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好知 kuaihz订阅观点

 

大串联(11)

  十一、恩平和开平

  一月二十五日 阴雨

  早上起床来,天阴沉沉的,还下着小雨,天气跟昨天一样寒冷。早在湛江时,同学们为了轻装好挤车,除了牙刷牙膏等必须用品外,其它一切用品包括大衣等都寄回家去,身边仅留下两套替换的衣服。尽管天气这样冷,我们年轻气壮,也不觉得什么难处。吃过早饭,我们几个人商量了一下,觉得再呆在这里没有什么意义,于是决定继续北上。

  下一个目的地是恩平县城,路途不太远,估计中午可以到达。天还下着雨,寒风也吹得猛,我们披着雨衣在泥泞不堪的公路上行进着。双脚沾满了泥巴,走得格外吃力,但我们还是坚持着走,汗水把内衣都湿透了。


  尽管气候恶劣,路途中还有许多支红卫兵串连队在行军。大家相互交换各自印制的传单,高声朗读毛主席语录,唱着革命歌曲互相激励着前进,行军的速度很快,中午我们就到达了恩平县城

  恩平县城比起阳江县城,规模要小得多,城区里的房屋相当破旧,几乎没有什么高的楼房。这里是红土地带,由于雨水不断冲刷,道路泥泞不堪,街道上满地是泥沙,比起阳江城来要逊色得多。

  我们在城里走了一圈,觉得没有什么好看头,就到接待站去联系住宿,被安排到恩平中学。

  学校里破烂不堪,学生宿舍里门窗洞开,睡床也没有一张是完整的,我们只得寻找一些破烂的木板,铺在地板上,算是睡觉的地方了。

  吃过晚饭,我们顺便在校园里走走,看见距学校不远的地方矗立着一座较高的山岗,在地处平原的恩平县城,有这么一座陡峭的山岳,看起来非常壮观。我们怀着好奇心,想爬上山顶上去看一看,可是爬到半途便不想再爬了,一来山势较陡,路很难走,二是时间来不及,担心天黑了不好下山,于是我们就下山了。晚上雨又下了,而且越下越大,我们只好躲在住宿里,闲聊了一下,便躺着睡觉了。

  一月二十六日 阴雨

  今天的天气还是坏天气,天色阴沉,下着小雨,整个县城笼罩在厚厚的雨幕之中,天气格外阴冷,我们交换了一下意见,决定离开此地,继续向前走。

  道路上到处是污泥浊水,雨也没有要停下来的意思,如果冒雨步行,肯定会狼狈不堪,于是大家一致同意坐车到开平县城去。

  车站上候车的人不多,我们很容易买好了车票,稍等了一阵子,车就开了。

  雨越下越大,红土铺成的公路上坑坑洼洼,车很不好走,摇晃得相当厉害,坐在车上怪不舒服的。

  窗外是一片雨幕,什么也看不清楚。车上人不多,我找到一个较好的座位,在“哗哗哗”的雨声中睡着了。

  中午,客车在一个小站中停了下来,说是在这里用中午饭,我们几个人也下了车。这时雨已经停了,太阳也从云雾中绽开了笑脸,可是天气还是非常冷,我不禁地打了几个冷战。

  我们随着人流到小镇里吃饭。此镇规模虽然小,却热闹得很,街上全是人,绝大多数是徒步串连的红卫兵。这里做生意的人也不少,卖饭菜的小店随地可见,可能此地是交通要冲的原因吧。

  我们找了一家小店子坐了下来,工友们非常热情,很快就端来了热气腾腾的饭菜,我想他们是看到我们个个衣袖上都佩戴着红卫兵袖章,不敢怠慢我们,怕我们造反吧。

  我们赶快把饭吃完,交完钱就赶往车站去,因为司机说只停车半个钟头,误了车要自己掏钱去买车票,我们每个人腰包里剩下来的钱不多了。

  雨后天晴,空气格外清晰,我在车上睡了一阵子,肚子也有了油水,因而精神充沛。我舒舒服服地躺在软椅上东张西望,贪婪地窥探着窗外的景色。

  汽车走了一段一坡路后,进入了一条平坦笔直的柏油路。那些小山岳再也找不到了,眼帘里呈现一片望无边际的田野。尽管是冬季,但这里到处是翠绿的菜地,一畦一畦的排列得十分整齐。

  公路两旁一个村庄接着一个村庄,连绵不断,且建筑物相当规范,简直一模一样,大抵是二三层的房屋,尖顶的,这是我们从来没有看过的景观。后来我们才知道这是开平县的建筑样式。这个县是广东省华侨最多的县份之一,许多人出洋谋生,人们一般都较有钱,他们在家乡所建造的房屋都模仿外国样式。对于开平县【现在是开平市】农村这样的房子,我们极感兴趣,因为别的地方都没有这样的房子,这种房子很象我们在电影中看到日本鬼子建的岗楼,但日本鬼子的岗楼是圆形的,这里的楼房却是方形的。后来,我们在县城向当地打听,才知道是怎么一回事。

  原来,这种建筑物叫开平碉楼,是中国乡土建筑的一个特殊类型,是集防卫、居住和中西建筑艺术于一体的多层塔楼式建筑。

  自明朝以来,开平因位于新会、台山、恩平、新兴四县之间,为四不管之地,土匪猖撅,社会治安混乱,加上河流多,每遇台风暴雨,洪涝灾害频发,当地村民被迫在村中建筑碉楼,以求自保。

  明末崇襟十七年,社会动荡,盗匪常袭扰百姓,为了保护村民安全,芦演公四儿吴子瑞在井里头村修建一栋瑞云楼,楼高10米,非常坚固,具有防洪和防盗两项功能,一有洪水爆发和贼寇扰乱,村民们就跑来这里躲避。这是开平最早兴建的一座碉楼。

  1902年,司徒人为防盗而建南楼,高七层,19米,占地面积29平方米,钢筋水泥结构,每层设有长方形枪眼,第六层为了望台。楼里还有机枪和探照灯。抗战时,司徒四乡自卫队队部就设在这里。

  民国十一年众匪围攻开平中学,被鹰村探照灯发现,四处乡团及时救援,救回校长和学生17人。此事轰动了全县,海外侨胞闻讯大喜,觉得碉楼在防范匪患中起了很大的作用,纷纷集资回家乡建设碉楼。开平碉楼最多时达3000多座,现存1833做。开平碉楼按建筑材料不同分为钢筋水泥楼、青砖楼、泥楼和石楼等。

  现在的开平碉楼成了著名的历史文物,2001年,被国务院批准列入第五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名单。2007年,更正式列入【世界遗产名录】,成为中国第35处世界遗产,中国由此产生了首个华侨文化的世界遗产项目。

  下午三时,汽车准时到达了开平县城。这时天气热了起来,我们把外衣都剥了下来,头顶上太阳暖烘烘地照着,身上怪舒服的。

  坐了一阵子车,肚子又饿了,我们不约而同地走进了一个小店,吃了一些点心,就到接待站去联系住宿。

  县接待站里较冷清,过往的红卫兵较少,我们很快就办好了手续。

  到县供销社接待站还有一段路,我们顺便看看县城的风貌。看样子,这个县城要比恩平县城大得多。街道排列有序,净是水泥路,路面宽大笔直,非常干净。街道两旁都是三四层高的大楼,大多是新建的楼房。大街上大字报很少,仅有一些什么“北京来电”、“紧急通知”之类,也很少有人去光顾它们,看来这里的人并不那么“热心”文化大革命。

  大街上异常热闹,来来往往的人很多,穿戴也很整齐,看得出来他们的生活比较富裕,可能跟他们大多数人都沾了“洋气”有关系,人群中戴着红卫兵红袖章的人很少,但我们戴着红袖章在大模大样地走着,想吸引一下人们的视线,但却很少有人向我们窥探。

  供销社接待站的服务人员对我们倒是满热情的,他们把我们安排到最好的房间,并询问我们有什么困难尽管说。我们身上所剩下来的钱不多了,谁也不想有什么特殊的招待,怕有失红卫兵革命小将的尊严。

  下午,招待所的服务人员为我们烧了几锅热水,大家都脱下肮脏的衣服,赤条条的洗了个痛快,两天来的汗臭味一扫而光,后来,我们在招待所里饱餐了一顿,饭菜很好,物美价廉,对于他们的盛情招待,我们感到格外的满意,说了很多感谢的话。我承认这是我们北上串连途中服务态度最好的接待站。

  饭后,我心血来潮,马上向接待站借来红纸和笔墨,“以国防前哨红卫兵”的身份写了一张热情洋溢的感谢信,对他们的招待大加赞扬,写完后贴在大门口,倒吸引了不少人来观看。

  招待所临江而建,后面有一个巨大的阳台,可以把潭江两岸的景致尽收眼底。这时他们几个要出去走走,我独自一人走上阳台,浏览潭江夜景。只见潭江两岸万家灯火,倒映在江面上,格外明丽,江面上不时有汽轮驶过,笛声阵阵,与广播喇叭中的《东方红》曲乐交织在一起,很是雄浑。

  阳台上,江风阵阵,寒意袭来,我只穿着一件单衣,浑身发冷,便赶忙溜回住宿去了。

  后来他们几个人都回来了,我想约他们一同到外面走走,但想到明天还整天的时间,一个县城只有几条街道,走马观花用不了多少时间,又由于大家所带的钱本来就不多,在街上免不了要花钱买零食吃,还是明天去好。我们坐着闲得无聊,就找扑克牌玩了一阵子,中间免不了有些争吵,只甩了几手就不欢而散了。

  一月二十七日 晴

  今天天气格外好,万里晴空,这是我们串连以来遇到最好的天气,

  吃好早餐,大家便上街去走走。街道上热闹非凡,人头攒动,商店里排满了各色各样的商品,有一些是我们生活必需品,但口袋里没有多少钱,想到从家里带来的那只牙膏快要挤干了,毛巾快要破烂了,就买了一些急用的东西。

  我们逛了几条街道,走走看看,两旁都是几层高的楼房,而且装饰美观,具有西方建筑的味道,街道宽阔、平坦、整洁,给我们一种舒服的感觉。但使我不够满意的是,这个县城的文革气氛十分不浓,街上大字报不多,也没有多少人去看,去抄大字报,更不要说有什么集会游行示威之类的事情出现,我有点觉得这里好象没有搞什么文化大革命似的。

  后来我们来到潭江大桥,此桥规模相当大,我们走了很长时间才到达对岸。江面上热闹非凡,各色各样的船只在江面上来往穿梭,极为壮观。县城周围均为平原地带,一望无际,田野是碧绿的,树木也碧绿的,给我们一种春天气息的感觉。

  走了一会儿,我们到达了对岸。这里也是闹市,到处是高楼大厦和来来往往的人群,看来这个县城相当繁华。后来我们才知道开平县城被称为“开平三埠”。

  下午和晚上我们只在住宿附近走走,因为明天又要出发,可能要走很远的路程,得养精蓄锐锐才行。

本站资源来自互联网,仅供学习,如有侵权,请通知删除,敬请谅解!
搜索建议:大串联  串联  串联词条  大串联词条  
散文

 时间的河

 有多久没见你  以为你在哪里  原来就住在我心底  陪伴着我的呼吸  有多远的距离  以为闻不到你气息  谁知道你背影这么长  回头就看到你  过去让它过去 ...(展开)

散文写景散文

 阅尽人间沧桑

 武汉城隅,长江之滨,蛇山峰巅,有座昂首挺胸、翘角飞檐的“古”楼,黄鹤楼。  “她”的出身传闻有多个版本。  一为费祎登仙说。据唐阎伯理作《黄鹤楼记》载:“《图...(展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