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好知 kuaihz

原创 | 开学季为何出现家园“抢孩大战”

开学季为何出现家园“抢孩大战”

新学期伊始,一批孩子又将离开家庭进入幼儿园,开启了孩子们人生的第一个集体生活了。可这原本美好的人生起点却演变成了一年一度幼儿园老师从家长手中“抢孩子”的经典桥段了。

好好的新生入园,怎么就变成了“抢孩”大战了呢?

一、“抢孩”现场

幼儿园门口,刚刚三岁的毛毛由外婆送到了幼儿园,腮边挂着泪,由老师牵着手往教室走去,还一步三回头地看着外婆,就在跨进教室的瞬间,毛毛用力挣脱老师的手飞快地跑回外婆的身边,伸出双手紧紧抱住外婆的大腿不放,一边哭喊着“外婆别走!外婆别走!毛毛要回家!”外婆也是泪眼婆娑,一把抱起毛毛,双手紧紧搂着他,嘴里喃喃着:“毛毛乖:我们不上幼儿园了,我们回家!”老师追出来,有些温怒地对外婆说:“您不能这样和孩子说!看看这都快两星期了,孩子还是这么闹,您得配合一下才行啊!”然后伸出手去抱毛毛,老人无奈地递过孩子,满眼心疼地看着孩子,老师抱着哭得撕心裂肺的毛毛走进了教室。十几分钟过去了,毛毛在老师的安抚下慢慢安静下来,开始和小朋友一起玩玩具。这时,偶然抬头的老师却被贴在窗户外的一个人影吓了一跳,仔细一看,才发现是毛毛的外婆趴在窗外看着毛毛呢……

毛毛从小就是由外婆带的,因为妈妈工作忙,毛毛出生后外婆就提前退休来带他了,从小连睡觉都是跟外婆,妈妈只是在周末才有时间和毛毛一起玩,所以毛毛最亲的人就是外婆了。比别的孩子长得高大健壮的毛毛却是连哭了两星期还不能适应幼儿园的生活。

“与其说是孩子不能适应,不如说是家长不能适应……”老师一提起毛毛就说。

< class="video_" height="502.5" width="670" frameborder="0" data-src="https://v.qq.com//preview.html?vid=d0164ykdef8&width=500&height=375&auto=0" allowfullscreen="" src="https://v.qq.com//player.html?vid=d0164ykdef8&width=670&height=502.5&auto=0" scrolling="no" style="margin: 0px; padding: 0px; max-width: 100%; box-sizing: border-box !important; word-wrap: break-word !important; display: block; z-index: 1; width: 670px !important; height: 502.5px !important; overflow: hidden;">张红云老师接受采访↑↑↑

“城市发现”栏目“抢孩大战为哪般?”

二、“抢孩大战”背后的心理原因

分离焦虑——不仅仅是孩子才面临的挑战

初入园的孩子第一次离开家人独自去幼儿园,面临着一个巨大的挑战:就是要克服与父母或其主要养育者的分离带来的强烈的恐惧与不安,在孩子那里可能就表现为哭闹、不愿独自留在幼儿园——即所谓的“分离焦虑”。

这种状态原本是一种正常的心理反应,如果得到家长的理解包容,并给孩子一点时间,孩子很快就可以适应。

而那些入园适应有困难的孩子,往往是他们的家长自己内心的焦虑被引发了——与孩子的分离引发了家长自己既往尚未处理好的对分离或丧失的焦虑。同时,孩子的入园让全职带孩子的家长又陷入了“失业”的焦虑,比如上述例子中的毛毛外婆,其退休后的全部重心就是毛毛,孩子上幼儿园后她的生活要如何继续,这种内在的焦虑也会在无意识中影响外婆的行为。

如果两种焦虑都存在,叠加在一起,通过自己的言谈举止传递出“我们不能分离“的信息,比如失眠、情绪失控、比孩子更不能忍受分离,看看毛毛的外婆是怎样的表现:毛毛一跑回来就紧紧抱走孩子孩子已经平静下来了可还并躲在窗户外偷看!

同时家长对自己这种状态通常并无意识,但孩子们非常敏感,而且他们很爱天天带自己的家长(妈妈或者外婆等),他们的无意识很容易就接受到了这种信息,于是在“前台”表现出了一系列的不适应,这时家长也就只能“依依不舍”了——”孩子这样我怎么能放心?“,殊不知这恰恰是孩子在通过自己的不适应来挽救不知所措的家长!于是幼儿园老师从家长手中“抢孩子”的桥段就基本成型了。

三、如何应对

孩子初入幼儿园出现一些情绪反应是很正常的,之所以会出现严重的不良适应状态,主要是我们家长对自己和孩子的心理状态没有意识,不知不觉中助长了孩子的行为。

故要解决孩子的适应不良,首先是家长对自己的状态要有觉察——要自问是不是自己曾有未经处理的对丧失的恐惧和焦虑?如果是这样,要先去处理自己的这部分困难。不让自己陷入抓住孩子不放手的境地,借着孩子入园的不适"大作文章"。

其次,全职家长也要对孩子入园后自己的生活重新做规划和安排,以排除内心的不安和焦虑。

最后才是说到具体如何应对孩子的反应:当孩子不愿家长离开或者不愿去幼儿园时,家长可以给孩子一点时间,温柔地抱着孩子,耐心地倾听他的哭诉,允许孩子哭泣,等待其慢慢平静下来,然后再告之“可以去幼儿园了”或者是“妈妈(或外婆)现在要走了”。即所谓“温柔地坚持”:态度温和而坚定、立场明确,孩子就可接受到这样的信息:“我难受是被允许的、可以的,同时我上幼儿园这件事也是不能变的。

祝愿孩子们顺利入园,让你们的这个人生第一次变成一个美好的的过程:希望几十年后毛毛回想起来入园的经历,感受到的不是撕心裂肺的不舍和难过,而是一个充满许多温馨感受的记忆:外婆温柔耐心的等待和呵护,老师们细致入微的体贴与关心,小伙伴们一起无所顾忌的嬉戏与玩耍。

深圳海之梦心理咨询中心

让生活悄然变得更好!

电话:400 606 6630

本站资源来自互联网,仅供学习,如有侵权,请通知删除,敬请谅解!
搜索建议:开学  开学词条  大战  大战词条  为何  为何词条  出现  出现词条  家园  家园词条  
综合

 研究网络心理学的意义

网络心理学一方面服务于整个心理学研究,促进心理学研究与现代网络技术的全面结合。另一方面,则致力研究网络技术对个体心理、社会心理的多重影响,使个体在信息时代得到更...(展开)

综合

 9招轻松收获职场幸福

职场中,看见别人升迁加薪,你会羡慕嫉妒狠吗?其实,你的职场幸福只有你自己能够挖掘和发现,所以,寻找职场幸福从每一个小细节开始,让你的工作充满乐趣。——第1招:按...(展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