

在与林琳(化名)交谈半小时以后,她给我讲述了她“人生最后悔”的事。林琳在某大公司校园招聘会中从500人中间直接被招走,获得一份大家羡慕的好工作 ——销售总监的助理。虽然收入并不算高,但是公司著名、周围人的素质高端。所有的经销商都要通过她找到总监,态度自然恭谨,这一切让一个初出茅庐的女孩子 觉得太完美了!一直到今天,她还认为那是自己“最好”的一份工作,没有之一。

好景不长,几个月后男友从西安发来最后通牒:要么分手,要么来。她犹豫了一下,放弃了工作,去了西安。一年以后结婚生子,安定下来。“想象那个时候,我实在是太天真了。”林琳反复说。我想了想,以我辈大学之热血,绝对干得出来。

情场得意职场失意仿佛是规律,尤其是女生。她找了几次工作,一次比一次差。有的是公司不够大,有的是身边的人素质不够好,还有一些则是没有什么发展,别人不尊重她。

大部分人遇到职业困惑的时候,第一反应不是停下来思考自己,而是想到去考研、出国和跳槽什么的,就是不往自己身上找——这其实很搞笑,就好像开车的时候车出了点什么状况,或者道路不畅,你不下车看看,反而是上档加油并道。

但这也是中国人最正常的想法,工作不好怎么办?读个研吧。

花了两年时间,林琳读完一所大学的硕士,信心满满进入职场,却发现问题依旧。在所有要她的职业中间,还是当年那份职业是“最好”的,比当年更加糟的是,她还需要时间心力去照顾家庭,发展则更无望。眼看当年的大好前途女青年如今成了困在家中的怨妇,林琳认定,当年如果留在北京,一定会遇到更好的人,找到更好的平台,以事业和婚姻的两全为终点。可是当年为什么做了这么错的选择呢?

自从这个“后来,我总算学会如何去爱”念头产生开始,林琳就开始了漫长的“后来运动”。她家里与公司一起怠工,孩子没有心思带,每个工作大概坚持一个多月就干不下去了——因为最好的已经过去了啊。做职业规划多年,我第一次发现,原来错过工作也会像错过初恋一样追悔莫及,才下眉头,又上心头。

我了解过林琳后来的几份工作,平心而论挺不错。我想她是被“总监助理”的幻觉给欺骗了。助理有两种,一种是从行政口提拔上来的,更多负责的是领导事务性的工作;另外一种则是从业务口提拔上来,能力很强但是资历尚浅,更多负责的是协助领导处理业务,其实却是副总监的位置。林琳的第一个工作更多类似行政助理。 虽然显得光鲜,事实上能力要求和发展都不多,再过几年,如果能力不变,前景发展堪忧。如果遇上上司调离,则马上死掉。另外领导助理的生活与工作不平衡也是常事,自然不会允许她回去结婚了。

后悔有用吗?有用!他让林琳顺利产生幻觉,自己其实是很强的,只是找不到合适的空间。自己其实没问题,只是那个时候一时糊涂做错了决定。这难道不是抵御糟糕生活最好的方式吗?

让我们来看看“后悔者”的心理机制,他们走过弯路,然后获得“这条路不好”的智慧,但是又希望带着这个智慧回到当年去改变自己命运。但如果没有走过这段弯路,又怎会有躲开错误的智慧?失败乃成功之母,选错乃智慧之母,你怎可想像选错母亲生下智慧孩子,然后穿越回去把母亲杀死?这不是没有用,是不可能。智慧孩子唯一能做之事,就是把未来改变得更加好,别再选错。

最后林琳小小挑战了我一下,说:“如果我当年找个职业规划师,比如说你,我们著名的古典老师——问一下,不就完了?”

我说:“这是你未来的选择,当年——我都还不知道什么是职业规划呢。”

她又问:“那假如今天这个决定未来有一天会被发现是错的,怎么办?”

我说:“有可能,不过肯定没有你现在一直后悔下去错得厉害。而且那个时候你更加智慧了,能看到更好的选项。这都是从这个选择开始的。”

左岸记:

英国谚语: 坦白是不再后悔的第一步。

法国谚语: 不要等到日子过去了才找出它们的可爱之点。

泰戈尔:如果错过了太阳时你流了泪,那么你也要错过群星了。

雪莱: 由于软弱才能做的事情,倘若在做了之后还感到懊悔,那便是更加软弱。

拉布吕耶尔: 当我们为一去不复返的青春叹息时,我们应该考虑将来的衰老,不要到那时再为没有珍惜壮年而悔恨。

附:后悔的心理解药

文/张怡筠

参加一位企业家的生日宴会,席间有好几位企业家聊着聊着,大伙儿就聊起了最近涨势汹汹的股市及房价。有人得意洋洋地说明自己选股的独到眼光,及可观的获利状况:“我老早就看准这只股票,在没人买的时候就大量买入,这波可让我赚翻了……”

这时,只听餐桌一角落传来一声惨叫,吓了大伙一跳。一回头,看到一位女性高管朋友语带哀怨地说:“哎呀!好几个月前我也认为这只股票会涨,我还打电话给我的朋友,叫他们快买,结果自己一忙,却忘了买,看它涨得这么凶,这下真是悔不当初……”

可惜,世上没有后悔药!有人做出了结论。

一说起后悔,许多人都有着各式各样的后悔经验:股市投资该买的没买,该卖的没卖;谈婚论嫁时错过了最心爱的对象,选择了不该选的伴侣;职场生涯放弃了更有发展的岗位,投靠了状况不佳的公司……仔细一想,若斤斤计较,真是人生无处不后悔!呵呵。

不知你是否想过,后悔的情绪其实对我们影响甚巨。由于后悔,我们会无法感受收获带来的快乐(例如:股票虽然获利,但后悔没卖在最高点;婚姻还算甜蜜,但后悔错失最爱的伴侣等)。这时因为后悔心情在作祟,所以我们容易陷入强烈的自责及失落感(若当时做出其他选择,现在的我就会更好了!……)因而完全无暇做出客观的评估:其实现状还是很不错的,该为自己的所有而感恩欢呼。

此外,太过强烈的懊悔情绪,也会让你我在生活中失去前进的动力。在投资上曾做出后悔莫及的决定,或在婚姻上曾有过悲惨失败的结局,这下就如同曾被洪水猛兽侵袭一般,让人记忆深刻,未来就再也不敢轻易进仓,或谈婚论嫁了。

而心理学家们对“后悔”这一情绪,可是永不后悔地进行研究及探秘,呵呵!除了它对一个人的生活情绪影响甚巨之外,后悔也是我们所有情绪当中唯一一个仅与决策相关联的情绪。也就是说,只有在涉及到选择或是决策问题时,你我才会体验到后悔的情绪。而做决定,则是生活中最重要的大智慧,因此你我当然得慎重以待“后悔”情绪。

研究显示,我们大概在 6、7 岁会出现后悔的情绪,5 岁以前的儿童则不具备后悔的感受能力。而越习惯做比较的人,则越容易出现后悔的情绪。其实这很容易理解,股票卖出时,把自己和他人的收益做比较,或把自己现在及原本可能有的收益做比较等等。比较越多,懊悔就越多。

而后悔也分两种,其一是“回顾性后悔”。当我们回顾过去的决定,设想当时如果做了不同决定,可能会出现的种种比现在更好的结果时(如果当时我那么做就好了!),产生的就是“回顾性后悔”。而另一种则是“预期性后悔”。当你我想到未来所做的决定有可能会造成令人失望的结果时(万一做错决定就惨了!),就出现了“预期性后悔”。而这两种后悔情绪,都有可能影响到我们当下的行动及未来的决定。

许多股民及房产投资者都经历过不同程度的后悔心境,也往往因此让情绪主宰了理性,反而更容易做出不合理的决定。

该怎么做,才能将自己从后悔情绪中拯救出来?

首先,若是对过去的行为悔不当初,最佳的方案就是改变参照点。原本是把现在的股价和历史高点股价相比(例如:卖出时 18 元,而历史高点则到过

40 元),这时就应该快快换个参照点,之前不也曾跌到 12 元过吗?这么一想,心中就会萌生“幸亏没有更糟”的念头,而让心情指数止跌回升。

另一有效的做法则是合理化自己当时的决定(例如当时所有人都还看涨,金融风暴也尚无影踪,我的决定已不算太差……),并试着贬低其他可选方案(即使我做出了不同的决定,很可能结果也是一样糟糕……)。这么一来,就能在瞬间拯救自己,不再悔不当初。

世上也许没有后悔药,但只要你我懂得心理调节,就能让后悔的心情随风而逝,精神抖擞地迎接下一个理财决定。

本站资源来自互联网,仅供学习,如有侵权,请通知删除,敬请谅解!
搜索建议:职场困惑:后悔就是一出穿越剧  穿越  穿越词条  困惑  困惑词条  职场  职场词条  后悔  后悔词条  就是  就是词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