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好知 kuaihz订阅观点

 

但愿人长久的教学反思

《但愿人长久》教学反思

推荐度:

但愿人长久教学反思

推荐度:

《但愿人长久》教学反思

推荐度:

相关推荐

但愿人长久的教学反思

身为一位优秀的老师,课堂教学是重要的工作之一,写教学反思能总结我们的教学经验,教学反思应该怎么写才好呢?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收集的但愿人长久的教学反思,仅供参考,大家一起来看看吧。

但愿人长久的教学反思1

课始,首先以《九月九忆山东兄弟》开课,引出“每逢佳节倍思亲”,在引导到中秋佳节,回忆佳节中的度过的情景,体会甜美的亲情温暖。由此引入“独在异乡为异客”的苏轼,介绍苏轼以及其家人在中国文学史上的地位。接着出示课题齐读,猜猜课题的意思。我诵读《水调歌头》全篇。学生读课文,在文中印证自己的猜测。而后,默读中找到苏轼情感变化的词,想为什么会有这样的变化?然后分块教学,指导朗读。

为使学生能与古人产生情感共鸣,我请有与亲人分别经验的孩子谈谈他的亲身感受,然后将7年换成3000个日日夜夜,通过时间这一概念,增强了对孩子们的情感冲击。而后再回首自己中秋的快乐,体会苏轼的孤独。再补充苏轼被贬后在牢中写下的`诗,使学生进一步感受到兄弟情深。这样多角度的体验,使学生能感同身受。

在体会埋怨的原由时,我引入了李白的“举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

最后在理解词句思想时,我引入了秦观的《鹊桥仙》“两情若是长久时,又岂在朝朝暮暮”,以及王勃的“海内存知己,天涯若比邻”

最后我和学生在古筝的伴奏下,齐读《水调歌头》将古诗情韵推向高超。

但愿人长久的教学反思2

《但愿人长久》这篇课文以故事的形式介绍了北宋文学家苏轼词中的名篇《水调歌头》的创作经过。文章情节生动,语言通俗。故事是词意的具体展现,可以帮助学生理解词的内容,领略词的意境,体会作者既思念亲人,笃于情谊,又通情达理,热爱生活,向世间所有离别的亲人抒发诚挚祝愿的情怀。转化为人间美好生活的祝愿。语言精练,意蕴深远。

教学时,我先以即将到来的中秋节为话题,看看学生们预备怎样和家人度过一个难忘的中秋节。学生的积极性提高了,也有了兴趣,当孩子们兴致勃勃地畅想如何与家人团聚时,我问:你们知道,千年以前,同一轮明月下的苏轼却在忍受着思念亲人的痛苦吗?我以为学生会自然而然的体会到那种痛苦,但上课的时候我却发现学生并不能很好体会到苏轼的感受。

课后我仔细总结了一下,我觉得主要有以下两个原因:

1.写词背景渗透不够深入

在课前就让学生查一下苏轼的生平资料和创作《水调歌头》这首词的.背景或当时的情况。在课上请学生起来介绍介绍,教师再作适当的补充,让学生们对这首词的创作背景有了全面而又比较深的认识后,再让学生体会苏轼思念亲人的痛苦,那样学生的体会就会更深刻。

2.与学生自己的生活经验脱离

中秋,是一个花好月圆、家家团圆的好日子。而苏轼与弟弟却手足分离。这里的情境比较没有达到反衬的效果。

以上问题有待在教学中逐步改进。学生在充分朗读后情感被调动起来,这时,进入本课下一环节---课内延伸。教师引导:在今天这中秋佳节,月圆之季,还有许多人因为生活、工作等原因,漂泊他乡。不能与亲人团聚,让我们对他们说“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你想把这份美好的祝愿送给谁?(建筑工人、解放军叔叔、莘莘学子、海外华侨等)

但愿人长久的教学反思3

这篇课文以“文包诗”的形式通过叙述故事介绍了《水调歌头》的创作背景,表达了每逢中秋佳节的思亲之情,以及豁达豪放的精神个性和乐观向上的情怀。文章以苏轼的情感变化“思念——埋怨——宽慰”为点贯穿文章始终。在教学时,围绕这三处情感点引导学生自读自悟、讨论交流。

学生读完第二自然段很快就感受到他内心思念亲人的情感。我引导学生探究表达情感的词句。从“心绪不宁”、“形影不离”等词句中可以感受到对弟弟的思念之情。由第二小节学生联想到唐代大诗人王维的诗句:“在异乡为异客,每逢佳节倍思亲。”也恰恰表达了苏轼当时的情感。在教学“形影不离”时,文中一句“他们俩一起读书,一起玩耍。”解释了这个词的意思,我又让学生进行了联想:“他们在一起还会干些什么呢?”学生浮想联翩,有的说:“在一起吃月饼、赏月。”有的说:“过年在一起包饺子,放鞭炮。”等。学生的联想一方面加深了对词意的感悟,另一方面也让学生进一步感受到了苏轼于弟弟苏辙的手足情深。第四自然段教学时,苏轼的`情感由思念变为埋怨,教学时主要抓住了文中的反问句:“无情的月亮啊,你为什么偏偏在别人分离的时候变得这么圆、这么亮呢?”通过教师的范读、学生读等多种形式体验他当时复杂的内心体验。同时我也引导学生抓住后面的省略号省略了什么进行了讨论,培养了学生的想象力,也加深了对文本的体验。最后两小节,主要引导学生体会苏轼宽慰的内心体验。通过反复朗读,学生感受到了他热爱生活、乐观向上的人生态度。

对于本文,课堂上更多的是让孩子反复品读感悟,让学生真正理解苏轼那份浓浓的思念之情。此外,在学完课文后,和学生一起完整的品读了苏轼的《水调歌头》,读读背背,感受苏轼语言的特魅力,豁达豪放的精神个性和乐观向上的情怀。

但愿人长久的教学反思4

在上这课之前早已备好了课,开学初,就把苏轼几首有名的诗词打印给学生,利用早读课间带领学生读一读,背一背。

上课时以歌曲《但愿人长久》导入,因为以前中秋联欢会时学生就学唱过这首歌,所以学生都会唱,学生的情绪很高涨,可以说是开了个好头。然后以这首词的作者是谁,他为什么要创作这首词引导学生着问题读课文,一切有条不紊地进行。

在给课文分段落时,教参的提示是分为3个段落,而学生自然地把第一小节分为第一自然段,我觉得这样分也可以,甚至比教参上的更科学,因为第一小节只是介绍了苏轼的身份,并没有涉及到创作原因(思念弟弟)。课堂上,教师起着引导者的作用,学生才是学习真正的主人,我个人认为自己这一点做的还是不错的。嘿嘿嘿……

第二课时让学生找出苏轼感情变化的词语,原以为学生不能很快找到,真是低估了学生,原本最怕动脑筋的.学生,竟然第一个说出来,我狠狠地表扬了一顿,结果他精神了一节课!

不过在引导学生理解苏轼是个怎样的人时,很失败,很吃力。后来索性不讲了,越讲越乱,还不如不讲。学生无法理解什么胸襟开阔,我想学生会背《水调歌头》以后应该会渐渐明白的。

但愿人长久的教学反思5

这篇课文的教学设想是顺应作者写作顺序,从整篇词入手再回归词本身。设计的教案包含了整首词,教学时以激趣为主,部分点拨,部分点到即止。希望孩子们在学习过程中了解诗词作品不是仅仅明白词中几句话的"含义。“哪里会十全十美呢!”教学预设如此,课堂教学也如此,可是正如我们的人生一样,即使没有十全十美,我们也在努力让它变得更加美好!

在教学最关键的转折处,“世上本来就是……哪里会十全十美呢!”请同学们自读后说说自己的理解。学生多数谈的是月亮与人生的相似,没有提到“十全十美”。什么是“十全十美?”在苏轼眼中应该是没有分离、没有悲伤、在这中秋之夜与亲人团圆!如果从这个词语出发去谈理解,再出示“哪里会十全十美呢!”就能更好地理解人生必然有悲也有欢,有离也有合,才能为下文理解残月的美,理解人生的耐人寻味做好铺垫。

可见,在备课时思路狭隘,站得不够高,就词本身理解词义,自然学生的领悟只浮在了水面。

但愿人长久的教学反思6

一直都很欣赏苏轼,喜欢他那犹如东北大汉敲铁板的豪迈词风,喜欢他豁达的为人处世的态度,更爱他人生十六乐事的超然之姿。爱读他《赤壁怀古》中那句“多情应笑、我早生华发”,也爱他“一蓑烟雨任平生”的快意洒脱……读苏东坡,词句翩然间仿似见到一个性情中人正大步向我们走来。

《但愿人长久》这篇课文便通过故事的形式介绍了北宋文学家苏轼所写的.词中名篇《水调歌头》的创作经过。课文情节生动,语言通俗精练,意蕴深远。作为一篇“文包词”,文中的故事是词意的具体展现,可以帮助学生理解词的内容,领略词的意境,体会作者既思念亲人,笃于情谊,又通情达理,热爱生活的思想感情。苏轼通过诗词向世间所有离别的亲人抒发诚挚的祝愿,而课文正是通过故事把词中的情感表达出来,转化为对人间美好生活的祝愿。

课前预习时,我布置学生回去查找苏轼的有关资料和抄录《水调歌头》。教学时,我首先通过《九月九忆山东兄弟》引出“每逢佳节倍思亲”,回忆佳节中的度过的情景,体会甜美的亲情温暖。由此引出“在异乡为异客”的苏轼。继而,介绍苏轼以及其家人在中国文学史上的地位。学生读课文,而后,默读中找到苏轼情感变化的词:心绪不宁————埋怨——宽慰,思考为什么会有这样的变化。在此基础上欣赏配乐的《水调歌头》全词,指导朗读。

但愿人长久的教学反思7

本课教学突出关键词“思念”,抓住苏轼情感变化的线索(“心绪不宁——埋怨——宽慰”)组织教学过程,效果不错。学生能抓住关键词语,走进课文的情境,体会人物的内心世界。如“心绪不宁”,“宁”就是安宁,平静;“心绪不宁”就是苏轼的心情无法平静。理解词语过后,自然就冒出一个问题,苏轼为什么“心绪不宁”?答案的关键词就是“思念弟弟”。中秋佳节,家家户户,团团圆圆,可是只有苏轼背井离乡、亲人分离,所以思念的情愫油然而生。此时此刻,苏轼心里会想些什么?学生通过想象自然就体会到苏轼“月圆人不圆”的心情,有一位很有趣的男孩居然祈祷起“苍天、大地”来。(估计他是看了赵本山与范伟的小品了)接着抓住“手足情深”、“形影不离”体会兄弟深情;抓住“屈指算来”理解分别越久思念之情越深。进入“埋怨”环节,先让学生想象苏轼“眼睁睁”的表情,然后引导学生感情朗读与想象说话,学生体验到月亮的“无情”,乃至“残酷”。

抓住“转念”一词,自然进入课文最后两小节的学习。这部分是课文的.高潮,也是教学的重点。课堂上主要让学生诗文对照反复朗读,这样既理解了诗句的意思,也体会到苏轼由“埋怨”到“宽慰”的心情变化。教学结束,感觉对学生朗读的指导还不够到位,语言表达训练的面还不够广,背诵的任务自然也无法在课堂上完成。从学生《补充习题》中的作业看,对“皓月当空”、“手足情深”等词语的理解还是存在一些问题,此外课外古诗词的积累工作也做得很不好。

但愿人长久的教学反思8

这篇课文紧紧围绕“但愿人长久”这一关键词,以文包诗的形式介绍了北宋文学家苏轼词中的名篇《水调歌头》的创作经过。故事是词意的具体展现,可以帮助学生理解词的内容,领略词的意境,语言精练,意蕴深远。这种文包诗的形式,学生不陌生,也懂得学习这种形式的课文要联系文章内容解诗意。

心理描写细腻是本文的一大特色。教学中,我根据“文包诗”类课文特点,以苏轼的心理感情变化为主线,以读促悟,让学生在融情探究中与文本进行心灵对话,领略古典词的意蕴。首先是引出“每逢佳节倍思亲”,回忆佳节中的度过的情景,体会甜美的亲情温暖。由此引入“在异乡为异客”的苏轼,然后引导学生在默读中找到苏轼情感变化的`词:心绪不宁——埋怨——宽慰,以此来串联全文的教学。

教学第五、六自然段时,我指导学生自主探究,自读诗词和课文中的语句,诗文对照,自己理解词句的意思,随后小组内进行交流。组内小伙伴之间交换对读诗句和诗句意思,逐步提升,这样,学生在读中进一步体会到“文包诗”“诗文对照”的特点。

但愿人长久的教学反思9

这篇课文的教学设想是顺应作者写作顺序,从整篇词入手再回归词本身。设计的教学包含了整首词,教学时以激趣为主,部分点拨,部分点到即止。希望孩子们在学习过程中了解诗词作品不是仅仅明白词中几句话的含义。“哪里会十全十美呢!”教学预设如此,课堂教学也如此,可是正如我们的人生一样,即使没有十全十美,我们也在努力让它变得更加美好!

在教学最关键的转折处,“世上本来就是……哪里会十全十美呢”,请同学们自读后说说自己的理解。学生大多数谈的是月亮与人生的.相似,没有提到“十全十美”。什么是“十全十美?”在苏轼眼中应该是没有分离,没有悲伤,在这中秋之夜与亲人团圆!如果从这个词语出发去谈理解,再出示“哪里会十全十美呢”就能更好地理解人生必然有悲也有欢,有离也有合,才能为下文理解残月的美,理解人生的耐人寻味作好铺垫。

可见,在备课时思路狭隘,站得不够高,就词本身理解词义,自然学生的领悟只停留在了表面。

但愿人长久的教学反思10

在教学《但愿人长久》时,教者提问:你从哪些地方看出苏轼和苏辙手足情深?说着说着,有一位学生并没有沿着文本的内容序列来表达,而是说:我从他们的名字中都有车字旁,看出他们手足情深。教者随即给予了充分的肯定,并让师生合作进一步阐述:轼是车把手,辙是车过留下的痕迹,它们是不能分开、形影不离的",分开了车也就不存在。现在苏轼和苏辙不能分开的两兄弟却分开了,是多么让人难过的事情,可见手足情深。因为教师关注了学生的生成,所以课堂显得更为深刻而开放。

思考:

学生是作为课堂教学主体的“人”,富有生命活力而又个性鲜明的人,他们思维活跃,反应敏捷,不受拘束。教师只有在关注学生生命发展的过程中,对学情的敏于观察、善于思考,才能产生智慧。为此,教师要努力创造民主和谐的教学氛围,鼓励学生畅所欲言、各抒己见,使之热情地参与教学过程,并施展出聪明才智。只有这样,教师才能了解学生的心理状态,把握住学生的思想脉搏,及时回收信息,以学定教,及时调整教学方法,甚至改变原来的教学设计,让学生尽情地发挥创造力和想象力。反之,如果教师拘泥于教案,不顾学生生命活动的多样性和复杂性,那课堂只能是教师“作秀”的舞台。因此,关注学情是“智慧”产生的原点。

但愿人长久的教学反思11

一直都很欣赏苏轼。喜欢他那犹如东北大汉敲铁板的豪迈词风,更喜欢他豁达超然的初事态度。爱读他《赤壁怀古》中那句“多情应笑我早生华发”,似乎见到一个性情中人正大步向我走来。

《但愿人长久》这篇课文以故事的形式介绍了北宋文学家苏轼词中的名篇《水调歌头》的创作经过。文章情节生动,语言通俗。故事是词意的具体展现,可以帮助学生理解词的内容,领略词的意境,体会作者既思念亲人,笃于情谊,又通情达理,热爱生活,向世间所有离别的亲人抒发诚挚祝愿的情怀。转化为人间美好生活的.祝愿。语言精练,意蕴深远。

课前预习时,我布置学生回去查找苏轼的有关资料和抄录《水调歌头》。 教学时,我首先以《九月九忆山东兄弟》开课,引出“每逢佳节倍思亲”,回忆佳节中的度过的情景,体会甜美的亲情温暖。由此引入“独在异乡为异客”的苏轼,介绍苏轼以及其家人在中国文学史上的地位。学生读课文,而后,默读中找到苏轼情感变化的词:心绪不宁----埋怨-----宽慰,想想为什么会有这样的变化?然后欣赏配乐的《水调歌头》全词,指导朗读。

一节课上下来,我也有一些遗憾:

一、对“心绪不宁”体会还不深。

体会苏轼的思念之情是全文的一个重点,我虽然有意识地引导学生谈谈自己家是如何过中秋的,谈谈自己和亲人的分别感受,以这些比较来凸显苏轼的惆怅和伤感,但是对苏轼的内心还探寻的不够。原来教案上有一个环节,让学生想象,苏轼会回忆起什么?结果自己在上课时疏忽了,课后我想,如果在此基础上,再想象苏轼会在心里默默地对远方的弟弟说什么?这样就把苏轼那复杂纷乱的内心世界变得可感可知了。

二、对诗句的吟咏运用还比较粗略。

对于这篇课文来说,要多让学生反复吟诵诗句,在吟诵中体味情感,积累名句。这一点,我也注意到了,但是在最后如果再细腻一些,效果会更好。我设想可以联系生活让学生想想,再过几天就是中秋佳节了,你有没有远在他乡的亲人朋友?你想把“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这美好的祝福送给他(她)吗?然后再让学生一个一个反复深情诵读“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这一句,把这美好的祝福送给自己远方的亲人。然后我再说:“让我们把这美好的祝福送给全天下所有离别的人们吧!”把语文和生活联系起来,我相信,一定会有孩子在中秋节对亲人送上这美好的祝福的!

就像苏轼所说:这世上哪会有十全十美呢!课堂,是时间的艺术,也是遗憾的艺术。这堂课还有其他的不足,有的我心了了,但是有的还“不识庐山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中”。不过,只要思考,就会更好。

但愿人长久的教学反思12

以上教学中我充分利用课文插图,发挥学生的想象力。课文中的插图有助于学生理解课文内容,引导学生进行直观图画与书面语言的交换,因此,我在教课文第四自然段时,先让学生仔细观察图,然后让学生来说图上的情景,这样的设计既加深了学生对课文的理解,又不失时机地培养了学生的想象力,把学生带入到课堂情景中去,让学生在皎洁,明亮的月光中与诗人同思共想,培养了学生的想象力。

同时,让学生在民主平等的对话中,体验人物的情感变化。新课程呼唤教学民主。平等、民主、和谐的课堂教学氛围,有利于学生主动、充满信心进行学习实践活动,因此在本课教学中,我让学生观察课文插图,凭借画中的中秋明月和苏轼的姿势、神态,充分想象诗人的感受,体会他可能听到人家团聚的.欢声笑语,既而抓住文章中的苏轼思念弟弟而心绪不宁的句子,启发学生想象苏轼思念的情景。最后一个对比总结,突出了苏轼的孤独,让学生理解苏轼埋怨月亮的心里和惆怅的心态,这样循序渐进、步步深入,不仅培养了学生的想象能力,而且自然而深刻地体会到了文中人物的情感变化。

但愿人长久的教学反思13

这节课上下来,自己的感受点点碎碎记录如下:

1、情境设置达成了预期的情感效果。

2、在内容的理解上的深度还不够!

当然,我指的并不是在课堂上带学生作过多的理解词的内容,只是学生在学文之前的铺垫、知识储备还不够。自己的理解不够细腻。

(1)、“千里共婵娟”这里的“共“是”共同、相同“的意思。而哪些地方是相同的呢?

(A、兄弟俩共同在思念。B、他们流着相同的血液。C、他们有着相同的遭遇........)

那么,这里就需要课前让学生有一定的知识储备量。如:苏辙与苏轼的景况以及当时在写这首词时的遭遇和心境。我之前也做了这些工作,可还不细致和没有达到效果。

(2)、“人长久”!从书面上会大致理解为:美好的感情能长留人们心中!其实,这里的长久也代表了苏轼希望弟弟能健康地存活下来,一生都平安。同时,也说明了苏轼认为:兄弟俩只要健康地活着,都是一件值得庆幸的事情;都能有再次团聚的希望。这里也阐明了他是乐观主义者。虽然生活很无奈,但仍对生活寄托着美好的愿望。

3、学文需要的背景渗透的不够深入。

(1)写词背景:中秋,是一个花好月圆、家家团圆的好日子。而苏轼与弟弟却手足分离。这里的情境比较没有达到反衬的效果。

为什么很多人们在平时写不出这样的文章。而在今天这个特定的时期和特定的境遇里写的这样真切?这里,可以让学生联系实际说说有关佳节和思念亲人的事例。真切体会思乡、思念之情。否则是架空式的表面文章。

(2)、学生联系自己的生活经验时,有些游离。

A、当在开头让他们说说,你准备和家人怎样度过这个节日?学生都说的是”预期“怎样过,预想到的快乐。而不是在说他们体验过的欢度节日的.幸福。这和教师的问题设计有关。

B、很多学生不能体会手足情深的兄弟分离的心境。应该让学生说说身边的例子或者是了解到的别人的事例。

C、在讲到”人有悲欢离合“时,我让学生联系生活,说说自己有什么快乐和悲伤的事情。有的学生只说了快乐的事情。而有的学生则只说了悲伤的事情。其实,如果让一个学生既说他的快乐也说他的悲伤。学生应该能感受到:每一个人一生都不是那样顺心的。而不是理解为:有的人是快乐的,有的人是悲伤的。

4、教师的语言。

教师的语言应有一定的情感力度。并承载着很多的信息量。教师一句简短的话语就能将很多的知识传输给学生。应凝练、经典!

在学《但愿人长久》一课时:还留下了让我难忘的一个情景:

在学完全词时,我告诉学生;“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也表达了美好的祝愿,你准备将这句话送给谁?或者对谁说呢?有的学生说送给亲人、送给解放军叔叔........

有位女同学说想送给”王维“。当时,大家都感到很意外,用一种惊讶的目光注视着这位同学,而后又看看我的反应。

我立刻问清楚这个王维是谁?她说是诗人”王维“,大家更不解了。都歪着小脑袋等着我解决这个飞来的意外。这时,一位同学大声喊到:王维已经死了。(显然,他更不能理解为什么这位同学会送一份祝福给一个已经死去的人)

我是这样解决的:

师:你为什么要送给他?

生:(不是很流利地说着)因为他给我们留下了两句名言:“独在异乡为异客,每逢佳节倍思亲”

师:其实,像苏轼这样常年不能和家人团聚的人不止王维,还有很多,如李白等。让我们一起把这份祝福送给苏轼的弟弟,以及像苏轼这样的人吧,引读”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

[反思]:其实,这位学生由学本文想到了两点:

1、王维和苏轼一样留下了两句被人们千古传诵的诗句。

2、由苏轼的思念之情联系到了去年学过的旧知:王维也是在思念之情由然而生时写下了《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从而留下了”独在异乡为异客,每逢佳节倍思亲“经典名句。

我虽然明白了这位学生的意思,并且也作了解释,可总感觉,其他学生理解的还不透彻。这个点落的不到位就草草收兵了。应该抓住机会,再从作者的写作意图深入引导。

如果,当时这样说会更好:

古往今来,很多人都有着同样的经历、同样的愁思。无论是王维的”独在异乡为异客,每逢佳节倍思亲“,还是苏轼的”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都表达了很多人的内心愁苦、无奈、思念的情感,引起了共鸣。所以,这几句诗词成了千古名句。他们都以诗词寄托着内心的感受。

这样小结不仅讲清了,为什么这几句诗词被人们千古吟诵。而且也阐述了作者们留下这些诗词时候的心境都是源于思念!

但愿人长久的教学反思14

《但愿人长久》是一首文包诗,它以故事的形式介绍了北宋文学家苏轼词中的名篇《水调歌头》(明月几时有)的创作经过。而了解苏轼的情感变化过程是本课的一个教学难点。对于四年级的学生来说,他们没有这样的情感体验,是很难真正理解苏轼由“思念”到“埋怨”再到“宽慰”的一系列复杂的心理过程的。今天我在教这篇课文时感觉这堂课的成功之处在于我创设了三个情境,引领学生走进了文本,走进了词人的内心世界,所以课堂较活跃,学生的理解和感悟也达到了预设的状态。

情景一:月华如水

师:一年一度的中秋节到了,一轮圆月高挂在空中,那么皎洁,那么明亮。在这样的夜晚,你看到了怎样的景色?

生:我看到了柳树静静地站立着,一阵风吹过,它随风起舞。

生:我看到了湖面平静得像一面镜子,一阵风吹过,泛起了波纹。

生:我看到了天空黑黑的。师:月亮这么圆,天空是黑的吗?生随口接上:我看到了天空没有一丝云朵。

生:我看到了小鸟躲进了窝,在和妈妈一起赏月。

师:是啊,连小鸟也被这美好的月色吸引,静静地赏起了月来。那么人呢?

生:人们围在一起吃月饼赏月亮。

师:一家人围在一起还可能说些什么呢?

生:今晚的月色真美。

师:假如你是一个离家很久的儿子现在回来了,在年迈的母亲面前你会说些什么?

生:母亲,你身体可好?师:真是一个孝子。

生:母亲,你在家寂寞吗?师:这个儿子很细心。

生:母亲,你的风湿关节炎老毛病怎么样了?师:这儿子真孝顺。

师:如果你是母亲,面对几年没见面的儿子,你会说些什么?

生:儿子,你在外面过得可好?

生:孩子,你在外面吃些什么?

生:儿子,你怎么不回来呢?我每天盼呀盼,盼的就是这一天哪。

师:母子团聚,其情感人!好一副月下团聚图呀!

(创设这一情景,把学生带进了如水的月色、亲情融融的月下家常。突出一个“圆”字,为下文苏轼的寂寞做好铺垫。)

情景二:月下诗情

师:如此良辰美景,苏轼却一个人独自观赏明月,他是怎样的心情?

生:他在思念弟弟。

师:请把文中的句子读一读。指名读。

师:苏轼为什么思念弟弟?

生:他与弟弟分别已七年了,他们手足情深------(相机学习课文第三自然段。)

(师介绍苏轼父母的去世,妻子的`亡故。)

师:苏轼只有一个弟弟了,他怎么会不想他呢?他因此而心绪不宁,他会想起许多过去的事情。同样的月亮,还记得那年,也是中秋节,老父亲把我们俩叫来,坐在他的身旁边,说:“孩子们,你们的诗文做得怎样了?最近有什么好诗呀?(让学生读事先搜集好的苏轼、苏辙的诗。)

生:《怀渑池寄子瞻兄》:

相携话别郑原上,共道长途怕雪泥。

归骑还寻大梁陌,行人已渡古淆西。

曾为县吏民知否,旧宿僧房壁共题。

遥想独骑佳味少,无言骓马但鸣嘶。

生:《和子由渑池怀旧》

人生到处知何似,应似飞鸿踏雪泥。

泥上偶然留指爪,鸿飞那复计东西。

老僧已死成新塔,坏壁无由见旧题。

往日崎岖还知否,路长人困蹇驴嘶。

师:好,手足情深,老夫也欣慰了。接下来就以月为题各写一首,怎么样?

(创设这一情景,旨在把学生拉回到苏轼以前一家人团聚时的热闹,借以反衬现在的凄凉、悲伤和孤独,突出思念之苦。以便更好地理解苏轼对月亮的“埋怨”之由来。)

情景三:夜下问月

师:月亮渐渐西沉,透过窗子把银光洒在床前。苏轼躺在床上怎么也睡不着。他此时又是怎样的心情呢?

生:他心里不禁埋怨起月亮来,责怪月亮的无情。师:怪得好,就是,怎么这么无情呢!

师:他还会怎么埋怨?

生:月亮呀月亮,你怎么偏偏就这时圆呢?

生:月亮,你太圆了,能不能不圆啊!

生:月亮,你快躲起来吧!

生:月亮,你真没人情味,你看我这么孤单,还来刺激我。

师:是呀,圆圆的月亮,那么明亮,那么皎洁,但此时在苏轼眼中却是那么刺眼,一点也不可爱了。

师:可是月亮真的是无情的吗?你觉得苏轼埋怨月亮有理由吗?

生:我觉得没理由,因为月有阴晴圆缺。

生:我觉得有理由,因为苏轼很寂寞,他思念弟弟又不能见到他,所以就怪起月亮来了,情有可原。(理解“宽慰”略)

(创设这一情景,是为了让学生真正走入词人心灵,设身处地为他着想,深入体悟苏轼因思念而怅恨,但又从怅恨之中自我宽慰、自行解脱,从而张扬豁达大度、热爱人生的积极向上的思想。)

但愿人长久的教学反思15

一、抓点悟情

文章以苏轼的情感变化“思念——埋怨——宽慰”为点贯穿文章始终。在教学时,围绕这三处情感点引导学生自读自悟、讨论交流。

学生读完第二自然段很快就感受到他内心思念亲人的情感。我引导学生探究表达情感的词句。从“心绪不宁”、“形影不离”等词句中可以感受到对弟弟的思念之情。由第二小节学生联想到唐代大诗人王维的诗句:“独在异乡为异客,每逢佳节倍思亲。”也恰恰表达了苏轼当时的情感。在教学“形影不离”时,文中一句“他们俩一起读书,一起玩耍。”解释了这个词的意思,我又让学生进行了联想:“他们在一起还会干些什么呢?”学生浮想联翩,有的说:“在一起吃月饼、赏月”,有的说:“过年在一起包饺子,放鞭炮”等。学生的联想一方面加深了对词意的感悟,另一方面也让学生进一步感受到了苏轼于弟弟苏辙的手足情深。

第四自然段教学时,苏轼的情感由思念变为埋怨,教学时主要抓住了文中的反问句:“无情的月亮啊,你为什么偏偏在别人分离的时候变得这么圆、这么亮呢?”通过教师的范读、学生读等多种形式体验他当时复杂的内心体验。同时我也引导学生抓住后面的省略号省略了什么进行了讨论,培养了学生的想象力,也加深了对文本的体验。

最后两小节,主要引导学生体会苏轼宽慰的内心体验。通过反复朗读,学生感受到了他热爱生活、乐观向上的人生态度。

二、牵线品读

古往今来,很多文学家、诗人喜欢借月亮抒发内心的情感,所以我在教学时,以月亮为线索,引导品读感悟。

教学开始以中秋节导入,说到中秋节,班上多数学生并不清楚,很多学生将他与重阳节混淆,我向学生介绍了一下中秋节,重点突出了它是合家团圆的象征,每逢中秋,人们常常望月思乡,怀念亲人,盼望亲人团聚。

导入课题后我和学生共同欣赏了王菲的一曲《但愿人长久》,优美的旋律将学生的情感一下子调了上来。接下来,围绕月亮让学生背诵了一些经典诗句。

第二自然段“这天夜晚,皓月当空,万里无云。”一句,学生读到这儿自然想到这正是亲人团聚的时候,苏轼也正是由这明月激发起思念亲人的痛楚,触景生情。所以指导学生朗读时,读出对亲人的思念之情,脑海里仿佛浮现出与弟弟一起生活时的快乐情景。

月光透过窗子把银光洒到床前。此时的苏轼看着月光,不由得产生了怨月的心理。一阵感慨后转念又想到,人的`悲欢离合如同月儿的阴晴圆缺,心里又宽慰了许多,教学时引导学生品读感悟,最后一句“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是苏轼热爱生活、奋发向上的宽大胸襟的表露。最后在一起吟诵文中的五行诗结束了文章的教学。

三、合作探究

在本课教学中结合需要我多次采取小组合作的方式。第四小节后面的省略号省略了什么,我让学生在小组中也进行了交流,为了提高交流效果,我让小组长作了简要记录。下课后我将小组交流的结果收了上来,有的个小组长记录很好,有的还不会记,后面我将进行指导。小组交流的目的主要是共享学习收获,有的小组也发现了一些解决不了的问题,后来又进行了组际交流。

苏轼的情感变化是本文教学的一个难点,课上我们全班共同探究。先找出苏轼情感变化的词语“思念、埋怨、宽慰”等,再结合词句体会情感变化的原因,引领学生走进文本,走进作者的内心世界。

本站资源来自互联网,仅供学习,如有侵权,请通知删除,敬请谅解!
搜索建议:但愿人长久的教学反思  但愿人长久  但愿人长久词条  反思  反思词条  教学  教学词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