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好知 kuaihz订阅观点

 

《每天学点中国史》读后感100字

  《每天学点中国史》是一本由吕思勉著作,中央编译出版社出版的平装图书,本书定价:29.80元,页数:280,特精心从网络上整理的一些读者的读后感,希望对大家能有帮助。

  《每天学点中国史》精选点评:

  ●将来我也把它用作欧宝的国史教材~

  ●点赞,也许是写作时间在民国,所以能看到些建国后历史书中不一样的声音。

  ●书的原名叫《复兴高级中学教科书本国史》,改了书名后还不如前者了

  ●不愧是钱穆的老师。历史,难的不是讲述,难的是用简单的话说复杂的历史。

  ●此书虽究天人之际,通古今之变,但言语晦涩,文言居多,学派气息极浓,对我而言,食之无味,弃之可惜!

  ●民国教材,值得一读

  ●每天看一点。没事的时候翻翻都挺好的

  ●物超所值 已经给高教了一本

  ●没读完

  ●在当当凑书时买的,所以挑了本特价,就是这本冲数的书给人让我挺惊喜的,看着很快餐的书,其实是本货真价实的国民时期中学教材,编者吕老思维慎密融会贯通,真大师!

  《每天学点中国史》读后感(一):读<中国史>之教材思考

  初次接触吕先生之著作乃<三国史话>,虽然三国已为我们所熟悉,吕先生以其专业的治史态度给了我不一样的三国。所以这次特地再找了他的<每天学点中国史>来读。此书让我有点遗憾的就是虽为白话文,但与我们今日使用语言有一定的出入,所以未能悉数读完。其义也只能理解其大概,这也是我国国学经典传播一大障碍。此书引发了我对明国时期教材与今日教材之对比。现在有很多人呼吁教材改革,我国教材确实存在一定的缺陷。就如历史教材:我们从初中到高中所用教材的内容都是条例史实、涉及面窄、缺乏对历史的思考,而学生也就成了记忆史实的机器。反观吕先生这本民国时期的教材,从史实、政治制度、社会状况到文化无不涉及,却能深入文之,不愧是大师所著一代教材之经典。

  《每天学点中国史》读后感(二):小小教材,见大家功力

  据说这是吕先生写的最通俗的一本历史书了。但就是这么一本中学教材,不仅论述十分全面,历史叙述十分精辟,而且史学观点也非常独到。它从古至今,无所不包,虽然限于篇幅和读者的层次,很多内容都省略了,但足以见出作者的史学功力。它不仅要求作者对每一个时代的历史都有非常深入的研究,而且体现出吕先生对学术思想史、民族史、社会经济史、政治制度史,甚至是外国史、对外关系和外交史都有过专门的考察。无怪乎有学者评价吕思勉先生是少见的研究通史、断代史和专门史的史学全才。虽然他的书我只读过《先秦学术概论》,但这次从这么一本小小的中学历史教材,就足以管中窥豹,可见一斑,领略吕先生的大家全才风范。这样一本书和我们现在的历史教材相比,真是“不知道高到哪里去了”。

  同时想到吕先生、钱穆先生,还有最近被缅怀的研究柏拉图的罗念生先生,在民国的时候居然都当过中学教师。真可见民国的人文教育水平之高。当然,肯定也只有少数人能享受到了。

  《每天学点中国史》读后感(三):读懂历史

  看完这本书,情绪是非常复杂的。首先是对吕思勉先生的致敬,这位大家读史读了一辈子,除了最后的十余年,笔耕不缀,述作宏富。《每天学点中国史》,书名很诙谐,但是读起来颇为沉重。原因有二,一是该书原名《复兴高级中学教科书本国史》,1934年由上海商务印书馆出版,系民国时代最有影响力的中国史教科书。二是该书半文半白,特别是上古史几乎全部文言文,读得相当费力。读这本书与我轻松读史的初衷几乎背道而驰,因此读的时间也较长。但是读完之后,思考也是较其他快消类史书多了不少。吕先生对于历史的定义,我是非常赞同的。作为学者,首先要弄明白的就是做何学问,有何用处。

  一切可以说明社会变迁的事都取他;一切事,都要把他来说明社会的变迁。社会的变迁,就是进化。所以:“历史者,所以说明社会进化的过程者也。”历史的定义既明,历史的价值,亦即在此。

  不知道现在历史教科书的编者们或者授业者们,看了这些话作何感想。当我们仍然沉醉于程序化地背诵年谱般的历史事件时,也许我们所做的远不如80年前的民国的那些人。

  《每天学点中国史》读后感(四):每天学点中国史,纵横史海之利器!

  第一次听到吕思勉先生的名字,是在易中天的《品三国》。那时候只是12,13岁,只觉此人观点颇为新颖,能让易中天多次提及、引用。上了大学,才在图书馆借了此书,一睹了吕先生的风采。

  原先我借此书的目的很简单,因为我对中国史中的战国、汉、三国、北宋、民国时期较为熟悉,而像明、清等朝代我不甚了解。翻阅本书的目录,感觉它能让我初步对中国历史的发展有个整体的感观,因而借阅。在读的过程中,我越发被此书吸引。首先,我认为本书的叙事十分简洁却不漏缺历史大事件,给我的感觉是每句话都很重要,需要细读。其次,是吕先生也有大量的旁征博引。不过基本上的历史书上,都有采用引用的观点、或是史料记载,都能开拓读者的视野。之后,我上网查阅,才发现此书是吕思勉在20世纪30年代所撰写的高中历史教材,而原先的书名为《复兴高级中学教科书本国史》。也使得我对这本书更加崇敬!

  我对这本书,是勾了“力荐”的,我认为它由且适合我们初步学历史学专业的同学来阅读。因为它包涵的中国史较为全面,而且没有钻研的很深,不愧能够作为当初的历史教材!说实话,真可惜没能将吕思勉先生的作品,作为上课的教科书呀!(抛开与时俱进成分)

  《每天学点中国史》读后感(五):精彩书摘

  第五章

  商代的政教

  商代是兴于西方的。其始祖名契,封于商,即今陕西的商县。传十四

  世而至成汤。《史记》说:自契至于成汤,八迁。汤始居毫,从先王居。八迁的事实和地点现在不大明了。其比较可靠的:《世本》说契居于蕃;其子昭明,居于砥石,迁于商。《左氏》襄公九年,说昭明子相土,居于商丘。蕃在今陕西华县附近。砥石不可考。商丘,即春秋时的卫国,系今河南濮阳县。殷人?喾而郊冥,祖契而宗汤。帝喾冢在濮阳,都邑亦当相去不远。唯冥居地无考。汤所从的先王,如其是喾或契,则其所居之亳,该在商或商丘附近了。

  这是汤初居之亳,至于后来,其都邑容有迁徙。汤征伐的次序,据《

  史记》、《诗经》、《孟子》,是首伐葛,次伐韦、顾,次伐昆吾,遂伐桀。《孟子》谓汤居亳,与葛为邻。后儒释葛,谓即汉宁陵县的葛乡,地属今河南宁陵县。因谓汤居亳之亳,必即汉代的薄县,为今河南商丘、夏邑、永城三县之地。葛究在宁陵与否,殊无确据。韦是今河南的滑县,顾是今山东的范县,亦不过因其地有韦城、顾城而言之,未敢决其信否。唯昆吾初居濮阳,后迁旧许,见于《左氏》昭公十二年和哀公十七年,较为可信。桀都阳城,见于《世本》,其说亦当不诬。旧许,即今河南的许昌。阳城,在今河南登封县。《史记》说:桀败于有娥之虚,奔于鸣条。有娥之虚不可考。鸣条则当在南巢附近。南巢,即今安徽的巢县,桀放于此而死。然则汤当是兴于陕西或豫北,向豫南及山东、安徽发展的。

  商代传三十一世,王天下六百余年。其制度特异的,为其王位继承之

  法。商代的继承法,似乎是长兄死后,以次传其同母弟;同母弟既尽,则还立其长兄之子。所以《春秋繁露》说:主天者法商而王,立嗣与子,笃母弟。主地者法夏而王,立嗣与孙,笃世子。我们观此,知商代的习惯,

  与夏不同,而周朝则与夏相近。又商代之法,“君薨,百官总已,以听于冢宰,三年”。所以古书说“高宗谅阎,三年不言”。观此,则商代的君权,似不十分完全,而受有相当的限制。

  此外,商代事迹可考见的,只有其都邑的屡迁。至其治乱兴衰,《史

  记》虽语焉不详,亦说得一个大概。今节录如下:

  【太甲】 修德,诸侯成归殷,百姓以宁。

  【雍己】 殷道衰,诸侯或不至。

  【太戊】 殷复兴,诸侯归之。

  【仲丁】 迁于?。

  【河宣甲】 居相。殷复衰。

  【祖乙】 迁于邢。殷复兴。

  【阳甲】 自仲丁以来,废适而更立诸弟子,弟子或争,相代立,比

  九世乱,诸侯莫朝。

  【盘庚】 涉河南,治亳。殷道复兴,诸侯来朝。

  【小辛】 殷复衰。

  【武丁】 修政行德,天下成欢,殷道复兴。

  【帝甲】 淫乱,殷复衰。

  【武乙】 去亳,居河北。

  【帝乙】 殷益衰。

  帝乙的儿子,就是纣了。

  公元一八九八、九九年间,河南安阳县北的小屯,曾发现龟甲兽骨。

  有的刻有文字。考古的人,谓其地即《史记?项羽本纪》所谓殷墟,或者是武乙所都。据以研究商代史事和制度的颇多,著书立说的亦不少。但骨甲中杂有伪品,研究亦未充分,所以其所得之说,尚未能据为定论。殷代政教,见于书传,确然可信的,则古书中屡说殷质而周文。可见其时的风气尚较周代为质朴;一切物质文明的发达,亦尚不及周朝。又商人治地之法,名为助法。是把田分别公私。公田所入归公;私田所入,则全归私人所有。但借人民之力,以助耕公田,而不复税其私田,故名为助,这确较夏代的贡法,进步多了。

  第六章

  周初的政治

  周代,因其国都的迁徙,而分为西周和东周。东周时代的历史和西周

  时代判然不同。在西周,还同夏、殷一样,所可考的,只有当时所谓天子之国的史事。到东周时代,则各方面的大国事迹都有可考,而天子之国反若在无足重轻之列。这是世运变迁,各地方均逐渐发达之故。现在且先说

  西周。

  周代是兴于现在的陕西的。其始祖后稷,封于邰。传若干世至不密,

  失官,窜于戎狄之间。再传至公刘,复修后稷之业,居于豳。九传至古公宣父,复为戎狄所逼,徙岐山下。《史记》说:“古公贬戎狄之俗,营筑城郭宫室,而邑别居之。”又“作五官有司”。可见周朝崎岖戎狄之间,不为所同化,而反能开化戎狄了。周代的王业,实起于覃父,所以后来追尊为太王。太王有三子:长泰伯,次仲雍,因太王欲立季子季历,逃之荆蛮。太王遂立季历,传国至其子昌,是为周文王文王之时,周益强盛。

  西伐犬戎、密须。东败耆,又伐邗、伐崇侯虎。作丰邑,自岐下徙都之。时荆、梁、雍、豫、徐、扬六州,都归文王文王崩,子武王立。观兵至孟津。复归。后二年,乃灭纣。武王灭纣时,周朝对东方的权力,似乎还不甚完全。所以仍以纣地封其子武庚而三分其畿内之地,使自己的兄弟管叔、蔡叔、霍叔监之。武王崩,成王幼,武王弟周公摄政。三监和武庚俱叛。淮夷、徐戎,并起应之。周公东征,定武庚和三叔。又使子鲁公伯禽平淮夷徐戎。营洛邑为东都。周朝在东方的势力,就逐渐巩固了。

  成王之后,传子康王,史称“成、康之际,天下安宁,刑措四十余年

  不用”。这所谓天下,大约实仅指周畿内的地方。孟子说:“文王之治岐也,耕者九一,仕者世禄,关市讥而不征,泽梁无禁,罪人不孥。老而无妻日鳏,老而无夫日寡,老而无子日独,幼而无父日孤,文王发政施仁,必先斯四者。”第二章说大同时代的制度,到小康时代多少还能保存。依孟子所说,则文王的治岐:实能(一)维持井田制度;(二)山泽之地,还作为公有;(三)商人并不收税;(四)而其分配,也还有论需要而不专论报酬的意思。成、康时代,果能保守这个规模,自然能刑罚清简,称为治世了。然而时移世易,社会的组织暗中改变,此等制度遂暗中逐渐破坏;而在上的政治,亦不能长保其清明;社会的情形,遂觉其每况愈下了。所以孔子论小康之治,至成王、周公而告终;而《史记》亦说昭王以后,王道微缺。

  《史记》说:“昭王南巡守,不返,卒于江上。其卒不赴告,讳之也

  。”案春秋时,齐桓公伐楚,管仲曾以“昭王南征而不复”责问楚人。《左氏》杜注说:此时汉非楚境,所以楚不受罪。然据宋翔凤所考,则楚之初封,实在丹、淅二水之间。是役盖伐楚而败。周初化行江、汉的威风,至此就倒了。昭王崩,子穆王立。史称王室复宁。然又称穆王征犬戎,得四白狼、四白鹿以归,自是荒服者不至,则其对于西戎的威风亦渐倒。穆王之后,再传而至懿王。懿王之时,史称“王室遂衰,诗人作刺”。懿王三传而至厉王,以暴虐侈傲为国人所谤。王得卫巫,使之监谤,“以告则杀之”。国人不能堪。三年,遂相与畔,袭王。王奔于彘,卿士周、召二公当国行政,谓之共和。凡十四年厉王死,乃立其子宣王。宣王立,侧身修行,号为中兴。然传子幽王,又以宠爱褒姒故,废申后及太子宜臼。申侯和犬戎伐周,弑王于骊山下。诸侯共立宜臼,是为平王,东迁于洛。案周室之兴,本因和戎狄竞争而致。自穆王以后,似乎目以陵夷。再加以西南的中国与之合力,两路夹攻,就不免于灭亡了。平王藉前此所营的东都而仅存,然而号令不复能行于列国;而列国中强盛的亦渐多,遂成为“政

  由方伯”的局面。P17-20

本站资源来自互联网,仅供学习,如有侵权,请通知删除,敬请谅解!
搜索建议:国史  国史词条  点中  点中词条  读后感  读后感词条  每天  每天词条  100  100词条  
美文

 红尘相伴总有属于你的那一人

 一个人在世一生,总会有那么一段或者几段刻骨铭心的爱情,有那么一个或者几个携手相伴的伴侣。大家都在茫茫人海中寻找自己的另一半,在遇到真正对的人之前。  总是要遇...(展开)

美文

 郑人买履 制度 智慧

 《郑人买履》是战国末期思想家韩非的著作《韩非子·外储说左上》中的一篇。被编入多个版本的小学生教材,很多人耳熟能详。  郑人有欲买履者,先自度其足,而置之其坐。...(展开)

美文

 速疾往生极乐国

 速疾往生极乐国  赛仓仁波切《不死鼓音陀罗尼》中说:“从此往西方,阿弥陀佛国,若称其名号,往生彼胜土。……。”大师世尊悯念我等浊世弟子,在诸多经典中,于众多佛...(展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