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好知 kuaihz订阅观点

 

牛牧羊:谁在西去列车的窗口挂上了信号灯?

  

  今年7月中旬,胡锦涛总书记对大学生志愿服务西部计划重要指示,这一指示的内容不光是针对西部计划,而是号召大学生 “到西部、到基层、到祖国最需要的地方去”,是借“ 西部计划”,对大学生就业问题的一个全面的号召。指示发表以后,《中国青年报》在7月16日发表了一篇题为《到西部、到基层、到祖国最需要的地方去-- 胡锦涛重要指示引起大学生热烈反响》的通讯。这篇通讯告诉我们,很多大学生听了胡锦涛总书记的讲话以后,纷纷表示愿意“到西部、到基层、到祖国最需要的地方去”。但是“本报记者李健” 8月24日的一篇《王晶下基层引发同学议论》的报道则表明,即使是在总书记讲话一个多月之后,大多数同学还是愿意留在大城市。那么,哪一篇报道如实地反映了现在大学生就业观的现状,我们到底应当如何看待大学生的就业观呢?

  我认为,总书记讲话是有针对性的,正是因为我们现在很多大学生在就业问题上存在很多模糊认识,需要我们做大量艰苦而细致的工作,总书记才发出了“到西部、到基层、到祖国最需要的地方去”的号召,光有他的号召,没有具体的落实措施,不可能解决全部问题。

  《到西部、到基层、到祖国最需要的地方去-- 胡锦涛重要指示引起大学生热烈反响 》,这篇以采访人物为内容的报道,采访了4位大学生,一位主管学生工作的团委书记。在我看来,除了其中采访“中国人民大学2003届韩冰同学”的内容具有真实典型的意义以外,采访其他四位的内容都存在夸大、空洞等问题。

  对韩冰的采访是这样的:

  “中国人民大学 2003届韩冰同学是志愿服务西部计划的第一批志愿者。在内蒙古工作的那一年,韩冰在基层的艰苦地区扎扎实实地做了一些事情。“胡总书记的重要指示既是对已参加西部计划志愿者的肯定和鼓励,也是对有志于投身西部地区经济社会发展的青年的召唤和激励。””

  韩冰同学关于总书记指示是“肯定和鼓励”、“召唤和激励” 的感言,如实反映了总书记讲话的意义,这是该文中最恰当的部分。

  对于其他4个人的采访,我来逐一进行分析其夸大和空洞的问题:

  

  一、“他的指示帮我做通了父母的思想工作”:有没有典型意义?

  

  “中国人民大学 2001级法学院本科生张颖真想好好感谢胡锦涛总书记。“他的指示帮我做通了父母的思想工作。”她说。今年毕业的张颖就要奔赴西藏,进行为期一年的服务。在走之前,她一直有个心结:从申请报名参加西部计划开始,父母就持不同意见。为了做通父母的工作,张颖没少费口舌。可最后的结果都一样。

  昨天晚上,电视中播出有关胡锦涛总书记西部计划作出重要指示的有关报道后,张颖居然接到了父母的电话:“女儿,好好干,爸爸妈妈支持你!” ”

  总书记的讲话是号召,很多具体的政策需要有关部门去落实。而关于“ 到西部、到基层、到祖国最需要的地方去”的号召是我们党对大学生就业的长期政策,总书记只是在大学生毕业的时候重申了党的号召。他的指示就“帮我做通了父母的思想工作。”

  张颖只是赴西藏进行为期一年的服务,而且本人已经决定,只是有所谓“父母持不同意见”。在我看来,很多人在西藏旅游的时间也是数月,一年服务,既是一种锻炼,也是一种生活体验,一年以后还有国家给的一些特殊待遇,本是一件好事,这样思想保守的父母,在“电视中播出有关胡锦涛总书记西部计划作出重要指示的有关报道后”,在毕业前终于接受了这个“服务一年”的选择,哪里是什么对总书记讲话的强烈反响。选择这样的事件作为强烈反响的说明,并不具备典型意义,因而对事件的意义有人为拔高之嫌。

  

  二、“只有去接触西部的真实生活”才能了解“中国有很多贫困的地方”吗?

  

  “总书记作出这样的指示,是对西部计划、西部大开发乃至建设和谐社会的巨大推动。”北京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04级本科生宋琬如说。

  宋琬如曾经看到去贵州暑期实践的同学带回的照片。破旧的快要倒塌的房屋,失学孩子们无助的眼神,老人干枯的双手,让她震撼不已:中国有很多贫困的地方,但是在很多大学生的眼里那只是一个符号般的认识。“我们仍旧倒掉很多剩饭,扔掉很多旧衣服。”她说,只有去接触西部的真实生活,才会有更深的感触,更真的认识。

   “去西部支教,其意义不仅局限于个人,而在于能够影响更多的人,让社会通过支教者去了解现实,关注贫困,意识到自己肩上的重任。”宋琬如说。

  宋同学看了几张同学事回的照片,才意识到“中国有很多贫困的地方”,这与总书记的讲话之间没有太多联系。大学四年,通过报纸、网络和大学的政治思想教育,对中国的基本国情,任何一个大学生都应当有所了解。直到总书记讲话,才想起“关注贫困,意识到自己肩上的重任”,这到底有多少真实的成分。至于看到贫困地区的照片,才知道“我们仍旧倒掉很多剩饭,扔掉很多旧衣服”是不对的,则与强烈反响也没有什么联系。何况这件事本身也令人怀疑:如此浪费,只要看看身边的贫困同学、大学建筑工地的民工,就应当早已引起震动,为什么要到总书记讲话才能被感动呢?

  

  三、“总书记的讲话是个信号灯”:难道我国过去不鼓励到西部去吗?

  

   “胡总书记的讲话非常及时,非常有鼓舞作用。”清华大学团委书记郑浩峻说。在他看来,总书记的讲话是个信号灯,尤其是对人力资源的分布来说是一个信号,它鼓励更多的青年人才到西部去发挥自己的优势。实际上,清华大学今年到西部和基层就业的学生已经将近1300人。

  如前所述,西部开发,是我们的一个重要国策,由于人才资源分配问题上东西部不平衡,我国“鼓励更多的青年人才到西部去发挥自己的优势”的政策从来就没有中断过,这位清华大学的团委书记,如果现在才知道这个“信号”,这岂不是对以前我们的人才政策误解了很多年吗?为了宣传“强烈反响”,不惜曲解党中央的大学生就业政策,把“到西部和基层就业”认为是总书记和党中央刚刚才发出的信号,作出这种报道,是负责的态度吗?

  

  四、“我大学毕业后回到西部”:她准备回到西部的什么地方?

  

  袁媛是人民大学人文学院2002级本科生。明年就要毕业的她对今后的发展方向感到迷茫。看到总书记的指示,她感觉一下子豁然开朗。出生在西部的袁媛决定:“我大学毕业后回到西部,建设家乡。我要在奉献中成长。”

  报道的最后,选择了这位明年毕业的袁媛来表决心,“我大学毕业后回到西部,建设家乡。我要在奉献中成长。”岂不说回到西部工作是不是一种 “奉献”,仅就西部的范围而言包括的就很广,青海、新疆、西藏是西部,但成都、昆明、重庆这些发达的大城市也是西部。如果是成都,这座联合国确定的世界上“最适宜人居”的城市,很多本地人毕业以后都最愿意选择回家乡工作。记者回避了这位袁媛同学的家乡具体在哪里,是不是故意的呢?根据总书记讲话的精神,到西部、到基层,目的是为了“到祖国最需要的地方去”。这样含糊和隐瞒祥细情况的报道,怎能说明作者标题中的“强烈反响”呢?

  总书记对大学生讲话以后,我们应当知道大学生们的立场、态度,一家团中央面向广大青年的报纸,对这种态度进行报道是必要的。但是,这种报道应当客观、真实、具有典型意义。否则,就不是以认真的态度来对待总书记的讲话。除了应当如实报道对总书记讲话的反响之外,贯彻落实胡锦涛总书记重要指示精神最重要的不是怎么表决心,而是要落实到行动上。这一点上,团中央下发的《关于深入学习贯彻胡锦涛总书记对大学生志愿服务西部计划重要指示精神的通知》说得很好:“贯彻落实胡锦涛总书记重要指示精神,就要在总结成功经验、完善政策措施、健全工作机制方面狠下功夫。”

  中国青年报的“本报记者” 李健8月24日发表的《王晶说他的选择很理性》一文就是一篇能够真正“总结成功经验”的好文章。报道说:

  “ 7月17日,已连续5年没有招到大学毕业生的红壤实验站迎来湖南农业大学毕业生王晶。”为什么王晶愿意来到这个5年没有招到大学毕业生的地方呢?

  王晶说,以前在学校里搞实验,只是针对单个样品,在实验站可以采集大批样品进行,接触到更多第一手实验材料。“在这里,我才知道什么是真正的实验,才明白什么叫理论结合实践。在这里,老师们总是用最简单的步骤达到最好的效果,我觉得可以学习的知识太多了,虽然环境偏僻,但对个人发展很有利。”

  实习期间,王晶还参与接待了来自中国科学院、澳大利亚和英国的一大批农业专家。他尝试跟专家沟通,了解最新的农业科研信息。“ 这些顶尖级的专家愿意来实验站交流,看重的是这里良好的实验基础环境,这里待遇没有大城市高,但可以开阔视野,甚至可以和世界级的农业专家对话、交流。” ”

  中国农科院祁阳红壤实验站,一个产生过众多科学家、出过院士的国家级的野外站,居然连续5年没有招到大学毕业生,这让我吃惊。将大道理放在一边不讲,一个国家级的科研机构,有良好的科研设施和其他科研条件,就专业人士而言,自己一生的事业成功的机会,比分配在大多数普通科研机构成功的机会要大得多。特别是本科生,高校和一般的大的科研机构都只接收博士生,少数可能要硕士研究生,本科生分配在较大的科研机构的可能性很小,在我的想象中,本科生和硕士研究生能去这样的机构,真是求之不得,却没有想到居然极少有人愿意去。这表明了我国大学生在就业观方面存在严重问题。

  除此以外,“记者李健”还在同一天发表另一篇反映大多数大学生不愿意去基层工作的文章《王晶下基层引发同学议论》,表明了大多数大学生不愿意去基层工作的现状:“我只能首先选择更加方便、更有机会的城市了”,“如果让我在那里工作,待不了3个月我就会疯掉”,“到基层农村满足不了我的发展需要,肯定不去”。这说明 ,“强烈反响”表决心是一回事,而真正付诸行动又是一回事。这是大学生就业心理的客观现状,文章说:

  已经考上研究生的刘淑军说,“究竟是留在大城市还是到基层更有利于自己发展,我现在还不知道,对两者都很不了解。在这种情况下,我只能首先选择更加方便、更有机会的城市了 ”。

  2004年,湖南农业大学的伍伯俊、张震曾和王晶一起到红壤实验站实习。目前在长沙一家公司做化肥销售的伍伯俊说,“ 如果让我在那里工作,待不了 3个月我就会疯掉。实习几个月下来,感觉自己都不会说话了,这种日子我受不了”。

  张震还在长沙找工作,他说, “人各有志。我不是搞科研的料,只想在城市里经商,到基层农村满足不了我的发展需要,肯定不去”。

  王晶好友李照全,在湖南农大一边帮助老师做实验一边准备考研。他说,“ 湖南农大只是一所普通大学,还带一个农字,同学们刚开始就业时,工资待遇都不是很高,大部分还是从事销售工作,专业不对口,是选择基层还是选择大城市,跟兴趣爱好相关”。

  从李健的报道可以看出,选择在边远地区工作的王晶认为他的选择很 “理性”,这是少数人;与“理性”相反的是,有不少大学生在就业问题上的目光短浅,导致的是“就业之路越走越窄”。正如中国青年报在8月24日发表的“本报评论员”的文章《就业的路,为什么越走越窄?》所说:

  “ 越走越窄”以各种形式表现在就业现实中。毕业生的工作越来越难找,人才市场一个职位上百人应聘,毕业生底薪预期屡创新低;毕业生非大城市不去,不想当白领的毕业生不是好毕业生;基层的人才断层越来越严重,许多地方和行业很难招到新大学生。严峻的就业形势,单一的就业流向,拥挤与稀缺的共存,“窄” 全面地表现在方向、选择、容量等方面。就业的空间越来越小,就业者的选择越来越窄。

  “记者李健”的文章、“本报评论员”的评论,非常朴实、真实。表明了现在大学生在就业观上的现状:“就业的空间越来越小,就业者的选择越来越窄。”可见,对于总书记的讲话,很多大学生并不是积极响应号召,而是存在很多错误的认识,要改变这种认识,还有很多工作要做。

  如何去做这个工作,对于王晶事迹的报道,就很具有典型意义。王晶的选择表明:在边远地区工作,也可大有作为,会有在大城市所没有的很多机会,说明了祖国最需要的地方,也是最有机会发挥自己的才干和成就一番事业的地方。在情在理,既说明了大学生的远大理想,也说明了在市场经济条件下大学生应当具备的理性选择,与前面那篇充满了决心书的报道相比,与团中央“要在总结成功经验、完善政策措施、健全工作机制方面狠下功夫”的通知精神是一致的。

  胡锦涛总书记的指示要得到真正的实施,首先要树立的当然是对国家和社会贡献力量的远大理想,但是这只能针对少数模范人物而言,解决不了“就业之路”的根本问题;根本途径是要让大学生明白在市场经济条件下,个人事业在什么情况下大有可为。沉迷表面虚荣、没有个人长远发展的正确方向,就无法解决在“经济人”假设的前提下树立科学合理的就业观问题。因此,新闻媒体简单化的报道只能制造表面形势大好的假象;而媒体在“总结成功经验、完善政策措施、健全工作机制”等问题上深入调查研究,为落实大学生就业政策献计献策是大有可为的。

  

  1、记者原春琳,胡锦涛重要指示引起大学生热烈反响

  http://zqb.cyol.com/gb/zqb/2005-07/16/content_32779.htm ,2005年07月16日,中国青年报。

  2、本报记者 李健 ,王晶说他的选择很理性

  http://zqb.cyol.com/gb/zqb/2005-08/24/content_53549.htm ,2005年08月24日,中国青年报。

  3、本报记者 李健,王晶下基层引发同学议论 ,http://zqb.cyol.com/gb/zqb/2005-08/24/content_53534.htm,2005年08月24日,中国青年报。

  4、本报评论员就业的路,为什么越走越窄?

  http://zqb.cyol.com/gb/zqb/2005-08/24/content_53669.htm,2005年08月24日,中国青年报。

本站资源来自互联网,仅供学习,如有侵权,请通知删除,敬请谅解!
搜索建议:信号灯  信号灯词条  牧羊  牧羊词条  列车  列车词条  窗口  窗口词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