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好知 kuaihz

成伯清:经验研究服务理想幸福

   经验研究关注的是“实然”,关于美好未来的设想乃至设计,属于“应然”。自实证主义研究传统确立以后,社会科学就力图抛开应然的问题,以让自己更加“科学化”。但是,要知道,这同时也破坏了科学的合法性基础。

   科学研究的最高目的,当然不在于告诉人们某种真相或真理,而在于能够改善人类的生存状况。科学精神之所以能够具有如此崇高的地位,是因为科学曾经许诺自己的研究可以促进人类的福利。而这种或明示或隐含的许诺之所以能够成立,是因为存在着如下的假设:人类最终必然走上“止于至善”的最高存在状态,目前可能走些弯路,但只要抓住人类的本质力量或规律,我们就可以纠正偏差,重返通往拯救之途。至于是人类的理性(或者批判理性,或者沟通理性),还是身上固有的神性,抑或是共同情感或意志,引导人类上升,则是见仁见智,属于学术争论的范畴,但争论的前提是预先确定好的。

   所以,离开了人类美好本质的假定,离开了上帝在创造人类时已经设计好的人类最终归宿,我们就无法理解科学的、实证的研究到底有什么价值。

   利奥塔关于“元叙事”的说法,非常具有揭示性,但若人类拒绝元叙事,恐怕只能陷入自我矛盾之中。不相信元叙事而又要不走向虚无主义,难于上青天。即便我们今天可以上九天揽明月,但仍然无法抓着自己的头发使自己脱离大地。

   孔德的实证精神,必须与其关于人类发展的阶段论假设结合起来,才可闪烁智慧的光芒。后来的实证主义者只要其中一个而舍弃另一个,实为自欺欺人。

   (作者单位:南京大学社会学院)

本站资源来自互联网,仅供学习,如有侵权,请通知删除,敬请谅解!
搜索建议:成伯清:经验研究服务理想幸福  理想  理想词条  经验  经验词条  幸福  幸福词条  研究  研究词条  服务  服务词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