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好知 kuaihz订阅观点

 

故事里的人生(234 鸵鸟和雄鹰)

  一个鸵鸟和一只雄鹰同时生活在一个草原上,因各自的生活方式不同,素无来往。有一天,鸽子给它们捎来口信说,有敌人来犯,并要和它们在草原前方的沙原上决战。

  鸵鸟雄鹰都来到草原前的沙原上,不一会,迎面不知是什么动物,吼叫着向它们扑来。雄鹰振起双翅,箭一般地扑向敌人,而鸵鸟则吓得把头埋进了沙子。过了好一会,雄鹰击败了来敌,飞回来的时候,发现鸵鸟的头还埋在沙子里,便大声告诉它:“伸出头吧,敌人已被赶走。”

  鸵鸟把头从沙子里抬起来,说:“好险啊!多亏我把头埋了起来,否则岂不是大祸临头!”

  雄鹰鄙夷地看了鸵鸟一眼,张开翅膀飞走了。

  日子平安地过着。一天傍晚,鸵鸟雄鹰都在沙原上散步,当夜幕从遥远的天际缓缓铺下来的时候,突然有几只胡狼从暗处飞奔而出,直扑向雄鹰鸵鸟雄鹰展翅飞上了蓝天,而鸵鸟则象上次一样,惊慌中赶忙把头埋进了沙子,结果被胡狼吃掉了。

  作者感言:面对危险,雄鹰采取的策略是积极进攻或及时离开,而鸵鸟则采取自欺的方式,把头埋进沙子,自认为自己看不见,危险就不存在了,结果丧生。

  我们说这则小故事,是想借此聊聊“鸵鸟心态”这个话题。

  鸵鸟是生活在非洲草原和沙漠地带的一种体形巨大、不会飞但奔跑很快的鸟,也是世界上最大的鸟,高可达3米,颈长,头小,脖子长裸,嘴扁平,翼短小,不能飞,腿长,脚有力,善于行走和奔跑,奔跑时速可达45公里。以鸵鸟奔跑的速度,当发现天敌胡狼时,及时跑开,完全可以逃生。鸵鸟遇到危险时所采取的行为,被心理学家称作“鸵鸟效应”或“鸵鸟心态”,用以指称遇到压力和风险时,不采取积极态度而以自欺方式坐以待毙的社会现象。

  “鸵鸟心态”是一种逃避现实心理,也是一种不敢面对问题或困难的懦弱行为。蔡桓公不听神医偏鹊的反复劝告,逃避自己有病的现实,就是“鸵鸟心态”。难道否认自己有病,病就不存在了吗?倘若如此,蔡桓公怎么会病入膏肓而死?在现实生活中,逃避责任、遇事推诿、困难面前做缩头乌龟、眼不见为净、天塌下来有高个顶着、办事拖延等想法和行为,就是“鸵鸟心态”的具体表现。2015年11月,在中央电视台记者采访贵阳市保障房闲置问题时,时任贵阳市住建局局长竟然否认自己是局长。当时在局长任上是客观事实,难道你不承认自己是局长,自己真的就不是局长了吗?保障房闲置问题是客观事实,难道否认自己是局长,这个问题就存在了吗?这是政府官员中最典型的“鸵鸟效应”案例。

  其实,人们每天都在承受来自工作和生活中的各种压力,问题和困难是不以人意志为转移的客观存在,你逃避了并不等于它就不存在了。躲了初一,躲不了十五,迟早需要面对。而许多问题和困难,刚出现时解决并不难,正象蔡桓公刚得肌肤纹理之间的小病时,吃点药、发发汗就好了,可拖下去,小问题就很可能变成大难题,小困难就可能铸成大死结,结果更不好收拾。所以,我们每个人都需要克服“鸵鸟心态”。

  克服“鸵鸟心态”的最有效做法是:以雄鹰姿态主动迎击,勇于担当责任,面对问题、困难,要有誓死一搏的勇气,即使结果可能不尽人意也要放手一搏。如是,才有可能化解矛盾,走出困境。

  顺便说一句,现代生物学考察证明,鸵鸟在遇到危险时会将头埋在沙子中的说法,其实是人类的一种误解。鸵鸟生活在炎热的沙漠地带,那里阳光照射强烈,从地面上升的热空气,同低空的冷空气相交,因散射会出现一层闪闪发光的薄雾,这层薄雾紧贴在地面上。平时,鸵鸟总是伸长脖子透过薄雾去查看,而一旦受惊或发现敌情,它就干脆将潜望镜似的脖子平贴在地面,身体蜷曲一团,以自己暗褐色的羽毛伪装成石头或灌木丛,加上薄雾的掩护,就很难被敌人发现。这就是人们误认为鸵鸟遇险将头钻进沙子里的缘由。另外,鸵鸟将头和脖子贴近地面,还有两个作用,一是可听到远处的声音,有利于及早避开危险;二是可以放松颈部的肌肉,更好地消除疲劳。事实上,并没有人真正看到过鸵鸟将头埋进沙子里去的情景。

本站资源来自互联网,仅供学习,如有侵权,请通知删除,敬请谅解!
搜索建议:故事里的人生  鸵鸟  鸵鸟词条  雄鹰  雄鹰词条  人生  人生词条  故事  故事词条  234  234词条  故事里的人生词条  
随笔

 心向大哥

    别看大哥上学不多,他可是心灵手巧的人。会打拳,能木工,出口能吟诗(雪,大如鹅毛向下撇,冻的人,腿颤毛孔缩。雪,怎如人民意坚决,改自然...(展开)

随笔

 路灯下的小狗

 昏暗的路灯下面,栓着一只小狗,弱小、跛脚的小狗。    路灯昏黄的光晕,笼罩在小狗的身上,那时一种温馨和宁静的感觉。    可是,小狗却显得那么的焦躁不安,不...(展开)

随笔

 谢谢你

 投稿作者:sunlaifusy@163.com 星期日回到县城,在老街上遇到一位学生,他推车贩卖水果已经十几年了。现在,他们夫妻俩一人蹬着...(展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