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好知 kuaihz订阅观点

 

《《周易简释》》读后感摘抄

  《《周易简释》》是一本由余秋雨著作,北京联合出版公司出版的精装图书,本书定价:98,页数:2021-7,特精心从网络上整理的一些读者的读后感,希望对大家能有帮助。

  《《周易简释》》读后感(一):《周易简释》:看不懂《周易》?那先看这本简释吧!

  提起《道德经》,你会想起什么?《河图洛书》、《周易》,我上高中的时候看过《周易》,在我上高中的时候,因为要住校,需要提前去上学,因为要周末去,没有课,就去新华书店逛一会儿,我就在那里看了大概不到一半的《周易》。 说实话,每个字我都认识,书里啥意思也能看懂,看透的话,我确实还没到那个程度。这也是我看这本《周易简释》的原因之一,因为想看看别人是怎么讲解《周易》的。另一个原因么? ——颜值高 没错,这本书的封面虽然简单,但整体的包装很好,深蓝色打底,字都是金黄色的,看起来十分好看。另外我还注意到这本书的作者是余秋雨,身为经历过九年义务教育的小学生,在上学的时候看过他的很多文章,也想看看他这本《周易简释》到底写的怎么样。 当然,在评价这本书之间,要先解释清楚为什么学周易? 学点钢琴、舞蹈、编程不好么,为什么要在这本古书上发心思。 首先,我个人觉得《周易》能流传至今,不仅仅是因为他晦涩难懂的内容,而是书中透露出的人生观、价值观、世界观,让我们在问题面前,做出最好的选择,其中所传达的辩证思维和对人们意义的肯定(人本精神),皆来自《周易》的启发,这也是儒家和儒家肯定《周易》的原因之一。 但说实话,《周易》这本书真的很厚,而且大部分内容很深奥,而且没有过多的解析,很容易看到云里雾里,当然市面上也有很多关于《周易》的解读,那么余秋雨为什么还要写这本《周易简释》呢? 在我读了一部分内容之后,我觉得余老肯定是想让读者们在了解了《周易》主旨后,通过对卦爻辞中的含义进行的二次解读,将现代人所需要的思想、生活态度以及认知思维与书里的内容对应起来,提高现代人的精神文明,让人们更加的豁达和大度,找到自己人生的意义 。 当然在这本《周易简释》你不仅仅能了解《周易》中系辞的具体含义,还了解孔子孔子、朱熹、王夫之对《周易》的另类解读。所以这本书非常适合之前从来没有读过《周易》,以及读过《周易》但是没看懂,需要一些知识来打底的小伙伴。 另外这本《周易简释》虽然只是薄薄的一本,但也没有敷衍了事,而是通过筛选,把一比较重要的内容摘出来,然后在仔细解读,所以虽然内容有点少,但是精华满满,很适合在空闲的时候一点一点的慢慢研读,我之前有了解过,关于什么年龄读《周易》这个问题。 有人告诉我小时候或者青少年时期(大概在高中到大学阶段)读是比较好的 ,因为人在小时候,没有接触太多的人和事,心性比较灵敏,所以很容易理解《周易》的内容,人到了青年时期,因为自己已经有了独立的思想,但大部分人没有独立经济,所以很适合通过《周易》来建立基本的价值观,当然,我觉得学习《周易》是不限年龄的,只要是喜欢这本书,任何年龄段都可以试着去了解。

  《《周易简释》》读后感(二):零基础入门《周易》,选这本就够了

  上次读《周易》相关的书,还是读南怀瑾的《易经杂谈》,当时刚读完《周易》的文言版,有些云里雾里,便找了南怀瑾的书看,算是对周易有了一点点浅显的理解。

  易者,变也,也有说易是日月的,总之,一个易字,已经要将万物的规律包罗其中了。曾经有一段时间特别喜欢玄学,也自己研究了一点点,其实所有的算命啊测算啊等等都是以周易为根本的,如果看懂了《周易》,那么你也就不需要再去算命了,因为一切天道你都晓得了。

  由于种种原因,并不是每个人都接受传统文化,对于《周易》的看法也不尽相同,甚至很多人认为这是迷信,对此,我只能说,没有研究实践就没有发言权。

  《周易》更多的是一种生活哲学,六十四卦,每一卦都暗藏着无尽的生活智慧,肯定会有一卦符合你现在的生活状态,当我们遇到困难的时候,甚至可以从中找到解决方案。但是能完全参透的太少了,不仅需要我们静下心来看,更需要的是我们的生活阅历和参悟。

  我在中学时候读余秋雨的书比较多,记得那个时候都是看他的游记,大多掺杂着一些生活感悟,我想他肯定也是研究了好久《周易》才写出这本书吧!

  《周易简释》整本书相对来说还是比较浅显的,也写了一些余秋雨自己的看法什么的,还是比较适合小白读。当然,我认为对《周易》感兴趣的人早晚都会自己读一遍,因为每个人对《周易》的理解都不同,这个跟自己的生活阅历有关,也跟自己的心境有关。

  在生活中,我们也会发现一种现象,就是读《周易》的大多都是上点年纪的人,年轻人读的很少。我认为是经过了生活的风霜雨雪后,我们终于意识到了自己的渺小和自然规律的伟大,再也不是那个年轻时候天不怕地不怕的人了,这个时候,我们才会对《周易》中的内容有所理解和感悟。

  我们现在看到的《周易》,不仅仅是周文王的卦,还有后期孔子加上的卦辞和爻辞,但是这个也是传言,据说孔子晚年才开始看《周易》,一接触就上瘾了,对于孔子这种爱思考的大家来说,《周易》绝对是符合他的思维的。另外让我想到的还有老子,我认为《周易》和老子的思想学说也非常合拍,都是在讲道。

  其实《周易》也非常有意思,读了后遇到一些名词或者礼仪你就会有原来是这样的感触,比如皇帝的宫殿叫乾清宫,而皇后的是坤宁宫,乾和坤就是六十四卦里面的乾卦和坤卦,一个是纯阳卦,一个是纯阴卦。还有为什么皇帝是九五之尊啊之类的,通过《周易》我们也可以学习到很多传统文化。

  当不知道读什么书的时候,那就选择经典,因为这都是历史和时间的长河沉淀下来的,希望这本《周易简释》能带领你走入《周易》的世界,让我们一起感受易经文化的博大精深。

  《《周易简释》》读后感(三):《周易简释》:跟随着余秋雨,走进《易经》的世界,探索传统文化的现代性意义

  余秋雨又向中国传统文化发起了一次总攻,这一次他对准了众经之首的《易经》。这是一部由我们古人占卜而发展起来的关于天地万物、宇宙洪荒最根本理解而形成的著作。我们无法得知《易经》的作者是谁,有传说他是周文王姬昌所作,所以也叫《周易》,但它对于我们后世的影响确是深远的。我们现代中所使用的大量词汇来自于易经;我们整个思想体系与《易经》都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易经》甚至可以代表了中华思想的起源。 而余秋雨的这一本《周易简释》,就是通过余秋雨这位大家的学识,把《易经》对于我们整个文化的影响进行了简单的阐释。《易经》流传时间之广,而且语言也相对晦涩,他的解释无疑成了历代文人学者所孜孜以求的目标。而各个时期,出发点不同,所做的解释也必然有所出入。余秋雨立根于现代,一定是从现代人的思想角度来解释《易经》。因此阅读这一本《周易简释》是可以给我们带来裨益的,而且这本书的语言也通俗易懂,化解了我们阅读《易经》的艰辛。

  我们都知道中国人的性格特点:克己守礼、淡泊明志、柔顺固执,但又有着极为坚忍、生命力强等特质。在近现代世界的竞争中,中国的人的这种特质并不受现代化的社会秩序所欢迎。因此,在长达近一百多年的时间里,中国人处处受制于国际社会,也才有了一百多年的屈辱史。但当现在整个世界经济陷入停滞、衰退的时候,西方那种崇尚自由竞争、崇尚享乐、崇尚提前消费的观念,越来越被世人所诟病。有一种理论是说,也许只有东亚的思想可以挽救世界。我们只有一个地球,我们不能对于我们的地球涸辙而鱼,我们必然要走上可持续发展的道路。这就需要像中国人性格中这种坚韧、知理、不崇尚竞争而追求合作、追求天人合一的的性格。

  中国人为什么会形成如此的性格特点呢?这就不得不提到《易经》中的坤卦。坤卦是中国历代文人所最崇尚的,相比于乾卦的宏大、开阔、刚建等这些更像是我们生存天地万物的本质,而坤卦目标就是“承天”,是接受、是涵盖、是包容,这才是一个人在这天地万物中所能接受的状态,这也是中国人追求的状态。在大自然中,看似万能的人类其实还是非常渺小的,不要说宇宙中的风吹草动,就是地球上的天灾人祸,作为一个人也是无力承担的。刚刚过去的“郑州暴雨”,就给我们人类一个极大的下马威,个人的能力是多么的脆弱,任何时候都需要有敬畏之心,这就是坤元之德。 “至哉坤元,万物资生,乃顺承天。坤厚载物,德合无疆。含弘光大,品物咸亨。牝马地类,行地无疆,柔顺利贞。君子攸行,先迷失道,後顺得常。西南得朋,乃与类行;东北丧朋,乃终有庆。安贞之吉,应地无疆。” 这就是《易经》对于坤卦的彖辞,可能很多人无法理解其中的含义,我们来引用一下余秋雨的翻译。 “至善至美的坤元,万无依赖着他生长,她又秉承着天的意向。她宽厚的承载着世间之物,以德相合无可限量。她含育一切,恢宏光大,种种品物都广受滋养,雌马与地相依,即行地无疆,又温柔顺畅。君子行路,总是抢先而迷失正道,后来随顺才回到正常。往西南将得到朋友一起同行,往东北将失去朋友,但最后还是吉祥。总之,安顺守正的吉祥,就会应顺大地而无边无疆。” 就这样余秋雨用诗意的语言,把《易经》中晦涩难懂的道理讲解清楚明白。坤卦,只是这本《易经简释》中内容的其中之一,所占篇幅也不大。而《易经》八八六十四卦中还有着其他非常重要的内容,余秋雨也都理论联系现实,详细的做了释译,让曾经的传统文化可以照进我们现实的生活。

  打开这本《周易简释》,走进余秋雨的《易经》世界,和他一起激动,和他一起彷徨,和他一起接受传统文化的洗礼,和他一起展现现代人性的光芒。

  《《周易简释》》读后感(四):从《周易》中汲取古人智慧,让传统文化大放异彩

  父亲是一位传统文化的守护者。在我读高中时,家族要修族谱,很多人都不感兴趣,父亲却非常热衷,四处探访,了解情况,然后初稿、改稿,让我誊抄了数遍才完成。在这个过程中,我也把家族的“派”背得滚瓜烂熟了。“元亨利贞,庆升变文,朝应之士,正大光明……”直到现在我仍然记忆犹新。

  我查询了一些资料,说字辈是中国传承千年的重要取名形式,也是中国古代一种特别的“礼”制,俗称派,是祖辈对后辈的美好期望,也希望家族兴旺发达,福泽绵长。

  后来我才知道,“元亨利贞”是出自《周易》,我们的祖先把这四个字放到后代的名字中,自然是赋予了美好的含义。至于到底是什么含义,我也是不懂。

  余秋雨的《周易简释》给了我答案。“我经过反复对比和长期思考,决定把‘元、亨、利、贞"四字概括成四种高贵的特性:元—开创性、亨—通畅性、利—有益性、贞—可续性。由此四性,也就有了我所理解的‘天’,我所理解的

  ‘健’。世间万物,很难辨识优劣,但《周易》一开头就告诉我们,只要具有可开创性、通畅性、有益性、可续性,那就是生机所在,希望所在,前途所在。”由此,我对祖先更为敬仰,也对《周易》有了更为浓厚的兴趣。

  《周易》也叫《易经》,因为卦的原因,很多人都认为《周易》是占卜的书,甚至将其归入了迷信行列。随着《鬼吹灯》《盗墓笔记》等考古系列的小说、影视剧大火,其中的阴阳、八卦等学说,更为《周易》增添了神秘的色彩。

  如果只从卦的角度来看《周易》,那完全是大材小用了。《周易》是中国传统思想文化中自然哲学与人文实践的理论根源,是古代汉民族思想、智慧的结晶,被誉为“大道之源”。对中国几千年来的政治、经济、文化等各个领域都产生了极其深刻的影响。

  余秋雨的《周易简释》延续了古文典籍的编排体例。全书分为四部分,分别是周易精选内容译文、周易原文、本书所选原文、周易录行书。既是一本周易的精华解释,又是一本工具书,更是行书赏析。他用一贯朴实的语言,将周易中天、地、人的关系,自然界变化给人的启示,人对于自身的要求等,做了深刻的阐述。

  特别是“化成天下”,意为化育并成就天下,或者说,通过教化,使天下成为天下。这一思路浓缩了中国古代智者对天文、人文的深刻感悟,其哲学等级即使放到世界坐标中,也巍然独立,是中国文人的最高目标。

  《周易》分为“经”和“传”两部分,书中《一度选释》和《二度选释》中的卦辞和爻辞,就属于“经”。它以占卜为起点,产生阴阳观念,创立八卦,撰写爻辞。而“传”是众多思想家集体智慧的结晶,这些对于易经的介绍和论述,加入了新的思维,增加了哲理的份量。

  余秋雨先生在选释了“经”中的内容后仍意犹未尽,于是又选择了《系辞》,用现代散文的语言,进行了注解。先将古文翻译为现代汉语,然后加入自己的所思所想,为无法理解晦涩古文的我们,架起了一座沟通的桥梁。

  从《周易》到我们,中间有王弼、孔颖达、程颐、朱熹,现在有余秋雨。相信有了这些思想大家的指引,我们可以从《周易》中找到阅读的乐趣,获得改善自己思维的智慧,让文化自信的底气更足,效果更好。

  《《周易简释》》读后感(五):《周易简释》|只有懂得变化之道才能从容应对未来

  从古到今,许多知名人物学《周易》,对《周易》进行注释和解说,而余先生的《周易简释》是不是“脱裤子放屁”呢?他有何新颖的观点呢?

  余先生将“群经之首”的《周易》视为一座名分极高的,神秘的文化山岗,他用毛笔为杖,用极其虔诚地态度去攀援,一步步探路,为读者清理繁芜,铺就一些台阶,让读者聚焦于文化的维度去解读。

  《周易》是中国文化的总根源,也是中国哲学重要源泉,藉由卜筮之法揭示万物变易之理,对世人的正心修身、立德立功提供了启示,读懂它的人,会获得安身立命的指引,会自觉地努力修身明心,从而在自我管理的过程中,修身进德以达到道冠古今的不凡之境。

  《周易》是从人们对四季轮回中感受到的规律,以及对大自然的不同品性认知,从而建立了一个能够广而大之,联通人与环境的文化实践模型。

  《周易》把整个世界分为一个庞大的阴阳对立体。余先生认为,这是一个多块面的动态结构,分出八卦,又衍生出六十四卦,那几乎把大千世界的各种形态都包罗进去了,在几千年来,有许多智慧的头脑在梳理、灌溉和绾结着中国文化的主脉,饱含着中国文化的精神和心灵,这是在人类文明一代又一代的精神价值创造者相继努力的成果。

  读到此,笔者领悟到,世界的阴阳对立或统一都反映了人们寻求文化沟通可能的共同心理基础。

  《周易》是通过卦爻辞描述卦象中爻和爻内在关系的,这种内在关系我们并不容易理解,因此,许多人会对这部设教之书感到畏难而轻易不敢开启阅读之旅。

  《周易简释》的解读或许并不十分全面,精选了一部分卦辞、爻辞和传文进行译释,通篇都不费话,让人易读易懂。

  《周易》第一卦的乾卦,余先生非常看重,认为它内容高迈而丰赡,拓展了堂皇格局,也提领了中国文化的主干精神。千百年来,人们对乾卦中的“元、亨、利、贞”的理解各有说法,有人认为是代表四季轮回;有人认为代表仁义礼智,而余先生却用12个字概括成了四种高贵的特性,并提醒读者,在很多情况下,这四性不能并存共济。

  对“潜龙勿用”的理解,余先生认为,“潜”并非一种无奈的状态,而是一种基本生态。如果“潜”是人在复杂的环境中的一种基本生态,那么,这就是一种不因为外物的改变而改变,不追求功名利禄,不为混世、对错而烦恼或高兴的修为常态,而不仅仅是作为一种不得以而为之的选择。

  对睽卦的理解,余先生指出,“睽”包含了差异、背离、违逆和相歧。天下万物的互立、互补、互赏、互应、互待、互戏,全因为差异。让世界的各个角落间构成紧密力学结构,让世界成为世界的,唯有差异。

  《周易通释》中非常多类似这样让人一点就通透的从易读方面的简释,在此就不一一赘述。

  余秋雨先生毕生致力于文化上的发现与建设,《周易通释》不仅有卦爻辞的解释,也有一些很中肯的建议,例如,在遇到危难时,最好不要在小户门、小圈子里煎熬,而应该集思广益去寻求解困之道,并指出,纾解危难需遵循“行动及时”和“方法适中”这两个关键点。这本书不仅易读易懂还有方法提供,读着读着,还会让人会心一笑,拍腿轻呼“见解独到!”

  有人从《周易通释》中看到人类社会中各类人事的规律现象;有人学习到做事做人的方法;有人领悟到如何去规避风险从而获得富贵。而我认为,光是懂得变化之道,就已经能从容应对未来。好书自然值得拥有!

  《《周易简释》》读后感(六):余秋雨:我不应酬、不上网、没有手机,妻子马兰是我联系外界的纽带,在古典的生活中,我找到了文化传承的秘密

  余秋雨在《周易简释》中说,我是一个和世界脱节的人,不应酬、不上网,甚至连手机也没有,妻子马兰就是他与外界的唯一联系。

  自从与二婚妻子结婚以来,两人就在自己的世界里过着最平静、最古典的生活。面对不同的质疑,余秋雨从来都是一笑置之,只是偶尔接触人群,试图找到人生种种忙碌。

  在2020这个不平凡的一年里,余秋雨曾经数次回到过去的岁月里寻找心灵安放的秘密。是什么让中国的文化历史连绵不断延续了上千年,有什么样的文化是比老子、孔子、庄子更高的文化山岗?

  余秋雨认为《周易》是那座还未被人了解清楚的山岗。在疫情的时间里,余秋雨趁着得闲,终于有机会勇攀山岗,用行草誊写了好几稿的《周易录》,并将此收录在《周易简释》的后半部分。

  余秋雨花了那么多心思选择誊写的字体,并不是因为他写行草最好看,而是因为他对周易有着不一样的见解:

  首先,余秋雨认为《周易》的内容较为随意,追求的是简单舒适自由,并不如后世的典籍那样细密谨实,如果用了方方正正的楷书,会让“周易”变得不那么“周易”,让“易”返“易”,但是“周易”又不是完全无迹可寻的典籍,并不能采用狂草。

  其次,余秋雨坚信,本书中誊写的《周易录》并不是是纯粹的美学探究,这个作品更多地是表现了他对学术的判断,虽然行草抄录的《周易录》不能很好地呈现符号和象数部分,但是却能体现“卦辞”、“传文”等内容。

  余秋雨认为,《周易录》能更好地体现是能较好地体现他的书法写作水平的作品之一。

  在书中,余秋雨也花了非常多的笔墨来描写他对月《周易》的理解和情感。

  第一、周易不是迷信,它随着占卜的资料累计越高,而归纳出来的一种自然规律,余秋雨亲切地将它称为:古代的概率论和大数据,虽然很多情况下,我们还找不到原因,也找不到理由,但是结果却是神秘地重复了。

  第二、古人远比我们更接近大自然,他们试图通过日月星和四季轮回来发现规律的存在,他们试图联通天、人、地三道。

  第三、《周易》已经流传了2000多年,在历史上有“象数学派”和“义理学派”之争,在两学派的争斗中, 不乏大家泰斗的较量。正式因为这些较量,所以才能流芳百世,这也恰好是中国文化长寿的原因之一。

  在书中,余秋雨精选了25卦进行讲解,每一卦的讲解力求通俗易懂,而且描写方式主要以余氏散文手法为主,更符合当代人的阅读习惯。有网友说,自己家中常备《周易》,但是因为其内容晦涩,已经放在家中蒙尘,这次看完余秋雨的《周易简释》后,仿佛打通了任督六脉,终于找到了学习《周易》的钥匙。

  听完后深以为然,因为我也曾因为害怕而错过了学习《周易》,这次,有幸看完了余秋雨周易通释》,内心久久不能平静,终于有人把《周易》讲的简单易懂了。

  《《周易简释》》读后感(七):余秋雨释《周易》:让现代人以“现代”的方式,理解古代经典

  有着“群经之首,设教之书”之称、被儒门奉为“儒门圣典,六经之首”的《周易》,一直是我想碰却不敢碰的一部传统典籍,因为读《周易》或许相对容易些,但若要读懂《周易》却绝非易事。

  然而,如此难读、难懂的《周易》却吸引着一代又一代人去研究、探讨,甚至从先秦时期至今,数千年的时光不仅没有让它淹没在历史的浪潮之中,反而受到越来越多的关注,始终占据着传统典籍中非常重要的位置,让无数人为之痴迷。

  作为中国传统思想文化中自然哲学与人文实践的理论根源的“大道之源”,学习、研究《周易》对于我们理解这个奇妙的世界有着非常重要的意义,古今中外、更各领域的名人大家研究《周易》的并不在少数,对《周易》代的称赞也是不绝于耳。

  正如冯友兰所说:“《周易》不仅是中国的,也是东方的,更是世界的,不仅是古代的,也是现代的,更是未来的。”

  可是,正因为有着如此重要的地位和重大的影响,与之相关的著作亦是非常之多。可惜对于一个易学入门者而言,选择一本既“懂”且“易”的“敲门砖”,就是非常重要的了,从这个角度来说,余秋雨的这本《周易简释》可以作为一个不错的选择。

  余秋雨周易?或许会有人因此而有些疑惑,余秋雨作为一个文学大家,对于周易也有研究吗?

  实际上,他不仅仅是一位文学大家,更是文化大家,近些年来,余秋雨一直致力于中国传统文化中艰深的古代文本,如《道德经》《周易》《金刚经》等的研究工作,这本《周易简释》正是他写给当代人的一个《周易》普及读本,对零基础入门者非常友好。

  说到《周易》,那么一定要先来聊一聊什么是周易

  在形成最初,周易并不是“单打独斗”,它与连山、归藏同属于易经,遗憾的是后两者早已遗失,所以现一般称称易经为周易

  周易有三易,为变易、简易与不易,余秋雨先生并未在《周易简释》中对此进行深入的介绍,只是简单地说了说《周易》的形成过程。可是就像他自己所说,虽然这段过程在这本书中被介绍得相对简单一些,但《周易》的形成绝对是一个“极为独特、无可重复的成果”。

  从本质来看,周易绝不该被简简单单用“算命”来概括,它开创的天道思维、辩证思维等一系列非常宏观的东西,是世间数与理的一种体现。物理是宇宙的通用规则,数学是宇宙的通用语言,而周易,就是这两者结合的体现。

  这些内容,在《周易简释》的解读中其实均有体现,余秋雨以通俗易懂的语言,搭建起现代人与这本古典著作之间的无形桥梁,同时辅之以现代的观念和思维方式,尽可能地让我们去领悟《周易》中所体现的人生哲理。

  五行八卦,由象及理,而其中的每个卦象的关系、变化,皆以数算为支架。同时,易有太极,太极生两仪,两仪生四象,四象生八卦,八卦定吉凶,要卜卦,自然也离不开天干地支,解卦更是一门玄乎其玄的学问。

  余秋雨在对这些卦象进行了解释翻译的同时,还引入了许多文学、历史中的典故以及一些经典释作中的记录,让原本晦涩难懂的东西变得形象生动起来,也会更加易于理解。

  其实,《周易》这门学问,即便我们未曾去深入研究学习过,也可以发现,它的思想智慧早已经渗透到了中国人生活的方方面面中来,影响着人们的思想、行动,甚至影响着国家和民族的政治、文化等诸多领域。因此,说周易是学来算命,实乃一大误解。

  于玄学方面,山医命相卜,哪样不是由易经衍生而出?其中,医、相、卜与周易的关联甚至比命本身更大;于数理方面,如前面所言,这本就是将数与理结合的作品;于哲学方面,周易中隐含的人生哲学,已经将现代多数的哲学观点囊括其中……

  现在去看,现代哲学中对历史的唯物主义史观也好,唯心史观也好,在以前便被古人所总结了,周易就是一部历史哲学,而现在所看到的,就是孔子对于易经的注解,也就是孔子的历史观,已经不分唯心或唯物,是心物一元的。

  历史一直都在轮回,而周易将世间恒定不变的法则概括出来,代代相传,释家林立。南怀瑾曾说,“我始终怀疑《易经》的文化是上一个冰河时期留下来的,不是这一个冰河时期的产物,因为它的科学、哲学的道理太高明了”。

  如今想来,诚不我欺。

  《《周易简释》》读后感(八):随吟得韵,读余秋雨的《周易简释》

  (文/亦浓)

  说到《周易》,就会想到“八卦”,想到“占卜”。

  《周易》即《易经》,起源于占卜,相传为周文王姬昌所作,中国先秦时期传统典籍。

  对于国文基础不厚的我辈来说,想读懂《周易》实属不易(太过生涩),现在好了,这一本《周易简释》可以解决这个读不懂的难题。

  《周易简释》作者余秋雨,中国当代文学家、美学家、史学家、探险家。曾为了寻访中华文明被埋没的遗址,锲而不舍地辞职23次,被誉为“华文世界最具影响力的一支笔”。

  金庸老先生说:“北京有年轻人为了调侃我,说浙江人不会写文章。就算我不会,但浙江人里还有鲁迅和余秋雨”,将余秋雨与鲁迅相提并论,并自谦于二人下风,给予了余秋雨很高的评价。

  这本《周易简释》是余秋雨继《老子通释》后的解释传统典籍的又一力作。

  在他这本书的《前论》里说:“《周易》被人们称为“群经之首”,是一座名分极高的神秘山岗”,而他的“此次攀援,态度极为虔诚”,“以毛笔为杖”,以“行草”写《周易》,放在本书的后半部分,行草行云流水、落笔如烟,不愧是大咖。

  作者用浅显易懂的语言,将晦涩难懂的《周易》进行了简化解释,品读余老先生的解读,用自然流畅的语句进行了通俗易懂地解释,文字组合对仗工整、字字珠玑、朗朗上口,于朴素的文字里提炼出低调的奢华。

  比如下面这段:

  “坤道柔顺,动的时候也会显出刚强,静的时候,就让德性感染四方。随人之后,而心里有主是她的常道。她包含万物,生育万物而获得荣光。大地之道如此柔顺,只因为遵循天道,运行得当”。

  (《周易》原文:坤至柔而动也刚,至静而德方。后得主而由常,含万物而化光。坤道其顺乎,承天而时行。)

  在古代,经常出现“隐士”,或因为朝廷腐败,或因为不得志,或因为被陷害……,因此无意仕途归隐山野,“小隐隐于野,大隐隐于市”,自得安乐。

  何为“隐士”?如何算是“隐”了?《周易》中也有关于“隐”的描述。

  《周易》原文:

  天地变化,草木蕃。天地闭,贤人隐。易曰:“括囊,无咎无誉。”

  余秋雨给出的译文:

  天地运转,草木繁盛;天地闭塞,贤人隐匿。《周易》说:“扎紧囊口,无害,也无誉。”这就是在说谨慎。

  并进一步解释为:

  “‘隐’,看似是‘贤人自己的选择’,其实都是天地的选择。‘天地闭塞了,贤人的声音和道路也都闭塞了’,这世间之‘隐’,与大环境有关。”

  ‘隐’的结果是‘双无’,‘无咎无誉’,不能一边退隐,一边还要声誉,‘括囊’,扎紧袋口,来形容,好的‘隐’,是在袋子里,绝不向外探头探脑,甚至在外界名声也无,才能确保真正地“隐藏”好了。

  这样看来,至少“卧龙”诸葛亮是没有做到很好的“隐”,因为他名声在外,后来发生了著名的刘备三顾茅庐,从而为刘家天下鞠躬尽瘁等后话。诸葛亮的“隐”,囊口没有扎紧,以至于天才名声在外,因而,并没有做到《周易》之“隐”。

  对于一般人艰涩难懂的《周易》,经过余秋雨先生的一番简易解释,也变得通俗易懂了,而且,因为其简释“通俗易懂”,也可以更上一层楼,再“举一反三”,人也一下子变得通透起来。

  本书的前半部分,余秋雨先生用浅显易懂的语言,对《周易》中64卦中部分精选的卦辞原文进行了简释,如“乾卦”,分为12小节,对于“乾卦”,“元、亨、利、贞”为其“四德”。余老概括其为四种高贵的特性:

  元——开创性;

  亨——通畅性;

  利——有益性;

  贞——可续性。

  此四性就是生机所在,希望所在,前途所在。四项皆备,才符合《周易》标准。

  紧接着,本书对于乾卦中,“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亢龙有悔”等进行了详细的解读,气势恢宏之乾卦,经此详解,醍醐灌顶。

  乾卦是“统天”,“坤卦”则是“承天”。

  余老在书中说道:“对乾卦,《周易》是仰望;对坤卦,《周易》是依恋。此间差异,恰似伟岸的父亲和慈爱的母亲。”

  余秋雨先生对坤卦中的部分篆辞,用“一气呵成、随吟得韵”的文字进行译述,对接工整、韵脚优美。

  “天下大美、至美,都必定是乾坤相济、天地相应、阴阳互补、刚柔互融”。

  乾、坤为《周易》的两大基元,其他卦目,书中也有详解。

  关于本书的整体设计:

  本书为大32开精装设计。第一部分内容为余秋雨对于《周易》的简释,接下来是《周易》原文、本书所选原文,系辞原文(系辞上传、系辞下传)、名家论余秋雨余秋雨文化大事记、最后是余秋雨用行草书写的《周易》中“卦辞”、“爻辞”、“传文”中精选原文40页。

  前后皆为封面,封面底色为藏青色,铜版色文字。书中引用的《周易》原文,亦为铜版色。后面附录的行草,底色为同一色系,黑色文字,醒目的设计,颜值控的最爱。

  行草书写的这书法部分,是从手的后面开始翻页,也就是说,本书原来作为封底的部分,是行草的封面,只不过是从后面开始翻页的。对于书法爱好者来说,这种装帧比较精妙,可以略过前面,直接从后面欣赏了。

  整体的结构设计完美、经典。

  书的上部分,满足了对于普通读者关于《周易》的简释入门,另外几部分,可以了解周易原文,及欣赏余老的行草书法。

  值得被收藏、被种草的一本好书。

  《《周易简释》》读后感(九):看似深奥难懂的易经,原来是做人的基本道理

  一提到《易经》,大部分人会觉得生涩难懂,有些人道听途说,以为学会《易经》就可以算命,有些人以为《易经》是乾坤八卦。在没有读《周易简释》之前,我曾经翻过《易经》,只限于翻过,看到全是文言文,望而却步,再加上爻卦数位什么的,我相信我是看不懂的。

  看余秋雨先生的《周易简释》之前,读过一本余秋雨先生的《老子通释》,《老子》有难度吧,但在余秋雨先生的笔下变得通俗易懂,并且是以散文的形式表达出来,人人可读,人人可懂,所以看到《周易简释》时,毫不犹豫开启了读书之旅。

  我看《周易简释》时,是对照着《周易》看的。《周易》有六十四章节,余秋雨先生选择其中一部分与生活有关的卦进行阐释。

  《周易简释》内容分为一度选释、二度选释、三度选释和周易原文,做了一度选释之后,余秋雨先生觉得还不够,放不下书中向他招手的知识,于是又做了二度的选释。三度选释是对系辞的解释。最后附上《周易》原文。本书还有另一个重点部分,余秋雨先生写的行书《周易》,书法部分,作为封底的开端。

  从书的分章分点就可看出作者对这本书的用心程度,不必说余秋雨先生的声名远播,也是很有兴趣读一读的,可以作为一个入门的级别,对几千年来的文学宝藏有个一知半解。

  一、顺应天理,一切自有定数。

  天理是什么?是天道,其实就是道理。这个道理哪里来的?是从日月星辰、四季轮回中总结归纳出的规律。

  八卦是什么?是借助自然图像来反映凶吉祸福。以天、地、雷、风、水、火、山、泽,象征乾、坤、震、巽、坎、离、艮、兑这八卦。每一项都有它自对应的意思,以此为基础,又伸发了六十四卦,差不多是把大千世界里各种状态都包罗进去。

  没有科学一说时,人们按照这个规律,一辈传一辈,久而久之,就成为一套完整的哲学。说得复杂点,哲学是思想,是精神的引领,说得简单点,就是道理,普通老百姓听了会懂,会行动的简单道理。

  乾坤两卦的解释最多,这两卦对于读者来说,也是听得最多的。乾坤对应天地,对应阴阳,乾坤相济,天地相应,阴阳互补,刚柔互融,形成正常流畅的世界。乾代表天,似乎一切都以天为大,是无穷的生命力。坤代表地,承接着天给予的一切,两者互相映衬,相互融合,成就大地的繁华。

  乾坤,也可看作为夫妻关系,男人为天,女人为地,男女和谐,才是令人羡慕的一家。

  如果我们老是把《易经》看得太过崇高而不敢去翻阅,那么就一直领略不到它的精髓。一本好书,在中华历史几千年最顶端的经典之作,不是我们的课本里所学的知识,可能只有少部分人会翻阅解读,而真正领悟其精华的读者,是少有的。

  我们只有把知识和精神融入生活,才能让普通人感受这份经典的意义。

  二、事物都是多面性的,遇到问题要从不同的方向思考。

  群龙无首,在现代汉语里,我们总是会以为这是个贬义词,一群有才华的人,却没有一个领头的人,散沙一片。在《周易简释》里:群龙无首,吉。吉从何来?这里给了一个恰当的解释,龙是领导者,是首领,群龙,一群是老大的龙集合在一起,硬要在群龙里找个老大,不自然,也不太合理。

  拿现在的公司来说,每个领域都有各自的老大,并且都有实力,非得在所有的公司里选一个老大的来管理,合理吗?还是各司其职,在各自的领域里发光发热。所以,群龙无首的吉,是包含事物的多面性的。

  其实这个道理大多数都懂,比如一个男人对女人特别呵护,事事体贴温柔,大家看似这是个完美的男人,可他这些完美的品质有可能是从上任那里学到的,计较的女人就会吃醋闹小情绪。能看到这个事情的双面性,人的想法也会不一样,格局也会上升一个档次。

  事物的多面性是自古以来就存在的道理,但我们最多的烦恼都是因为看不到事物的侧面,站在自己的立场想问题,如果换一个角度看问题,困难也将迎刃而解。

  在工作中,很多人会抱怨自己干的事情太过,但是工资没涨,特别是在快升职的阶段,任务加重,但工资是在你能够胜任工作时才会涨的,其实换一个方向思考,如果你是老板,先把工资涨了,结果却看不到效果,得不偿失,老板都不会这么做的。

  培养一个人,公司有公司的策略,当我们不确定自己能否胜任时,最好抱着一颗学习的心态,少说多做,脚踏实地,当你把抱怨的时间拿去拼搏,怎么会留有遗憾呢?

  看事情,不能太片面,也不能太主观,遇到问题时,一定要想办法解决,从不同方向思考,拦路虎后面定是朗朗晴天。

  三、谦虚使人进步,骄傲使人落后。

  “满招损,谦受益”,这是《论语》里的句子,跟谦虚使人进步,骄傲使人落后差不多一个道理,就是说做人啊,不管遇到什么事,都要有一个度,太满了,会骄傲,会招人嫉妒,会有一定的损失,而一个事事谦虚的人,有着谦逊的心态,做事低调,自然吉祥如意。

  为什么会讲到这个问题呢?因为这是人最容易遇到的问题,孩子成绩好了会骄傲,男人赚到钱后会觉得了不起,不可一世,不把别人放眼里,女人多几个人追求就会觉得美若天仙,大多数人在得到很多人赞美和优异成绩时,都会得意忘形,承受不住光环带来的荣耀。对应着那句“欲戴皇冠,必承其重。”

  《周易简释》里提到“亢龙有悔”,指因亢奋而抵达极度,终将有所悔恨。跟上面我们提到的“满招损”是同一个意思,因为人在得到一些成就后,变得亢奋,躁动不安,比如一个国王,打赢了一场仗,得到一片土地,那么他势必觉得这样轻松得来的荣耀,为何不再扩张一片?于是在狂妄无度的心态下,发号不切实际的命令,最后造成后悔的事情。

  一个人的最重要的是心态,君子最好的状态是一瓢饮,一箪食,不汲汲于功名,不戚戚于富贵,戒骄戒躁,心态平稳,可做圣人。俗世凡人,有情绪是难免的,所以我们得按照世俗的规矩,调整心态,有节制的生活。

  说《易经》难,其实也不太难,主要看读者从哪个方向去解读。当你真正去读的时候,会发现很多我们现在用的道理,都是出自《易经》。难,在于我们不了解它,真正了解,才觉得它是我们生活的根本,根深蒂固。反复研读,终有万般思绪,这就是它长期以来存在的意义。

  余秋雨先生的《周易简释》是对《周易》一个简单的诠释,选择人的生存之道进行解析,其中有很多与生活密切相关且易懂的道理,读起来通顺流畅,是一本入门级别的好书,值得一读。

本站资源来自互联网,仅供学习,如有侵权,请通知删除,敬请谅解!
搜索建议:《《周易简释》》读后感摘抄  周易  周易词条  摘抄  摘抄词条  读后感  读后感词条  
美文

 破壳儿

 我开始忘记,回忆像失了理智的流沙,四海为家,只一刹,消散尽天涯。  我慢慢承受,空落落残缺的枝桠,再寻不到香消玉殒的繁花,只一缕,来过这儿吧。  失忆=无声的...(展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