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好知 kuaihz

第十届应用心理学大会实录:越缺乏安全感,越想控制别人

2015年3月19日,第十届应用心理学大会在广州增城凤凰城酒店隆重开幕。本次大会由中国NLP学院、大成职业培训学校、壹心理共同主办,邀请了七名国内外著名实用心理学导师(武志红、陈一德、林青贤、张国维、戴志强、蔡敏莉、黄启团)联袂演讲,主要聚焦解梦、催眠、九型人格、NLP、萨提亚和教练技术等专业知识的实际应用。

下午2点30分,中国NLP学院创始人黄启团在开幕式上致辞后,香港卓越父母研究院院长林青贤与学员分享了《你传承什么给你的孩子》的主题演讲,以下是演讲的主要内容:

状况:孩子的表现总是和家长希望的恰恰相反

在抚养孩子的过程中,许多家庭都会出现这样一种状况:父母希望孩子勇敢,他们却很胆怯;父母希望孩子勇于担当,他们却很懦弱;父母希望孩子自信,他们却对自己毫无把握。 这些问题的关键所在是什么呢?

分析:父母缺失的安全感为孩子制造了恐惧

1. 代替型父母与预防型父母

现实家庭中的部分父母可以归类为代替型父母与预防型父母这两类。代替型父母在教育孩子的行为上主要表现为物化、占有与溺爱。他们坚信的理念是“我爱你就应该照顾你”,内心的感受通常表现为担心与害怕。

而预防型父母在行为上表现为物化、占有与控制。他们坚信的理念是“我爱你我就应该为你好”,内心感受通常为不信任、担心、焦虑、失望。

这两类父母孩子之间主要呈现出依赖的关系,共同点都是缺乏安全感。

2. 越缺乏安全感,越想控制别人

越缺乏安全感的父母,越想控制孩子。而这种控制可以分为有形的与无形的。前者是指行为上的强行制止,而后者属于一种“软性”控制,更多是指内心感受上一些潜移默化的影响,而吓唬就是其中一种表现。

“宝贝,千万别动,你这样会掉下去的”,“宝贝不要去那里,那里很危险”,“宝贝不要乱走,要跟紧妈妈,不然你会被拐走的”……基于父母孩子的不信任与自身所缺失的安全感,他们习惯性用吓唬让孩子掌控在自己的范围内,因为孩子不会区分真假,对父母所说的一般都会信以为真。虽然父母这样做的出发点是让孩子安全,但却给孩子制造了恐惧,久而久之,孩子就会变得胆小、不自信、缺乏勇气,没有主见。

解决:让孩子在安全的范围内勇敢的体验

“看到我的孩子爬到床边,我妈妈就开始着急了,我跟妈妈说,让我处理,然后我将一个枕头放到了床底,这样就给孩子制造了去体验的机会”,林青贤老师说道,“年纪越大,受伤的经验越大,我们常常会将这种经验传授给孩子,无形中给孩子营造了危险的环境。其实,很多时候不是孩子离不开父母,而是父母离不开孩子。”

到这里,我们也注意到一个情况,敢于放手让孩子体验,首先要解决的是父母安全感缺失的问题,而解决这一问题的办法就是提升自信,提升自信源于提升对自己与对他人的信任。

另外,安全感与自信有关,而自信与自我价值有关,自我价值跟生命爱的重量等级有关,所以父母在希望孩子不再懦弱、胆怯与自卑的时候,请不要再责骂与指责孩子,而是给予孩子更多的关爱,因为如果爱没有增加,事情不会有任何的改变,但这种爱不是溺爱,而是尝试接纳孩子的缺点,并给孩子更多的鼓励。

接下来,六位老师的分享,大成学校都会进行现场实况播报,敬请关注!

本站资源来自互联网,仅供学习,如有侵权,请通知删除,敬请谅解!
搜索建议:第十届  第十届词条  实录  实录词条  心理学  心理学词条  安全感  安全感词条  缺乏  缺乏词条  
综合

 命运如刀,就让我来领教

壹假如命运亏待了你,我们无法更改它运行的轨道。我们唯一可以选择的是,当命运露出狰狞的一面时,坦然无畏地活下去。——  www.姑姑和人合伙开了一间美容...(展开)

综合

 当上司需要说服时

  有时候,上司应该成为被说服的对象。比如,由于种种原因,上司产生偏见,作出错误决断时,作为有责任心的下级对他们的提醒和说服就显得十分必要了...(展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