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好知 kuaihz订阅观点

 

《穹顶之下 第二季》观后感精选

  《穹顶之下 第二季》是一部由杰克·本德执导,迈克·沃格尔 / 科林·福特 / 艾莎·辛德斯主演的一部剧情 / 科幻 / 悬疑类型的电影,特精心从网络上整理的一些观众的观后感,希望对大家能有帮助。

  《穹顶之下 第二季》观后感(一):穹顶之下 第二季

  《穹顶之下》(Under the Dome)获第二季续订!该剧收视一直在千万以上观众,在夏季剧中已属现象级,获续订也是理所当然。该剧改编自斯蒂芬·金小说,他和斯皮尔伯格都担任制作人,讲述美国一小镇突然被神秘的透明力场包围的故事。我看过了我看过了我看过了我看过了我看过了我看过了我看过了我看过了我看过了我看过了我看过了

  《穹顶之下 第二季》观后感(二):资本主义国家也有此类情况

  《穹顶之下》说了如下内容:当权者敛聚了大量财富,颠倒黑白为所欲为;一群愚蠢的老百姓,相信领导说的任何话;玩弄女性的官二代,不光逃避了法律制裁,还混进了执法机关;警察总是有意无意地帮着当权者迫害好人,也不知是真傻还是假傻,当然,她本身并不是个坏人,但善良者不作为就是邪恶的帮凶。CCTV应该引进此剧,因为它深刻揭露了一件事————资本主义国家也有此类情况。

  《穹顶之下 第二季》观后感(三):穹顶就是一个克莱因瓶

  看到S2E7,他们从那个隧道里边跳下悬崖,出去到了外边的世界,恍然大悟。

  这个穹顶不就是一个克莱因瓶么?

  看似一个很封闭的空间,当经过一个超越了三维,即经过第四维的隧道时,内部和外部其实是同一个曲面,并无区别。三维的世界里,一个球体是有内部和外部之分的,但如果用一个穿越第四维的隧道连接,内部和外部是贯通的。

  学校地下室的那个隧道,深不见底的悬崖其实就是第四维的那个通道。

  《穹顶之下 第二季》观后感(四):人性本贱。

  安琪的幻象对朱尼尔说:你并不爱我,你把我关在地下室里,这不是爱,这是占有欲。

  那么问题来了,朱尼尔这种性格,多多少少是遗传他爹的吧,他爹对他妈,同样也没有尊重。

  波林临死前最后的愿望就是早点脱离痛苦,女教师帮她了,可是JIM依然杀了女教师,因为女教师让他提前几小时失去了波林,他却不管波林的痛苦。这不也同样是自私,是“占有欲”?

  波林头疼出现幻象时,JIM不管她的哀求,同样把她关在画室里。更不提早年JIM跟本不理解波林,认为她疯了云云。

  反观莱尔,波林结婚了,他不离不弃,所有人都认为波林疯了,他选择去相信,去理解。

  可是波林选择的是JIM。

  回头看朱尼尔,他对安琪爱的如痴如醉,安琪从来不鸟他,他都快疯了。

  他对梅勒妮,基本就是一般,还沉湎在失去安琪的感情中,可是梅勒妮却越来越喜欢他,依靠他。

  只能说,人性本贱吧。

  《穹顶之下 第二季》观后感(五):带剧透吐槽

  第一集:我刚感叹完琳女士到底是不是主角啊,一开始还挺厉害啊后面就开始乱来,结果一开始她就翘了。解锁了医生科学老师俩新人物,不知可以活多久。

  第二集:上一集结束我还不敢相信,迅速开启第二集。琳达死了就算了,战斗力max脑子又清醒的安琪也拜了?咋回事儿?我要气死了叭!这村里的其他人跟没脑子的布景npc似的,我都不想吐槽了。科学老师咋回事儿,为啥自带欠揍气质。服了,这季是柠檬特辑吗,所有小情侣开始闹矛盾。烦得很,甜甜蜜蜜和和睦睦很难吗。

  第三集:天哪,科学老师这种……上帝情操到底是怎么培养出来的啊?灭霸还无差别杀人呢,咋滴觉得自己有资格挑选活下来的人。我要气吐了。

  第四集:我真的???这还是科幻片吗……神特么妈妈的闺蜜是小三。小jojo咋回事儿啊,还亲阿姨,转身对女朋友说我爱你,啧,不能忍。上帝女士终于发现自己不是上帝了吗。

  第五集:鬼打墙的乐趣奇妙无比。这是什么神民主与帝制对决的剧情。

  第七集:果然洞的另一头就是活。生死一念。天啦噜,在穹顶里霸气有担当的Bobbi在爹爹面前就是个叛逆的宝宝呢。

  十二集:上帝女士就是个有童年阴影迷信科学的傻孩子,哎。Bobbi太惨了,给老爹说你不给我蛋我会死,爹不理,说你女儿也会死,爹立马扔蛋 啧,可怜。

  《穹顶之下 第二季》观后感(六):大白鲨的眼泪

  在所有欲望中,唯权力欲望不可战胜,它如同战士带了佩刀,锋利而冰冷,无往而不利。其余如酒色财等欲望,只能成为阿喀琉斯之踵。

  《Under The Dome》里的BigJim一直以权者自居,将自负、多疑、傲慢、灵活、隐忍、强悍、智慧等王者风度发挥得淋漓尽致。结实的胸肌,冷酷的眼神,就像一头深海白鲨般展示着无法摧毁的力量。曾以为BigJim是不可战胜的,可是我错了,就在Pauline回到穹顶后,BigJim将全部重心转向Pauline,却偏离了自己的轨道。他含情脉脉,他妥协配合,他不再是一个独裁者。

  最后Pauline在自己的预言里死去。BigJim彻底失控,他流着眼泪满脸悲戚,乞求Dome让Pauline复活,甚至愿意放弃比生命珍贵的权利理想。

  他说,Dome.I"ll make you a deal.If you bring her back right now,iwon"t murder every single one of your special little friends.Iwon"t slit Julia"s throat,shoot Barbie in the heart,or burn thosekinds alive.You got threeseconds.穹顶。我要跟你做笔交易。如果你立即让她复活,我不会杀死任何一个你喜欢的小伙伴。我不会撕裂朱丽娅的喉咙,不会朝芭比的心脏开枪,或活埋那些孩子。给你三秒。——这是我听过的最美的情话。

  《穹顶之下 第二季》观后感(七):我会回来找你!

  自从看了柴静的《穹顶之下》,便把《寂静的春天》、美剧《穹顶之下》找来看,期间还读完了《看见》。对很多事情有了新的看法和见解,对柴静这个人也充满了好奇。额,其他的事就不多说,只是聊聊美剧《穹顶之下》。

  史蒂芬•金确实是一个出色的影视作家,《肖申克的救赎》激励了无数的人,一部《穹顶之下》让我看得指尖发颤,气血翻滚。对于他的文字,我不是太喜欢,读了一些,感觉就是为影视而写的作品,可读性并不强。

  “我会回来找你!”芭比的承诺坚定有力,说得像真的一样,这不是谎言,也不是所谓的安慰。是对命运的抗争,是对专制的不满,对未来的渴望,对茱莉亚深沉的爱。有时候,一个人的情感就是如此可怕,芭比杀了茱莉亚的丈夫,他们两个人居然可以在一起。难道这就是命运吗?不,命运的安排也敌不过人世间的爱。欺骗、死亡、失去、拥有,断舍而离不去分不开。爱在心里,疼、痛只是肉体的。

  作品的设定挺有意思的,一个看不见的穹顶无缘无故从天而降,隔断了一切,颇有生物圈二号的感觉。一个封闭的自我生态系统,在这里,独立的气候、固定的人员,变化的除了人心吧。物质可以循环,永远守恒,人的情感呢?永远无法捉摸,无法衡量、量化。也许,这就是人工智能的难处,逻辑上的、量化的东西比人类不知道强哪里去了。个人比较喜欢《三体》,不在于精彩的故事情节、不在于宏大的设定、也不在于未来技术的诱惑,而在于对大众心理的把握。《穹顶之下》给我的感觉也是如此,甚至做得更为优秀,人物形象也更为丰满,难以捉摸。因为燃料、食物的慌乱,面对死亡的恐惧,情感的崩溃;对一个领导者拯救者信仰般的依赖;在死亡到来前无依无靠只能祈求上帝救赎的无奈。都表现的淋漓尽致!

  这剧在塑造吉姆的形象上确实颇费心思,镇上的唯一议员,穹顶给了他篡取权力的机会,他也走上了夺权的道路。为了自己的权力梦想,杀了一个有一个人,他的路是由人肉堆砌,人血浇筑的。总感觉捉摸不透他,伪善的面孔下不只是一颗怎么样的心,时而好心,时而杀人如魔。当然,也是演员演技出众,必须点赞。

  还记得那本畅销书《谁动了我的奶酪》提倡关注变化,密切注视改变,时刻做好准备。穹顶之下也在强调这一个大形式。可是突如其来的变化还是会时不时让我们手足无措,即使我们做好了准备。这样的话,重要的还是心态吧。大灾难也好,大变革也罢,不成为阻挡潮流的人大概都能明哲保身。一定要做时代的弄潮儿也未必不可,穹顶不会选择你,但你可以选择承担起这个责任,只要你,足够的强。

  梅勒妮究竟是如何复活的?芭比推开的墙又会通向何方?小镇的人命运何去何从?

  期待《穹顶之下》第三季!

  《穹顶之下 第二季》观后感(八):上帝与蚂蚁

  上帝与蚂蚁

  大多数男人,小时候男孩时代都会有这样一个共同的回忆。在水泥地上、沟渠边、泥地里,一个人或者几个人趴在地上,任凭太阳晒得通红,手里拿着一个放大镜,快乐而新奇地追逐着聚焦而成的,明亮甚至是耀眼的光斑。这光斑竟然可以集合起神秘而巨大的能量,把枯叶、小纸片、火柴等许多找过来作试验的物体,烧出黑色,直至燃烧成小小的火球,足够引起满足的叹息和低低的欢呼声。

  可是,男孩们并不会满足,很快,他们将目标对准了在地上随处可见,匆忙赶路的小小蚂蚁们。

  光斑无情地追逐着蚂蚁,大多数的时侯,在扫到的那一瞬间,黑色或者黄色的小小身体便立即蜷成一团,生命体转眼间成为一粒尘埃,任凭是刚离开蚁窝、还是返回、还是搬运食物、还是警备巡逻、还是两两交流,一切曾经或者正在拥有的所有生命意义即刻间停止,只剩下一粒尘埃,静止着等待下一阵风没有目的地扫过,远离后了无痕迹。还有的时候,偶然间一只或者几只蚂蚁会拼命地躲闪,快速地转向,全力以赴地离开紧随而来的死亡之光,极个别的幸运者逃脱而去,更多的绝大多数只是成为无谓而无奈的挣扎。某种意义而言,这些试图脱逃过程中中蚂蚁,经历和忍受着绝望而恐怖的痛苦,命运甚至不及那些在原地不动,平静接受命运安排的同类。

  在蚂蚁来说,一个无限生机勃勃世界的终止,仅仅在于那一道不可抗拒的强光,以及强光后那一面巨大的玻璃镜。再往上,也许只有极个别的拥有先知智慧的蚂蚁,能够看到玻璃镜后面,那些好奇的、巨大的、不可理解的脸庞,它们一定会认为,这些令人生畏脸庞,就是全能的上帝,决定世间一切生死,拥有着不可抗拒的巨大能量。

  可是,这个上帝,实际却是我们当年,那些不太懂事的孩子。

  奇怪的是,我们从孩子慢慢长大后,不知道是以哪一个日子为界限,就再也不会去再做这种事情,不再成为这些主宰蚂蚁们生死的上帝。而不做这种事情的原因,我们究竟并不清楚,是成熟了,还是失去了兴趣,或是有了怜悯之心?无论如何,有一点是确认的,我们没有谁会哪怕会有一丁点,对当年已经所做的事情感到内疚、抱歉或者后悔之情。那些蚂蚁们如此的小,轻微得根本不足以拨动我们心生忏悔之弦。我们很容易会忘记,我们曾经做过他们的上帝,曾经仅仅是为了好奇,或者根本就连好奇都不是,而无动于衷、心安理得、毫无感觉地带走了他们全部的生命,并且,不需要承担任何的责任和心灵的拷问。

  每当仰望星空的时候,我总是会想到这些卑微的蚂蚁们。面对宇宙,在谁的眼中,我们其实自己也不过就是一群蚂蚁?那位我们认为全能的、大慈大悲、决定善恶、主宰生死的上帝,是不是根本就不存在我们想象和期待着的智慧与正义,而其实就是一群玩闹着、不会承担任何责任的孩子?

  看完史帝芬.金的原版英文《穹顶之下》小说,久久难以平静。再去看正在热播的改编美剧,却相当失望,商业化的改编将原著的哲学意义、悲剧和痛苦的思索弃之若敝。于是不再追看下去,而忍不住根据原著的设定,写下一点点心得与记录,向作者致敬

  《穹顶之下 第二季》观后感(九):看剧笔记之《穹顶之下2》

  虽然第一季在急匆匆一堆人死了之后结束了,但是第二季一开始就迅速把观众的视线拉了回来,不得不说我看了第一集后就马上想看下一集,这种状况跟看第一季后面时的只是为了把剧追完的心态完全不一样。

  第二季中,加入了新的人物,并且以每集一个的频率出现(截止我看到的第三集)。然后穹顶带给人们的考验也越来越严峻。下面做分集简评。

  第一集 黑夜降临

  这一集的新人物是被茱莉亚和山姆救起来的神秘落水女子,由于这是部奇奇怪怪的科幻剧,所以人物出现的方式完全不用考虑合不合理(因为这个大环境已经没有合理可言了)。这个女孩的出现直接导致了第二集的死。

  同时,在第一季末尾出现的科学老师丽贝卡在这季里戏份开始加重,她提议在穹顶中心制造人工磁场,但新的一波脉冲致使更多的人晕倒。

  第二集 蝴蝶过境

  安琪夜晚跟踪神秘女孩至学校却遭遇恶手(说实话那个镜头还真有电锯惊魂的感觉),至此,这个贯穿第一季的没头脑又情绪常常失控的傻逼女子安琪终于被这季作死了呵呵呵呵呵呵呵呵呵呵。

  跟穹顶一直有联系的帝王蝶在磨坊镇迅速繁殖,丽贝卡(又出现了)建议吉姆采取灭杀措施,芭比自告奋勇开启飞机播撒农药,因机翼太过靠近穹顶,芭比差点和飞机一起坠毁。

  第三集 天下红雨

  这集的视觉效果简直棒棒哒,当外面的人浑身是“血”的走进来,当汽车的雨刷不断刷过红色的液体时,还真有一点末世的感觉。

  在车里,丽贝卡和吉姆有一段关于末世的讨论,虽然我不喜欢这个强势又自以为是的女的,但是对她说的这一段话还是认同的。

  That’s what crisis do.They reveal character,strength.

  I believe in the original definition of apocalyphse.

  It’s Greek.To uncover or reveal.

  芭比和茱莉亚去莱尔的理发店里也有这么一段谈话。芭比说:

  If this town’s gonna survive,it’s gonna need a firm hand to keep everybody in cheek.

  I believe that when things fall apart,people show their ture colors.

  这一集的另一个新人物莱尔,出现的场景和方式非常合理。这种人物出场的方式很常见也很值得学习,即剧中的主人公在一个生活化的场景里与这个新人物发生一系列的日常关系,比如莱尔作为理发师可能给吉姆剃了很多年胡子,在言谈中他们显示出了非比寻常的关系即都和吉姆的亡妻有过交往,且三个人渊源颇深。

  这就交代了人物背景,也为后面出现的亡妻的在电邮视频里的出现做了铺垫。

  可以看出,莱尔是个狂热的教徒,对于圣经深信不疑。因此他用“肉桂”味道的剃须泡沫对吉姆下了迷药(吉姆当时已经意识到了气味的不同寻常,我猜应该是某种药剂,而且吉姆被救时呼吸已经很微弱,红雨不可能有这样的效果),也绑架了丽贝卡,认为她是异教徒,接了红雨要惩罚她。

  然后这个丽贝卡真的是个不见棺材不掉泪的主,总相信自己能够凭借自己的科学知识拯救大家。实际上她已经显示出她人性上的一部分恶劣或者说缺陷的地方,之前她做调查也是为了决定一部分人的生死,可以说她是很漠然的。但是也不得不说这类环境下只有这样的人才能够生存下去,她调查人们的病史、技能也确实说明了只有有一技之长的人才能活下去,妇孺老弱在这种环境下确实是无法自保。

  从芭比和茱莉亚的对话中也可以看出,芭比也是赞同这种做法的。因为芭比是军人出身,习惯了弱肉强食,他明白在这种环境下的严峻态势。而茱莉亚,虽然不能说她是妇人之仁,但是她代表了绝大多数的“正义”的一方,这是她性格本身决定的。这是她的ture color.

  这一集的信息量真的有点大。三个孩子在安琪遇害的学校时,突然有网了,朱尼尔看到母亲的视频,乔则发现了信号源就是姐姐遇害前的储物柜。然后小太妹不满意新来的妹子和乔的亲近,更不解她为何能够知道密码。所以愤怒加上吃飞醋,让她的太妹气质暴露无遗……(Teenage啊~)

  兰后神秘女子是从88年穿越来的???莱尔的歌声可以去参加America Idol了吧哈哈哈

  10.8

  《穹顶之下 第二季》观后感(十):“两痛”误剧

  人如果只能生存在一个完全密闭的环境下究竟该怎么样?究竟会发生什么样的事情?这是一个思考起来非常有趣的社会学实验,而《穹顶之下》就在以一个小说家的角度在探讨这个问题。当然,史蒂芬金笔下的“穹顶”是一个理想状态下更加完美的“试验场”,所有人间可能遇到的或遇不到的危难都会在其中一个一个发生,这让我想起了汽车测试中心里面的各种试验项目。

  中国人可能很难理解西方人总在幻想中寻找各种“异世界”的情怀,不管如何,从第一季就表现出来的高度浓缩的故事发展速度是值得任何一个电视剧导演拿来借鉴的。一个故事,或者说一个矛盾从来不会持续一集以上,甚至于政治斗争、信任危机等在现实中不可能快速形成又快速消散的事物都以一种极高的“新陈代谢”方式在进行、发展(曾支持甚至可以说是蛊惑BIG JIM如斯的丽贝卡仅在一集之间就倒向茱莉亚,对BIG JIM嗤之以鼻;同样,在上一集还同声齐唱“磨坊镇不能没有BIG JIM”的百姓在这一集便恨不得把BIG JIM千刀万剐),这同样是习惯了东方慢节奏电视煲的观众们之极不能适应的。

  第一季的故事很多人说不好看,也许你不喜欢其中的某些设定(坦言说,其中有些设定我也不喜欢),但剧情的发展却就是能拉着你想把整部剧追完。第二季还加入了《冰与火之歌》之马丁老的“即时死亡”环节,比如全镇貌美声甜的琳达“局长”居然第一集都没过就被砸成了馅饼;第一季四大主角之一的安吉也居然三集没过便“香消玉殒”了,你永远不知道下一个挂掉的是谁,这种“抓人”的设计有效的的让中国观众在一边大骂编剧的同时又手贱的不得不把剧追下去(至少我是这样)。

  剧情设计之紧凑已经无须赘言了,我只是觉得两个剧本的背景设计非常不好,仿佛鱼刺一样,每次总在我想拍手叫好的时候感到嗓子里堵着东西。第一个便是BIG JIM的人物设定。如果说第一季里的BIG JIM出于掩盖参与倒卖毒品的需要还杀了几个人,第二季里的BIG JIM一开始就成为了一个受到“穹顶”救赎而大彻大悟的新人了,而其所做的事情也基本上再无利己,就算是释放毒素的那件事情也是BIG JIM在丽贝卡蛊惑下认为做的一件有利于镇民的“好事”(这件事是一个败笔,现实中没有一个政府会通过种族屠杀的方式减少人口来应对饥荒,这么做根本就是明摆着让刚刚得到一点“正面形象”的BIG JIM再次变成千夫所指)。可是一心“为人民服务”的BIG JIM从第一季开始仿佛就是人们天生的怀疑和指责对象,每个人一提起BIG JIM的表情就是一脸的“他是坏人,他不可信任”。第二季里,与芭比、茱莉亚等人想要解决穹顶问题的根本目的没有一点冲突也没有试图干扰或阻挠其任何行动的BIG JIM却总是被排除在“信任圈”之外,BIG JIM到底做了什么?招的编剧这么不待见,难道就是因为每个人看见BIG JIM都会说的一句话:你总是想让你变成中心?拿破仑的名言“不想当将军的士兵不是好士兵”至今为人津津乐道,相当将军、想获得权力,有什么错?人们只知获得权力,却不知获得权力同时就得肩负起权利所对应的相应义务,当了将军就必须为了整支军队、甚至整个国家负起责任;同样,当了磨坊镇的领导者就得为了每个镇民哪怕饭碗里的一粒米负起责任,这不是一个优差,更加不是任何一个人随随便便都能做得好的差事。论起磨坊镇的资历和声望,没有人能超过BIG JIM(BIG JIM土生土长,还是此地唯一的议员),论起责任心呢?举一个例子,该应对风沙漫天所导致的氧气不足之时,我们的女主兼“女王”茱莉亚到哪去了呢?在学校地下隧道研究怎么救她的心上人呢;那个之前道貌岸然,蛊惑BIG JIM投放毒剂、转头便说“我原来以为BIG JIM是可信任的,结果我错了”的丽贝卡到哪去了呢?正在地洞里给当权的新女王造炸药、拍马屁呢。如果不是还被当做“恶人”的BIG JIM挺身而出,为了他所谓的“自我中心”的目的而说服镇民,建造起风车,那等女王、丽贝卡他们出来就只能看到满镇的尸体了。可是一个总是在照顾镇民、负起责任的BIG JIM却只能在这部剧本里得到一地的奚落与鄙视,而那平常不管事,时不时露一下面、嚷嚷两句“豪言壮语”的“女王”茱莉亚和芭比却总能在既专心于破解“穹顶”谜题的同时又被镇民加封为“救世主”,如果我说每次一看到女主和男主身上的“光环”发光就觉得嗓子里卡鱼刺,应该不是什么太难以理解的问题了吧。

  第二根鱼刺,就是近乎于神一般存在的“穹顶”。当然,这个话说的好像有点多余,故事的名字就叫做“穹顶之下”,没有穹顶,那整个故事存在的基础便不存在了,而且也是由于其名字所限,只要这个故事不完结或者说CBS还打算继续续订,这个穹顶就必须继续制造各种五花八门的事端而且永远不会消失。但我还是要说两句。穹顶的存在给人的感觉与福尔摩斯永远的敌人莫里亚蒂教授或者是蝙蝠侠身上永远的阴影小丑完全不同,莫里亚蒂或者小丑是一个明确存在的客体,我们所不知的只不过是其下一次又将在何处、搞出何等样的破坏,而穹顶却是一个完全不可知的存在,从其形态到能力、其制造的破坏发生的时间与地点,全部是未知的谜团,这倒很像原始人眼中的老天。但穹顶与老天还有所不同的一点是,它还像人一样拥有自己的意志,这样这个“穹顶”就从天过渡到了“神”,一个没有确实形态、却拥有无限法力、自我意志的不可知存在。这让我想起希腊神话里万神殿里的诸神,而穹顶这个“神”所做的事情也几乎与宙斯等神祇具有惊人的相似性。首先,其无视人之死活,磨坊镇所遇到的一系列灾变,第一季里的脑膜炎、水源腐蚀,第二季里的酸雨、磁极改变等等,于保护那颗“穹顶”最关心的那颗蛋之间并没有什么确实的相关性,也就是说,坐在斗兽场座位里的奴隶主们放出一群群老虎、狮子去撕咬角斗士的目的与国家、民生没有半毛钱关系,仅仅是给自己演一出闹剧而已,穹顶之态,正是中国的一句老话“天地待万物为刍狗”的最鲜明写照。第二,“神”的存在会给故事增加最大的不平衡性,举个例子,举世闻名的托尔金托老的《魔戒》系列里最初的也是实力最强的创世主是“伊瓦”,而索伦只不过是伊瓦所创造的大恶魔魔苟斯麾下的一名小卒而已。有一次我和一个同样爱好《魔戒》的朋友探讨故事时问他:“你说那个伊瓦神为什么不出来阻止索伦?”他说:“因为如果这样的话,这本书就只剩下三句话了。”我问:“哪三句?”“第一句:索伦作恶了;第二句:伊瓦出现了;第三句:世界从此清净了。”我愕然。事后想想,道理就是如此,如果你面对的不是那个虽然机智阴险、作恶多端,却还是有可能被打败的人,而面对的是一个无形无体、万能无上的“神”,那这场试图打破穹顶、追求自由的仗还有什么意义呢?那你试图去探究根本,解开万能的神所编织的这张大网的努力岂不是跟驴试图去吃到吊在鼻子前面的那捆菜一样,是一个永远可望却永远不可实现的梦?因为能够被看清的就不是神了。那这样的一个故事还有什么乐趣呢?所以每次当我看到女主或者男主很兴奋的在破解了穹顶的一个“阴谋”后而欢呼雀跃的时候,一想到这只不过是穹顶玩弄人就如人玩弄蛐蛐一般的游戏的时候,便感到嗓子里卡了鱼刺,我想这应该不是很难理解的吧。

  磨坊镇需要一个领导,这个领导当非有野心、同时又有责任心与能力的BIG JIM莫属;这个镇子又需要一个“解密分队”,其专司实地解决穹顶给镇民制造的各种麻烦,并且同时开展打破穹顶的研究,这个小组的固定成员自然应该是女主茱莉亚和男主芭比,其随机成员可以是那几个大孩子。这两个小组可以精诚合作,从行政上和实际上对磨坊镇镇民进行从大局统筹到具体实施各方面无微不至的照顾。至于穹顶,最好去除类似“灵异交流”的部分,让穹顶自身只不过是一个由于特别的自然原因而产生的一种客观现象,只不过这个自然原因是前人所没有注意到的而且极难分析清楚与破解的(这样才能一季一季的编故事)。这样,社会有了秩序,BIG JIM不再是人见人恶却又缺之不可的游魂,那个穹顶也只不过是一种类似百慕大那样会给人造成极大困扰却又难以搞清的自然现象而已,扫除了“神性”,留下了“人性”,皆大欢喜的“happy ending”。

本站资源来自互联网,仅供学习,如有侵权,请通知删除,敬请谅解!
搜索建议:穹顶  穹顶词条  观后感  观后感词条  之下  之下词条  精选  精选词条  
美文

 美无处不在

   办公室总共三个人,都 是女人。工作之余的时候,女人们坐在一块,谈家里琐碎、穿衣服 之类 话题。我这个人也许性格有点特别。她们的谈话我只...(展开)

美文

 清明雨上随感

 连日阴雨,湿冷,过了大半的春天,仿佛又回到了冬天。  清明时节雨纷纷,野草萋萋泪晶莹。  荒冢乌啼声声切,半阙清词祭亡灵。  近日较忙,繁杂琐事。好几天未曾读...(展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