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好知 kuaihz

我心中的圣物叫蒲团

  小时候住在山区,周围全是山,山上却没几棵树。满山怪石嶙峋,寸草难生。人说那是个“兔子不拉屎的”地方。草木稀疏,兔子没吃没喝,连躲的地方都没有,哪有在光天化日之下拉屎的胆量和心情。所以,那地方缺木材。屋子里,除了大梁、檩条、窗户门、饭桌子、炕沿是木头做的,再就看不到什么木制品了。地下摆放一只木制躺柜,算是殷实人家最贵重的财产,其它桌椅板凳则属奢侈品了。大人们见识多,兴许见过,孩子们连桌椅板凳什么样子都想象不出来,甭说沙发了。

  

  勤勉的乡下人,很少有坐的功夫,要坐:上炕。家里来了客人,生疏点的,比较客气,坐炕沿,腿耷拉在地下;熟络的亲朋好友,不用言语:炕里边请。家里的人除了炕上的老人孩子,很多时候坐蒲团。烧火做饭,拉风匣,场院里剥苞米,倒是可以坐到柴草上,但是,有蒲团垫在屁股下,就舒服多了。农家夏天的晚饭,大都在院子里吃。饭桌周围,摆一圈大大小小的蒲团。大人坐大的,孩子坐小的。碾盘上放个蒲团,夏天乘凉的时候,坐上去免得着凉;地头上备两个蒲团,歇憩的时候当枕头。过年的时候,蒲团就有了大用场。带着它到长辈处磕头拜年,收到块儿八角的压岁钱,蒲团功不可没。

  

  蒲团是用河边的蒲草或苞米皮编制的。把干爽洁净的蒲草或苞米皮用一条细麻绳接续起来编成辫子,再把这粗粗的辫子盘起来,摆弄成匀匀的圆形,再用粗铁针纫上麻绳穿钉定型。一个或大或小、或厚或薄的蒲团就做成了。既不用花钱买原料,也不用花很多时间精心编制。因此,蒲团在人们的心目中没什么位置,都赶不上一个瓢。人们用它的时候,很容易找到它,因为它随处可见。用完了,随手一扔,任它去吧!丟了,不用找,再编一个;坏了,不用修,再编一个。

  

  见到寺庙里的和尚道士们打坐,身底下一概坐着黄布罩面的蒲团,是很久以后的事情了。神职人员们整天坐在蒲团上忙着普渡众生,受恩受惠的人们在磕头作揖或还愿的时候,肯定把蒲团和香火灯烛罄儿木鱼等都视为心中的圣物。庙堂里,蒲团一律摆在正中的位置上,无人敢于随意践踏。可见,一样的器物,在不同的时间不同的空间为不同的人服务,其社会地位和发挥出的功效截然不同。

  

  没有参加家乡的堂妹婚礼。据说,新房有两间,一间砌炕,炕上有炕柜,地下有木制沙发、茶几和书柜,为冬天的居室。另一间备木制二人床,西式真皮沙发,梳妆台、大衣柜一应俱全。灶间锅台上镶着白瓷砖,烧的是沼气。于是,无端地猜想,早年在灶坑前经常见到的蒲团们早已全部下岗了罢。

本站资源来自互联网,仅供学习,如有侵权,请通知删除,敬请谅解!
搜索建议:我心中的圣物叫蒲团  蒲团  蒲团词条  圣物  圣物词条  心中  心中词条  
美文

 花嘎,灵魂的巢

刚下车,芳就被花嘎特有的维度感动了。她的心不再纠结,清新的空气与暖暖的人情融化了她还未出发时的情绪。来与不来,她作过久久的思考,斗争。不来吧,作为木子的女朋友,...(展开)

美文

 微笑着做一个优雅的女人吧

 优雅的女人不是不懂得开朗,只是不会不分场合、不看对象并且很自以为是的嘻嘻哈哈,而不顾他人的感受。她懂得聆听是一种艺术,同时,也是对他人最起码的尊重。她清楚的知...(展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