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好知 kuaihz订阅观点

 

《市场的逻辑》的读后感大全

  《市场的逻辑》是一本由张维迎著作,世纪文景 上海人民出版社出版的精装图书,本书定价:60.00元,页数:388,特精心从网络上整理的一些读者的读后感,希望对大家能有帮助。

  《市场的逻辑》精选点评:

  ●是中国人就读。

  ●断断续续读了也就四年多吧

  ●关于金融危机的观点持保留态度,但对市场逻辑的解释很专业

  ●写得很通俗易懂,数据很充分,对经济危机的那一章也很好。但太啰嗦了,许多内容出现了不止两三遍,如果能压缩到一半的容量就好了

  ●市场经济的旗手…知道了奥地利学派和芝加哥学派…

  ●不知道是他书中的观念都早已接受并认可,还是原来的期望太大,没有什么新收获

  ●张维迎的这本书写得不算精妙但是非常好看,而且以前有许多不明白的地方看完本书之后有醍醐灌顶的感觉。当然,作者所倡导的市场经济体制在我国恐怕一时难以实现,不得不说这里面有太多的牵扯。

  ●有张维迎老师,你可能看到他的缺点;没有张老师,你可能也不知道他的优点。

  ●坚定不移的市场经济支持者,不能否认市场经济确实有自己的治愈能力,遇见任何的经济危机,靠自己就能挽回。但是结合政治,就完全不一样了。美国1920的经济危机,作者说其实是可以靠市场自己挺过去,那作者有没有考虑政治上的动荡?当危机来临,政府没有任何措施,任由市场自己调整,这期间必然带来政治上的动荡,如果人民高素质,可能只是和平换个总统,可是在中国呢?一场经济危机,政府任由其发展,绝对等不到春天,政府已经不稳了!!所以在考虑任何经济的情况下,都不是单独出来讲的,而是要结合政治现状来讨论。

  ●很有逻辑的排版,里面最吸引我的一篇恰恰是我很想反对的,hh

  《市场的逻辑》读后感(一):语言直白观点直接,可以看看

  初拿到这本书时觉得很厚,但排版很空,粗略瞄下觉得内容涉及太多政治性东西, 觉得又是一本说教的书籍,就将其束之高阁。

  后来一次偶然看了导论,觉得书的语言直白逻辑清晰观点明确直接,作者深入浅出的归纳了很多现象,觉得还是不错,就花了点时间去看,收获还是颇丰。这本书可以不必由头到尾 按顺序阅读,每个人根据自己想要了解的内容选择看即可,有浅层次的,也有深度的内容,适合读2次。

  本书是难得的可以在经济学书中明确看到作者强烈表达自己观点的书,还是值得品味,但有点可惜是有些内容张教授没有深度的讲,可能一方面和本书本来就是各种文稿的集合有关,有兴趣的可以继续去看些他推荐的书。同时还有点可惜的是这本书时间有点久远,虽然是13年再版,但内容基本是09年左右的,但可以从他里面的观点去对照现实

  《市场的逻辑》读后感(二):不管黑猫白猫,能抓住老鼠都是好猫。

  最奇怪的地方在于价格双轨制这种大政府改革方案是为奥地利经济学派发声的张维迎教授提出的。书里面零散的观点很多但难成体系,更多的是张维迎教授对于中国经济顶层设计的一些思考。有趣的地方也在于上个世纪末期得到西方经济学界广泛赞誉的俄罗斯休克疗法最终失败,雄踞北亚东欧的毛熊竟成了一头病怏怏的贵宾犬,寡头的盛行与产业结构的降级造就了破败的东斯拉夫。但是,因为改革措施的零碎与渐近,甚至是没有配套顶层设计大多数情况下靠民间自发推动倒逼改革的中国反而在21世纪后爆发出了无与伦比的勃勃生机。另外社会的长期稳定必然离不开规模庞大以致于占据绝对数量优势的中产阶级,只有中产阶级才会成为社会秩序最忠实的拥戴者与保护者。看似推崇奥地利学派与新自由主义经济学的张维迎教授实际上是对亚当斯密的一场复兴,毕竟国民财富的增长才是经济学最现实的意义。不管黑猫白猫,能抓住老鼠都是好猫。

  《市场的逻辑》读后感(三):万恶之源

  据传张是因言获罪而从P大退下来的,看这本书大致就知道为什么了。撇开正题不谈,先向敢于发出不一样声音的有良知的知识分子致敬。

  好吧,还得补充一句,不是写什么书评的,只是随意写下一些感受,不想写在老板看得着的地方误以为我很闲而已。。T.T

  在凯恩斯主义和后继者芝加哥学派主导了经济学话语权的今天,除了知识分子,怕是再没有人敢于鼓吹奥地利学派的言说。当政者要宏观调控这样强大的施政工具,为商者自不肯放弃国家派发的巨大红利,长此以往,饮鸩止渴。为政之人是在钢丝上跳舞,辗转腾挪的空间极其有限,要放任市场自流,彻底放弃经济上操控社会的权柄,非大才干大气魄者绝不敢为,可以理解。而从中不断获益的商人、官僚,则大概可以视之为不断抽空这国家庞大身躯的病瘤了——没有任何在道德上谴责的意思,怎样的人一定是怎样的社会环境塑造出来的,承认每个人的欲望和有限的道德自制能力,承认他们的既得利益,是理智解决社会问题的先决条件。各行各业中政府干预的副作用见得太多了,大到打造新产业的国家战略,小到补贴科技创新的项目上马,无不引得敏感之人趋之若鹜,竞相追逐。政府砸下的蛋糕,只会造成市场里过多的参与者,每况愈下的市场环境和道德水平,却鲜见成长壮大成熟的先进产业。丝毫不怀疑政府的良苦用心,可揠苗助长的行为在市场这样复杂的系统中往往是遗毒甚远的。这使得我在做任何探索写每一个字时,不得不更审慎更纠结,除了帕累托改进这样不得不违反的戒律,还要更慎重地思考政府的善意参与和推动,会带来怎样的流毒,能驱使的杠杆一下就变弱了。

  从经济学领域研究溯源,又一次遇到了哈耶克。以前沿着政治学的线索读到的通往奴役之路,习惯性地读过之后难以系统提炼出提纲挈领的理论架构来(亦或是因为没有与人探讨而随着时间忘却了,反正结果都是一样),最后只把每一本书都当作是一些基本的训练,让一些基本的理念和推演在脑海里生根,让自己行事时更笃定更难为人所扰,这次却借着这本书把这些想法投射到经济领域,看得到中国大地上活生生的实例——以前以为自己对权力的认识或多或少有一些了,却发现自己其实远不够警惕。权力是罪恶,无论是颐指气使地对他人横加干涉,还是在善意外衣下轻柔抚摸。

  然后就想到了古代中国的官僚体系。熟读儒家经典绝不是当其为简单的考试内容作为公平的选拔标准,近来愈加觉得这是为政者必备素质之一了——对他人痛苦感同身受的能力和对权力的敏感戒备,我以为是为政者最重要的素质。中华文明的早熟和大一统的传统,使得后者的萌芽最终被掩埋在时光之中,而一味地强调前者,也是中国始终不能产生现代政治结构的重要原因之一吧。

  再然后,其实可以看到,张那辈人毕生经历见闻所总结出的理念,在我们这样的后辈看来却是越来越接近理所当然,这自然是时代改易、沧桑巨变于人心上的投影。于是,不论如何,都值得感叹,这是一个不断向前奔跑着的时代,尽管步子太快每个人都有些彷徨无措,这并不妨碍它成为一个里程碑式的过去。而在这样一个转折点上,我相信每个人,都有机会以异乎寻常的伟力去改变世界改变历史,这力量是时代的是历史的,它赋予了你我,当慎用之。

  《市场的逻辑》读后感(四):市场和改革注定不可分

  1. 经济学上的可行性,一个观点就是满足相关者的参与约束和激励相容约束

  2. 市场化的改革,往往没有一个特别清晰或者说足够长远的规划,规划总是在推进的过程中不断的调整。虽然可能试图做一个长期且有效的规划可能是徒劳的,但是,在这个过程中,大量中短期的规划,恰到好处的因势利导以及作出变革决策的政治勇气是必要的。改革的成功可能是由不断的“摸着石头过河”组成,也很有可能是一个歪打正着、无心插柳的结果。

  3. 在改革中起根本性作用的就是市场规律。市场规律描述的是人的集体行为,因此就必然反映出最普遍最基本的东西,也就是人的本性。人追求更好生活的需求就构成了其工作和创新的激励。所有人的利己在整体上就表现为一个互利共赢的趋势。人可以改变个性,但无力改变普遍的人性,因此,再强大的政府都无力抗衡市场规律。从这个角度来说,反规律就是反人性,反人道。

  4. 在改革过程中,一个关键的因素就是人(企业家)的流动。人向哪里流动,对应的所有制经济就可以得到迅猛发展,即从基于职位的权利到基于财富的权利的转变,人出于利己的动机必然随之作出转变。

  5. 中国企业家的行为一直混合了价值创造和寻租活动,但是经济的发展和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说明价值创造必然是更主要的。从经济学的角度来说,寻租(往往体会为受贿的形式)作为市场行为的一部分,比计划行为具备更高的资源配置效率,也有一定的正面作用。这是两种权利并存时期的必然,也会随着市场的逐步健全、管制的逐步放松而逐步缓解。这可能可以认为是另一个意义上的“性本善”,人的是利己的天性,而不是犯罪做坏事的天性,在不恰当的制度下利己的天性走向了犯罪,在恰当的制度下利己的天性可以导向进步。企业家的职能之一是处理不确定性和创新,在不恰当的制度下,处理政治不确定性和制度创新占主流,实际上是腐败的另外一种说法;而在恰当的制度下,当处理市场不确定性和技术创新成为主流,腐败变成了相对效率低下的行为时,可能会自然受到抑制。

  6. 可以认为当前国企的工资待遇也是"双轨制"的一部分,最初是出于公平的目的,但是最后符合了经济学的考量.通过这种手段,人才会因为工资相对较低逐步走入市场,从而提高整个社会的资源配置优化效率.

  7. 中国农民的贫困,从根源上始于建国初期的工业化战略,政府通过“剪刀差”的形式变相对农民征税,使农业支撑工业发展。

  8. 关于道德的标准和经济的标准:我们习惯于用道德标准衡量经济活动,把经济和道德从对立的角度混为一谈。历史已经证明,道德的统治(在这里主要意思是顽固的假道学统治)已经行不通,而经济的标准在道德上又受到鄙视。其实,经济活动是处于人的天性,道德也是人的天性体现,两者不应该存在任何意义上的冲突。

  9. 城镇化和新农村建设是什么关系?两者是否存在着冲突或者只是换了一种说法?按照一般的观点,城镇化应该是新农村的一个更贴切的表达,城镇化的新农村是不是应该有什么特殊的属性?还是只是应该向现有的城镇模式靠拢?又或者,这就是一个边走边看的过程。

本站资源来自互联网,仅供学习,如有侵权,请通知删除,敬请谅解!
搜索建议:《市场的逻辑》的读后感大全  读后感  读后感词条  逻辑  逻辑词条  大全  大全词条  市场  市场词条  
美文

 华山论剑

背包深挎,始足万里。超市横扫,物资丰盈。大巴直达,一路昏睡。华山脚下,激动昂扬。旅馆下榻,始终难眠。期期盼盼,夜幕已浓。出发玉泉,步履轻盈。溪水山涧,渐有诗意。...(展开)

美文

 乞力马扎罗的雪经典读后感有感

 《乞力马扎罗的雪》是一本由[美]海明威著作,上海译文出版社出版的平装图书,本书定价:28.00元,页数:449,特精心从网络上整理的一些读者的读后感,希望对大...(展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