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好知 kuaihz

今又清明

“清明时节雨纷纷,路上行人欲断魂。借问酒家何处有,牧童遥指杏花村。”

——题记

春寒已尽,梨花落去,清明又至。

说到清明,人们不约而同的会想起春秋战国时的那位忠义之士——介子推。相传寒食就是因他而设,之后与清明合为一体,寒食成为清明的一个习俗,在这天禁烟火,所以人们会在清明来临之前,烙一些饼,已备清明食用。四月清明,春回大地,自然界一片生机勃勃的景象,于是,清明便有了踏青、插柳、荡秋千、放风筝等习俗。

其实,对于孩子来说清明节在难忘的应该是荡秋千和放风筝了。

“儿童散学归来早,忙趁东风放纸鸢”,“纸鸢”便是风筝,我想,清明节放风筝应该是孩子们少不了的活动。依然记的当年,我们姐妹在姥爷的陪伴下放风筝的情景。那时我和姐姐还很小,只能看着老爷将风筝送上天空,看着它在空中翱翔。一年又一年,姥爷渐渐老了,腿脚不灵活了,不能给我们放风筝了。于是,我和姐姐开始学放风筝,一次一次的尝试,一次一次的坠落,最终我们还是将它送上了空中,虽然时间很短,但我们做到了。今年,又到清明,我们回家看望姥爷姥爷从房中拿

出了一只风筝文:“你俩放风筝不?”,姐姐说:“放,好久没玩了”。我们拿着风筝跑了出去,姐姐拿着线,我拿着风中跑,姐姐说放,我便将拿着风筝的手松开了,风筝边飞上了天空。不知何时,姥爷来了。“姥爷,快来,你试一试”姐姐朝姥爷喊道,“不行了,老了,你们玩吧”姥爷说。“姥爷,你试试嘛!”我也朝姥爷说。姥爷终于接过风筝,看着姥爷那专注的神情,脸上那久违了的微笑,我恍惚又回到了当年,那是的我还小,姥爷依旧健壮。看到姥爷脸上的汗珠,我接过了姥爷风筝,“你们玩吧”说完,姥爷便回家了。

看着天空的风筝,心中有一种淡淡的哀伤,说不出,却又挥不去。记得当年初学放风筝,一次又一次的失败,一次又一次的坠落,却不从放弃,如今,我终于能将风筝放飞在空中,姥爷却不能陪我玩了。少年那无忧的时光总是短暂的,像童年放飞的风筝,挣断了线,便消失的无影无踪。清明,让我们心存感恩,感恩那些爱我们的亲人,那些为我们的幸福生活而牺牲的烈士、先辈们。

今又清明,细雨霏霏,诉说着不尽的感恩,为那已逝去的亲人们,为那些英勇牺牲的烈士们,为我们永远的节日……

本站资源来自互联网,仅供学习,如有侵权,请通知删除,敬请谅解!
搜索建议:今又清明  清明  清明词条  今又清明词条  
初三作文

 郁闷的中秋节

盼星星,盼月亮,日子一天天过去。我盼到了一一中秋节。一想到中秋节,似乎正在我面前展开了一副美好画面:烧烤、赏月、团圆饭……简直不能再美好了。怎料,喜极生悲。残酷...(展开)

初三作文

 中考意味着转折

人生的第一个转折点在中考,我想对于中国的学生来说,决定一个人命运的转折点莫过于两考,中考高考,它们是一个人生命中最关键的两考,也是决定命运的关键。光阴似箭,日月...(展开)

初三作文

 靠近

南锣鼓巷,没有车水马龙,没有高楼大厦,悠久与古色古香抹去了当代的气息,大街小巷充斥着老北京的古老气息,这里不如前门繁华,不如故宫伟岸,但眼前的一切带领我慢慢靠近...(展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