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好知 kuaihz订阅观点

 

《孟子趣说1》经典读后感有感

  《孟子趣说1》是一本由熊逸著作,中国华侨出版社出版的288图书,本书定价:32.00元,页数:2012-2,特精心从网络上整理的一些读者的读后感,希望对大家能有帮助。

  《孟子趣说1》精选点评:

  ●打哈哈中间还是有真内容的,看《大秦帝国》2,张仪把孟子气吐血了,我就好奇孟子的学说,于是来看这本书了

  ●好熊在微博上说他自己都对春秋大义之前的作品很看不惯,也劝读者别再感兴趣了。这孟子趣说最初应该是发在网上的帖子,所以嘛语言风格这个样子也能理解。大概有15%的内容值得看看吧,其余就是一点都不好笑的插科打诨。

  ●蛮有启发性的。但是哗众取宠的废话太多了。

  ●好熊带我读书系列。多年前看过的。

  ●比当年读杨伯峻版的孟子译注有趣多了,只是很多段子有些莫名其妙。2017.1.16~2017.1.29

  ●熊逸的书,挺有趣的,传统国学入门我觉得可以看看。看完周易江湖以后,对熊逸的书就着了迷,一刻不停的就想读猛子趣说了。感觉还行,用很通俗的话把孟子第一篇讲完了,算是打开了一扇窗,让我看到了以往从来没见过的东西

  ●以后再看看

  ●3.5星。十年前的天涯体,现今已经蔚然成风,各种戏说调侃之下,是严谨但不严肃的学问和见识。在无法潜心治学之时,也算开卷有益。

  ●我觉得比 华杉讲透孟子 让我更容易理解

  ●思想、观点都还不错,就是大段莫名的段子算怎么回事啊,幽默么?好无聊。

  《孟子趣说1》读后感(一):都是梁惠王的事

  魏國國都>大梁(現河南)>諸侯王:梁惠王

  晉(現山西省)>三家分晉:韓,趙,魏

  禮儀之邦>禮:指政治,森嚴的等級制度。

  王(周天子)----->公>侯>伯>子>男(各諸侯國)-------->霸:江湖地位。

  o,梁惠王僭越稱王,禮崩樂壞了。

  大一統,才人沒那麼重要,奴才才重要。人才才分裂時代才會被重視。

  梁惠王失去兩個人才>圍魏救趙,馬陵道之戰的孫臏&秦國商鞅>來了個山東好漢孟子

  未完待續。。。

  《孟子趣说1》读后感(二):嬉笑怒骂中让我读懂了孟子

  这本书的语言风格接近白话文,对于讲究文采的人初初读起来不是很习惯,但好处就是将孟子的思想以很轻快活泼拉家常的方式讲解了出来,同时加进了作者自己的思考。文章条理很清晰,有对古代先哲的敬仰,同时讲出了为什么儒学僵化、官方化后蜕变成了吃人了礼教。作者的观念与时俱进,没有一味吹捧传统,而是加进了作为现代人的思考。写得挺好的,很有意思,就是有时候觉得段子有点长,有点过了。

  下面摘录一下原文

  “要不我说重视祖国传统文化是对的,但也没必要把它抬得过高。就拿孟老师说吧,他有很多光辉的思想,但那到底是两千多年前啊。他老人家看过的书没我们多,能参考的历史经验也没我们多,他所处的社会也远没有我们复杂,所以呢,他的很多思想在现在看来到底还是略嫌单纯的。我们应该学习,应该了解,但膜拜还是免了吧。”

  《孟子趣说1》读后感(三):由此书来评“快餐国学”

  本来是想打4星的,但想了想还是三星。简评此书优缺点,也是许多“快餐国学”的优缺点。

  优点:1.国学的平民化。什么《孟子》《论语》之类的书,经过从小学就开始强制的灌输学习,很难让人不产生抵触情绪。所以最近几年出现了很多“极简××”,(极简左传、极简史记等)“讲透××”之类的(华杉讲透孙子兵法等),也包括《明朝那些事儿》等,都是通过大白话来讲国学史学,确实能提高阅读兴趣。当然,这些书也是快餐文化的必然产物。大家没有耐心和时间边读原著边找翻译。

  2.不单纯是字字落实的翻译。原文+翻译的模式除了中高考语文,实在没有市场。这个书的一个优点是结合了一些别的史料解说孟子,而不仅仅是停留在孟子的时代单调的说孟子

  严重的缺点:

  1.作者碎碎念。罗里吧嗦至少占了本文三分之一的篇幅,感觉是在聊天、讲课,而不是在写书。文字落定于纸业上需要逻辑,需要简洁,在这个赚稿费和出版费的年代,任何的啰嗦都是凑字数,都是耍流氓。百度了一下作者其人,说是来自天涯的大v,发帖碎碎念没关系,但既然出书了,就应该把一些没意义的语气词连接词删掉。而我怀疑作者根本没有定稿,纯属随心所欲的写,想到哪儿写到哪儿,甚至有许多说话的时候才会带的很多“碎词”出现。本书共有3本,如果作者能够定稿,我相信至少可以删去一本的字数。

  2.最不能忍的,作者态度不严谨。不要求像陈寅恪季羡林的那种严谨,至少不能像作者这样。书里一段是这样的:“我对“行或使之,止或尼之”的理解和常见的一些版本不大一样。我正为客异地,手头资料很少(这时候真是很怀念家里的那些书啊),就拿朱熹的解释放过来给大家参考吧”。作者的解释是“为客异地,手头资料很少”,说真的,我真的没见过一个作者,在出版的书里说他不在家所以资料少的。即便写这段的时候不在家?那后来回家了是否应该补齐?即便没有,那出书时是否应该补齐?如此种种不胜枚举。

  总之,作者写此书让更多人产生了对《孟子》的兴趣,这很伟大。但是,即便现在越来越多的人读书只是随便一读,作为“立言者”,作者的这种粗拉拖沓不严谨的治学态度,私以为改正之前没有继续出书的必要。

  《孟子趣说1》读后感(四):历史与传统也许和你知道的并不一样

  历史与传统也许和你知道的并不一样

  花了两天时间将《孟子趣说1》大概浏览了一遍,很喜欢这本书,很喜欢这本书的作者。

  为什么喜欢原因有二:书里的内容乃真学识假不正经,行文的方式又非常适合我这种没读过什么“国学”书,毫无“文化”基础的人看。

  这本书的内容可以归纳为——《孟子》卷一·梁惠王章句上的原文以及现代通俗大白话翻译,但绝不等同于百度上找的白话翻译。熊半仙(我看这本书之前看过他的《周易江湖》喜欢称他为半仙)写这本书充分发挥了联想,并根据自己的理解去解读孟子的话语,分析孟子话语的时代背景,阐述之后的发展演变。

  对我而言,算是一场文化普及,只恨没早点看这本书。

  正如作者起得副名“用历史擦亮思想”。生活中那些习以为常的思维方式和行为是从哪来?我一直抱有这个疑问,虽然不知道明确的答案,但追本溯源总会有些结果,所以尝试从这本书中慢慢寻找答案。

  历史与传统同我理解的不一样,所谓的“礼仪”在孟子的时代可不是讲文明树新风,不能随地大小便。讲礼仪就是什么阶级的人就应该按照什么规矩来办事,不讲礼仪那就是逾矩,逾矩那可是严重的问题。

  有多严重呢?“是可忍,孰不可忍”这是孔子发飙说的。

  春秋时期,鲁国三大扛把子之一的季氏要给自己设立一个六十四人的大型歌舞团,放在今天这算什么,有钱设立六百四十人的网红盛宴那不也很常见么。

  开始那时不一样,就算周天子没人搭理,那它也是天子,只有天子才能享有六十四人的大型歌舞团。而季氏上面还有个诸侯鲁昭公,讲规矩连AKB48,SNH48,还有其他的四十八女子天团都不够格设立,可他偏偏要搞个六十四人的歌舞团。这是僭越,有此之心,说不定还会想谋天子之位,所以孔子是可忍孰不可忍。

  人在哪个阶级就应该执行相应礼仪,僭越是不应该的。看起来这样的思想有点不开化,难道人要一辈子待在他应该待的位置上,那岂不是天子永远为天子?

  但读到后来发现,其实如果季氏先先“改朝”再建立六十四人大型歌舞团,应该就不会有什么忍不忍的问题了。因为孟子鼓励施行仁政之人上位,不仁者下台,这不是变相鼓励大家改朝换代么,。

  诸如此类与我以为的历史和文化有出入之处还有许多,其中让我备受打击的是书中一个历史故事小插曲。

  少女时期总有沉迷于那种霸道总裁爱上我之类小说的时候,原来看过一个古言讲的是女主和霍去病之间的爱情故事。霍去病在小说里面是高大威猛、睿智、守诺且霸道(毕竟总裁文)的汉子形象,这形象一直停留在我心中。

  我这个人很容易相信别人,所以也就相信作者描述的霍去病应该就是那样的霍去病,而忘了小说是小说。

  但书里提到历史中存在的霍去病,让我少女心碎了一地。

  故事从李陵李将军说起,看过汉武大帝的朋友(一定都上了年纪了吧)大概都有点印象吧。就是那个被匈奴公主一眼看中,召回去当倒插门女婿的那个将军。

  李将军身在匈奴公主上但心在汉,假意投降一心想着怎么给匈奴人狠狠一击。但这边汉武帝认为他是真的降了,就把他妻子胞弟,甚至高堂老母全都砍了。

  再看一下他们李家,应验了一句话福无双至祸不单行,倒霉都倒三代。

  李陵是飞将军李广的长孙,李广是中国历史上的传奇人物,让匈奴又惧又佩的人物,熊半仙书里说他一辈子没断过倒霉,马上一辈子没能封侯,老了还要听小辈卫青的指挥。

  后来犯了事,一代名将飞将军就自杀了。

  李广的儿子辈有三,李陵他爹李当户,李陵他二叔李椒以及小叔李敢。李当户和李椒比李广还先登极乐,儿子辈就剩下个李敢。不过没多久李敢也死了,再后来就是之前说汉武帝把李陵全家老小杀了,李陵一气之下真就待在匈奴不回来了,最后病死他乡。

  李家真的太悲剧。而我心目中的霸道总裁霍去病在这一故事中很讨嫌,李家之前儿子辈剩下的独苗李敢,因父亲死亡而和卫青打了一架。卫青虽然没声张,但霍去病看不下去,于是在一次狩猎中,暗箭伤人射死了李敢。

  我心中的霍去病应该是一条铁骨铮铮霸道的汉子,但竟然用这种卑鄙的手段弄死了自己的工友。本来李家人就很惨了,不同情就算了。同为将,却让李家人屈辱的死在了如此下三滥的手段中,霍去病在我心中的形象跌落千丈。

  这才是接近真实的历史故事,不是我本来脑海中的霸道总裁文。

  书里还提到儒家的思想到后来许多地方都已经变了味,传到我们这里又是变了又变的东西。其实想想就能理解,传话游戏仅仅传了几个人话语也能能变得面目全非,更别说传了几千年,万万人了。

  每个人都在做自己的理解,每个人都在此基础上传播自己的思想,那肯定是变了再变。所以我们以为的历史与传统说不定早已和原本离了十万八千里,所以我还是继续追本溯源,多读些书,更加接近这些思想,历史的原本。

本站资源来自互联网,仅供学习,如有侵权,请通知删除,敬请谅解!
搜索建议:《孟子趣说1》经典读后感有感  孟子  孟子词条  读后感  读后感词条  有感  有感词条  经典  经典词条  
美文

 失恋不哭

“我想有一个人明白我,即使我什么都没说。”­今天其实不值得纪念,但我想给自己一个交待。­因为我的记性总是不好,我写的以下内容只为有一天想起的时候记忆可以清晰一些...(展开)

美文

 黄昏,我们去看水

 到家了,我迫不及待的将车推进地下室,坐上锅,坐在电脑边,凭着一时的冲动,捕捉一时的灵感,记录我们刚才见到的一幕。  “水真清啊,水真静啊”,那是丽江的;“潭中...(展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