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好知 kuaihz订阅观点

 

长城史话读后感1000字

  《长城史话》是一本由罗哲文著作,北京出版社出版的精装图书,本书定价:36.00元,页数:204,特精心从网络上整理的一些读者的读后感,希望对大家能有帮助。

  《长城史话》精选点评:

  ●详略得当,分析了长城的多样性、复杂性、地域性。尽管长城为国人乃至世人皆知的名胜,其丰富的历史文化内涵却有待普及。

  ●读得好慢。最近懈怠了。

  ●营盘岭碉卡-黄丝桥古城

  ●水

  《长城史话》读后感(一):中国历史文化

  中国有着五千年的历史,在世界上中国文化有着不小的影响,这么悠久的历史,传承到如今很多东西早已变了样貌,而有很多东西也得到了保留。长城可以说是中国最著名的景点之一,而长城也分布在十多个省市之中,它也有着两千年的历史了,经历了那么多朝代,为什么长城一直在被扩建,它的用处到底是什么呢,在这本《长城史话》中,这些问题得到了完美的解答。

  首先本书的作者是被誉为“万里长城第一人”的罗哲文,他对中国的古代建筑文化有着十分专业的研究,他几乎倾尽一生在古建筑学领域做出了无数的贡献。通过长城,我们也能够了解在历史中不同朝代的人们所面临的需求,还有他们的发展。如果不是一直与这些古文物打交道,与之产生感情,也根本不可能了解到这么全面的讯息。

  一般人可能去旅游的时候,爬一段长城,合个影留个念就老死不相往来了,最后也不知道这么长的一段路是经历了多少坎坷才有了如今的模样。之前张艺谋拍了《长城》这部电影,本以为在其中能够讲述一些相关的知识,没想到只是借了一个噱头。如此之长的长城不是每个人都能在一生当中走完的,尤其如今很多地方都已经破损,或是因为某些原因不对外开放,我们能够去到的那些景点也只不过是九牛一毛。

  看完了本书之后,就可以对长城有了相对深刻的了解,其实导游知道的也不过如此,如果真的是对中国历史文化或是对这些古建筑有兴趣,不如看完这本书之后在亲身去体验,这样一来才能知道我们去看的到底是个什么东西。长城不仅仅是一个建筑,它更是我们中华人民的一种精神的象征,它守护着我们国家人民的安全,它的表面留下了历史带给它的痕迹,它们之所以出现在那些地域也是有原因的,所以说它本身就是中国的历史,是我们了解中国文化的必经之路。

  以这种形式来了解历史,一方面是有趣,另一方面就是有亲身体会的感觉。历史中很少有能够代表整个民族文化的东西保存下来,长城的建造无疑为我们研究历史文化提供了不小的帮助,而本书的作者也做出了同等重要的贡献,让这些值得我们每个人了解的事情得以流传。

  《长城史话》读后感(二):万里长城,万里长

  “万里长城,万里长,长城内外是故乡。“每次一听到这首歌的旋律,总是不自觉的会想起那绵延巍峨的万里长城

  俗话说“不到长城非好汉。”春节期间带着小淘气抱团去首都游览了一番,其中最重要的一个目的就是要带他去长城一游。可是出门前真的是打错了算盘。从未想过春节期间出门旅游的人居然也会那么多。几天的行程几乎是天天早出晚归,尤其是去八达岭长城那一天,居然四点多就要起床准备出门。原因是导游说去的人实在是太多,稍晚一点就有被堵在高速公路上下不来的可能。当时听到这话时我总有一种要去长城打仗的感觉,说起来在古时候长城最早的功用就是军事防御,还真的是和打仗脱不了干系的。

  万里长城被誉为世界第八大奇迹。一般只要一提起万里长城这个词,首先第一个想到的就是秦始皇以及哭倒八百里长城的孟姜女。可其实长城并非是秦朝时的独有,我们今天在北京经常游览的也并非是当年秦始皇下令修建的秦长城长城的修建,其实是历经多个朝代,并且在秦朝之前就已经有所修筑,最早可以追溯到西周时期,那个著名的典故“烽火戏诸侯”就与长城有密切的关系。千百年来,有关于长城的历史与故事有许多许多。在这里师从梁思成的中国古建筑学家罗哲文将有关于长城的这些知识内容汇集于“大家小书”系列中的一本,书的名字就叫做《长城史话》。

  若你想要对长城的知识了解不仅限于是秦始皇、孟姜女。那么这本书还是能够让你较为全面的去了解一下有关于长城的事情的。全书大致分为四个部分,分别讲述了长城简史,长城的用途和构造,以及长城是怎样修建的和长城的几处遗址。全书页数不算多,不足二百页,加上“大家小书”系列本就采用的是小开本,即便是只有在闲暇之余能够顺手一读的情况下,也花费不了太多的时间就能够读完。

  我们现在在旅游景点中所看到的万里长城其实都是经过文物保护与修复过的长城,只是万里长城中的一小部分。还有相当大的一部分是未经开发与维护的,那就是一般俗称的“野长城”。近些年来“野长城”得到越来越多驴友们的青睐,或许他们没有我们通常所见到的的长城那般恢弘气派,但是那份历经风雨的历史沧桑感,却是前者无法相比的。就如同阅读此书一般,身量虽小,但份量且却是不清,一种沧桑厚重之感会在阅读的过程中不请自来。毕竟千百年来有关于长城的故事,都在这本书里了。

  《长城史话》读后感(三):了解长城,可以找它

  长城是我们中华民族的象征,既是一个宏伟壮观的历史遗存,也是一种积极强烈的精神符号。作为一种军事工程,历朝历代对它均有营造,前后过程绵延长达两千多年,最终成为了世界古代史上最伟大、最浩大、最庞大的军事防御工程体系,在这一过程中它通过影响国内政治、战争胜负等方式,深刻的影响了中国历史的走向和进程,而且围绕它的建与弃而起的争论也一直是中国政治纷争、军事思想交锋的焦点,因而在它身上凝结着中华民族近三千年的历史变迁。同时它还催生了丰富多彩的文艺作品,从而不断融入民族的精神和意识,成为了中华民族伟大力量的象征。

  但正因为它历史悠久、建制繁杂、影响巨大,使得我们一般人无从真正的窥见它的完整全貌,更无法理解它的历史意义,围绕它的争论也从未停止。提到长城,我们眼前会浮现出八达岭、山海关那气势磅礴、雄壮巍峨的蜿蜒巨龙,也可能会回想起影视剧中金戈铁马、鼓角联鸣的英雄故事,但同样也会联想到数以百万计无名无姓筑城民夫的悲惨命运,甚至隐隐听到孟姜女万里寻夫时的凄厉哭声,更有人将它视作中国造成近代中国闭关锁国的罪魁祸首……每个人都会因为对长城的认识不同,而产生不同的想法、不同的情感。

  所幸,我们有罗哲文先生这本“小书”。罗哲文先生是中国古建筑学家,是长城研究方面的权威——万里长城第一人,也是著名古建筑学家梁思成先生的高足。他在书中用不长的篇幅,引用大量历史典籍,对于长城的建造历史、用途构造、修建过程、工程技术等都进行了简明扼要的说明,并对楚长城、齐长城、藏区长城、虎山长城、山海关长城长城遗址及其保护进行了详细考证,在附录中还进一步论证了长城南北文化对话与交流的历史,让我们对于长城的历史以及在中华民族历史上发挥的无与伦比的作用有了全方位的了解。可以说,这本书将有关长城的“那些事儿”阐说得非常全面、清楚、明白,是我们了解长城、理解长城的不二之选。

  这是一本兼具知识性与思想性的书——书中所体现出来的对历史的“温情与敬意”(钱穆语)尤为让人钦敬。首先,他认为长城伴随着中华民族2000多年的历史兴衰,所记载的历史内容太过丰富,以致于中国人要认识自己的历史而不了解长城是不可能的,也是难以想象的,因此长城是了解中华民族历史的一个绝佳切入点,一个绕不开的存在。其次,他驳斥了那种把中国近代以来因为闭关锁国而陷入被侵略、被凌辱,甚至亡国灭种境地的根源追溯到长城的看法,认为长城是一种军事防御工程,体现的是一种积极的防御思想,起到了防御敌人、保卫和平的作用,而且极大的促进了对外交流,它既不锁国,也不封闭自己。再次,长城一直都是我们的巨大宝库,从古时作为军事防御工程保卫和平安宁,到后来成为中华民族精神的象征激励亿万中华儿女奋起抵抗外来侵略,到现在成为著名的旅游观光景点,到激发文人墨客的创作灵感,到促进中外历史文化交流,长城一直都在,一直都在为我们做着应有的贡献。

  必须再说一句,《长城史话》对长城“话”得非常清楚明白,相要了解长城,可以找它——这是发自内心的推荐,绝对不是广告哦。

  《长城史话》读后感(四):长城的历史与隐喻

  刊于2018年7月11日《中华读书报》

  仅仅还在三十年以前,真正登上长城的人并不多。那个年代,大多数国民主要是通过电视、报纸、宣传画来了解长城,认识长城、因长城而自豪的,印着“不到长城非好汉”的文化衫在90年代曾随处可见,是当时颇为流行的一道风景线。

  时光转眼到了今朝,踏上长城的人已经不可计数,据旅游部门公开数据显示,仅八达岭长城这一个景点,每日的最高旅客流量就达到近11万人次,不得不采取措施限流。节假日里长城景点人头攒动的画面,更是常常出现在社交媒体上。所以,今天的国人到过长城其实算不得英雄好汉了。大家会说,谁还没爬过长城呢?甚至还有的好事者会进一步小心翼翼的质疑:长城再巍峨再雄壮,可作为景点,只有千篇一律的城墙和烽火台,到底有什么看头、有什么趣味呢?爬长城就是登台阶,和爬楼梯又有什么区别?爬过一次长城,一辈子就不用再爬了。

  不知者当然不为罪。但这类质问,恰恰说明了长城的内涵和底蕴其实还不那么容易被探知、被理解。普通旅行者的匆匆目光和旅游攻略的浮光掠影,无法反映如今堪称“长城学”的深刻内涵。长城早已不是一片风景,而是一门结合了历史、考古、建筑、社会、文学、艺术、环境保护等各个方面的学问。

  已经故去的罗哲文先生,在生前曾不遗余力的传播长城学,不仅四处奔走,还撰写了不少关于长城的文字,被誉为“万里长城第一人”。最近,他的《长城史话》一书由北京出版社“大家小书”系列出版了。展阅此书,熟悉罗先生的人都能感觉到,这本书的内容并不陌生,这就是罗先生花费毕生精力始终在做的事情。他早年考入著名的营造学社,师从梁思成等中国现代史上最一流的古建筑专家。建国以后,他又在国家文物部门任职,利用政府平台和自己的专业全力从事古建筑的保护工作。可以说,长城学之所以能够成为一门学问,是与罗先生多年的身体力行和实践呼吁分不开的,也正因为此,《长城史话》里的很多思想观点,罗先生已多次在不同场合表达过。

  从内容上看,《长城史话》针对普罗大众对长城的一些片面看法,做到了三个明确。

  一是明确了长城的范围。长城并不仅仅是大家最熟悉的山海关、八达岭等景点,也不仅指西起临洮、东到辽东的明长城,而是一个囊括了上至先秦、下至明清,从北方到南方都有遗迹存余的宏大概念。换言之,中国的长城即是历时性的,也是共时性的。当然,这在学术界并不陌生,但是普罗大众尚未全面建立起这个意识。一提到长城,只会想到北京、山海关,却不一定能意识到可能身边就有长城。就拿我的故乡来说吧,一个山东东部小城,附近也有一个长城遗址,但到底是属于齐长城,还是杞长城,学术界仍然有争议。但我家乡的父老乡亲有很多从来都不知道或没有意识到身边也有一座长城遗址,也就更谈不上如何去关心和保护了。

  二是明确了长城的用途。或问,长城有什么用途?不就是打仗的城堡和阻挡游牧民族的壁垒吗?烽火台、古兵器、“两京锁钥无双地”的山海关等等,成为很多人的深刻印象。但《长城史话》告诉我们,长城所具备的不仅是军事用途,还包括广泛的民事用途。没错,长城的军事用途是首要的,但大家只要稍微一想,毕竟历史上不可能每天都在打仗,那么,长城难道就闲置了么?事实上,从用途上看,长城的民事用途能占到七成。正如罗哲文先生指出,长城从秦始皇时期就起到了保护屯田,发展生产的农业用途;也起到了保护通信和商旅往来的商业用途,在没有现代边界概念的古代,倘若没有长城,漫长“国境线”上的人口流动如何管理?如何征税?如何打击走私保护长城内外正常的经济秩序?从商业和管理学的角度来看,长城在古代是十分先进的管理工具,绝不是近代所想象的限制流通、闭关锁国的片面印象。

  三是明确了长城的技术含量。长城的修建不仅体现了古代社会的建筑水平,还体现了古代的组织管理能力。在网络上,有人曾抛出一个很具有挑衅性的观点,说长城是由一群乌合之众建立的,是建筑者在统治者的皮鞭驱遣下被迫修建的,最多体现了人力的堆积,没有什么高深的技术含量。当然,这种无知的言论得到了驳斥,从罗先生的书可以看出,长城的修建具有很高技术水平,体现在建筑材料的烧制、崇山峻岭的运输、因地制宜的建造等等,涉及到方方面面的知识。当然,更需要先进的组织管理。书中提到了考古发现的一块明朝石碑,确切记录了修建的行政官僚和技术人员的身份,这与今天大都市里商业运作的项目组并没有什么区别。我很想打个不恰当的比方,如果我们从北上广找一个白领济济的写字楼,让楼里的人利用自己掌握的现代技术去修建一段长城,就地取材,恐怕不一定能修的比古人好。

  长城大概是中国人最熟悉的建筑物之一了,正如书中所说,一到埃及,当地人就会拿金字塔和长城对比。就我的所见所闻,如果是跟英国人聊天,他们会提到哈德良长城;如果是和天主教人士戏谈,他们一准会拿长城和巴别塔对比,一辈子没到过中国,也没见过长城的卡夫卡在他那寓意含混的小说《中国长城建造时》中,饶有兴趣的谈论了长城,谈论了巴别塔,谈论了他对人类社会的奇妙认知,或许与现实存在的长城已经关系不大,但证明了长城这一最古老的东方遗迹,却能激发西方现代文学鼻祖的奇思妙想。

  所以,长城的意义并不限于看得见、摸得着的考古遗迹,还在于其作为一种意象、一种隐喻、一种诗性为人熟悉。在中国古代,长城最常见的隐喻就是秦朝的政治。我们熟悉的孟姜女故事,最初既不发生在秦朝,也不是修建长城,但经过民间传说层层累积的变化,最终成为了秦朝暴政的不朽传说。而在耻辱的近代百年,中国面临着沦为殖民地的危险,于是,长城的隐喻呈现出两面性,一面是保守、落后、自我封闭的腐朽形象;一面却因为那蜿蜒巍峨、屹立不倒的气质成为抵抗侵略、众志成城的隐喻。“把我们的血肉,筑起我们新的长城”,唯有长城,才能成为激发国民斗志的准确图腾。当然,随着中国摆脱近代的耻辱,长城那刚猛坚毅、国之金盾的隐喻最终成为了主流。

  到了当代,长城的隐喻已经变得多元化。当一个懵懂的旅客在长城上刻字的时候,他想到的一定是永垂不朽;而后来看到城墙上刻字的人,想到的则是国民素质还有待提升;当越来越多的人登上长城,不仅仅是游览参观,而是捡起长城上的垃圾,保护长城周边的植被,长城又成了环境保护的代表;驴友们成群结队去攀爬“野长城”,固然不应鼓励,但也提醒着长城的旅游资源仍有待开发。

  长城的形象,在历史上不断变幻着颜色与姿态,在当代的现实中也仍然不断调整着自己的步伐,向每一个登上长城的人既宣示历史,也昭示未来。

  《长城史话》读后感(五):《光明日报》:罗哲文——完善长城历史的记录者

  

【读书者说】   罗哲文先生关于长城的著作,最早是1963年出版的《长城史话》,后来又有增补,扩充为2008年版的《长城》。现在北京出版社把它纳入“大家小书”系列,还以《长城史话》的书名,再次印行。袁行霈先生说:“‘大家小书’,是一个很俏皮的名称。此所谓‘大家’,包括两方面的含义:一、书的作者是大家;二、书是写给大家看的,是大家的读物。”“小书”的意思很清楚:书不厚。对于广大读者来说,好而不厚的书,容易读,也必定喜欢读。 大家小书《长城史话》 罗哲文 北京出版社

  在40多年前,我就读过罗先生的《长城史话》。现在再次翻阅此书的新版,更有新的感受。关于长城的写作,从1963年的初版,到2008年的新版,罗先生完成了一个过程,即更新对长城的历史记忆。虽然这个过程在本质上是历史的、社会的演进成果,但罗先生的这本书是一个象征,一个代言文本。

  作为“史话”,当然要把长城的历史说明白,这是本书的基础部分,即第一章“长城简史”。而在这个基础上,出于一个建筑学家的独特视角,罗先生又对长城的修筑特点进行了解说,这是很多人未曾关注过的,也是欲深入认识长城的人一定想知道的。因为,作为现代人,要认识长城,不仅要远眺它的宏伟气势,而且还要近察长城建设者们细微的匠心。

  在“长城的用途和构造”“长城是怎样修建的”这两章中,罗先生告诉我们这样一些知识。“砌筑城墙墙身的条石首先要‘找平’,即层层条石,每层都要平砌,不能紊乱。这样才能使受压面的压力均布,不致产生塌陷。”“只见长龙起伏于山岭之间,但是每层墙身的条石都是平行的。”

  那么,长城是怎样一步步修到山上的呢?修长城,要把石块、石灰、砖搬运到山上去,除了用一些工具(比如推车、绞盘),“当时的人们还采用了传递的方法,把人排成长队,从山脚下或已修好的一部分城墙上排到山脊上,依次把城砖和小石块一块块传递上去,把石灰一筐筐、一挑挑传递上去。这种传递运输的优点是减少来回跑路。特别是山路狭窄,可以减少来回的人互相碰撞,提高运输的效率。”传递,是古人进行大规模建设时常用的办法,据说在金代修建中都城(北京前身)的时候,也是这样做的。《顺天府志·金故城考》称,在建造中都城墙时,是“人置一筐,左右手排定,自涿州至燕京传递,空筐出,实筐入,人止土一畚,不日成之”。

  那么,长城为什么修在山脊上?罗哲文说:“因为山脊本身就好似一道大墙,再在山脊上修筑城墙就更加险峻了。而且在修筑时更注意到利用山脊的崖壁来修筑城墙……利用原来的悬崖巨石或陡坎险坡稍加修筑平整即成险阻。”古人在完成长城这一伟大工程的时候,“不仅在规划设计上‘因地形,用险制塞’,完成了设防的需要,而且在施工管理、材料供应、施工方法等方面都有着重大的发明创造,克服各种困难,完成了艰巨的任务。”

  去过玉门关遗址的人,都会对那里汉长城的特殊形态感到好奇。在那个特殊环境下,“修筑的方法是铺一层芦苇或红柳枝条,上面铺一层沙石,沙石上再铺一层芦苇或红柳枝条。这样层层铺筑,一直铺砌到五六米的高度。”红柳是沙地特有的树种,而芦苇,在远近的河泽(例如疏勒河)中有很多。今天细心的游客仍可以在玉门关遗址后面找到水塘。原来,长城也是有生态特征的。

  罗先生的上述解说,不仅引发阅读的兴味,还包含着知识的现代感。现代感,正是重构长城历史记忆的重要部分。关于长城,其历史记忆随时代而变化。孟姜女的故事、历代边塞诗文,曾饱含附加在长城上的战争与苦难的哀怨之情。到鲁迅的时代,人们对于长城的感受稍有缓和,但还是矛盾的,“其实,从来不过徒然役死许多工人而已,胡人何尝挡得住。现在不过一种古迹了,但一时也不会灭尽,或者还要保存它。”鲁迅因此发出这样的感慨:“这伟大而可诅咒的长城!”

  到了现代,长城的意义已经发生了巨变,这正是罗哲文先生在本书“导言”中指出的:历史上的王朝社会,“随着历史的前进、社会的发展,已经成为往事,进了历史博物馆。与之同兴衰、共荣谢的长城也完成了它的历史使命,已经化干戈为玉帛,化昔日战场为锦绣河山,成了一件十分重要、无比壮观的历史文物。长城改变了原有的功能,凤凰涅槃,辉煌再现。”

  这篇“导言”本是罗先生2001年11月在中国香港长城学术研讨会上的发言,略加改动后收入本书的2008年版。可以说,由于这篇“导言”的加入,罗先生最终完成了对于长城记忆的重构,《长城史话》因此成为一份当代关于长城的完整的历史记忆文献。

  历史记忆不是简单的史实复原,它包含对于以往历史事件价值的新时代解读。许多历史遗产的延续,都是以不断更新对其解读为基础的。长城记忆的当代更新,犹如“凤凰涅槃”,罗先生此言正可谓“举他物而明之”。在“导言”中,罗先生具体提出了重构长城历史记忆的基本思路:长城是中华民族伟大力量的象征,是文学艺术的宝藏,是旅游观光的圣地。“人们往往以一个突出的成果来标志文明的进程。建筑是科学、艺术、文化的综合体,也是强大经济基础的体现,因而它成了文明进程的标志。”

  罗哲文先生从青年时期便踏遍山岭,考察长城遗迹,最早用摄影与文字的方式系统宣讲长城知识。此后,一直为研究长城、保护长城而奔走,有“万里长城第一人”之称。这本精致的《长城史话》乃是罗老心系长城的见证,也是他数十年间,与时俱进,完善长城思考与记忆的记录。 作者:唐晓峰 北京大学历史地理研究中心教授 本文首发《光明日报》2018年07月18日16版 原标题为:完善对长城历史的记录——读罗哲文《长城史话》

本站资源来自互联网,仅供学习,如有侵权,请通知删除,敬请谅解!
搜索建议:长城史话读后感1000字  长城  长城词条  史话  史话词条  读后感  读后感词条  1000  1000词条  
美文

 西湖—随变你的美

  西湖—随变你的美   水光潋滟晴方好, 山色空蒙雨亦奇。   欲把西湖比西子, 浓妆淡抹总相宜。——饮湖上初晴后雨(苏轼)   此时虽然节日已过,可是西湖的...(展开)

美文

 古树

 昨天去了一个地方。那里有一所学校,在学校的门前有两棵古老的大树,有四个人合抱那么粗,因为是冬天看不出枝繁叶茂但可以看出它的沧桑历程,仰望树干显见它是空心的。 ...(展开)

美文

 重读安妮

   再次翻读安妮的文字,已经不是一件难事。  安妮的文字是一种让人沉溺的毒药,明知道有毒,还是一次又一次地走近。  身...(展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