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好知 kuaihz

那些严格自律的人,后来都怎么样了?

你见过现代社会,却过得如同苦行僧一般的人么?

我见过。

多年前我在上大学时,曾给一个高中女孩做过两年家教,她的父母开一家4S店,家境很好,住在复式豪宅里,出有名车代步。

小姑娘有个哥哥,当时年近三十,身材高大,笑起来有点像是好莱坞的巨石强森,暖暖的型男。

女孩最崇拜自己的哥哥,从她口中我了解到,这位强森名校MBA毕业,就任知名外企HRM,生活自律到令人发指。

每天五点起床,坚持晨跑,晚下班后在24小时的健身房虐肌两小时;不沾烟酒不碰茶,也不喝咖啡——凡是具有刺激和成瘾性的他全部say no;一日三餐四季不变,全是粗粮、果蔬、鱼肉,不加沙拉或麻辣调味剂,跟他喝的白开水一样索然无味。

说实话,那上面任何一条我觉得能坚持下来的都绝非凡品。每天晚上光是看看他坐在餐厅咀嚼那些所谓的“健康食品”,我都觉得饱腹感满满好么?

时间也被他安排得滴水不漏,回国几年,业内能考的证件都考得差不多了,女孩说,她哥哥马上要辞职去自己创业。

但我没有看到,因为毕业后我没有时间做兼职家教了。

十多年后,我在一家健身房偶遇到强森。

他正指导一个七八岁的小正太举哑铃,那正太活脱脱就是他蜕下的模子,深邃的五官和雪白的牙齿令人过目难忘。

而最令我惊讶的,是他这么多年好像一点变化都没有。

身材挺拔,肌肉有型,头发茂密,笑容灿烂,看起来依然是三十不到的样子,时光仿佛在他身上停止了流动,而算起来,他怎么也有四十出头了。

他居然还能认得出我,笑着打招呼,“你是,小苏老师?”

我们寒暄起来,才知道他早已创业成功,因为酷爱健身,所以自己开了一家健身会馆。

会馆的墙面上悬挂着他小时候和现在的对比照片。

我只能说,太励志了好么!

小时候的他营养过剩,长得很胖,三层下巴透着说不出的憨厚,不客气地说就是名副其实的土肥圆。

可是现在,穿衣显瘦脱衣有肉,再加上刚毅有型的脸庞,说是男神绝对没人反对,会馆里健身的妹子们望着他的眼睛里都冒着粉红泡泡好么。

这么多年,他应该一直恪守坚持着那种苦行僧一般的生活状态吧。

这种付出值得吗?

看看身边多少刚过三十的男人,腆着啤酒肚,顶着地中海,肌肉松弛,眼神混沌,脚步拖沓……

突然觉得,那些自律的人,真的连老天都不忍辜负。

所谓精英,不外如是。

不禁令我想起最喜欢的演员彭于晏。

一双迷人的桃花电眼,六块健硕的巧克力腹肌,再加上大长腿,高颜值,迷得妹纸们根本hold不住(星星眼)。

可是彭于晏小时候也是食欲旺盛的小胖墩,小学时158的身高,体重曾重达70kg。

彭于晏通过微博晒出旧照的时候,大批粉丝直呼“认不出”。

2010年,他的事业跌入谷底,为了接到更好的剧本,他连续八个月魔鬼式训练,不断挑战自己的体能极限,最终练就出完美标准的模特体型,凭借一部《翻滚吧!阿信》入围台湾电影金马奖最佳男主角,事业逐渐走上巅峰。

他也坦言自己是易胖体质,为了维持最佳的镜头感,不论多忙,每天也要抽出时间健身数小时,食欲更是严格控制,有十多年不曾吃饱过,也几乎忘记了糖是什么滋味。

有人嘲笑这样的生活方式不值,他们说:人生在世,吃穿二字。

又鼓吹:今朝有酒今朝醉,明日愁来明日愁。

或者手捂胸口闭眼嘶吼:原谅我这一生放荡不羁爱自由……

可是,您有诗人罗隐的旷世才情吗,或者,您有黄家驹在音乐领域的顶级造诣吗?

什么都没有?那我就呵呵了。

装逼遭雷劈啊。

放任自己随波逐流没人责怪您,但是跳出来嘲讽那些努力上进又严格自律的人,那就真的和跳梁小丑没什么区别了。

同是好莱坞超级巨星,看看74年的小李子莱昂纳多,再看看68年的威尔· 史密斯。

小李子比史密斯还小了将近6岁啊啊啊,可是看起来却像是两代人好吧?

年轻时的小李子英伦贵族气十足,可是人到中年,却生生把个帅气王子自残成大腹便便的猥琐大叔;

这也是他演技杠杠,却落得个奥斯卡专业陪跑二十年笑梗的主要原因。

反观史密斯,数十年如一日坚持有氧慢跑和力量训练,年近五十依然保持着无懈可击的健硕身形,体脂从未超过10%,可以轻松驾驭任何或文艺或硬汉的角色。

所有由他出演的影片,都创下了奇迹般的票房纪录,被中国粉丝誉为“史皇”,意即电影史上的皇帝。

萧伯纳说过:自我控制是最强者的本能。

我相信,那些不放任,不沉沦,拥有强悍自我主宰能力的人们,终有一天,会在自己所在的领域里,做出非凡成就。

我们小区有位老太太,七十多岁了,满头银发,却依然气质优雅,身段窈窕。

她有两大爱好,一是书法,二是舞蹈。

作为市书法协会的会员,她的作品拿过很多省市大奖,但更令人拍手叫绝的是她的舞蹈,年过古稀,很多跟她一样的同龄人已经腿脚不便,卧病在床,她生了三个孩子,身材却保持得如同二八少女,穿上芭蕾舞鞋翩翩起舞时像美丽的白天鹅,比小姑娘演绎的林黛玉还更缠绵悱恻。

她也是那种自律管理到达极致的女人,从年轻的时候就开始吃斋念佛,不沾荤腥,每餐只吃七分饱,不论刮风下雨,每天雷打不动练习瑜伽或芭蕾两小时。

据说文革中她受尽了折磨,红卫兵一天只给她一碗水,她一半用来润喉,一半也要用毛巾蘸水,把面庞清洗得干干净净。

孙子留美回国,带回金发碧眼的准孙媳,那洋妞来到老太太温馨典雅的家中,看到身着旗袍化着淡妆,气质卓然来迎接他们的奶奶,惊艳不已:

中国的奶奶好有气质,我以为宋美龄在世,也不过如此了。

在我们小区传为美谈。

这是最高的赞誉,但有多少女人能够担得起?

大多数女人五十多岁一退休就变得浑浑噩噩,要么聚在一起搓麻将,要么东家长西家短聊八卦,再不就是和媳妇小辈斗智斗勇……

相比普通人的晚年,她如同开挂般创造了一个奇迹。

哲学家康德曾经说过:所谓自由,不是随心所欲,而是自我主宰。

是的,所有那些让人变得更好的选择,执行起来都不会太容易。

很多人羡慕别人的精彩和成功,但了解到别人背后那种近乎残酷的自我管理时又会打退堂鼓。

这也就是这个世界上,为什么平凡普通的人占了大多数。

自律,是成功的基石。

如果你不能接受自己的平庸,那么请从自律开始,自我改变。

极致自律的体验一开始可能是痛苦,可是,再痛也痛不过辜负自己的心痛,再苦也苦不过失去希望的煎熬。

制定计划,然后坚定不移地,执行起来!

一句著名的广告语是这样说的:自律给你自由。

欲望人人都有,只有自我约束者,才能得到更好的释放。

相信你的自律,相信你所做出的每一分努力,时光都会在未来的日子里以另一种美好的形式馈赠给你。

距离成功越近,越是路广人稀。

因为,能够坚持下去的人并不多。

没有天赋永远成不了科比或麦迪,但自律至少让你还有机会成为纳什

自律是重要的人生技能,也是要尽早培养锻造的素养,印象里的牛逼人士都是自虐和虐他必居其一的狠角色,许多商务人士也像职业运动员一样管理自己,最终不但在工作中得到突破,在生活里也有更多的精力去做喜欢的事。

01.

据说史蒂夫·乔布斯年轻时每天凌晨四点起床,九点前把一天工作做完。乔帮主说:自由从何而来?从自信来,而自信则是从自律来。

自律是对自我的控制,自信是对事情的控制。先学会克制自己,用严格的日程表控制生活,才能在这种自律中不断磨练出自信。

都是成年人,连最基本的行为控制都做不到,还谈什么自信,又奢谈什么自由?

前华人首富李嘉诚以勤奋自律著称。他的作息时间非常有名:不论几点睡觉,在清晨5点59分闹铃响后起床;随后,读新闻,打一个半小时高尔夫;然后,去办公室,开始工作。数十年如一日。自律几近自虐。

印象里的牛逼人士都是狠角色:自虐和虐他,必居其一,或者两条都占。

许多商务人士像职业运动员一样管理自己:作息、饮食、习惯、爱好、体力、欲望等……如果做到了这点,你就快摸到“牛逼人士”的门了。一个能管住嘴、迈开腿、每晚坚持跑步的人,工作上也不会差到哪去。

工作后,逐渐发现,自律是生活的基石:令行禁止,则容易走上轨道,发现错误,修复错误,表现越来越好,生活明亮,中气十足;令不行禁不止,则容易溃散混乱,屡错屡战,屡战屡错,“明明知道但就不这么做”,沮丧内疚,乱成一团。

自律决定了个人机器的运转,决定了你的执行力,决定了你能否成为更好的自己。

02.

史蒂夫·纳什是我最喜欢的NBA球员。这是个身体瘦弱的加拿大白人,背部神经有着严重伤病,被认为是“天赋最差的篮球巨星”。

这样一个人,获得了“连庄”MVP:连续两个赛季的最有价值球员。历史上只有十个人做到这点,其余九人都是乔丹、张伯伦等旷世大神。

纳什出了名的自律:不沾糖、油炸和深加工食品。训练日里,他一天吃六餐:麦片粥(不含谷蛋白)、杏仁切片、生坚果、水果、蔬菜、糙米饭、胡萝卜和生吃芹菜。

他和队友格兰特·希尔彼此劝励,不吃巧克力,不吃高热量。希尔还“偶尔犯戒被抓住”,而纳什真没被见到破例。

纳什把他的食谱推荐给队友。于是,太阳队的年轻人都成了纳什的跟班,亦步亦趋,然后表现脱胎换骨。整个球队都在尽量跟着纳什:吃喝,作息,训练,保持健康的氛围……

纳什的成功给了平凡的普通人一点点念想:如果没有天赋,你永远成不了科比或者麦迪;但如果足够勤奋自律,至少你还有机会成为纳什。

天赋,上天给的;自律,决定权在你。

蒂姆·邓肯是NBA的常青树、马刺队的镇队之宝。40岁的他刚刚完成高强度的季后赛。和他同场竞技的,可能是小20岁的年轻人,你就能知道这有多神奇了。

邓肯通过减重越来越轻盈,拥有好的身体状况,继续保持石佛本色。只有规律的训练和严格的自律,才能做到这一点。虽然他老了,但教练和管理层每天能看到他的自律自律背后的职业性,才会对他一直保有信心。

雷·阿伦是NBA历史上最优秀的射手之一,他的全身投篮在联盟独一无二:太考验肌肉、弹速和手感了。雷自己不喝咖啡,强迫症样地控制饮食。于是才达到这个水准的。正常孩子吃不了这个苦。

德约科维奇是2015年的温网冠军。夺冠后,他坐在更衣室里,想做一件事情:尝一口巧克力。他从2010年夏天以来就没尝过了。

“我掰下一块,小小的一块,丢进嘴里,让它在我的舌头上融化。我只准自己吃这么多。”

要当第一,就要付出这样的代价。

03.

欲望管理是重要的人生技能,是要尽早培养锻造的素养。

从感性的角度,过度的欲望会吞噬你。

饮食男女,人之大欲。欲望连同本心,不必畏惧,但过度的欲望会吞噬你。从人生的角度,一定要懂得节制,不要肆意地放纵欲望。不信?你去问问隋炀帝杨广。

放纵如山倒,自律如抽丝。不要放纵自己,不要给自己找借口。对自己严格一点,时间长了,自律会成为一种习惯、一种生活方式,未来的你会感谢现在的自己。

很多人不知道修心的重要,借口生活压力而放纵欲望。年轻时奋力上进,应该如清理院子一样剪除杂草杂念,专注于自身成长。“为腹不为目”,才是永葆内心幸福之所为。

我不想做欲望的奴隶。我享受不被欲望左右的状态,这种感觉不刺激,但很舒服。

从理性的角度,欲望管理能降低阈值。

穷学生的时候,一顿沙县小吃也津津有味,一顿肯德基如同过年;长大挣钱了,山猛海鲜鲍鱼大虾,也未必能勾起你的兴致。

九十年代,武侠小说的情爱描写都能把你看的面红耳赤;网络色情泛滥的当今,你居然对生活中的女人没了想法。

何以至此?阈值使然。不断持续的刺激,抬高了欲望的触发点。

人们常说,“年轻吃苦不是苦,是福气”。这不纯粹是鸡汤,这有逻辑基础:年少吃苦是种逆风飞扬的快乐,年老吃苦是风中残烛的悲哀。先苦后甜,可以忆苦思甜;先甜后苦,只能垂泪抑郁了。

一定程度的禁欲和自控是必要的,这是防止阈值升高的有效手段。欲望永无止境,中彩票的极度兴奋也只会持续18个月。最幸福的方式是,让欲望一点点释放,让欲望匹配你的现实:

漂泊北京,合租房子 → 独租大房子? →拥有自己的房子了 → 当上总经理,出任CEO,走上人生巅峰 ……如果经历反过来?那真是个悲伤的故事。

由俭入奢易,由奢入俭难。古人不余欺。

04.

刚工作那会,不懂得节奏,是个“时间都被工作填满”的工作狂。研究时间管理之后,发现工作生活有很大的改进空间。

尝试做计划、写日记、控制注意力、 要事优先、今日事今日毕、先啃硬骨头、构建自己的时间管理系统、平衡好工作和家庭……

慢慢的,我开始从繁琐失误中抽身出来,“跳出画来看画”;我开始有时间考虑生活和人生的目标;我开始有“心如止水、有条不紊”的感觉——这一切的源头,就是自律

自律的结果就是有更多精力去做喜欢的事。

比如写公众号,给我带来了很多不曾预期的乐趣。实际上,搭好架构,想好打法,走上轨道后,这项活动就不会影响我的正常生活了:不太忙的时候,就写几段。就像是一个时间容器,把边边角角的时间都存储了起来。

上学那会,自控力不行,开始研究“培养习惯”的方法。用学到的方法来培养了很多好习惯,慢慢的生活都会有很大改变。

从2010年开始写日记,习惯保持到现在。经过最开始的一段磨合,所有不适感都消失了,非常自然。几分钟的记录,让我审视自己、平和心态。它不是我的任何负担,也不是一项需要分配的工作,它是老司机的人生行车记录仪。

几年前开始“早睡早起”。从最初的“不舒服不适应”,到现在的“每天六点自然醒”。早起的好处是巨大的:凭空多出精华般的两小时;能够从容不迫地好好吃早饭;错开拥挤的早高峰;午饭质量更高,晚饭吃的更少,睡眠更踏实……

当身体变得越来越棒的时,面对是一个与众不同的世界。自律让我能去享受生活中好的一面。

我的人生目标是:自由。它又包括三个维度:财务自由、时间自由和角色自由。感谢这个色彩斑斓、机遇涌动的时代,让它看起来并非不可企及,但这需要十几年的精耕细作,连续稳定的正向积累,脚踏实地的点滴付出,还有,持续不懈的自律

自律让你自由。

菜刀少爷,公众号:菜刀少爷,老蔡的原创书房。关注求职、高效能、职业化和互联网金融。不定期释放福利,请君自取。

本站资源来自互联网,仅供学习,如有侵权,请通知删除,敬请谅解!
搜索建议:自律  自律词条  严格  严格词条  后来  后来词条  怎么样  怎么样词条  那些  那些词条  
修养管理

 10细节帮你轻松减掉卡路里

 当你年轻的时候,比如说20岁,这个时候你总会觉得无论自己长了多少斤,总可以通过节食和锻炼的方法变回原来健美的体型。这样的话我要告诉你一个坏消息:体重的增加是会...(展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