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好知 kuaihz订阅观点

 

《雷雨》经典观后感集

  《雷雨》是一部由李少红 / 曾念平执导,王姬 / 归亚蕾 / 赵文瑄主演的一部剧情类型的电影,特精心从网络上整理的一些观众的观后感,希望对大家能有帮助。

  《雷雨》观后感(一):喜欢周朴园

  老爷娶了年轻漂亮的太太,辛辛苦苦在外面奔波赚钱。即使不能两全其美,也要尽力而为。 年轻时候和侍萍的“荒唐”,也是被迫于父母之命,不得不放弃自己的爱情。

  没有大少爷,太太不是也过得挺滋润的吗?背着老爷和大少爷有苟且之事,老爷哄着嫌烦,老爷不哄嫌冷,左右不是。

  大少爷在家吃老本,不出去工作挣钱养家,却和继母眉来眼去,打算私奔

  《雷雨》观后感(二):再看

  昨天翻出来再看。第一集,便对大少爷生厌。原来,第一集便交代清楚,他是一个loser。遇事便喝酒耍酒疯,怕见老子的人,能有什么担待呢。可怜繁漪和四凤,都把希望寄托在这个连自己的重量都担不起的人身上。押错宝。是怪身处那个时代吗?最可怜的,是繁漪,吃着周家的饭,还要造周家的反。其实,连吃不吃药,都由不得自己。眼巴巴地望着周萍这根救命稻草,可,周萍,连稻草都不是,就浮萍一把。抓什么呢。难为一群女人,这么痴,用情这么深。这股劲儿用在自己身上多好。是怪身处那个年代吗?

  是的,鲁贵演得好!不温不过不火。

  剧中的,是九六年的阳光啊,好美。

  《雷雨》观后感(三):爱像一场大雷雨

  在他们相爱之前,她是他父亲的续弦,他在她眼中不过是个刚从乡下来天津卫的任性少爷。

  她的出现,令他十分不快,父亲硬生生逼他称呼她母亲,他的不平静与焦躁在年轻的脸庞上尽显无遗。

  她是个新女性,念过洋学堂,安逸地嫁给比自己大出多一半年龄的老富商。

  他们没有一见钟情,更不可能如此草草地相爱,因为命运给他们开了个天大的玩笑。

  这是李少红执导的雷雨,改编自半个世纪前曹禺先生脍炙人口的话剧。

  老剧翻新,肯定要有亮点,此戏重点在铺陈繁漪与周萍的爱恨纠葛。

  繁漪爱上周萍很偶然,寂寞之时恰逢烈火,也许是女人对爱的天生渴望才酝酿了这一场不伦之恋,她本是无心插柳,却出乎意料地爱上了比自己小十岁的继子。

  周萍爱上繁漪是必然,幼年丧母,自小离父的周萍是缺乏被人疼爱的大孩子。他对繁漪的爱参杂着太重的恋母依赖色彩,她给了他安全,他也在积极回应这份恩情,结果很不巧地点燃了欲火。也许是周萍当时少年涉世不深的缘故,他对未来的构想极其简单,认为只要有繁漪一切就会渐好起来。

  然而,二人私奔却事与愿违地随着繁漪的流产而终结,周萍东渡日本,繁漪回到周家中变得自暴自弃,唯一的希望是盼着周萍回来。不过再见心爱之人,他们已找不回从前的温情,有的是紧张、揪心和无奈。

  繁漪爱的代价是死亡,因为她在失望过后形同一具行尸走肉的躯体,对她来讲承受痛苦的回忆不如香消玉殒极早超生。

  世间冷暖,凡人自知。

  繁漪遭遇了周萍的爱最疾速,最捏人心魂也最潦草、最不负责任的爱情。她只不过是他享受人生之路上垂手可得的一服添加剂,在他洒脱不羁背后隐藏着的一个虚浮灵魂。

  激情褪去,承诺开始腐烂,一个逃避,另一个则苦等直至相逢后绝望。繁漪终归选择了死亡,只有这样她的灵魂才能得到解脱。

  《雷雨》观后感(四):抑

  一场暴雨来临时并不可怕,毕竟那是酣畅的、淋漓的。可惧的是在这之前的闷热难耐,多少暗潮涌动乌云密布,包裹着你的口鼻叫人喊不出声来,只能眼睁睁看见黑暗涌来,不知前方到底是什么在等待着自己。文中多次借繁漪之口描写周家的“闷”,大环境的“闷”。《雷雨》故事伊始便设定了两个“疯子”出场。孩子的不安、修女的惶惑,无不给人一种压抑、沉闷的缓慢窒息之感。《雷雨》发表于1934年7月《文学季刊》。此剧以1925年前后的中国社会为背景,故事围绕8名人物展开,描写了一个带有浓厚封建色彩的资产阶级家庭的悲剧。曹禺本人认为繁漪是全书中最具“雷雨精神”的角色,因为她不受封建礼教的束缚,敢于反抗旧社会的腐朽制度,而且她又受过新思想熏陶的人,敢与追求自己的爱情。但她是极端的、偏激的、歇斯底里的,在追逐自己的希望时注定是两败俱伤,在狂风暴雨中最终迷失自我,成为封建家庭的牺牲品。然而繁漪应该是“接受过新式教育的旧式女人”。若是极端的新,那她应当离开周家,天空任鸟飞。如果是极端的旧,那就不应该抱有任何幻想,在家相夫教子,浑浑噩噩过日子。正因为这种“半旧不新”的状态, 她才会在苦痛中沉沦,不敢完全反抗离开周朴园,同时又像抓住救命稻草一般抓住摇摆怯懦的周萍。有人说周朴园是纯粹的“恶”,他的身上集中体现的资本家的贪婪、为了金钱不顾一切,封建、伪善,不给别人半点自由,甚至质疑他对侍萍毫无真心。我对这一点持怀疑态度。我从这篇作品感受到了一种“罪恶的轮回”,也就是曹禺先生说的“第九个人”——命运。他和侍萍的感情,可以在周萍和四风的身上得到一定的体现,甚至可以说某些部分是重合的。侍萍担心女儿重蹈她的覆辙,然而造化弄人,命运无形的力量还是把他们结合到了一起,只不过这一对更加的悲剧——因为他们是上一代人的业果,是不可能结合的兄妹。周朴园年轻时对待侍萍未必不如周萍和四风感情的浓烈,否则侍萍在生下周萍后,有怎会甘愿再生一个鲁大海?向来他对她是有真感情的,否则为什么会把她用过的家具时时摆在家中,记得她的喜恶,把她当做周家的正式过门的夫人来看待呢?说不定当时也是因为父母的阻扰,不得不向千百年累计下来的封建礼教低头,娶了有钱人家、门当户对的小姐。他是可憎的,也是可怜的。他在大环境下逐渐成为了万恶的资本主义家,在社会这个大熔炉中逐渐变得刻板乖戾,俨然成为了另一种意义上的封建礼教的牺牲品。他面对容颜老去的侍萍伤春悲秋,怀念故人,却在真正认出她是态度大变,骨子里的“规矩”压过了一切爱意悔恨,他已经被封建制度腐朽了身为人的善性,前后的变化不得不让人深思警醒。全文一直在酝酿一场暴雨,却在故事的结尾才瓢泼出来,恰恰又是在“最不该”出现的时候。它的出现瞬间带走了三条年轻的生命,把故事高潮是给人当头一棒,如同惊雷划过,强而有力地撕裂了封建礼教的丑恶嘴脸,露出下面吃人肉的血淋淋的事实。

  《雷雨》观后感(五):雷雨观后感

  对于周朴园,充满了同情和怜悯。他一个人独撑到剧的最后,何尝不是一种孤独和煎熬。很难想像一个男人可以绝情到大年三十把儿子他妈赶出家门,任其自生自灭,这样的薄情寡意至极,他又如何还懂得爱?在我看来一个不懂爱的人是最可悲的人。而他对旧时的留恋反而显得有些可笑了,似乎太形式化了--那些家具,那些摆设,那些习惯,还有那些照片和旧时的回忆。有人说,干大事的人不拘小节,于是他就要抛妻弃子吗?我以为,有血有肉的性情中人才可以真正成就一番事业;有人说男人为了事业要有所牺牲,但如果代价是牺牲了爱人的能力,代价未免太大,如果说侍萍是周朴园的真爱的话。在这部剧里始终没有走进过周朴园的心里,是他不愿让人走进,是我走不进,也不愿走进。不知道他是否有感情,不知道他是否爱过侍萍,分明看到了他的想念,却又被他无情的言语刺伤;不知道他是否有对子女的爱,有斥责,却没有关爱;不知道他是否有对繁漪的歉疚,一直给她请医生却不懂她真正的病因……有些鄙视他的冷血,特别是对于那个陪伴他一生的女人繁漪如此残忍!其实他也只是一个普通的男人,为了前途少了一点良心,有些懦弱却又不得不故作坚强。   对于周冲则充满了欣赏和钦佩--他浑身上下充满了生命力,他敢爱敢恨,虽然年纪轻轻却很有责任感并且为了爱情和生命的信念敢面对陈旧的封建礼教宣战。爱的时候果断,即使被拒绝也大度又慷慨。特别是他的善良让人感动不已。即使在当今社会他也一样充满个性,是男生学习的楷模。他是一个能温暖心灵的人物,让人对生活充满了希望,对未来充满向往,相信美好并不惧现在。   对于周萍没有什么特别的感觉,只是替他庆幸能遇到像四凤那样的女孩子。对于鲁贵亦是除了鄙视再无其他的语言,活到他那个样子本身就是一种悲哀,幸而有四凤这样个能干的女儿。   剧中的女人--侍萍,四凤,繁漪   很欣赏侍萍,因为她的坚韧,独立还有气度。很难想像一个未婚女人在那么森严的等级观念和封建压迫下与一个和自己身份地位悬殊的人恋爱并未婚生子所需要的勇气。她让我看到了前所未见的女性的勇敢。她就像一团火焰为了爱情炙热地燃烧,她对爱情的追求就仿佛飞蛾对火的执著,让人敬佩和感叹。那种对爱情的信念是让人充满敬意的,所以后来她被抛弃,被爱情而不是一个男人抛弃时表现出来的绝望以至于她要跳河自尽是完全让人理解的。然而天不遂人愿,要让她留在尘世继续忍受煎熬,我坚信活着比死更需要勇气和力量。她忍受世人的蔑视,忍受鲁贵的责难,坚挺地活下来。然而人生总是在不经意处转弯,三十年后重遇周朴园,想像不出她的内心是怎样的震撼。直到最后发现亲生女儿和儿子相恋的悲剧,她所做的决定都毫无保留地表现了一个母亲无私的爱和大度以及包容,她把所有的痛苦自己一个人扛,接受命运的惩罚。我丝毫也不同情她的命运的悲苦,正是命运的磨难,让我看到一位如此伟大的女性。   繁漪是最无辜地被牵扯进来的女人--先是被扯进周朴园的婚姻,再是被扯进与周萍的乱伦恋。一个无法掌握自己命运的女人,始终是在忍受……   四凤自然有她吸引人的原因,开始有些不明白她为什么会喜欢周萍,我以为周冲的性格更有吸引力。认真思索一下,周冲年轻又具有活力,可能和他在一起更像朋友或者只是弟弟的感觉。而三十岁的周萍,他虽然懦弱和疲乏,为生活和命运所困,有些颓废和无助,却又不乏男人的成熟,正是他这种忧郁的气质激起了四凤的母性情怀,这种成熟的韵味让四凤更有安全感。四凤的朝气让周萍找到生活的动力,仿佛回到年轻的岁月,有了前行的动力,看到了美好的未来。所以周萍会选择独立勇敢的四凤,而不是依赖和同样懦弱的繁漪,性格上会更互补一些!

  《雷雨》观后感(六):仅从人性的角度谈周萍与繁漪

  我喜欢李少红导演的这部《雷雨》,鲍方演周朴园,王姬演繁漪,赵文瑄演周萍,归亚蕾演梅侍萍,雷恪生演鲁贵。第一次看应该是上中学时,好久了,如今想来印象最深的是片头片尾两首蔡琴的歌,超级好听,后来一直在听,到现在依然保留在我手机里。

  最近把这部旧片翻出来重看,找不到清晰的版本,便就着模糊的画面从头至尾看完了,还是喜欢,今天来看也是改编得非常成功的一个版本。

  原作话剧只有四幕,全部情节发生在一天之内,通过人物对话交代前因后果,跌宕紧凑,主题深刻,是曹禺先生最优秀的作品,也被誉为中国现代话剧的开山之作,评价极高。改编后的电视剧则把所有故事全部展开了,时间跨度长达十四年。再次创作的重点是完整地展现了繁漪和周萍的情感发展过程,为最后的结局作了很好的铺垫。抛开教科书上反封建反专制反旧社会的那一套说辞,我想单纯地来谈一谈周与繁的这一段(事实上我认为曹先生就是在写人性,而非阶级斗争,只是被当权者拿去利用罢了)。

  繁漪与周萍是继母与继子的关系,但他们年龄相仿,没有代沟,更重要的,他们都厌恶周朴园封建专制家长的做派,厌恶他的冷酷与伪善,在日复一日的相处中,他们从惺惺相惜到逐渐相爱,情感的发生是符合逻辑的。繁漪总期待周萍能带她走,周萍却不敢公然反抗,他不坚定,也没有能力,所以失败了一次就彻底放弃了。以前看到很多解读,评价繁漪勇敢、周萍懦弱。繁漪真的那么勇敢吗?她被这个家折磨得生不如死却一味指望着周萍来解救她,说明她虽然是读过书的新女性,骨子里还是觉得必须依附于男人;而周萍仅仅只是懦弱吗?他们之间的爱情无疾而终,更多的是因为周萍并没有那么爱繁漪,没有爱到要为了她抛弃一切的程度,他内心依然觉得自己要承担起周家继承人的责任,不能忤逆父亲让他失望,所以他在私奔失败之后便一个人远走他乡,想彻底地改头换面,并结束这段让他觉得倍感痛苦的情感关系。可以说,与繁漪把他当作逃离樊笼的救世主完全不同的是,周萍更多的只是把她当作一时的慰藉,他对繁漪的依恋也反映他童年的母爱缺失,这是很重要的。8年后当他重新回到这个家,他已经不需要繁漪了,所以对曾经与繁漪之间发生的一切表现出极度的后悔甚至是嫌恶,这让依然沉溺在往昔旧情中的繁漪无法接受直至崩溃。他不喜欢他父亲,却又像极了他父亲。与其说他懦弱、自私,不如说他的人格本身就是不成熟不健全的,包括他后来喜欢上四凤。他真的爱四凤吗?并不,他一个也不爱,他只是不断地在寻找安慰。繁漪是个可怜人,周萍也同样。

  电视剧还大幅度地改写了结局,只有繁漪一人自杀身亡,其他人都没有死,很多人不喜欢这个改编,觉得削弱了原作的悲剧色彩,我却不这么认为。繁漪的死是必然,因为只有这样她才能获得彻底的解脱,即使周萍和四凤不能在一起,她也无法和周萍回到过去了,因此她只能选择死;而其他人没有死的原因,一方面,更符合现代人的审美与价值观,另一方面,死难道就是最大的悲吗?周萍与生母骨肉分离不能相见,四凤爱周萍不可得,周冲爱四凤不可得,周萍成为第二个周朴园,成了自己曾经厌恶的那种人…这种活着,何尝不是更大的悲呢?当然,这只是我的擅自揣测,不知道创作者是不是和我同样的想法。

  演员方面,王姬、雷恪生、包括戏份不多的归亚蕾都演得很好,把人物的性格特点和情感表现出来了;略逊的是赵文瑄、田海蓉,演技比较木讷。鲍方和扮演周冲的演员基本合格。

  经典作品改编再创作,是个费力不讨好的活儿,需要很大的勇气,因此我很佩服李少红导演,包括她后面执导的遭到无数诟病的新版《红楼梦》,我也是持宽容和支持的态度,首先她的艺术态度是认真的,也拍出了自己的特色(无论这种特色是否受到欢迎);其次,每个人心里都有自己想象的宝哥哥、林妹妹,无法个个都满足,只能尽可能找最贴近的,这就是改编经典最难的地方。83版红楼梦诚然还是最好的,但无论从拍摄技法上、服化道上,我们都需要不断的进步和改善,从表演上,我们也需要有敢于超越的后来者,这比拍多少部“三生三世”都要有意义。

  ——2017年3月12日

  《雷雨》观后感(七):《雷雨》:一部烂到家的剧(二)希望死了以后

  微信搜索添加公众号:

  yuqiaoxinyu

  文余峤

  一、

  要读懂周萍,先要读懂周冲。

  周冲在《雷雨》的风暴中是个彻头彻尾的局外人。

  繁漪觉得周冲真是个孩子,周朴园觉得周冲学得有点像繁漪一样疯疯癫癫,周萍也觉得周冲真呆气,连我第一次读《雷雨》也觉得周冲傻里傻气的。

  真的是这样吗?

  第三幕中,周冲对着鲁四凤有一大段独白,可以看做周冲的心声。

  周冲劝四凤要读书,因为“世界大得很,你应当读书,你就知道世界上有过许多人跟我们一样地忍受着痛苦,慢慢地苦干,以后又得到快乐。”

  这话呆气吗?

  世界上不是有过许多人在忍受痛苦,现在不还是有着许多人在忍受痛苦吗?四凤为了生计要忍受当下人、被老爷太太呼来喝去的痛苦,周冲要忍受被禁锁在家中、被父亲压抑天性的痛苦。

  我们现实中的每个人,何尝不在忍受着来自学业、职场、家庭……的痛苦?何尝不在忍受着要买房、要升职、要让孩子上好学校……的痛苦?

  这时候不该相信靠着苦干,靠着努力,我们总能挨过痛苦,奔向快乐?

  周冲道,“我们都还年轻,我们将来一定在这世界为着人类谋幸福。我恨这不平等的社会,我恨只讲强权的人,我讨厌我的父亲,我们都是被压迫的人”。

  这话呆气吗?

  我们应该去热爱一个不平等的社会?我们应该去膜拜那些只讲强权的人?我们不该向往自己的生活越来越幸福?如果其他人、全社会不是变得幸福,我们的幸福又如何得到保障?

  如果向好的希望就被看作是呆气,那我们的飞奔岂不就是急速的下坠?

  二、

  可就是这样的希望,就在《雷雨》中被一次次击碎。

  周冲本想恳求父亲周朴园把自己的学费分出一部分给四凤,却目击了周朴园强令繁漪喝药的一幕。他明白了“妈的话是对的”。妈的什么话是对的?

  “你父亲一句话就把你所有的梦打破了”。

  是父亲,拴着这个家,拖着他下坠。

  周冲本想冲破上等人、下等人的藩篱,和四凤做朋友,和她一起奔往希望中的新世界。可他却被四凤哥哥鲁大海强令他永远离开的举动吓到了。

  他明白“我没想到我的父亲的话还是对的”。父亲的什么话是对的?

  “现在一般青年人,跟工人谈谈,说两三句不关痛痒、同情的话,像是一件很时髦的事情!”

  原来,他的希望就像商场橱窗里的时装,是中看不中用的。

  跑出这个封死了的家,外面的世界依旧在拖着他下坠。

  剧近尾声,繁漪拽着周冲来看四凤的所爱就是他的哥哥周萍,希望他把四凤从周萍手里抢过来。

  周冲面对着突如其来的刺激,他从头到尾地否定了自己,“不,不,我忽然发现……我觉得……我好像我并不是真爱四凤;以前——我,我,我——大概是胡闹!”

  让周冲没想到的是,繁漪接下去又忘却一切道,“现在我不是你的母亲。她是见着周萍又活了的女人”。

  不只是希望坍塌了。一个孩子所可慰藉的一切社会关系都崩塌了。

  不论是家庭还是社会都在轰碎他的希望,不论是家里还是社会都在铲除他的依凭。这样的周冲再活十年,是一定会成为周萍的。

  可是周冲触电死了,他不是未完成的周萍,而成了唯一的周冲,带着刚刚碎落的希望。

  李安的电影《冰风暴》中,象征希望的小儿子迈克,也是触电而死。

  《雷雨》、《冰风暴》,都是烂到家的故事。

  一个社会,溃烂到家,那才是烂到了底。

  三、

  周萍是三年前——也就是他二十七八岁的时候从老家来的。他成长的地方是无锡,他成长的环境中既没有父亲也没有母亲。

  据周朴园讲,他和鲁侍萍的纠葛,是在“三十年前,无锡一件很出名的事情”。我们可以想见,周萍在幼时,听到的是怎样的风言风语。在见到父亲之前,对父亲又会是怎样的印象。

  因而,他一到周公馆来,一见到每日深夜以泪洗面的繁漪,必会说出“我恨我的父亲”,“我愿他死,就是犯了灭伦的也干”。

  那正是如周冲般的希望已破灭,连自己都觉得这希望真呆的时候;那正是希望虽灭,青春的生命力还没有完全耗尽的时候。

  但是,当他接手到公司的具体业务,便不得不佩服父亲的手段,不得不憧憬父亲的成功。只有真正淌入社会之后,他才明了父亲的指令是不错的。不论这指令是发给公司,还是发给家庭。父亲确实是他的“英雄榜样”。

  这时候,再回想他做过的事,就会追悔莫及、懊恼不已。他想不再思虑那件“年轻人一时糊涂,做错了的事”。繁漪偏就时刻提醒他,而且紧抓住他一刻也不想放开。

  于是他只能沉在酒里,让自己慢慢磨死在醉梦里。

  可是这时,一个如此不同的鲁四凤闯进了他的世界。一如之前,一个如此不同的周萍闯进了繁漪的世界。

  四凤可以给周萍缝衣服,烧饭做菜,好好地侍候他,不用揪着他去想其他的事。这样简单的温暖,不是自己的贴身佣人,又有谁能给他?

  于是,四凤成了周萍在家里的救命稻草。

  三十年前,在无锡的周家,鲁侍萍就是当时一样被压得喘不过气来、希望已灭、青春余存的周朴园少爷在家里的救命稻草。

  然而,周萍清楚得很,这简单的温暖是不能支持他向前走下去的,能让他走得远的只有父亲正在驰骋的生意场。因而,他要到矿上去。就像周朴园要从无锡来到北方,逃离那个憋闷的家。

  正好从家里出来,便可以摆脱时刻纠缠他的过去。而他构划的将来,本是没有给四凤留出位置的,“我还要一个女人,跟着我,侍候我,叫我享福?难道,这些年,在家里,这种生活我还不够么?”

  待到自己在生意场上闯出了一片自己的天地,他是必须要娶一位有钱有门第的小姐的。因为他已经不是少爷,而是靠自己双手打拼出来的实业家。这时候,若是四凤在他身边,是他的太太,会不时提醒旁人他的少爷身份,让旁人质疑他自己的能力的。

  但那只能是不得不做给旁人看的一个家,不是他曾感受到的温暖。

  他只能把四凤挂在天边,切不可在他的生命里再出现。又要把她的气息留成自己的一个屋子,那是他平生仅感受过的一点温暖。

  周萍再活上不到十年,是一定要成为周朴园的。

  四、

  鲁大海和周萍是一枚硬币的两面。是希望死了以后的不同选择。

  鲁大海一出场时,曹禺对他的样貌描述是“他说话微微有点口吃”。可整部剧从头到尾,我们从没见鲁大海口吃过,倒是其他角色几乎每人都语塞过。

  是曹禺写着写着就写飞了,完全忘记了自己给鲁大海初始的人物设定?

  不是的。曹禺紧跟着写了一句,“但是在他的感情激昂的时候,他词锋是锐利的”。也就是说,整部剧,鲁大海都是感情激昂的。

  他为什么如此激动呢?

  鲁大海说四凤的希望只是梦,“她就是个穷人的孩子,她的将来是给一个工人当老婆,洗衣服,做饭,捡煤渣”。也就是说,他也恨这不平等的社会,但他知道这社会他是无从改变的。即便是个人命运的翻转也几乎不可能的。

  穷人的孩子,女的是做工人的老婆,男的不就是做工人吗?

  做工人又怎么样呢?

  仅是想争取一点权益,便看到和自己一样的工人被矿上的警察打死。

  他本相信团结的力量。为着工友的命讨个说法,透过罢工,想向周朴园讨个公道。没想到别人是这么靠不住,背着他就被董事长收买了。

  也只能单打独斗了。

  不过他是有枪的,是可以进行武器的批判的。他可以用枪喝住鲁贵,就可以用枪喝住周朴园,还可以用枪逼出周萍说出要对他妹妹真心的话。

  可是,一个人可以天天带着枪吗?可以每时每刻都拿枪来实现自己不愿妥协的愿望吗?

  鲁大海知道。他知道既然团结靠不住,他就只能离了这每时每刻在一起的团结。他便想去车厂做拉车的散工。

  能花起钱找人拉车的不是富人吗?他们是你的主顾,你还能对他们像你对周朴园那般硬气?还不是要讲个服务态度良好,要对他们寒暄,甚而低声下气的。

  这样就比在公馆里当佣人好吗?

  在公馆里长年累月地伺候一家子,可能久而久之还带出一点情来,不用每时每刻低声下气。拉车则每天都要面临各色富人,哪位都要伺候周到了,都是都要你低声下气的。

  他最后放走周萍和四凤怕也是这个原因吧。这个困局,他自己走不出来。只能寄希望于在枪口下,周萍答应他的那些梦吧。

  可这梦要是能抓得住,他自己不早就是时时含着金汤匙的周家二少爷了吗?

  (未完待续)

  微信搜索添加公众号:

  yuqiaoxinyu

  欢迎扫码关注“余峤新语”

本站资源来自互联网,仅供学习,如有侵权,请通知删除,敬请谅解!
搜索建议:《雷雨》经典观后感集  观后感  观后感词条  雷雨  雷雨词条  经典  经典词条  
美文

 红楼小息梦中梦

酒不醉人人自醉,一帘幽梦解千愁!梦有美酒的醇,让人回味、也有咖啡的香,让人陶醉。梦是丰富营养的驼峰, 甘甜而又神秘、 梦醒突发的灵感,记起了我忐忑旅程。梦是火焰...(展开)

美文

 爱情下线了

有这样一个男人曾经他爱你爱得死去活来为你不顾一切为你做了很多以前从未做过的事看不见你的时候他总觉得心里空空的心神不宁总是想着你可能出现的地方可能会是什么姿势自己...(展开)

美文

 你一眼,我万年

  带着一缕清风,你出现在我面前,在这个燥热的夏天,在这个忙碌的午后,像一股清泉顿时抚平我的焦躁。我娇羞的望着你,你莞尔一笑,我惊慌失措。   你粉嫩的笑容像一...(展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