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好知 kuaihz订阅观点

 

格雷厄姆·格林短篇小说全集读后感精选

  《格雷厄姆·格林短篇小说全集》是一本由[英]格雷厄姆·格林著作,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出版的精装图书,本书定价:78,页数:634,特精心从网络上整理的一些读者的读后感,希望对大家能有帮助。

  《格雷厄姆·格林短篇小说全集》精选点评:

  ●这本短篇小说集里,格林像一个出身英国上流社会的人类学家,对社会各个阶层都揭个底掉儿,不带鄙视也不带怜悯,太喜欢了.

  ●大师级的故事技巧,笑中带泪的黑色幽默,突然切入的人性弱点,好书!

  ●翻开这本书 享受一个此生之外的夜晚

  ●看了其中几则短篇,不得不说格林太会讲故事了,推荐~

  ●把短篇写出长篇的能量。还那样该死地云淡风轻。

  ●第一次看到格雷厄姆.格林短篇的小说全集,收了!

  ●最好看的短篇小说集没有之一。不接受任何挑战。论叙事技巧、论语言简洁无人出其右,外研社这一版收了,期待再出一套简装版。

  ●格林的短篇总是萦绕着一股阴暗的气息,同时伴随着黑色幽默与荒诞之感。他以一种旁观者的姿态,用近乎冷酷戏谑的方式描绘着现世的各种悲喜剧。我们作为读者俯视这些故事中的一切,嘲弄揶揄着故事中的荒诞不经,却又不得不承认书中人物也或多或少带有自己的影子,并心生不忍。不过我认为身为一名普通读者,不是某个作家的狂热粉丝或者没有仔细研究某个作家的任务需求的话,不需要将作者的全部小说看完,挑选其中一些比较好的作品看就行,不用追求大而全。毕竟作家不是神,不可能每部作品都足以称道,这也是我喜欢作者的自选集多过全集的原因。

  ●不愧是曾被21次提名诺贝尔奖的作家,内容不要太精彩!全书收录的50多篇小说时间跨度长,题材内容丰富多样;而最重要的是其中闪现的无法遮挡的思想性,格林用一生的体验与感悟为我们展现了一个真实的欧美社会,他用高级幽默对于人性与社会本质进行剖析与揭露,常常令我陷入深深的思考,开始重新审视我们的现实世界。我们都是这个世界的经过者和体验者,这些故事帮助我从更加理性、深刻的角度感受世界,理解世界,理解我自己,是值得一读的好书。我要去看格林其他的书了!

  ●艾奇卫尔路边的地方、遗言、过桥、往昔纯真、里弗先生的机会,都是佳作。

  《格雷厄姆·格林短篇小说全集》读后感(一):写尽了生命中不能承受的轻佻与沉重,读着很酣畅,又五味杂陈。

  被改编成影视的二十四篇短篇小说,以及格林人生各个阶段所有的短篇创作,均收录在这本《格雷厄姆·格林短篇小说全集》中。不难看到,在格林的经典长篇小说问世之前,其浓郁的个人特色、触动人心的写作风格已在他的短篇作品中就已初现端倪。不贞、沉迷、狂热、幻想、悬疑、传说、梦想、恐惧、悔恨,以及暴力——在他的短篇故事中,格林探照出人类体验的每一个阴暗角落。在这些短小精悍的故事里,格林较少为人物、情节的桎梏所累,而是以时而戏谑、时而诙谐的语调,对人的自相矛盾、对导致困境的人性弱点的妥协、对误入歧途和堕落时的错误抉择剖析得淋漓尽致,并将它们猝不及防地展露在我们面前。

  《格雷厄姆·格林短篇小说全集》读后感(二):经历了一次小高潮

  每读完一部小说,便是经历了一次别人的人生。

  有些故事,会因为和主人公有过相同的经历,而产生感同身受的共情;但格林带来的永远是一段新奇而无法想象的人生高潮。没有一个人能复制别人的人生,看似不同的旅途,却都能在作家笔下产生羁绊,命运的起承转合让故事高潮迭起。

  读过莫泊桑,读过欧亨利,读过契诃夫,或者尖酸毒辣,或者拍案惊奇。格林故事,在王者的较量中,仍能以表面淡泊的笔调直指人心。

  阳光明媚的六月,树影斑驳的野餐,空气里弥漫着世界和平的气息,内心里却因为一个个小人物的命运巨浪翻腾。

  《格雷厄姆·格林短篇小说全集》读后感(三):像格林这样的短篇圣手

  (刊于《文汇报》2019年7月17日)

  文/俞耕耘

  没有长篇小说问世的作家,总像打了折扣,鲁迅先生就吃了这种亏。我们总爱幻想文坛那些“短篇圣手”,如果写出长篇作品,会是什么风貌。其实,长篇太高产、太有名的作家也有失落:他们的短篇故事常被淹没,仿佛从未写过一样。格雷厄姆·格林就如此。他是真正的无冕之王,被诺贝尔文学奖提名21次,也没得到。文学界甚至用“格林国度”标榜其风格,这意味一位严肃的具有宗教意识的作家,光靠讲故事就能搭建王国,写出人性万象。

  格林的人生本就像小说,也许只有毛姆的经验,才能与之比拟。他们都当过特工,沉迷异域,都善讲故事,能把通俗和消遣写出严肃深刻的境况。同时,他们也都有缺陷,毛姆的口吃,格林的躁郁症,放在小说艺术里,倒成了压抑的激情:更敏感、世故、也更机警。不同的是,格林的天主教信仰带来一种视角,那就是强烈的道德感,让他对堕落、背叛、诱惑与救赎的主题无比醉心。那种不动声色的优越性,对主人公愚蠢且忧伤的嘲讽,完全有种俯瞰的哀矜。

  《格雷厄姆·格林短篇小说全集》呈现了作家短篇艺术全貌。如果借用格林的书名来概括,就是他总在捕捉“恋情的终结”时刻(“恋情”代表纯真和诗意的退场),使“问题的核心”自然敞开,剥离各种“人性的因素”,戳给你看。这正是亨利·詹姆斯所谓“现实登临的绝妙时刻”。《往昔纯真》里,“我”后悔搭上酒吧偶识的罗拉,一起回到儿时乡下。她如此格格不入,甚至破坏了追忆。“我”想起儿时喜欢的女孩,发现原先画过一男一女的“下流画”。“我根本认不出这画是我画的,它或许是某个满脑子脏东西的家伙在厕所墙上画的。我心中只记得当年的纯真、彼此的亲密”。格林发现,当“我”感到那张画下流不堪的瞬间,就意味纯真不再。

  《花园之下》也如此,兄弟二人“他们的记忆大相径庭,这让他很吃惊。他们谈论的好像是完全不同的地方,完全不同的人”。“乔治的话让他大失所望,那个伴随他周游世界的梦,其来源很可能只是他为校刊胡乱编造的一个故事,而这个故事已被自己遗忘”。作家描述的正是小说的视差之见――虚构和记忆混同的错觉,想象力和现实间的断裂,就是艺术的形变。

  这个故事就像作家的自责,一面是患病后归乡寻梦,一面是对自己“少作”的否定。格林试图理解做梦、记忆和虚构之间的界限,小说本来就是混淆模糊,僭越、侵犯现实的一种过程。他“编造的是一个多么无聊而老套的白日梦,可是它是从哪里来的呢……毫无疑问这是个梦,仅仅是个梦而已,但是梦也是一种经历,梦里的形象自成统一的整体。出于职业习惯他对这份漏洞百出的作品十分生气”。

  格林隐晦模拟了两种“世俗声音”――母亲生前对小儿子的微词。这也像自嘲,维尔迪奇太太把想象力斥为“愚蠢幻想”,对神秘事物极端反感,对屈从于“宗教教育”的苗头高度警惕。这显然是格林的焦虑:作为一个天主教作家,他既离不开虚构,也放不下宗教情感。《花园之下》形成了奇特效应:主人公在“校准”否定原有回忆,改写童年旧梦,它的动机就像格林亲自示范怎么“改小说”。这摆脱了格林常有的“双轨创作模式”:既不是惊险消遣,也不是宗教探讨。它就像一种心理小说,影射了作家本人的精神现实。这也许是他在短篇中,才有的“出神状态”。他能打个盹写出像薇拉·凯瑟、伊迪丝·华顿一样的柔腻质感。

  在短篇中,格林不必总是穿插错综复杂的情感与政治,他能腾挪更多讲故事的天性。《无罪开释》中,谋杀案庭审现场,证人指认嫌疑人,法庭后座却出现与被告一模一样,装扮相同的人。“这案子就这么结束了。没有一个证人愿意发誓他看到的那人就是被告。”结果证据不足,无罪释放。格林给的故事尾巴才是真正迷雾弹,成了“烂尾的不安”。孪生兄弟出庭后,一人被车撞死,“没人能说清楚他到底是那个凶手还是那个无辜的人。”《情色电影》里,夫妇俩一起看电影,丈夫竟然出现在几十年前的情色片里。接下来是妻子的作践、挖苦和羞辱,丈夫回答则腾挪闪躲。在看似夫妇床笫之欢的和解时,格林又恶意“补笔”:“卡特在黑暗中躺着,一声不吭,一种孤独与内疚的感觉涌上心头。对他而言,这一夜他背叛了自己唯一爱过的女人”。那个片中妓女才是真爱,妻子反倒是个替代品了。

  在我看来,创作短篇的格林,变得更像一个“世情小说家”。他写得都是卑微、琐碎的小人物,情节也多是些出轨偷情、背叛不忠的荒诞现实,又伪装成一些轻喜剧的悲伤故事(如《借夫记》及其他性生活的喜剧)。“对忠诚的背叛,对人物内心冲突的挖掘,是格林的拿手好戏”。正如张爱玲所言,在平凡里发现传奇。相比契诃夫对人物某一性格和情绪的夸饰性嘲讽,欧·亨利式的经典反转,格林的短篇艺术,更像是参差对照、权衡强弱的力的解析。他“善于进行不同情绪和个性的对比,这一点毋庸置疑。”

  格林总能写出人物间的复杂合力对事件的隐在导向,施压与抵抗、作用与反作用。让你发现,人们是如何自然而然,不知所觉滑向千百条罪恶迷途。《当骗子遇上骗子》挖苦了诡计世界的“完美结构”,当每个人都在欺骗,骗术自然会失效。假校长想骗钱,假贵族要文聘,反而被双方晚辈所欺骗,促成两个年轻人相爱结合。短篇小说需要发现平庸里的惊奇感、戏剧性,既然不能像长篇小说去编织生活大网,就要在事件的“截面”里,挖掘人性纵深。正是一种来自深渊的凝视,悲观的窥伺,给了格林感受恐惧、暴力和背叛,冷峻掀开平庸之恶,危险边缘的艺术知觉。如《破坏者们》里一群少年们的“拆屋计划”,就是并无缘由的破坏欲展示,世上也有无缘无故的恨和冲动。

  事实上,作家的长篇和短篇创作并不总“相向而行”,更多的实验、摸索和阐释,被搁浅在短篇故事的“海滩”上。如格林用童话思维来对梦境挖掘,对潜意识和精神疾患的自我诊断,正如精神分析对小说的转码编译。短篇故事反而能尽情减压,那种“格林式悲观”也常常变成机谨嘲讽的喜剧性冲兑。换言之,格林长篇里的沉重,在短篇里正变得“失重”,这种轻盈才是难得眩惑。怪诞幻想,黑色幽默,就像格林的“侧颜”,在长篇里他很少显露,因为会打乱严肃现实感。而在短篇里,却随性而至。

  《唉,可怜的马林》里主人公患上了肠鸣症,不可思议的是他的肚子,好像装上了耳朵,能模拟发出接收到的外部声音。马林先生把公司会议给搞砸了,他的肠子竟然发出了空袭警报,他只好揣着明白装糊涂,跟着董事一起躲在地下室。“他那肚子不知道是什么品味,空袭警报的音调学得无比神似,可空袭解除的音调却从没学会”。这种谐趣寓意,往往在绝壁处推向高潮。相比这种“有去无回”,能去能回,更是一种环岛效应。“偷走埃菲尔铁塔并不太难,难在如何悄悄放回去,还不被人察觉”(《偷埃菲尔铁塔的人》)。格林写出这样一个梦话般的幻想小说,是罕见的。怎么拆卸铁塔,卡车搬运,迷惑游客,避免报警……格林就像幻术大师,策划转移人们注意力。“我确定那么做几乎毫无风险,因为巴黎人羞于承认埃菲尔铁塔在眼皮底下消失了五天,而他们竟然毫不知情,这就好像让热恋的情侣承认,情人不见了,自己竟然不知道”。

  格林在访谈中曾强调,一个作家必须受到一种“支配的激情”,才能提供一种持续性,给予众多小说“统一体系”。“因为如果他不这样,就只能依赖他的天赋了;而天赋,即使有极高的天赋,也不足以使你佳作不断”。(《巴黎评论·作家访谈4》)这种激情也支配了这些短篇故事,那就是描写人类普遍状况,“我笔下的人物身处这种状况,只有信仰能救赎他们,不过救赎的真正方式常常不是立即显现的”。

  《格雷厄姆·格林短篇小说全集》读后感(四):序 | 诗意终结时,现实闪亮登场了

  作者:皮克·耶尔

  一个外国人坐在边境小镇的广场上,望着桥对面异乡土地上明亮的灯火、高耸的酒店。和镇上其他人一样,这个外国人一直留意着眼前这个声名狼藉的骗子——藏身镇子躲债的骗子此刻正一边绕着广场散步,一边遛着自己的狗。这个外国人给人的感觉似乎也是在躲避着什么,他瞧着骗子,心里竟涌起一阵亲切感。他饶有兴趣地咂摸着眼前荒诞的一幕:在这个墨西哥小镇里,大家都知道眼前这人就是警察要找的骗子,可专门来此办案的两个外国警察却偏偏认不出罪犯。警察最终反倒和骗子攀谈起来,且很快成了朋友。骗子看似成功逃脱了抓捕,却在去桥那边找狗时,意外被过往的汽车撞倒而丧命。他的狗在主人身边发出阵阵哀号。

  “这故事很好笑,也令人同情,”讲述这个故事的人道,“但它不会因为卡洛威的死而减少半分喜感。”或者说,也并没有令故事变得更伤感。“这一切对我而言看上去太过感人,以至于我都不敢相信这是真的。”讲故事的人坦白道,“那个老骗子倒在地上,搂着他的狗,就这样死在了换钱的小棚屋之间,虽然他留下了百万身家,可在人性面前这实在是卑微。”这一幕或许在告诉我们,艺术并非人们所期望的那样,纯粹到一尘不染或愤世嫉俗。

  或许,有人觉得这故事像对格林的戏仿。一家英国报刊曾举办过一次比赛,要求写作者模仿格林格林本人也投了稿,据说只得了第二名。在格林的经典小说问世之前,其浓郁的个人特色、触动人心的写作风格已在他的短篇作品中初现端倪:从中我们可见格林对人的自相矛盾、对导致困境的人性弱点的妥协、对误入歧途和堕落时的错误抉择的钟爱,以及格林觉得伴侣往往像共犯间形成的一种团契,并不

  可靠。“坚信世上永远藏着不可告人的秘密,”科马克·麦卡锡 在其《血色子午线》一书中写道,“一个生活在迷雾和恐惧之中的男人。”格林的存在或许正验证了这句话,他向世人证明,的确有人相信这世上永远藏有不可告人的秘密。

  交织穿插的伤感与幽默,错综复杂的情感与政治,牵一发而动全身的精巧布局,格林的这些写作特点似乎有个弊端,即往往令读者忽视他的短篇小说。短篇小说大师(如契诃夫,或格林的朋友,当代作家普里切特)通常都擅长对人的某一种情绪和个性的刻画或对人性的冷嘲热讽,相比之下,格林则更善于进行不同情绪和个性的对比,这一点毋庸置疑。对忠诚的背叛,对人物内心冲突的挖掘,是格林的拿手好戏。鉴于小说的情节紧凑,为真实展现各个心怀鬼胎的人物之间的较量,或为了让阴差阳错做了好事的恶毒骗子更为可信,格林需要对情节发展所需的篇幅精打细算。

  相比小说,短篇故事较少受人物情节的桎梏,本书囊括了格林在六十多年的写作生涯中,创作于四个历史时期的所有短篇作品,为我们勾勒出一个更加丰富立体的格林。或许是源于他特有的乖僻,格林在编纂自己第一部短篇故事集时,特意将故事按创作时间倒序排列(仿佛一段时光倒流,重回纯真的历程),哪怕是其中最短小的故事,如序言开篇引用的《过桥》,也在暗示我们,故事名虽简单,却暗含玄机。格林的这些短篇故事或博君一笑,或寓意深刻,或是其对某种心境或灵感的写作尝试,或仅用来“逃避”现实,读者从中可一窥那个不同于以往,在创作小说之余,自然放松状态下的格林

  当你从头至尾读过本书,你会对格林的创作历程有自己的判断。也许你会注意到,格林故事中上年纪的人物往往比年轻人更令人着迷,格林以一个局外人的视角观察到,人类的荒唐和局限总与趣味和青春相伴,或者说他觉得年轻人的故事往往充满失望,而年长者的故事则洋溢着对幻想自由的欣喜。第一部合集收录了其最早期的作品,其中人物的躁动与愤怒显而易见。这些故事通常以谋杀收尾,人物也总无法摆脱死神的纠缠,受害者不再是其他人,而是自己。一口气读完第一部合集中的所有作品,印象最深的是从始至终,人物变得越来越隐忍与荒诞,可焦虑如影随形,总也无法解脱。故事大多以“纯真”为核心展开,为读者揭示了这样的现实:生活在花园里的纯真之人,渴望刺激、冒险和逃离,而逃出去的人则渴望再回到花园之中。

  年轻时的格林不会,也并未尝试去触碰“纯真”的主题,这并不奇怪。格林早期故事大多以英国为背景,都是熟悉的场景,还有灰蒙蒙的天气。随着当时战争的爆发,人们开始节衣缩食为战争做准备,政府的官僚作风,机构的频繁变更,令本就匮乏的生活变得愈发困顿。第一部短篇故事集最初命名为《十九个故事》,之后改为《二十一个故事》,作品风格阴郁,感情浓烈。一般用最常见的普通词句作为故事标题,如《乡间夜游》,或者《艾奇卫尔路边的小地方》,故事内容阴暗压抑。仅故事中的地名,如反复出现的“梅登海德” 就透着些许情色意味,而像“费特巷”2 和“林登霍尔街”3 这样的地名则充分揭示了作品的整体风格。

  当有些人读过故事,知道格林信奉天主教时,会对书中没有体现出任何宗教慰藉,或发现自己的信仰发生动摇而大吃一惊,因为格林故事中的救赎只是永无休止的可能而已。格林在很多方面都与众不同,比如他是一个奇怪的天主教徒,二十二岁开始信奉天主教,却并不认同宗教式的大团圆,事实上,他的兴趣始终未曾脱离普通人的生活,毫不夸张地说,他喜欢挖掘隐藏在生活背后、隐匿在人类思想或光鲜外表之下的东西——即构成生活这座大厦的地基。在描写国王登基的周年庆典时,格林将目光锁定在一位女士和一个小白脸(打扮得像一位退休的殖民地总督)身上,双方都误将对方当作了其他人,并因此走到了一起,这一场面颇具格林特色。当两人在酒店大厅聊天,即便是最普通不过的话,如“伦敦的地下世界之旅”和“我把街道清理得干干净净”,都有令人忍俊不禁的效果,听起来像暗语。格林总对人们那些秘而不宣的、暗地里(有时更具有戏剧性)的举动抱有极大兴趣。

  从这点来说,格林初期作品中的《当骗子遇上骗子》最具代表性,在这篇极具格林特色的故事中,四个角色无一例外全是骗子,他们天真地自以为手段高明,却幼稚地落入他人的陷阱。骗子假冒牛津大学校长,在伦敦租来的房间里,将文凭递给假冒的爵爷(两位年老骗子的年轻同伙正如他们所期望的那样,“喜结连理”)。这篇故事为我们现了完美的格林式骗局,背叛在骗局中成了信仰。此后不久,首部令格林名声大噪的小说《权力与荣耀》中的“威士忌神父”就此诞生,这群神父对神毫无敬意,狡猾卑劣,但他们既可以做弥撒,亦可以展现对人类的仁慈,与任何红衣主教相比都毫不逊色。

  从某种程度上说,格林喜欢窥探人性的卑劣或秘密,但其本人对这种看法并不认同,因为他无法彻底背弃人类,或者说心中仍存有一丝希望,认为即便是最穷凶极恶之人也有善良的一面。格林早期的很多故事,情节并未彻底展开,有些甚至几乎只有场景铺垫,但其中最精彩的作品,如《我们在哈瓦那的人》或《与姨母同行》,已闪现着笑意盈盈的怀疑主义者的身影。世界在格林眼中从来都不是纯真无邪的,似乎从呱呱坠地那一刻起,格林骨子里就散发着对这个世界的嘲讽,然而他对童年、对人类懵懂无知的所作所为却一直心存敬意。正因如此,格林故事中的人物,甚至包括骗子都那么执拗天真,读起来令人回味无穷。我们置身事外,笑看种种荒唐,不经意间却窥见了自己的身影,并对故事中的人物心生同情。

  在第一部选集的《往昔纯真》中,格林为感伤的回忆添加了新的内容,令作品中永恒的失落感变得复杂丰富,不落窠臼。故事主人公回到单调乏味的儿时家乡,追忆过去,这仿佛带有格林本人的身影。主人公带着刚认识不久的女人罗拉,当然,这个女人与他期望重拾纯真的初衷完全背道而驰。格林似乎一方面渴望挖掘自己的过去,追根溯源,另一方面又对俗世和新鲜事物如饥似渴。在格林最精彩的故事中,这两种精神诉求交汇涌动,极大地增强了作品的感染力。“她并无特别之处,”《过桥》中讲故事的人在谈到另外一个“罗拉”时道,“可当她在美国的那头冲我挥手时,远远看上去特别美。”

  格林将第二部故事集命名为《现实感》,这显然出于一种恶作剧的心态。故事将我们带到第一部合集出版的十六年之后,“格林”独自返回儿时的家乡,身边没有“罗拉”的陪伴。此时期格林对内心的深度挖掘、对隐私前所未有的袒露,令人觉得这些仿佛不是为读者,而是格林为自己而写的故事。作为那个时代同类作家中极为少见的异类,格林十六岁时就看过精神病医生,几年后还去了非洲的利比里亚。此时的格林或多或少已开始有意探索潜意识,深入挖掘自己的内心世界。格林此时期的作品创作显然出自同一原因:剥离生活自欺欺人的光鲜外衣,直抵生活的真相。事实上,第一部故事集就收录了基于格林非洲之行写就的作品(为远离无聊逃离伦敦,却发现丛林中有另一种无聊正等着你,这正是典型的格林式讥讽)。而第二部合集的核心,或者说格林所要表达的思想都体现在《花园之下》中笔墨颇多的那次地下探险。正如标题暗示的那样,故事讲述了隐藏在光明世界之下,一个孩子(返回故乡时已是病入膏肓的老人)期望在世俗世界之下发现的秘密。在摆脱教育权威(其中包括自己父亲)教诲的长期战斗中,格林形成了对叛逆的偏爱,在此故事中,格林将地下智者塑造成典型的叛逆者。“抛弃忠诚,”衣衫褴褛的智者对懵懂无知的男孩道,“做个双面间谍。”

  格林一生显然也遵守了同样的原则。《花园之下》像格林对自己心路发展历程的自述,这个故事的续篇或许会成为格林最后一部重要作品,是对他死后才涌现出来的梦境的记录。格林曾在短时间内出版过两本官方回忆录,可与以往一样,回忆录留给读者更多的是疑问,而非解答。他的第二部短篇故事合集则不同,格林在此带读者深入自己人生花园的黑暗边缘,毫无顾忌地袒露了无论生理上还是禁忌中令他着迷的一切。与大多数作家相比,格林对人类内心的童真,以及沁入骨髓的恐惧一直有敏锐的洞察。那位令他难以忘记的罗伯特·路易斯·史蒂文森1 是他母亲的堂兄,而他对孩子第一次偶遇尸体时心生恐惧的描写,则让人联想到威廉·戈尔丁,甚至是史蒂芬·金。格林还通过故事人物的名字突出作品的讥讽意味,如拉姆斯盖特小姐,斯特兰奇韦斯先生,进入花园地下的男孩名叫维尔迪奇,这充分展现了人物的创造者对反叛永无休止的渴望,而故事发生地的名字——“黑暗通道”,则是故事主题的点睛之笔。

  格林的作品有时很难归类为故事或小说,但从某种程度上说明格林一直在为成年人,或者说早熟的孩子写童话故事。从体裁上来说,格林更喜欢童话这种质朴简单,更富于神秘色彩的表达形式。“一本童话故事书都比费边图表更有价值。” 维尔迪奇翻着过世母亲的遗物,悲伤地想。而在风雨欲来的情节铺陈之中,幽默是格林作品中从未缺席的元素,为避免喜剧流于卡通化,他喜欢给故事披上悲伤的面纱,并用辛辣的讽刺避免陷入哭啼的伤感之中。在格林构建的荒诞离奇世界里,我们读到的更多的是一种向往,而非阴谋诡计,这感觉就像P. G. 伍德豪斯爵士偶然碰见了格里高尔·萨姆沙。

  “十号那天医院这边有点困难,但是十五号——奈杰尔先生认为我们不应该拖到十五号。”

  “他是个好渔夫吗?”

  “渔夫?奈杰尔先生?我不知道。”、

  格林作品中特有的幽默、凄楚,尤其是恐惧,要归功于格林故事驾轻就熟的掌控:当典型的英国中产阶级身陷险境痛不欲生时,只要能消除痛苦,往往会把任何救命稻草当作精神寄托。格林对这样的故事手到擒来,不费吹灰之力。格林最后的短篇故事合集还透着睿智与宽恕,在其中最出彩的作品上,我们可以感受到类似于莎士比亚晚期喜剧的成熟和圆润:作品在现实主义和希冀之间取得了平衡,但格林的遗作《〈遗言〉和其他故事》则除外,至于为何这么说,希望留待读者自己去发现。

  “绝对的真实只属于梦,而非生活。”这句话可视作对格林第二部故事集核心思想的概述。从这个时期开始,我们渐渐领悟到,格林故事集的名字乍看好像是恶作剧,但真正的目的是想表达一种神秘主义(或者说宗教信徒)的世界观,即所谓的真实不过是障眼法,那些我们瞧不见,甚至无从猜测的才是真相。从这个意义上来说,格林的第二部故事集旨在告诉我们,只要对世界心存疑惑,人类这一万物之中最谨慎和最叛逆的物种就不可避免地需要在信仰中寻求慰藉。在格林最后所写的故事中,格林延续了梦的题材,并为它加入少许幽默以增添趣味,然后任其发酵,最终令梦闪现着错综复杂的璀璨光芒,格林的做法或许受到他喜爱的大师詹姆斯的影响,詹姆斯曾写道,短篇故事是“诗意终结,现实登场的绝妙时刻”。格林最精彩的作品的动人之处就在于他完美捕捉到这个时刻,它们像伊甸园围墙上缓缓开启的大门,围在墙里的人终于可以获得自由,或者说墙外的人终于可以向里窥探。“年轻人眼中的懦弱在老年人看来却是睿智,”格林写道,“只是这睿智却让人感到惭愧。”

  在最近出版的《如何读,为什么读》一书中,文学评论家哈罗德·布鲁姆以与其身份不相称的权威口气宣称:“短篇故事不是《圣经》式的寓言故事或谚语,不该支离破碎,读完应给人以释怀的愉悦。”格林的作品正与此背道而驰:开放的故事结局,永远无法看清生活真相的谦卑和拒绝被归类的态度。弥留之际,在被问到其一生在追寻什么时,格林只简单答道:“说不清。”

  《借夫记》,格林第三部故事集的标题透着滑稽,更有一种邪恶感,令人一头雾水,忍不住去揣测故事的内容,可又无法根据标题验证结论,这恰好给了读者一种“说不清”的感觉。当我十几岁第一次在父母书架上瞧见这本书时,结果可想而知,我把它当成有伤风化的无聊书(事实上,书架上这本书就摆在约翰·厄普代克所著的《夫妇们》一书旁)。然而,随着时间推移,书的标题愈发勾起我的好奇,书名引发的猜想,标题中礼貌的问询,这背后则是格林为读者设下的狡黠陷阱。除了类似于伊阿古无可救药地爱上苔丝狄蒙娜式的故事之外,第三部故事集讲述的都是关于奸诈和纯真,悲惨结局本身因格林轻描淡写的调侃而愈发令读者内心五味杂陈。

  表面上,格林晚期的作品皆是一些有关文雅娱乐、世俗堕落的寓言,充满了格林对人性睿智的思考,甚至连死亡也披上了温情脉脉的面纱,这不禁令人心生错觉,怀疑它们其实是出自同住在里维埃拉地区的威廉·萨默塞特·毛姆之手,也许第三部短篇集更应该叫《萨默塞特·毛姆:情迷邻近公寓》,格林曾声称自己不喜欢这位邻居的作品。这些故事多采用了第一人称的写作方法,格林在此一反常态地暗示读者,他是故事中旁观的叙述者,他在故事里提到了他所知道的闹鬼餐馆——昂蒂布的菲利克斯港口餐厅和伦敦的本特利餐馆,还讲了一些小寓言故事,仿佛这些故事只是他坐在街角,不小心偷听到的而已。

  第三部合集中故事的背景,看似真实的事件大多发生在英国,多与婚姻有关。往往围绕关系紧张的男女展开,从某种程度上说,很多人物都因丧失纯真而感伤,他们的对话似乎有些耳熟(格林从不是善于语言描写的大师)。在格林的小说中,关键时刻一般在黑暗中两个男人的交谈中上演,而本合集中的故事则将目光对准已心生隔阂,却未意识到感情已恶化的男女身上,这尤为让人感到不安(有人对格林小说中对女性角色的塑造颇有微词,但他们往往忽略了一点,那就是格林擅长对友谊的刻画——无论是莫逆之交,还是临时的搭伴结伙,不过遗憾的是,他笔下男女之间却总有一种隔阂)。换句话说,格林在此讲述的是爱情故事,而爱情中的双方都本不该坠入情网。这些故事着眼于感情的纯真,但这种纯真仅可远观,事实上早已岌岌可危,或者已经变质,格林像他喜欢的世俗化的法国人一样,对真诚往往得不到好下场、微笑友善的面具下隐藏着冷酷的成人世界有着堪比鉴赏家的洞察力。在我特别喜欢的故事《纠缠到永远》中(因故事中没有提及这个词,所以故事的标题更让人摸不着头脑),对婚姻幸福的一小段描写最后却成了对感情破裂的嘲弄。故事中最纯真,或者说最让人充满希望的时刻恰恰预示着悲剧即将上演。纯真变成了一种累赘,因为它只存在于美好的憧憬之中。

  在格林故事中,纯真无邪的人往往对悲伤的理解更为深刻,他们仿佛老于世故,但时而又抵触这种圆滑;他们甚至热切渴望某种正义,同时又清楚知道,普通人几乎永远无从获得绝对正义。他们焦虑、疲惫,又心怀期待地游离于坚定信徒的踌躇满志与怀疑论者的无动于衷之间,他们的信仰通常都以失望收场。在与故事集标题同名(《借夫记》)的故事中,其中的主角,和格林一样同为作家、正在撰写罗切斯特传记的男人,遇见了人生经历近乎白纸、正度蜜月的女人,她的纯真无邪不出意外地令男人陷入了自我折磨,他在希望保护她的同时,又渴望将她拥入怀中。“爱得越多,”另外一个故事中的男孩用自己的话复述医生的话,“危险就越多。”格林借助年老男人的口表达了自己的观点,当“所谓的性生活终结”之后,你会发现唯一持久的爱是接受一切,接受所有的失望、失败和背叛,甚至还要接受一个悲哀的事实:在生命弥留之际,最简单、最深切的渴望是有人陪伴。当男人脑中回响着“我不后悔”的声音时,他感到的更多是悲哀,而不是解脱,因为即将撒手人寰的他对一切都感到后悔。

  这些故事鲜活生动,淋漓尽致地再现了小说的精练(亨利·希克斯劳特尔步履艰难地向泳池的“浅水区”走去),最言简意赅的句子有时可以悄无声息地引发一场爆炸。“等他们回到伦敦时,”格林讲起另外一对结束蜜月回国的夫妻,“突然就是秋天了。”在格林晚期的故事中,明媚阳光下的万物都蒙上了秋的阴影,无论是海滩上寄宿的脱衣舞场,还是人物的绰号(普皮)都滑稽得令人心酸。这种滑稽俯拾皆是,比如“约瑟芬·赫克斯托尔- 琼斯”这个名字令人联想到设下圈套报复,而如影随形的伤感令这种幽默发人深省。飞机上的拘谨男子携带了旅行过夜用的小手提箱,他宣称手提箱里放的不是贪污的金钱或违禁药品,而是一个死婴。故事里这个“灰色小个子”名叫亨利·库珀,现实中,这是英国战后最伟大的重量级拳击手的名字。“那太好了,”他闷闷地说,“太好了。”当我们在另一个故事中读到这里时,会惊讶于格林居然采用如此简单的修辞,作家不应在写作中使用副词云云,于他似乎根本不屑一顾。

  格林最特别、最吸引人之处在于他对人性弱点的揭露往往透着幽默,格林和他的“碎冰”坐在阴暗处,悄无声息地嘲笑着那些因为作者或我们的喜好突然变得脆弱不堪的人物角色。最能体现这点的或许是本合集中的《八月真便宜》,格林以一场心灵游戏极尽讥讽和滑稽之能事。女人难得地离开自己那位典型的优秀干净的美国丈夫,一个人到牙买加度假,像格林笔下的众多人物一样,自由女人的心中涌动着对刺激和冒险的渴望。“他们幸福的婚姻也维持了十年了,她想,安全感与宁静多少还是会贬值的。”

  如果将作者换成亨利·詹姆斯,读者便会对故事抱有截然不同的预期:这将是一个关于英国女人来到新世界,渴望接受某种形式的教育的故事。通常来说,女人年华已逝,孤身前往热带国家度假一类故事往往有约定俗成的情节,寻找浪漫或“暧昧”的女人最终会陷入感情的旋涡。可格林故事中的女人遇到的却是一位大腹便便、上年纪的美国人,身上或许还汇集了格林,甚至格林笔下的女人都觉得可笑的特点,连男人穿的鞋都是通奸官司中“被告”的款式。

  我们继续向下读,期待着意料之中的讥讽,或者是欣慰,说不定两人真会上演一段令人大跌眼镜的浪漫爱情,但等到酒店房门打开,随着一个落泪、滑稽、孤独、虚弱和怕黑男人的意外出现,故事达到了高潮。这样的故事出自年近古稀,越来越多地触及死亡主题的格林之手,有一种特殊的感染力,格外令人心酸。故事中没有对情色的过多描写,也没有纷繁复杂的情节,只是突然切入人性的弱点,将我们对怀抱与爱情的渴望猝不及防地展露出来。我们翻开书,本以为读到的会是一个黑色幽默的故事,却突然与故事中的人物产生了共鸣,并对原本作为笑点的人物心生同情。我们仿佛又被格林带到人生的边境线上,我们心里清楚,这条分界线所隔离开的,要比墨西哥和美国宽广得多。

本站资源来自互联网,仅供学习,如有侵权,请通知删除,敬请谅解!
搜索建议:格雷厄姆  格雷厄姆词条  格林  格林词条  读后感  读后感词条  短篇小说  短篇小说词条  全集  全集词条  
美文

 漫漫长路的读后感大全

 《漫漫长路》是一本由[爱尔兰]巴里著作,人民文学出版社出版的平装图书,本书定价:21.00元,页数:302,特精心从网络上整理的一些读者的读后感,希望对大家能...(展开)

美文

 3天读懂世界史读后感100字

 《3天读懂世界史》是一本由樱井清彦著作,南海出版公司出版的307图书,本书定价:28.00元,页数:2011-2,特精心从网络上整理的一些读者的读后感,希望对...(展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