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好知 kuaihz订阅观点

 

澳洲交通十几瞥

  住在墨尔本市。到过悉尼、堪培拉、吉朗等市。

  闹市区红绿灯路口,居然没有胖胖的斑马线,画两条横穿的瘦白杠就敷衍了,相间一米多宽,刚够两个胖子错身。行人可以手动调控红绿灯;通行时响起“咚——咚——咚”的,恰好配合步伐的杂音,喊盲人动身。所以盲人过路,反而最有节奏感。很羡慕。有三秒钟渴望致盲。都遵守信号灯,所以汽车不需特意避让行人;万一有,驾驶员也不会一个点刹,伸出脑壳,暴露扁桃体,大吼一声“瓜娃子,找死呀!”汽车靠左行。步行者也靠左行,避免面碰面,误拥一个抱,误接一次吻。

  既然交通秩序优良,就想在闹市区搜索到一个交警,鉴定一下是不是比中国的严格,硬是找不到人。哦,昨晚全体执行了紧急任务,都还蜷在家里补瞌睡呢!顺便又搜索城管。不但不见城管车到处招摇,连半个队员都没有。原来是执政理念管理理念统统落后,根本就没建立城管队伍。致使一切有志于城管工作的青年,都移民中国了。唉,但愿天下所有城管的父母,都是摆地摊的。

  小路口照例不设斑马线。也没有信号灯。路边有提示牌。天鹅、鹭鸶、仙鹤、袋鼠、考拉神出鬼没的路段,也有提示牌。汽车会避让行人和动物。不避让无地自容,需回家隐蔽半个月,才好意思碰见陌生人。我外出,会装着不过路口的样子,避让汽车。否则彼此都可能停下来,做贼般互相侦查,期望对方先行。受到礼让的,一般会做手势表示谢意。小心不要甩成中指拇了。打不赢老外的,也跑不赢老外的,老外能一拳把你打到担架上去,从此性生活不能自理。

  只在学校门外(和超市门外)看到过斑马线,手握指挥棒的专职人员定时坚守岗位调度汽车——包括总理的车——行止。可能是协管员。校车都高档,装着特殊的先行标识,器宇轩昂,一个都不怕,是公路上的老大。天天开到家门口接送单个的低年级学生;高年级学生,定点接送。协管员,一脸理直气壮,一看就晓得,从来没有挨过豪车主人的耳光。

  成年人都开汽车;有的人有几辆,比如轿车、货车和房车。偶尔,汽车后窗玻璃内,挂着吊牌,“车内有婴儿!”类似于中国“新手上路,请多关照”的搞法。对驾驶员,没有年龄限制,只有健康要求。所以80岁了,90岁了,因为老,走路喘气了,上坡摇晃了,下坡要一个跟斗栽下河了,只要健康,也可以开车。任何地方都很难听到喇叭声;车流稠密也不按喇叭,个个装老实装厚道,不加塞。从来不会堵车,高峰期车速缓慢而已。估计是一律强压怒火,硬憋着,个个肝火上炎,又找不到老中医,回家就打老婆,掐老公,砸镜子,不吃晚饭了,借故溜出去接见小三。都不使用手机。绝无车窗抛物。据查车窗抛物罚款500元(约近人民币2500元)。没人来扭你,来管你,来教育你。不用吵,更不必和警察开展游击战。罚款单自会寄到你家里。你可以去核查。拒绝缴纳?那得去法院喝咖啡。不好玩!

  公车牌照白底黑字,区别于所有车辆。不是为了先行,而是便于监督。没有催人避让,公开追逼公民的警报器。私用公车的,官员必下台,职员必罚款。情愿私车公用。虽然得不到表扬,总能少吃点亏。

  铁路中心站就在闹市区。没多少人。几分钟一趟,很准时。总有几个人,直接坐在地上等待。他们喜欢坐地上。其实只等一小会儿。车厢还没有装满就急急忙忙开走了,不懂节约!永远只有六节车厢,似乎又讲究节约。自行车可以抬上火车,有车位。乘客会把脚踏在对面空位上,来人了才收回。不算没礼貌。澳洲人不坐小板凳,直接坐地上,不在乎脚踏过的车椅。同时是否也说明,都没臭脚?或都不怕臭脚?这需要回家研究三个月。车门自动关,手动开,防止打瞌睡的本地人摔破高鼻子,观光的亚洲人跌掉大龅牙。

  国际机场外,没有小偷诈骗犯犹可,几乎没有出租车,就太不像话了。闹市区,到处找小偷,找不到;到处遇诈骗犯,遇不到,也很少看到出租车;郊外更是难觅。有包车行。另有公交车及有轨电车。其中一路免费公交车,如墨尔本的35路,专门围着城市转圈子,偏要让你饱览风光。

  没见过收费站。管理部门能吃一大嘴的,硬是不吃。莫非本来就吃得很饱?甚至没见过高速路标识。也许车速牌就是标识。公路,单向多是两车道;最宽的是十车道。不见转圈圈的立交桥。应急车道长年闲置,青草茂密。多半只有汽车道。少部分有分段的健身自行车道。自行车道边,偶见考拉,像叫化子一样,摊着手,眼巴巴地,哭兮兮地,讨水喝。自行车手会停下来给水,顺便刮一下考拉的鼻子。自行车不是交通工具,而是体育用品。都制造得很花哨,像是一出厂就要去找老婆。汽车后部或顶部安装固定装置,自行车都“挂”在车外,或站在顶上。吉朗的自行车道比较完善,比墨尔本完善。路边常有静止的自行车,童车,滑板车。都不爱正规站立,而是随意倒在草地上,或靠在小树边,像是统统喝醉了酒。不锁。闹市区的自行车,有的上锁;上了锁也往往自己砸开,因为钥匙丢了。开锁匠移民澳洲,也许能当专家。

  居民区里,每天都能看到邮递员;不止一次,不止一个。一律穿着嫩嫩的淡黄色的防晒服。头盔后拖一截飘飘布为颈部遮阳,很像日本鬼子的样子。都是嫩黄的。鞋子也嫩黄。有点像橄榄球选手,只差肩膀宽。邮递员骑自行车(电动或人力都有);车上有嫩黄小旗。唯有这种邮递车,既是工作车,也是交通工具——便于穿行到每户私家小道边的邮筒前。有个邮递员,跑我家这个区,全身嫩黄,唯有脸黑手黑。见人就哈哈哈哈打招呼。我常常躲起来。没人,只有邮筒,看他怎么样。他对着邮筒也哈哈哈哈打招呼。是个自找快乐的黑人。中国最喜欢黑人了。我得了真传,也喜欢他!

  总体来看,澳洲,交通很方便,很安全。有新奇感,值得抠脑壳对比半天。

本站资源来自互联网,仅供学习,如有侵权,请通知删除,敬请谅解!
搜索建议:澳洲交通十几瞥  澳洲  澳洲词条  十几  十几词条  交通  交通词条  澳洲交通十几瞥词条  
散文散文随笔

 像我这样的人

 我从未执着而坚持地做过任何一件事情,哪怕是一件极其简单的事情,都没能坚持下来。工作如此,写作如此,任何事情,都是开始时候非常兴奋积极,没过几日,便又消沉懈怠下...(展开)

散文

 雪儿

 雪消,春来鄱湖。232公交天虹下,朝中山西路走一会,波光粼粼的抚河就在脚下了。雪蚀后的抚河桥畔,映日耀柳青,翠竹掩粉墙。记忆中,雪儿家就在桥那边,河南有三桥,...(展开)

散文

 云海浮沉

“夕阳无限好,只是近黄昏。”也许是人们面对慢慢下滑的金盘时,忙于伤感光阴似流水,一去不返。却来不及欣赏云的精彩演出吧。    云,天空的舞者。傍晚,周围的一切也...(展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