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好知 kuaihz订阅观点

 

科学教案

中班科学教案

推荐度:

《沉与浮》大班科学教案

推荐度:

幼儿园中班科学教案

推荐度:

六年级科学教案

推荐度:

小学五年级科学教案

推荐度:

相关推荐

实用的科学教案集合九篇

作为一名教职工,就不得不需要编写教案,编写教案有利于我们弄通教材内容,进而选择科学、恰当的教学方法。那么你有了解过教案吗?下面是小编收集整理的科学教案9篇,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

科学教案 篇1

[教学目标]

⒈了解杨振宁的相关知识。

⒉了解二百年来,世界科学发展的历史。

⒊了解中美教育在鼓励创新上的异同。

[重难点]

重点:了解作者解说的事理(包括新事物新发明层出不穷原因,科和技的关系两方面)

难点:中美教育在鼓励创新上的异同比较。

[教学课时]一课时

[教学过程]

一、导入:从简介首位获诺贝奖的华人科学家入手,引入本文《世纪之交的科学随想》。

二、作者简介

杨振宁,美籍华人,1922年出生安徽省,1938—1944年在中国西南联合大学物理系读书获硕士学位。1945年赴美求学,1948年芝加哥大学哲学博士学位,1957年与另一位华人科学家李政道合作共同提出宇称不守恒理论,因此与李政通共同获1957年诺贝尔物理学奖。1971年以来,他多次到中国探亲、访问、讲学。分别受聘为北大、科大等八所大学的名誉教授。在促进中美科技交流和合作中起了重要作用,还努力帮助中国学者在美进行科研和学习。

三、自读课文,整体感知,理清结构。

⒈学生快速默读全文(师强调:光纤、挠头、聘用、弥补、胆怯)

⒉教师出示结构图,学生找出文中相应段落。

四、课堂练习

⒈用文中的一句话来回答作者认为两百多年来产生许多新事物的原因。(第3段中“工业的发展大大促进了人类的生产力”)

⒉第4段综合运用了哪些说明方法?作用?

⒊作者对于“科”与“技”的关系持什么看法?

(明确:二者谁更重要些的.问题,没有简单答案,要因地制宜,因人制宜,因国家制宜。)

⒋文中第6段作者指出,世界是由三个互相关联的环节推动前进的,用“→、←”表示出三者的关系。明确这是一个良性循环。

⒌阅读课文第15段,完成下列问题。

①解释词语:按部就班:

②本段主要谈什么问题?(明确:分析中美两国的异同及适应对象)。

③中美教育哲学的共同点是什么?(都能鼓励创新)

④就适应对象而言,中美教育各适合哪一部分学生?

⑤就学习方式而言,中美教育有何不同?

(中国教育的学习方式属按部就班的训练,美国是跳跃式学习)

五、阅读附文,加深认识。

给合你自身素质及学习成绩,你认为自己更适合哪种学习方式,应注意哪些关键能力的培养。

科学教案 篇2

【活动目标】

1、了解生活中常见的洗涤用品的名称及用途。

2、能讲述洗涤用品变出泡泡的方法。

3、尝试用相应的洗涤用品搓泡泡,体验搓出泡泡的`惊喜。

【活动准备】

幼儿用书、泡泡器、装水的小盆、洗手液一瓶、香皂一块。

【活动过程】

一、出示泡泡器,演示吹泡泡,激发幼儿的互动兴趣。

教师:这是什么?它可以干什么?

二、启发幼儿结合生活经验,大胆表述泡泡哪里来

教师:除了吹泡泡,平时,你们还在哪里看到过泡泡,摸到过泡泡?泡泡是怎样变出来的?

三、出示香皂及水盆,启发幼儿介绍生活经验,指认图片真能干相应洗涤用品的名称,并尝试说出其用途。

教师:图片上有没有会变泡泡的东西?你们认识吗?有什么用?

1、幼儿自由表述自己对洗涤用品作用的认识。

2、引导幼儿说一说洗手液、洗衣液等变出泡泡的方法。

四、体验活动。

教师出示洗手液,引导幼儿去盥洗室体验搓出泡泡的惊喜。

科学教案 篇3

本课接着上一课结束时,所提到的问题之一“撬石头”而引入。课前,找了根近2米的粗棍子,现场演示,请上来一位班级体重最重的同学,有100多斤,很费力地抱一抱,然后让他坐在椅子上,找块砖一垫,用撬棍很轻松地抬了起来。再请个全班最瘦小的也来试试,也非常轻松地把他抬了起来。这样,全班同学的学习兴趣高涨,又直观形象地再现了生活中的场景,对后续教学的顺利开展有很大帮助。

“区分各种常用工具是否杠杆”的活动。充分利用上节课让学生操作使用过的那些器材,进行分析交流。对于榔头拔钉子,学生比较好理解,支点、用力点、阻力点一下子就找到了,也确认它是杠杆的应用,但对于老虎钳、剪刀,有的`学生认为不是杠杆,是因为他没有结合实际使用来体会理解,可以让学生用老虎钳剪段铁丝,用剪刀剪块木片,在这个过程中找找阻力点、用力点和支点,再来分析是不是杠杆,学生就较易理解了。对于螺丝刀,有的学生说它用来撬物体时就是杠杆了,也应予以肯定,但做为扭螺丝钉时的工具,它就不是杠杆的应用了。

本课的教学难点还在于杠杆尺的研究。在教学中,很多小组的探究活动是低效甚至无效的。开展这个活动时,首先要强调教师的指导到位,要求明确。对于这个实验,有这么几点要求:

1、左边所挂钩码当重物,右边的钩码当作我们用的力的大小。

2、每一次操作,两边的钩码都只能挂在同一个位置,这点很重要。

3、当杠杆尺达到平衡状态时,再记录实验情况。

4、省力、费力、不省力也不费力如何区分?

同时,还应引导学生在实验中多加观察、思考,发现规律,但在实际活动中,很少有学生能进行认真思考来发现规律,更多的是随意地、一次又一次地尝试,通过增加钩码个数或移动钩码位置来达到平衡。还有的小组,总是在两边挂相等数量的钩码来实现平衡,探究活动没有深入。这些情况都需要老师在活动巡视中及时发现问题,及时加以指导。并引导学生结合数学知识来分析数据以发现规律。

通过活动,分析实验数据,解决书中的三个问题,只要小组活动开展的充分,数据详尽,那么困难并不大。但对于“按怎样的方法步骤收集数据更合理”?学生的思考并不多,充满随意性。同时,这一课时的教学时间也相对紧张,如果想要深入、扎实有效地开展杠杆尺实验,建议增加教学时间。因为只有将这个知识掌握了,懂得通过分析用力点、支点、阻力点三点之间距离的关系来区分杠杆是省力的,费力的还是不省力也不费力的,才能使第三课的活动顺利开展。

科学教案 篇4

【教学目标】

科学概念:认识机械指的是利用力学原理组成的各种装置。杠杆、滑轮、斜面等都是机械。简单机械又被人们习惯地称为工具。

过程与方法:常识在实践中解决指定的科学问题(如拔图钉、铁钉和木螺钉),发现做同样的事情,用不同的工具效果是不同的,并从中了解更多的常用工具。

【教学重点】选用不同工具解决问题

【教学难点】选择不同工具解决问题的原因讨论。

【教学准备】

记录表(学生);常用工具,剪刀、螺丝刀、开瓶器、羊角锤、小刀、镊子、

老虎钳(教师);钉有三个图钉、2个铁钉、两个木螺丝钉的木板一块。

【教学过程】

一、谈话导入新课

同学们,这个漂亮的窗花剪纸是用什么工具制作出来的?(出示窗花剪纸)。

剪刀除了能剪窗花之外还能做些什么事?(剪绳、剪指甲……)

那么锤子能帮助我们做哪些事情?(出示锤子)

二、我们用过什么工具

1、在生活中,我们常常用工具来帮助我们做事情,今天我们就来研究我们常用的工具(板书课题:使用工具)

2、你还知道哪些工具?他们能帮助我们做什么事?请大家在小组内讨论一下,然后把工具名称和能做的事情填在书本P2表格内。比一比,哪些同学想地更多。

3、小组讨论填表

工具名称 可以做哪些事情 工具名称 可以做哪些事情

4、小组汇报:

请一个小组上台来介绍,并且可以使用老师讲台上的工具做示范(提供工具)。

5、教师小结:看来同学们对工具的使用已经比较熟悉,并且能运用到现实生活中去了。那么下面就请大家来帮我解决一个问题。(启后)

三、选用什么工具好

1、老师这里有钉有一些钉子的木板(出示木板),

1)如果要把钉子冲木板中取出来,请问我该选择什么样的工具比较合适?

2)请小组内的同学先观察一下钉在木板上的钉子,思考你需要哪些工具?

3)说说你选择这些工具的`理由

2、小组长领材料,组织小组成员开展实验

3、全班交流:说说你们刚才选择的工具是最合适的吗?

分组发言共同评论。

四、完成三项任务的工具选择

1、请大家观察P3的三幅图,请你在右边选择最恰当的工具来完成这3项工作。

并且说说你选择的理由。

2、油桶通过斜面推上车,比较省力;大石头用撬棍当赶感去撬动比较省力;利用绳子和滑轮组成定滑轮可以很方面地将国旗挂到旗杆顶上。

3、教师小结:有一些很费力、很难做的事情,如果我们使用了工具就可以省力、方便地完成了。巧妙地使用工具,能让我们做的更好。

4、 请大家看P3工具的定义,深入理解。

五、全课总结:对于简单机械,我们还有什么问题想研究?

教学反思:《使用工具》是本学期的第一课,充分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上好这一课,将对孩子今后科学课的学习产生积极的影响。如何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既然教学的内容是“使用工具”,那就让学生亲自体验使用多种工具的过程,在使用中培养兴趣,在使用中掌握技能。

总体而言,本学期的第一课还是能够较好地实现激发学生学趣,培养技能,达成了为后续的教学活动作好铺垫的教学目标。

科学教案 篇5

活动目标:

1、知道常见水果的色、味、外表及内部形态特点,感受水果外在和内部结构的美感。

2、了解水果的多种吃法、知道多吃水果营养好。

3、学习用形容词表述观察结果。

4、培养幼儿对事物的好奇心,乐于大胆探究和实验。

5、愿意大胆尝试,并与同伴分享自己的心得。

活动准备:

幼儿自带一个水果。教师准备不同种类的水果各一个,一把水果刀。每组一个盘子、盘子里有许多切好的水果块,牙签一盒。水果宝宝外衣的图片一套,水果胸饰。

活动过程:

一、复习儿歌《七个妞妞来摘果》引出主题。

师生共同念儿歌。师:七个妞妞摘了哪些水果?这些水果穿着怎么样的外衣呢?

二、幼儿交流自己带来的.什么水果?感知水果的外形特征。

师:小朋友你带来的是什么水果?它穿着一件怎么样的外衣呢?

以小组为单位,让幼儿充分感知自己带来的水果,并向同桌的小朋友介绍,

师:你带来的水果叫什么名字,它穿着一件怎么样的外衣?

三、探索果肉宝宝。

1、观察水果横切面。

切开水果:用实物展示台放大形象。让幼儿观察果肉的横切面,感知水果内部结构的排列特点,寻找水果秘密。

师:果实里面有什么?什么颜色?像什么?你还发现什么?

2、品尝水果。

每桌一个装有各种水果块和盘子以及牙签,让幼儿边品尝边推测这是什么水果。请幼儿说说自己最喜欢吃的水果,并完整介绍水果的名称、结构特点。

四、游戏活动

给水果宝宝穿衣服。师出示各种水果外衣和水果宝图片,引导幼儿感知水果外衣特点,以及果肉宝宝的特征,请幼儿上来操作图片,帮水果宝宝找到外衣。

五、游戏活动:水果蹲。

介绍游戏玩法:请几位幼儿上来,选择自己喜欢的水果胸饰并戴在胸前站成一排,先每位幼儿介绍自己的水果名称,然后游戏开始,先请一位小朋友边说边向下蹲四次,然后其它水果接着说,并做相应的动作,若没有快速接上作为失几者下台,若说错了(台上没有的水果),也是失败者也下台,最后一个站在台上的人为胜利者。例如:扮演“平果宝宝”说:苹果蹲苹果蹲,苹果蹲完了香蕉蹲!香蕉宝宝接着说:“香蕉蹲香蕉蹲完草莓蹲!”

科学教案 篇6

执教:杭州上城区教师进修学校 美向阳

时间:20xx年4月6日星期四下午第二节

内容:三年级下册《物体在水中是沉的还是浮的》

课前谈话:

中午我到你们教室里面,很多同学很热情,有学生问我贵姓。板书:姜,杭州。看到这三个字,你想到了什么??

出题考考大家。一个啤酒瓶的盖和一个塑料球,请你比较一下,哪个重?哪个轻?

塑料球重,铁盖轻。

那我问:塑料和铁比较,哪个重?

铁。

哎,那怎么??

塑料球大,铁小,就塑料球重。

那同样大小的塑料和铁哪个重?同样大小的木块和铁哪个重?

那谁来猜猜看,今天我们学什么?

黑板上写着。

1404今天这节课我们就要来观察物体在水中是沉的还是浮的?

你们会观察吗?

会。

怎么观察?

一生上台演示。

他是怎么观察的?

生:他是将物体扔下去观察的。

你认为他这种观察好吗?

生:不好。

为什么?

扔下去可能会将水溅出来,可能打破了玻璃容器。

1407啤酒瓶盖到底是沉还中浮?

教师演示:沉,浮。

那我们到底应该怎么观察?

生:竖的让它下去。

今天我们观察的是物体在水中是沉的还是浮的,所以我们将物体放下去的时候要让尽可能多的水浸到水里。

演示:啤酒瓶盖在水中是沉的。

刚才还有一个塑料块,那怎么来观察?

完全浸到水里,看看它是沉的还是浮的?

浮的。

像铁盖那样,碰到容器的底部的叫“沉”;像塑料块这样,不接触容器底部的叫“浮”。

1411如果不给你们提供水,你能观察判断哪些是沉的?哪些是浮的?(用2分钟时间来观察判断。)

学生:能。

为了让大家节省记录的时间,我建议大家用“↓”表示沉,用“↑”表示浮。

小组长上台领取材料。

请大家抓紧时间。

你们都整理好了,请大家把材料整理一下。

我刚才到各个小组收集一些判断比较快的同学,每个小组选择了一个。

你刚才是根据什么来判断的?

生1:根据重量。重的沉下去,轻的浮起来。

生2:我用手去感觉。

大多数同学都是用轻重来判断的。只有一种判断大家是一致的,看到这个结果你有什么想法?

那到底它们在水中到底是沉的还是浮的,看来还是要将它们放入水中,然后分成两堆。(实物投影:把这些物体一个一个地放入水中观察,然后把它们按沉浮分为两堆。)

1419请你们将地下的水拿上来。

请你们将物体按沉的和浮的分成两堆,然后将水放到到地下。

1422建议卡A:观察:沉的物体和浮的物体有什么特点?浮的物体有什么特点?比较:沉的物体与浮的物体的大小、轻重?思考:怎样的物体沉?怎样的物体浮?

1425怎样的物体是沉的?怎样的物体是浮的?

生:比较大的,比较重的都是浮的;比较小的,比较轻的都是沉的。

其他小组还有不同意见吗?

生齐:没有。

现在有很多同学又举起手来了?

生1:弹珠也是沉的。

生2:那如何石头很大很大的也要浮起来了。

生3:那铁的……

有人提出疑问了?

生1:如果木块是很小很小的,它也会浮起来的。

如果一块很大很大的铁,放在水里也是沉的。

师:跟轻重有没有关系?

现在我们又有新的说法了??

物体的大小跟它的沉浮是没有关系的?物体的轻重跟它的沉浮也是没有关系的.?可不能都是有关系的?

1430比如说,我们撇开物体的轻重,那到底是大的物体沉呢?还是小的物体沉?

生:做实验。

师:做实验是一种好方法。请大家讨论一下。

投入出示:我们用怎样的物体来继续观察“物体在水中的沉浮”?

1431学生讨论,教师巡视。

1433同学们,我们先静下来。

木块是大的,石头是小的,回形针是小的,

如果我们将回形针做成木块一样大小?那他的沉浮还是一样吗?或者说我们从木块上取下一块跟回形针一样大小的,那它的沉浮还会一样吗?

一样,不一样争论不休。

如果老师再为你们提供一套材料,那你们认为会有什么变化吗?

我这儿正好准备了一套材料,它们的大小都是一样,就是轻重不一样,大家先比较一下,然后再来看看到底有什么不一样?

先请大家把桌子上的材料整理好。

把水拿上来。

1437学生开始活动,教师巡视。

1440我们用怎样的物体来继续观察“物体在水中的沉浮”?

你们刚才观察的结果是怎样的?

……(重的是沉的,轻的是浮的)

根据刚才你们的观察,你有什么想法?

生:像刚才那样几块一样大的物体在一起,我想看轻重和大小是可以看出他们沉浮的。重一些的物体容易沉,轻一点的物体容易浮。

生2:一些物体在大小一样的情况下,他们的轻重和沉浮是有关系的。重的是沉,轻的是浮。

师:根据刚才的材料,我们通过观察以后发现是不是重的物体容易沉,轻的物体容易浮。是在什么情况下?

生:大小相同的情况下。

师:老师这儿还有一些球,看上去他们大小是一样,轻重一样不一样呢?

生:不一样

师:通过掂说明他们的轻重不一样。我把这些球放入水中,会是什么样呢?

生:两沉两浮。

教师演示,两个沉下去了。

剩下的两个球会怎么样呢?哪个会浮起来一点,哪个会沉下去一点?

到底是不是这样呢,我们下节课再见。

板书:

物体在水中是沉的还是浮的

↓ ↑

重 轻

小 大

轻 重

科学教案 篇7

单元教学目标:

一、能熟练朗读课文,了解文中介绍的一些科学知识。

二、能通过学习科学家的科学思想、科学精神和科学方法,在学习与生活中初步培养自己的创新意识。

三、能指出文中运用主要的表达方式:记叙和描写相结合,议论和说明,并能说说它们在文中的作用。

四、能写简单的说明文——简单地介绍一个小制作。

五、组成合作小组展开采访、调查等实践活动,了解身边的科技发明情况,举办一次口头新闻发布会。

六、查阅和搜集有关“狼”的资料,并进行小组合作,说说对“狼”的认识,进而学会辨证地分析和看待问题。

单元课时安排:(共计14课时)

单元整体学习 1课时

《斜塔上的实验》 2课时

《事物的正确答案不止一个》 1课时

《宇宙里有些什么》 1课时

《梦溪笔谈》二则 2课时

诵读欣赏《论语》八则 1课时

写作 3课时

综合实践活动 1课时

《狼》专题 2课时

教材分析:

本单元的主题词是“关注科学”。文学和科学是相通的。在学语文中学科学,在学科学中学语文。在本单元中,我们可以倾听科学家矢志探索的"心律和足音,品味那石破天惊的创造宣言和奇思妙想,领略到别样的情味与风光。

青少年学生正处于身心发育发展阶段,对自然界对科学充满了好奇和幻想,学习本单元可以激发学生的创新精神。因而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应有意识地注重对学生创新意识的培养。

科学教案 篇8

教学目标

一、知识与技能

借助身边熟悉的事物体会大数和小数,并会用科学记数法表示大数和小数。

二、过程与方法

通过学生回顾10的n次幂的意义和规律,以帮助理解科学记数法。

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培养学生自主探索交流、尝试出表示大数和较小的数的简单方法。

教学重、难点与关键

1.重点:会用科学记数法表示较大的数。

2.难点:用科学记数法表示较小的数。

3.关键:理解乘方意义和负指数的概率。

四、课堂引入

1.乘方的意义,a表示什么意义?底数是什么?指数是什么?

五、新授。

 例如第五次人口普查时,中国人口约为1300000000人,太阳半径约为696000000,光的速度约为300000000米/秒。读、写这样大的数有一定困难,那么有简单的"表示方法吗?

让我们先观察10的乘方有什么特点?

102=100,103=1000,104=10000,

即10的n次幂等于100(在1的后面有n个0),所以可以利用10的乘方表示一些大数,例如567000000=5.67100000000=5.67108

读作:5.67乘10的8次方(幂)。

这样不仅可以使书写简短,同时还便于读数。

科学教案 篇9

活动目标:

1.认真观察图片,能正确数出围成圈的物品总数。

2.初步了解蔬菜的不同特征,知道蔬菜是种出来的可以做成菜的植物。

3.积极参与活动,大胆表达自己的看法。

活动准备:

1.《南瓜爷爷找邻居》PPT。

2.幼儿作业单,红笔、黑笔。

3.饼干、胡萝卜、鸭子等十张图片。

活动过程:

一、谁的家——引起兴趣、说明要求

1.这是谁家?从哪里看出来的?

2.南瓜爷爷家来了很多客人,数数一共有几个?小结:今天的.数数方法跟以前的不同,今天的东西排成了一个圈,所以要数清楚的话,就要先找一个起点,再挨个儿数下去,数过得不要再数,就能数清了。

二、我是谁——观察图片、发现交流

1.猜猜这些客人是谁?

2.出示正影一一认识。

3.是什么事情让这么多的菜来到南瓜先生家呢?

4.原来是要找邻居(简单了解“邻居”的概念)。小结:原来邻居就是在自己隔壁的,或是楼上楼下的人。

三、找朋友——幼儿操作、知识转化

1.南瓜爷爷会找谁做邻居呢?

2.第一次操作,根据自己原有经验勾出感觉是蔬菜的东西。(简单交流结果)

3.南瓜爷爷要找蔬菜的朋友,什么是蔬菜?小结:种出来的、可以做成菜的植物。

4.第二次操作,观察情况。(用红色的笔重新圈出是蔬菜的东西)

5.依次讲评7种菜,究竟哪些是蔬菜。小结:原来土豆、青菜、胡萝卜、黄瓜等都是种出来的、可以烧成菜的植物。

活动延伸:

南瓜先生只准备了5 幢房子,怎么住下7个邻居呢?谁和谁住在一起比较好? 引导幼儿拓展思维。

本站资源来自互联网,仅供学习,如有侵权,请通知删除,敬请谅解!
搜索建议:科学教案  教案  教案词条  科学  科学词条  科学教案词条  
教案教案

 口语交际教案

口语交际教案推荐度:第八单元口语交际教案推荐度:口语交际教案推荐度:相关推荐精选口语交际教案范文10篇作为一位无私奉献的人民教师,时常会需要准备好教案,教案有利...(展开)

教案教案

 大班语言教案

大班语言《摇篮》教案推荐度:大班语言教案《拜年》推荐度:《鲁班的故事》大班语言教案推荐度:大班语言活动教案:《我做哥哥了》推荐度:幼儿园大班语言教案推荐度:相关...(展开)

教案教案

 兔子的新房子教案

兔子的新房子教案作为一名教职工,就有可能用到教案,借助教案可以让教学工作更科学化。那么写教案需要注意哪些问题呢?以下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兔子的新房子教案,希望对大...(展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