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好知 kuaihz

李开盛:大学,你能给我什么?

  

  当今中国大学的种种问题,实际上都体现在一点,即没有为社会与学生提供有效产品,社会与学生的需求没有通过大学得到真正满足。对社会来讲,大学没有提供合格的人才,大学毕业生适应社会的能力太差;大学没有成为最后的精神家园,大学的奢靡、腐化之风比社会有过之而无不及;大学也没有成为真正的研究基地,向社会输送大量的知识成果,相反,利用虚假成果骗取国家巨资之事却时在大学发生。对学生来讲,大学提供了漂亮的图书馆大楼,却没有充分与及时更新的图书资料;大学提供了现代化的教室,却满足于让老师在里面教些枯燥无味的内容;大学提供了青年人聚会的场所,却不鼓励学生积极思考各种政治社会问题;大学提供了严格的考试程序,却不在意学生的学习能力是否真正得到了提高。而得到这些劣质服务的前提,却是社会每年向大学投入巨资(政府投入都是来自于税收)、学生向学校缴纳高昂的学费。

  因此,作为付了巨大代价的消费者,社会与学生实在有必要问一句:大学,你到底能给我什么?

  作为一名大学老师,笔者尤其为正在或正准备跨入校园孜孜求学的学生感到惋惜,因为他们是社会中的弱势者,无任何的社会资源,无任何的权势背景,当他们通过学费(或来自于父母或来自于自己的勤工俭学)和青春付出巨大的代价想从大学开始实现自己的人生时,大学,你怎能对他们的需求是如此冷漠与无视?当笔者从电视节目上看到刚刚通过高考寒门学子在为进入大学而充满期待、背负一身重债时,也不由得有一丝疑惑:你的付出到底值不值?

  那么,作为一个真正有责任心的大学,到底应该为学生提供什么?真正的答案或许只存在于学生自己的内心,但笔者试着作如下之揣测:

  1.真正的谋生技能,即有一门能在社会上谋得正当职业的技术。作为理科生可能比较好办,因为他所学的专业有着明确的技能要求。对于文科学生来讲,除了本专业的基础知识之外,我想扎实的人文底蕴、独立的学习能力、过硬的读写功底、良好的表达能力应是必要之技能。但这些似乎都是软要求,大学因此常常在这方面“偷工减料”。

  2.作为社会人的潜能。这里所谓的社会人,是指能够良好地处理人际关系、处理社会复杂问题,特别是能够承受挫折与打击、有着一定恒心与信心的、能够较快适应社会的人。当前学生在长期的应试体制的钳制下,适应社会能力之低已难以想像,如不能通过大学生活进行矫正,拥有再高职业技能的毕业生也是不合格的毕业生。事实上,有许多这样的学生根本就还没来得及走出校门,许多大学生自杀、杀人事件就是一个警示。

  3.社会责任感,即有远大的志向、向他人向社会负责的精神。大学不是机械产品制造工厂,它提供的是活生生的、有思想有精神的人才;大学也不是以赢利为目的的产品或服务提供商,它应作为社会的精神家园,提供能对社会负责、有良知、有道德的人才。这就需要大学为此创造一个良好的精神环境,大学老师以身示范,真正以社会良知自许。

  以上这些,现在的大学能做到吗?如做不到,大学应该有一些危机感。大学的负责人必须清楚,即使是按市场规律办事,如果提供不了合格的产品或服务,就只能被其消费者所否弃。如果大学还不改进,当等到大学生们能够自由地用脚投票的那一天,大学或将因为缺乏消费者而像企业一样不得不宣布倒闭。

  

  2007-08-28

本站资源来自互联网,仅供学习,如有侵权,请通知删除,敬请谅解!
搜索建议:李开盛:大学,你能给我什么?  什么  什么词条  大学  大学词条  
教育理论

 杜威:第十九章 劳动和闲暇

一、对立的起源   上面所讲的教育目的和教育价值的分离导致目的和价值之间的对立。在教育史上出现的根深蒂固的对立,也许就是为有用劳动作准备的教育和为闲暇生活作准备...(展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