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好知 kuaihz订阅观点

 

认识自己,找到适合自己的位置(3)


这个世界并没有要求你一定要成为某个行业的人——医生、农民、律师、外交大使、科学家或者商人,它也没有武断地命令你成为其中的任何一种人,但是它确实要求你精通自己所选择的行业。它不允许一个人在自己的职业方面三心二意、半途而废,或是做一些徒劳无用的工作。

如果你在自己的专业领域是独占鳌头的行家里手,世界就会为你鼓掌喝彩,所有的大门都将向你敞开。

卢梭说:“如果一个人因为受过良好的教育而懂得应该怎样履行自己生而为人的使命,那么,他在选定的相关领域就不会疲于奔命、手忙脚乱。对我来说,我的学生将来是做教士、军人还是做律师都没有关系。我对他们的全部教导就是:要学会生活。当我完成对他们的教导时,他们既没有成为军人,也没有成为律师或神职人员,但他们首先要成为真正的人。命运注定了我们生而为人,就必须完成具有特定意义的个人职业生涯。也许以后的命运会随心所欲地左右他们的生活,使他们在社会中起落沉浮,但他们总会找到自己真正的位置。”

即使你在家世、才能、财富、学历、天赋等各个方面具备了所有的优越条件,但是,如果没有掌握常识和恰当的处世技巧,你也只会成为一个庸人。在生活的漫漫路途中,常识是指引人们前行的准则。许多人因为能力平平、不切实际,尽管拥有各种各样的学位证书,但还是被远远地抛在了后面。在我们这样的社会,每个人被经常询问的问题不是“你知道什么”,或者“你是谁”,而是“你是做什么的”,以及“你能做什么”。

英国诗人乔治·赫伯特说得很好:“我们是什么比我们做了什么更重要。”如果一个目标在是否合乎个人荣誉、社会正义或伦理性方面看来存在疑问,那么应该放弃这一目标。一位杰出的科学家曾经说过,一个人只要肯承受一些心灵的代价并一直朝着这方面努力,那么,他很快就会凭借理性说服自己,放弃以前一贯坚持的关于体面与尊严的观念。把错误的东西加以粉饰掩盖,使它看起来很像正确的东西,这种艺术从来没有像今天这样深入人心。这是一种很奇怪的现象:一个人面对实际的压力,他那精于计算的理性竟然会战胜天然的是非观念!所以,当一个似是而非却极有吸引力的未来摆在眼前时,一个人往往会面对极大的诱惑——想方设法地使错误的行为看起来好像也是对的。但是,任何不道德的目的当中都存在着某些注定要失败的种子。现实地来看,这种失败既是实际上的结果,又是精神上的代价。


毫无疑问,只有很少一部分人——也就是被我们称之为天才的人——才会在很小的时候就非常明确自己未来的人生定位。每个人都有能力来适应自己的生活方式。

莫扎特四岁时就能够弹奏钢琴,创作了小步舞曲和至今仍在流传的其他一些曲子。在同龄的小女孩还在玩布娃娃时,斯塔尔夫人就对政治学非常痴迷。卡尔门斯非常小的时候,看起来就神情庄严,充满热诚,言谈恳切,在育婴室的时候就开始站在小板凳上布道。格劳秀斯十五岁之前就发表了非常有说服力的哲学作品。蒲柏几乎“牙牙学语时就在写诗”。歌德十二岁时就开始写作悲剧。查特顿十一岁时写出优秀的诗篇。考利十六岁那年出版了自己的诗集。李斯特十二岁就公开演出。托马斯·劳伦斯和富兰克林·威斯特蹒跚学步时就开始学绘画了。卡诺瓦在孩提时代就用泥土雕塑模型。拿破仑在布里涅打雪仗时就已经是“军事首领”了。培根十六岁就指出了亚里士多德在哲学上的漏洞。

这些人都在年纪很小时就表现出了他们的天赋特长,在后来的生活中,他们积极地朝着这一方向发展。但是,像这些人一样很小就表现出天才的情况并不多见。对于一个人的一生来说,找出自己的天赋特长所在,要比发现金矿重要得多。除了极少数的例子外,我们绝大多数人都必须自己去发现自己的天赋与特长,而不要在那里等待爱好与天性自动地表现出来。


“并不是我要阻止你当教士,”一位主教对一位年轻的教士说,“而是你的天赋在阻止你这样做。”只有你的天赋与个性完全和手头的工作相协调,你做起来才会得心应手。除非你所有的才能都得到充分的开发,你才会发现自己真正擅长的是什么;除非你爱自己的工作达到废寝忘食的地步,否则,你肯定还没有找到自己真正的兴趣所在。作为一个人,某一段时间你会非常苦恼,因为你也许不得不做一些自己不喜欢的事情,但是,要尽早使自己从这种状态下解脱出来。“鞋匠出身的神甫”凯里在讲道时说:“我的本行是宣讲《圣经》,修鞋只是为了有钱可花而已。”

洛威尔说:“做我们的天赋所不擅长的事情往往是徒劳无益的,在人类历史上因为做自己所不擅长的事情而导致理想破灭、一事无成的例子不胜枚举。”

本站资源来自互联网,仅供学习,如有侵权,请通知删除,敬请谅解!
搜索建议:认识自己,找到适合自己的位置  自己  自己词条  适合  适合词条  认识  认识词条  位置  位置词条  找到  找到词条  
故事

 哲理小故事:珍珠猫眼与金猫身

大卫和约翰是一对要好的朋友,他们一同外出旅行。到了目的地后,约翰在酒店里看书,大卫到街上闲逛,他看到路边有一个老妇人在卖一只玩具猫。老妇人对他说,这只玩具猫是祖...(展开)

故事

 小奴家

我们都管他叫“小奴家”。他是个男孩儿,26岁,在山西一个县城的自来水公司上班。他喜欢戏曲。2011年9月我去中国戏曲学院教学,总有远方的读者或者朋友来听我的课。...(展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