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好知 kuaihz订阅观点

 

不发朋友圈,是800万金融人最后的倔强

想了解一个人需要几步?

20年前靠见面,10年前靠电话,如今全靠朋友圈。

朋友圈,是观察人类的便捷窗口。你每发一次朋友圈,都像是给人递出去一张名片。而你每刷到一条朋友圈,都会在内心暗戳戳地认定,原来他是这样的人啊。

这样快捷主观的当代社交方式,被精明能干而又小心翼翼的现代人反复使用,久经考验无一失手。

除了在金融圈。

因为,咳咳,金融人,轻易不发朋友圈。

金融租赁公司新员工小冯不发朋友圈。

从校园来到职场,忽然一堆人一股脑闯进了他的朋友圈。同事上司,房东中介,微商保险……

林子大了,什么鸟都有。

懒得分组,忘了屏蔽,不敢吐槽,设置了一个三天可见后,职场新人小冯变成了朋友圈的隐身人。

充其量偶尔在朋友圈里,不评价也不点赞“白嫖式”刷一圈。

至于那些情绪那些愤怒那些突如其来的冲动,好说,转战微博继续bb。

宁可藏在角落里躺尸,也不愿意言不由衷地社交。

小冯的朋友圈自由,就是不发朋友圈的自由。

私募基金经理董先生不发朋友圈。

确切说是不发自己的朋友圈。

业界最新趋势,大佬投资观点,行业发展红利,未来投资路径……

董先生的朋友圈必须隔断时间分享一条。链接直发,无分享语。

你要问他的投资观点和投资进展。抱歉,朋友圈里无可奉告。

毕竟,作为一个基金经理,最重要的是给投资人惊喜,真正的操作思路还得藏在心里。

要是不慎走漏风声让同行进场套了利,这个圈子里哪还有自己的红利。

证券公司销售马小姐不发朋友圈。

她已经学会把有限的时间放在更能带来销售业绩的地方。

比如,朋友圈这个流量秀场。

整理新加客户的资料,给5000个客户的新圈点赞,给重点客户发真诚巧妙的评论,总结每个潜在客户的性格和关注点……

自从每天花费几个小时在朋友圈,和客户们成了点赞之交,她发现她的销售单量蹭蹭蹭提高。

她仍然会想博个关注刷个存在感,但她发现,精心修图编辑文案发的一条朋友圈,给她带来的满足感,真的比不上一个销售大单。

银行客户经理小邓不发朋友圈。

反正不管发不发朋友圈,他都是7*24小时微信在线。

好不容易找时间休个假,要把微信名改成“20-22号休假,信号不好,急事电联”才敢消失得心安理得一点。

阳光,海滩,娇俏的姑娘和肥美的海鲜。再美好的时刻,小邓也不想发朋友圈。

比起得到他人批量点赞和评论的膨胀感,小邓更想要无人发现无人关注无人打扰的逃离感。

朋友圈蒸发,哪怕只有一小会儿,也行啊。

证券公司投行女员工甄小姐不发朋友圈。

虽然总有被撕X后的愤怒和坚持不下去的无力。

她还是清楚知道,在众人面前敞开内心世界,绝对是一场风险不低的冒险。

有时候,深夜下班,思绪泛滥,她也会冲动地在朋友圈发上一堆不加标点的发泄或是萎靡不振的自拍。

但第二天一早,一定准时删掉。

谁让她在弱肉强食的投行圈,绝不能允许自己的脆弱和矫情被看见,被曲解。

人类的悲欢并不相通。深夜的朋友圈里只有晒加班是永远的政治正确。

甄小姐深谙此道。

国有银行任职的方处长不发朋友圈。

朋友圈这个人声鼎沸的江湖里,他早就身不由己。

加了领导同事,加了客户伙伴,加了工作中不深不浅的关系,他太了解这样的朋友圈里,不说什么比说什么更重要。

发个出境游,太高调。发个全家福,撒狗粮,发个健身打卡,引发一连串的品头论足。

没必要。

还是做一个银行的打卡机和广告牌比较好,中庸,低调,一颗红心,紧跟领导。

至于那些给领导孩子的拉票,客户求帮发的宣传稿,他都第一时间朋友圈发布,截图存好。

反正,人际场上的你来我往,迟早要还的。

他并不着急。

证券公司行业研究员吴博士不发朋友圈。

发的全都是自己的报告。

一天五条,雷打不动地出现在关键时间点:早上,上班,午休,下班,深夜。

同一个研究报告,连刷十次,也就成功刷了屏。配上标准专业的证件照头像,朋友圈的圈友没人能忽视这个行研大佬。

承揽着朋友圈霸屏广告位的吴博士并非没有顾忌,可他更知道,如今这个流量时代,如果连自己都不用力表演,还指望谁能在人群中发现你给你派点。

低调务实谦虚谨慎,这些话听听就好。至少在这个圈子里,曝光度才是王道。

互金公司的职场妈妈孟女士不发朋友圈。

没精力,没动力,更重要的是没时间。

互金的工作拼能力,拼体力,拼的最多的就是时间。常常深夜回家的时候,3岁的娃早就睡着。

偶尔不加班的日子,全是陪娃日。做饭陪玩上课洗澡,精疲力尽一天下来,娃还没放倒,孟女士就先把自己放倒了。

哪还有时间发个朋友圈呢?

再说了,娃再可爱,你再宠爱,抓拍到的照片都是糊照。

几个小时精挑细选修图配文发个朋友圈,骗来的点赞和溢美之言,根本弥补不了她无力陪伴的遗憾。

到她这个年纪,都知道,面子远没有里子重要。

舍弃该舍弃的,抓稳该抓稳的,最紧要。

金融创业公司老板老黄不发朋友圈。

创业前,老黄只是老黄,创业后,在投资人和合作伙伴眼里他变成了公司的股票。

朋友圈,就是他发的公关稿。

稍发点什么风吹草动,好的坏的都直接影响股票行情。

为这事,老黄没少琢磨: 发的太高调,显得不务正业。发的太私人,显得不够专业。

像老妈生病太太发飙借钱被坑这种糟心事,蛛丝马迹一旦暴露在朋友圈,投资人分分钟开始跳脚。

想来想去,他关闭了朋友圈。不再用朋友圈做隔空汇报,反而看起来损失最小。

你看,我说的没错吧,金融人不发朋友圈。

每次我打开朋友圈,能刷到大学好友发布工作成果,能刷到高中同学秀恩爱晒娃,能刷到微商刷屏卖货,唯独看不到几千个金融圈圈友发条朋友圈。

是他们的工作无话可说么,是他们的娃不可爱么,还是他们的生活里没有可圈可点?

我看都不是。

有句话形容得贴切,如今的朋友圈早已介于“不发憋屈发了矫情”之间。

我们仍然渴望倾诉、希望被关注,只是不再想站在台前用力表演。

因为,越是用力,越容易忘记:

谢幕后才是真正的生活。

一个成年人的成熟和坦荡,无非是学会了将注意力从晒幸福晒经历,转变成自我消化幸福和消化经历。

然后慢慢将外在的表露冲动,隐藏为内在的前进动力。

不功利。

不发朋友圈,是800万金融人最后的倔强。

因为他们知道,真正强大的人,无需用外界来证明自己。

如果你看到他们的朋友圈三天可见,那就不妨约他们三天后见一见。

朋友圈外,别有天地。

本站资源来自互联网,仅供学习,如有侵权,请通知删除,敬请谅解!
搜索建议:万金  万金词条  倔强  倔强词条  最后  最后词条  朋友  朋友词条  800  800词条  
金融

 这四种交易心态,你值得学习!

投资生涯,每个人都会有陷入迷茫的时候,既然你有幸了解了投资的魅力,就不要轻易放弃,哪怕只是用最小的成本去尝试,获得收获的往往是坚持到最后的人。富人思维:用别人的...(展开)

金融

 通货膨胀率:衡量货币贬值的程度

通货膨胀是一种货币现象,指货币发行量超过流通中实际所需要的货币量而引起的货币贬值现象。通货膨胀与物价上涨是不同的经济范畴,但两者又有一定的联系,通货膨胀最为直接...(展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