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好知 kuaihz订阅观点

 

项美丽与海上名流的读后感大全

  《项美丽与海上名流》是一本由[加]高泰若(Taras Grescoe)著作,新星出版社出版的308图书,本书定价:平装,页数:2018-6,特精心从网络上整理的一些读者的读后感,希望对大家能有帮助。

  《项美丽与海上名流》精选点评:

  ●宋氏家族、海明威、林语堂、鲁迅……旧上海的名流生活,战争时代的旷世奇缘

  ●书写的很好,但编校质量实在堪忧

  ●#2018110#

  ●看完《潘先生》和《香港假日》后买下本书,只是想看八卦,却是意外地好看。作者以优雅的文笔,追寻一段往日时光,意味深长地以外滩踩踏事件结尾,为三十年代上海租界的生活唱一曲换歌。

  ●文字优美,史料丰富,既有八卦,也有严肃历史,作者4年时间,两次造访中国,查阅大量档案资料,有对核心人物的勾画,也有对时代的记录,是了解项美丽和旧上海历史不可多得好作品。

  ●看外国作者写中国近代史要有些耐心,因为通篇会有些许混乱,但角度很独特,读来新颖。行云流水地写另一个作家的传记,横跨二十世纪,仿佛穿越一般。

  ●看过项美丽的回忆录,再看这本基本没什么新意

  ●传奇女性在大上海,严肃却又好读,推荐!

  《项美丽与海上名流》读后感(一):一段意味深长的中国史

  项美丽是个中国化的名字,但她却不是中国人,而是美国人艾米莉·哈恩,是《纽约客》杂志的一名记者,于1935年来到中国上海,见证了抗日战争全面爆发前上海“十里洋场”的一面。但她更为人所周知的,是这位女记者与邵洵美之间的一段旷世奇恋。

  那么,邵洵美又是何许人也呢?邵洵美是新月派诗人,同时也是散文家、出版家、翻译家。新月派是中国现代新诗史上一个重要的诗歌流派,受泰戈尔《新月集》影响很深,知名诗人还有闻一多、朱湘、胡适、徐志摩、卞之琳等——当然更准确地来说,邵洵美属于后期新月派。

  北宋词人柳永在其《鹤冲天·黄金榜上》上云:“才子词人,自是白衣卿相。”项美丽与邵洵美之间,就是一对名副其实的“才子佳人”。项美丽来到上海的华懋饭店时,与华懋饭店的主人,犹太人维克多·沙逊爵士结识,并借由他进入了中国外侨社交圈,于是相继认识了海明威、卓别林等曾在上海流连过的文化名人,而与邵洵美的邂逅,既改变了邵洵美,也改变了项美丽。加拿大人高泰若的《项美丽与海上名流》讲述的主要就是两人之间的故事。

  1930年代的上海,一直到1941年12月7日的珍珠港事变,都一直是旧中国看世界的一个窗口,也是外国人来中国最经常去的城市——所以项美丽,也就是艾米莉·哈恩,来到的中国城市当然就是上海。当时的上海,正处于一个畸形的繁荣期,各色人等鱼龙混杂。记者身份所特有的一种敏锐性,使得项美丽观察起上海来当然有自己的心得;也是因此,她得以结识邵洵美,构成了《项美丽与海上名流》这本书中很重要的篇章——开篇说的就是邵家,最后依然是在说他们俩,特别是作者甚至还在揣测:项美丽“是否在无意间成为邵洵美的死因之一”。

  但是很显然,旧社会特别是1930年代以后的上海滩,不止有“十里洋场”,当然也不止有“才子佳人”,还有连年不止的战乱——维克多·沙逊爵士就一直为他的华懋饭店的安危担忧。而这些也成为了记者艾米莉·哈恩在上海期间的重要工作内容之一。

  不过更值得玩味的反倒是,作者在通篇充满怀旧意味的同时,却于“后记”中进一步介绍了他所见到的大都市上海:既有以“三分之一音速”运行的现代化的磁悬浮列车,却依然不免有一些不应景的杂音在其中——比如他认为,外国游客时常会遭受卖假劳力士的商贩和“按摩小姐”的骚扰;还有比如发生于2015年元旦前夕的一场伤亡惨重的踩踏事件!

  黄浦江依然在静静地流淌着,直到流入东海。无论什么时候,无论什么地方,总有一些东西要永远地消逝,而总有一些东西会永久地留下来——倒也不仅仅只是上海,倒也不仅仅只是发生在项美丽与邵洵美之间的一场旷世奇恋。

  《项美丽与海上名流》读后感(二):那一段意味深长的历史

  项美丽是个中国化的名字,但她却不是中国人,而是美国人艾米莉·哈恩,是《纽约客》杂志的一名记者,于1935年来到中国上海,见证了抗日战争全面爆发前上海“十里洋场”的一面。但她更为人所周知的,是这位女记者与邵洵美之间的一段旷世奇恋。

  那么,邵洵美又是何许人也呢?邵洵美是新月派诗人,同时也是散文家、出版家、翻译家。新月派是中国现代新诗史上一个重要的诗歌流派,受泰戈尔《新月集》影响很深,知名诗人还有闻一多、朱湘、胡适、徐志摩、卞之琳等——当然更准确地来说,邵洵美属于后期新月派。

  北宋词人柳永在其《鹤冲天·黄金榜上》上云:“才子词人,自是白衣卿相。”项美丽与邵洵美之间,就是一对名副其实的“才子佳人”。项美丽来到上海的华懋饭店时,与华懋饭店的主人,犹太人维克多·沙逊爵士结识,并借由他进入了中国外侨社交圈,于是相继认识了海明威、卓别林等曾在上海流连过的文化名人,而与邵洵美的邂逅,既改变了邵洵美,也改变了项美丽。加拿大人高泰若的《项美丽与海上名流》讲述的主要就是两人之间的故事。

  1930年代的上海,一直到1941年12月7日的珍珠港事变,都一直是旧中国看世界的一个窗口,也是外国人来中国最经常去的城市——所以项美丽,也就是艾米莉·哈恩,来到的中国城市当然就是上海。当时的上海,正处于一个畸形的繁荣期,各色人等鱼龙混杂。记者身份所特有的一种敏锐性,使得项美丽观察起上海来当然有自己的心得;也是因此,她得以结识邵洵美,构成了《项美丽与海上名流》这本书中很重要的篇章——开篇说的就是邵家,最后依然是在说他们俩,特别是作者甚至还在揣测:项美丽“是否在无意间成为邵洵美的死因之一”。

  但是很显然,旧社会特别是1930年代以后的上海滩,不止有“十里洋场”,当然也不止有“才子佳人”,还有连年不止的战乱——维克多·沙逊爵士就一直为他的华懋饭店的安危担忧。而这些也成为了记者艾米莉·哈恩在上海期间的重要工作内容之一。

  不过更值得玩味的反倒是,作者在通篇充满怀旧意味的同时,却于“后记”中进一步介绍了他所见到的大都市上海:既有以“三分之一音速”运行的现代化的磁悬浮列车,却依然不免有一些不应景的杂音在其中——比如他认为,外国游客时常会遭受卖假劳力士的商贩和“按摩小姐”的骚扰;还有比如发生于2015年元旦前夕的一场伤亡惨重的踩踏事件!

  黄浦江依然在静静地流淌着,直到流入东海。无论什么时候,无论什么地方,总有一些东西要永远地消逝,而总有一些东西会永久地留下来——倒也不仅仅只是上海,倒也不仅仅只是发生在项美丽与邵洵美之间的一场旷世奇恋。

  《项美丽与海上名流》读后感(三):这不只是故事

  本书拿到手上之后,我有一种特别想去一探究竟的渴望。这种渴望不只是因为对项美丽和邵洵美的传奇的爱情故事的好奇,还有对在他们身上所体现的历史厚重感的一种关注,有人说这是一段别样的历史,读完这本著作之后,我更加认可了这个看法。无论如何,整本书读完,我再不能简单地像以前那样去理解一个风流富家才子和一个跨国的女记者的故事,因为,在这段历史中,他们是那么的不一样。

  关于这两个人的故事,之前在有些书中或者文章中已经有所涉及,但是这本著作的独特之处就在于其厚重的历史感和人物之间的这种多线索叙述。这样的一种方式,读来既没有看历史书那样的沉闷压抑,又没有看一个旷世奇缘故事的肤浅,所以以项美丽和邵洵美为中心,这样一本著作无疑给了想了解那段历史和在那段特殊历史时期的人物的人们提供了很好的阅读空间。

  整本书读下来,我可以基本判断,作者是一个对待历史严肃的人,他的文字严肃且认真,书中有介绍,为了尽可能地对那段历史进行准确描述,他做了很多案头工作,利用四年时间的走访、调查,用真实的史料还原了那段历史,这同时也为我们了解抗战时期的旧上海,甚至当时中国的社会现实提供了极为宝贵的材料。成长在和平时期的我们,在读那段历史的时候,尤其在讲述旧上海的难民潮、犹太难民的涌入、上海的集中营等这些事件的时候,我的感受是,在动荡的年代里,这些真实事件发生的同时,每个人似乎都被赋予了一种特殊的意义,而像项美丽和邵洵美这样的人,是无论如何也不会想到,他们在这个时代里的爱与这个国家命运之间的纠缠,是那么地真实且复杂。

  从20世纪30年代至40年代,项美丽在这段时间里见证了中国上海彼时的繁华与落寞,这正如她在中国时传奇的人生经历。项美丽由初入上海时的不适到后来连自己都认为死后会葬在中国,这是她来中国之前自己都难以置信的事,这个具有现代意义上的女性在前后选择上态度的转变,一个是因为邵洵美,一个是因为当时上海和国际上的现实。

  人是自由的,但这份自由是相对的,对一个来自美国的这位女记者而言,她也许很自信地认为自己可以计划或者左右自己的人生,但是当社会现实在她眼前一一呈现时,我们如果说她是被动地去接受,不如说这是她在面对眼前的一切时的本能反应。穿梭于各名流之间,项美丽自然有这样的便利条件,在与这些名流之间的接触与交流中,我感受更多地是他们在文化上的相互碰撞,这对我们现在来回顾那段时期的各路名流来讲,尤其是文学界的一些文人、作家还有那些政客来说,无疑是赋有巨大积极意义的。以项美丽和邵洵美为中心,他们接触到了至今在文学和政治上都具有深远影响的人物,从某种程度上来说,他们是幸运的。特殊时期会造就一批特殊的人,现在他们中的一些人在饱经沧桑之后已经离我们远去了,历史不会再重演,对这个时代来讲,那段时期在文化上的繁华,一切也都已经逝去了。

  项美丽与各路名流在形式多样的场所集结,她对一切都很好奇,又具有很强的探索精神。身处名流与政客之间,我们可能有时候会觉得他们的生活有些奢侈,但是通过作者的文字描述,我们也能感受到他们的生活里也充满了亲情、友情、爱情、背叛、矛盾、疏离,等等,他们做着本属于名流应该做的事。作者一直用“第三者”的角度旁观这些在历史上或重或轻的一众人物。但是在有的时候,我们也会体会到他们身上所体现的人文情怀,作者在描述某些事件和场景的时候,虽然没有用很多的文字去抒情渲染,但是我们依然能隐隐地感到在那个时期,那些充满爱的人们,似乎已经弱化了国别、种族等问题,他们利用自身的优势去爱人,为了尽可能地帮助那些需要帮助的人,他们试图去做这样的努力,我理解成这是人的一种爱的本能,它让我们体会到在那个动荡时期的温暖,也许这是作者有意或者无意在做这样的描述,但至少,在读者感到残酷现实的同时,也能感受到一种安慰。

  本书作者无意于做任何价值判断,他以史学家的眼光冷静地描述那段时期上海滩的历史画卷,客观地展示人物的轨迹和精神面貌,这样的一种梳理使读者能以真实的感受去诠释那段历史以及那段历史中的各色人物。毫无疑问,这本纪录片式的著作是对一个时代的记录,这些文字,无论对那个时期的中国和世界来说,都是意义非凡的。

  《项美丽与海上名流》读后感(四):项美丽:游走在人生边缘的书写者

  她自诩“坏女孩”,为爱离家出走意外邂逅上海名流,以跨文化视角书写民国时期的众生万象。

  上世纪三十年代的上海被称为“东方巴黎”,各路帮派、商界名流、洋人买办、文人雅客等等多方势力汇聚于此,独特的地理位置、便利的交通更赋予其吸纳外来文化的优势,西方与本土文化的结合催生出“海派文化”,大都市自由开放、吸收创新兼并的文化气质也引来不少冒险家前来光顾。

  十里洋场灯红酒绿,靡靡之音纸醉金迷。充斥着金钱、美女、权力之争的上海滩,因为一个美国女作家的到访而愈加熙攘。这位被媒体奉为美国最聪明的年轻作家艾米丽·哈恩(Emily Hahn),也正是后来被爱情本土化了的“项美丽”,大众不免将其与赛珍珠(Pearl S. Buck)相提并论,她们之间有太多的共性:同为来自美国的女作家,自幼接触东方文化并在其作品中留下她们对中国的印象;身处中国抗战时期,所写的移民文学留下了大量鲜活的生活经验和文化意蕴,所译的作品让世人刷新了对中国的认知;出人意料的是,她们在情路竟也如出一辙,赛珍珠恋上诗人徐志摩,项美丽情牵作家邵洵美,巧合的是这两段爱情都无疾而终。

  和作家交往是一场冒险,他们缜密的心思无时无刻不在编织着看似无意识的生活。正如项美丽和赛珍珠都将各自的中国情人记录在字里行间,大同小异的爱情只不过是男女主人公的名字换了又换,她们却秘而不宣,在文本中尽享游走在人生边缘的自由和洒脱。

不受宠的女儿,不安分的青春

  项美丽在其作品《中国之我见》(China to me)中曾有过如此的表态:“想了解我,不是一件简单的事情,除非你不嫌麻烦的话。”口出此言的她已走过了大半生,回顾往事思绪万千,饱经风霜却又津津有味。人生的每次转场都是未知的冒险,这种猎奇精神从童年时期就显露无疑,正像妈妈给她的昵称“米奇(Mickey)”,头脑中充满了奇思妙想,活力十足。儿时的偶像尽是小说里的探险家大卫·科波菲尔、哈克贝利·费恩。无论是接触大自然时的无所畏惧,还是沉迷于阅读时的如痴如醉,小米奇都表现出超越于同龄人的耐力与成熟。

China to Me评价人数不足Emily Hahn / 1975 / Da Capo Press Inc

  当小米奇在书架上无意翻到萨克斯·罗默(Sax Rohmer)的小说,傅满洲(Fu Manchu)戏剧性的东方形象让她为之感到震撼。从那时起,她就开始憧憬那个陌生的国度,一想到这些,眼前便浮现出小说里提到的灵长类动物、神秘组织、鸦片烟枪以及身着长袍的知识分子形象, 他们与现实生活相差甚远,却又尽在眼前。

  在庞大的哈恩家族,姐妹成群,父母的宠爱往往分摊不均,米奇的存在太过渺小了。在她的脑海中,虚构的张力大过现实的繁华。米奇生活的城市圣路易斯是作家T.S.艾略特、田纳西·威廉斯、巴勒斯的故乡,可谓名副其实的文学之城,如此文化氛围燃起了她对写作最初的热情,敏锐的观察、戏谑的语言、写实的内心独白,与她通信的家人和朋友成了她最早一批读者。写作满足了她的表达欲,也弥补了小时候常常被忽视的缺失。

美丽与女儿

  之后举家迁移到芝加哥,米奇又对艺术博物馆流连忘返,心底酝酿着成为一名雕塑家的梦想。然而事与愿违,在威斯康星大学读文科的她转读工程学,即便被教授告知身为女性难有作为,倔强的她仍然一意孤行。如此叛逆的基因似乎来自母亲汉娜·舒恩,作为女权主义的拥护者,她挣脱传统守旧的藩篱,超前的服饰和骑行装备曾令行人震惊侧目。

  出于他者对女性的轻视,或是教授对学术能力的质疑,米奇以实际行动终结了鄙夷的目光,成为建校以来第一位采矿工程师,但没过多久她就厌烦了按部就班的工作,四处游历的心跃跃欲试。一个偶然的机会,她被录用为新墨西哥州“印第安环游”的导游,风餐露宿但乐在其中。几个月之后她成为哥伦比亚大学的研究生,就此开启传记作家生涯。身为专职记者的姐夫将米奇的稿件投给了报刊杂志,起初并不顺利,而在之后的六十年中,米奇成为《纽约客》的终身专栏作家,发表日常随笔、小说故事超过二百篇。看准了她独特的文风,几篇见刊后,出版商纷纷找上门来签约,然而好景不长,经济的萧条让刚有起色的写作事业一蹶不振,与其疗伤备受打击的心,不如一场说走就走的旅行。

  加入红十字、收养孤儿、照顾狒狒以及十多天的丛林徒步游……两年的非洲历险记成就了米奇的两部作品:旅行游记《刚果独行》和小说《赤脚》,当她回到纽约,每况愈下的生活让她感到心灰意冷,与有妇之夫的剧作家艾迪保持着暧昧才得以维持生计,这段不温不火的感情没多久便以分手告终,此时海伦的婚姻也正遭遇危机,同病相怜的姐俩打算漂泊海上以解忧愁, 缓冲烦恼等待命运的回暖。

  经过跌宕起伏的生活,米奇身经百战,每当挫败感袭来,她学会了顺势而下,从不正面对峙,精彩总是在想象之外,身为写作者,她早就心知肚明,小说的情节和人生的起伏相差无几。

鸦片与爱情:中国情结与旷世奇缘

  1935年,正逢而立之年的米奇登上了开往远东的轮渡,最初计划以此作为非洲的中转

  站,意想不到的是一待就是四年,上海成了她的第二故乡。媒体的关注使米奇成了上海名流社交圈的焦点,她和随从宠物猴,成为华懋饭店的常客,这座由上海滩首富维克多·沙逊亲手打造的标志性建筑迎来送往的皆是精英阶层,在《字林西报》当记者的间歇,米奇常约友人做客于此。在宴会上,她熟识了宋子文、卓别林、海明威、萧伯纳、林语堂、沈从文在内的不少文坛明星、政商大家,他们都亲切地称她“蜜姬”。

美丽与海上名流8.2[加]高泰若(Taras Grescoe) / 2018 / 新星出版社

  沙逊给蜜姬提供的奢华生活仅仅是她在上海展开传奇人生的开始,在晚宴上邂逅了风流倜傥从、才华横溢的新月派诗人邵洵美,在谈话间他们为彼此所吸引,邵洵美特地为其起了“项美丽”这个名字。从一见钟情到红颜知己,突如其来的艳遇促使她改变了行程,也让她的中国情结得以实现。情路坎坷的项美丽又一次爱上了有妇之夫,他的妻子盛佩玉出身名门望族,其祖父正是推动了洋务运动,被誉为“中国实业之父”的盛宣怀。好在盛佩玉始终怀有大家闺秀的气度,豁达地接纳了项美丽,三人和睦相处,这令外人都难以置信,成为街头巷尾的热议。项美丽以外籍人士的身份帮助邵家运送书籍和印刷设备到租界,邵洵美的出版事业才转危为安,这也令盛佩玉对她心怀感恩。

  兼有记者的胆识、作家的敏锐、译者的素养,项美丽的创作向来游刃有余。在她的作品中,除了个人的感情世界和亲身经历,日常生活的所见所闻也在她的笔下晕染开来,中国故事是她写作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素材。也正是她的译介,毛泽东的《论持久战》、沈从文的小说《边城》两部作品的英文版让西方人了解当时的中国。项美丽一生出版了五十余部作品,令她在中外声名大噪的当属《宋氏三姐妹》。在邵洵美的引荐下,项美丽与宋蔼龄相识,并在兵荒马乱的战时冒险前去重庆采访,这部作品从搜集独家资料到最终写作完成可谓历经波折。

潘先生7.5[美]项美丽 Emily Hahn / 2017 / 新星出版社香港假日8.2[美]项美丽 / 2018 / 新星出版社

  动荡的时代,摇摆的人生。一边是声名鹊起,一边却是心灰意冷。走进邵洵美的生活,项美丽才发现大庭广众之下如此精神奕奕的他,私下竟是个“瘾君子”。也许是爱屋及乌,好奇心驱使她也尝试着吸鸦片,烟雾缭绕营造的浪漫氛围让她沉浸其中。直到身为记者的她突然警醒,鸦片拖累了原本朝气蓬勃的生活,当她费尽心思戒除毒瘾回到邵洵美身边,那个风流倜傥的人被鸦片折磨得颓废不堪,昔日挥金如土的富家子弟风采不在。身体虚弱、家务缠身的邵洵美几次推脱了项美丽一起前往香港的邀约,无奈他们的感情将至冰点。

邵洵美

  从此邵洵美便失踪在项美丽的生活中,徒留小说里“宋云龙”、“潘海文”的形象。1941年,项美丽在香港恋上已婚的军官查尔斯并生下了女儿,还未来得及享受初为人母的喜悦,战争的脚步就逼近了,一家三口被逮捕关进集中营。看着襁褓中的女儿一出生就颠沛流离,情急之下,她以邵洵美妻子的身份与日方交涉,重回自由。战后查尔斯与项美丽在纽约正式结婚,过上了平静的生活。几年后邵洵美因公出差到纽约,见到了项美丽夫妇。时过境迁,在邵洵美看来,那个曾经与猴为伴,众星捧月的奇女子与眼前的项美丽判若两人,往昔炙热的爱恋早已烟消云散,化为彼此客套的寒暄。

  没曾想,这次短暂的相聚竟成诀别。邵洵美多次致信项美丽,但都音信全无。此后他便锒铛入狱,身患重病,在贫困交加中去世,旷世情缘终成绝唱。

  对于项美丽来说,上海命中注定成为她一生书写浓墨重彩的地方,是天堂,也是地狱。几近沦为瘾君子,却又赐给她缭绕一生的爱恋,直到她去世时,女儿在皮夹中发现了邵洵美的照片。半个世纪过去了,即便远隔重洋,斯人已逝,项美丽仍然独守渐行渐远的感情,因为正是这份不可言喻的奇遇回溯了一个与众不同的青春,与此同时也管窥出了一个西洋镜下不为大多数所知的诗意中国。

本站资源来自互联网,仅供学习,如有侵权,请通知删除,敬请谅解!
搜索建议:项美丽与海上名流的读后感大全  读后感  读后感词条  名流  名流词条  海上  海上词条  美丽  美丽词条  大全  大全词条  
美文

 《忆往说趣》的读后感大全

 《忆往说趣》是一本由王世襄著作,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出版的平装图书,本书定价:25.00元,页数:188,特精心从网络上整理的一些读者的读后感,希望对大家...(展开)

美文

 时光陷在静美里

 很喜欢童年时光,它就像爬上树梢的那枚弯月,温柔而柔和的挂在了旧时光的树梢,回眸间能远远地望见那段氤氲了的妩媚和清纯。还有那温润一生的亲情,亲情就像妈妈做的棉衣...(展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