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好知 kuaihz

秦前红:党内民主带动人民民主之我见

  

  以党内民主带动人民民主,是中国执政党确定的中国民主发展样式,而且也几乎是中国未来一段时期内政治改革的主要路径。这种民主发展类型通常被很多学者概括为“有序民主”、“领导民主”、“下行民主”,更主流的说法是有“中国特色的民主”。此种民主类型之所以被采行,是由林林种种的因素所决定的:

  其一,中国执政党在当下中国社会所处的特殊地位及其掌控的巨大资源,比如网络了绝大多数政治精英、社会精英,达七千多万之巨的党员数额,对军队的绝对控制等等,决定了如中共如不实行民主或其本身不民主,则人民民主、国家民主几无可能。

  其二,中国执政党对自己革新能力、与时俱进能力的高度自信。中国共产党能打败超级强大的敌人从而夺取政权,表明了她是新生力量的代表。改革开放三十年来,她又不断提出阶段性的路线、纲领,中国改革开放的实绩证明了中国共产党的革新能力。因此,中国共产党认为民主也必须纳入其引领之下,才能避免民主发展的混乱。

  其三,近代以降,中国一直存在关于“民主素质论”和“民主天赋权利论”的争论。前者主张民主必须具备一定主客观条件才能践行,否则会酿就不堪承受之后果。因此,民主应当循序进行,其首要者须对人民教育启蒙,以培养人民适应、习惯民主的能力。后者则认为,民主是人民天赋的权利,人民具备与生俱来的民主行为能力,并不需要那些自以为是的他人在旁边说三道四、指指点点。近一百多年来中国内忧外患的格局,使中国的民主发展充满崎岖坎坷,也使得“民主素质论”成为具有支配性的主流观点,西式自由主义的民主观念渐趋式微乃至一度沉寂。民主必须先行启蒙,必须自上而下,必须渐进有序,成为各个居于实力地位党派的共识,中国共产党也接受并承继了这种民主认知的传统。

  其四,先贤云,治大国若烹小鲜。此种说法在当下只可能是一种浪漫主义的憧憬。庞大的人口基数,广袤的国土,错综复杂的利益关系,使得执政党不敢率尔操觚,轻易试错。小鲜烹坏了可另起炉灶,政治试错了,则可能局面不堪收拾。政治官员的任期制则还可能使其失去改革的欲望以及改革所需要的从容。

  以党内民主带动人民民主易出现的流弊是:党内民主的纲领脱离人民的愿望,使此种民主进路缺乏人民的认同,导致其缺乏合法性、正当性;党内民主发展滞后于人民的时间期待,导致人民民主被压制,或人民民主的另类无序发展;党内民主缺乏连接人民民主的制度通道,使得党内民主孤悬于人民民主之外,人民民主缺少了发展的动力源泉;党内民主代替甚至简单遮蔽人民民主,造成人民对民主发展的冷漠;党内民主缺乏人民民主制约,导致党内民主发生异化,成为党内少数人操纵利益的工具等。

本站资源来自互联网,仅供学习,如有侵权,请通知删除,敬请谅解!
搜索建议:民主  民主词条  党内  党内词条  带动  带动词条  人民  人民词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