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好知 kuaihz订阅观点

 

外 婆 的 烘 笼

                                      外 婆 的 烘 笼

                                             明 丽

                                    

    预告前一天晚上就有雪,直到第二天中午才飘下了稀稀疏疏的雪花,而且落地就融化了。接几片雪花捧在手心,凉丝丝的,心里却透着一份欣喜,这是2011年的第一场雪啊。

   雪虽然不大,但天气却异常的寒冷,风像刀一样的尖。买了好些菜在家里,这样的天气是不打算出门的了。窗户的玻璃有一块破损了,窗帘在寒风的肆虐下哗哗作响。坐在窗前,裹上厚厚的棉衣,仍然感觉寒冷。这时候,突然想起了外婆烘笼,想起了外婆给我的那份温暖。

   小时候的我在外婆家生活并在那里上学。记得上小学一年级的那个冬天,天气也是这样的寒冷。每当早晨上学去后,外婆就开始在家煮饭,煮好后将饭焖在锅里,然后用烘笼装上燃烧后余火未了的木炭,送到学校去让我取暖。从家里到学校大约有一里地,要走过两条街道,外婆缠过的脚很小,记得小时候给外婆洗脚的时候,我的小手刚好握住。外婆就是挪着这样的一双小脚,在风雪里,一步一步,颤颤巍巍地走到学校的。外婆给我预备的是一个很小的上着黄色的釉的烘笼烘笼的肚子鼓出,上面有条状花纹,状如金瓜,煞是好看,提手的两端还有两只卧着的蟾蜍,栩栩如生,仿佛随时都准备跳跃似的。这种用泥烧制后再涂上釉的烘笼,现在的小孩子恐怕早已不用了,有的孩子恐怕连看都没有看过。上了釉的烘笼捧在手里滑滑的,抱在怀里的感觉暖暖的。同学们都争着抢来抢去,有时候好几双小手一起捂在烘笼上取暖,都说:你外婆真好啊,早晨就两节课还给你送来烘笼。是啊,外婆特别疼爱我,对我一直照顾得无微不至。

   每次外婆来的时候都会先站在教室的窗外,等上完第一节课走出教室就赶紧将烘笼送到我手里,还每次不忘了递给我两根小木棍,以便我拨火之用。送完烘笼外婆还赶回去炒菜等我放学后吃。每当看着外婆在风雪中远去的背影,我的鼻子就会酸酸的,泪花也在眼框里打转。寒冷的冬天,因为有了外婆烘笼而倍觉温暖。

   外婆虽然裹着小脚,也没读过书,但自新中国诞生起她就是街道的干部。在记忆中,外婆为人豪爽、干练,乐于助人。说话具有说服力和号召力,众人都很尊敬她。外公去世很早,外婆非常坚强,独自养大四个孩子。可以想象,一个裹着小脚的女人独自支撑一个家庭是何等的艰难,但外婆却从来不向人诉说,更不会在人前流泪。外婆虽然生在旧社会,但却能走在时代的前列,解放后一直积极参加各项社会活动,做一些对社会有益的工作。当别人有困难的时候还总是尽力帮助他人。我想,外婆应该是那个时代女性的典范。


    外婆走在风雪中的身影在我的脑海里形成了永远的定格,那个小小的、上着釉光的烘笼也永远留在了我童年的记忆里。如今,外婆烘笼早已没有了踪影,那份温暖却永远留在了心中。

本站资源来自互联网,仅供学习,如有侵权,请通知删除,敬请谅解!
搜索建议:外 婆 的 烘 笼  
散文梁实秋

 穷

 人生下来就是穷的,除了带来一口奶之外,赤条条的,一无所有,谁手里也没有握着两个钱。在稍稍长大一点,阶级渐渐显露,有的是金枝玉叶,有的是“杂和面口袋”。但是就大...(展开)

散文

 陪客

 陪客,眼下很少见到的一个行当,以前在农村则很普遍。历史上有360行的说法,南宋周辉在其著作《清波杂录》里说,唐代主要行业为“三十六行”,包括卖肉店肉肆、卖胭脂...(展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