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好知 kuaihz

海因茨·安斯巴彻

       海因茨·安斯巴彻 [Heinz Ludwig Ansbacher 1904.10.21],美国心理学家。出生于德国法兰克福,1924 年来到美国,并定居于纽约。

       他第一次接触心理学是 1930 年 A.阿德勒在哥伦比亚大学所作的晚间讲演。后来,他同阿德勒成为好友,并通过阿德勒结识了后来成为他妻子的罗维娜。当时,罗维娜正在同阿德勒从事合作性研究。正是在这期间,安斯巴彻决定将心理学作为其毕生的工作。

       他于 1937 年在 R.S.伍德沃思的指导下从哥伦比亚大学获得哲学博士学位,其学位论文涉及社会因素对知觉的影响。其他一些对安斯巴彻有重要影响的人物是 M.威特海默和 K.戈德斯坦。在其后的职业生涯中,他曾担任海外战事办事处观察员和布鲁克林学院与杜克大学老师职务。

       之后,他在 W.S.亨特的指导下编辑《心理学摘要》一书。1946 年,他来到佛蒙特大学。1954-1955 年在前联邦德国基尔大学任富布赖特讲师,1957-1973 年编辑《个性心理学》杂志。他是北美阿德勒心理学会主席,美国心理学会哲学心理学分会主席。

       安斯巴彻认为,他的最重要的贡献是澄清了阿德勒的生活风格的概念。他认为阿德勒是第一个在 S.弗洛伊德合作期间抛弃由弗洛伊德发展的心理玄学的人。他的观点是,那些日益脱离心理玄学的精神分析学者重新发现了由阿德勒最初作出的见解。

       安斯巴彻的代表作是他的自传《心理学:一个生者之路》。他还与其妻子合作编纂了三卷本的阿德勒著作。

主要著作:

心理学:一个生者之路

 

本站资源来自互联网,仅供学习,如有侵权,请通知删除,敬请谅解!
搜索建议:海因茨·安斯巴彻  安斯  安斯词条  海因茨  海因茨词条  海因茨·安斯巴彻词条  
综合儿童心理

 多一些心灵上的交流

许多父母都有这样的体会,当孩子十三四岁时,总和父母对着干,你让他往东,他偏往西,能持续2~3年。这种“作对”在有的孩子身上表现明显,常把母亲气哭,把父亲气得浑身...(展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