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好知 kuaihz订阅观点

 

故事里的人生(230 逐兽者乐而无罚,救火者苦而无赏)

  这是《韩非子》一书里写的一段故事。故事说,春秋时代,鲁国人打猎的时候,为了把野兽逼出来,经常放火烧山泽。一次,正赶上刮北风,火借风势,越烧越旺,大火急剧向南蔓延,眼看就要烧到国都故城(今曲阜)了。鲁哀公非常着急,亲自前去督阵,组织人救火。但百姓根本不听哀公的号令,都跑去追逐野兽了。情急之下,鲁哀公向孔子请教。

  孔子说:“夫逐兽者乐而无罚,救火者苦而无赏,此火之所以不救也。”意思说,趁火逐猎野兽的人,快乐有得而不受惩罚;前去救火的人,辛苦多险而没有奖赏。这就是大家都不去救火的原因。

  哀公认为孔子说的很有道理,问现在应该怎么办。

  孔子说:“事情紧急,来不及行赏,再说,奖赏所有参与救火的人,国家一下子也拿不出那么多钱财,眼下,只能使用刑法。”

  于是,哀公下令:“凡是不去积极救火的人,比照降敌之罪处理;只去逐猎野兽的人,处以坐牢之罪。”

  政令还没有遍及全国,大火已经被扑灭了。

  作者感言:借助大火来追杀野兽,可以轻松得手,既收获猎物又不受惩罚,何乐而不为;逆风扑救山火,辛苦劳累,充满风险,且没有一点奖赏,何必自讨苦吃。人都是趋利避害的,大家都不去救火而乐于逐猎野兽,正是这种心态的反映。

  孔子将大家都不去救火的原因归咎为无赏无罚,无疑是切中要害;情急之下,孔子建议以惩罚为手段,无疑也是好办法,立即奏效。

  我们说这则小故事,就是想借此聊聊“赏罚”这个话题。

  小故事告诉我们,在社会治理中,不管是管理一个小部门还是管理一个大国家,必须有赏有罚。无赏无罚,干与不干一个样,干多干少一个样,干好干坏一个样,必然导致“左右无人,尽逐兽而火不救”的无人干局面。

  古今中外大量有效管理的史实充分证明,赏罚是实现科学管理、达成管理目标的重要手段。所谓赏,就是权力、财富、地位、名誉、自由等利益的给予,它是一种激励机制,具有鼓励、引导、固化正义行为的积极作;所谓罚,就是权力、财富、地位、名誉、自由等利益甚至生命的剥夺,它是一种约束机制,具有警示、诫勉、遏制邪恶行为的威慑作用。齐桓公任用射杀自己的仇人管仲为相、刘邦破格拜韩信为大将、齐威王赏即墨大夫和烹阿城大夫而整肃吏治、诸葛亮挥泪斩马谡等,都是中国历史上有效利用赏罚手段的经典案例。

  作为一种管理手段,赏罚具有直接、简单、见效快等特点,因此,赏罚管理随处可见。有效利用赏罚,必须遵循以下原则:

  原则一:赏罚要分明。赏有功,罚有过。诸葛亮说:“赏以兴功,罚以禁奸”。《汉书》:“赏及无功,无以劝善;罚及无罪,无以惩恶。”李世民说:“赏当其劳,无功者自退;罚当其罪,为恶者咸惧。”总之,只有赏罚分明,赏才能起到激励作用,罚才能起到威慑作用。

  原则二:赏罚要公平。赏罚要一视同仁,无论贵贱,无论亲疏。有功者,虽卑贱亦必赏,虽仇怨亦必赏;有罪者,虽权贵亦必罚,虽亲友亦必罚。

  原则三:赏罚要及时。古人云:“赏不逾时,罚不后事。过时而赏,与无赏同;后事而罚,与不罚同。”意思是说,赏罚不能错过时机,错过了时机,赏罚就起不到应有作用。

  原则四:赏罚要重点突出。赏罚不能撒芝麻盐,不能平均分配,要赏,人人都有份;要罚,人人都挨板子。这样的赏罚起不到鼓励和惩戒作用。现实许多单位,在赏的方面基本是大锅饭,年终总结表彰,技术能手、道德楷模、巾帼标兵、先进工会、特殊贡献、精神文明等各种奖项林林总总,人人有份,皆大欢喜。奖赏的感召力荡然无存。

  原则五:赏罚要言而有信。商鞅立木,说赏必赏;马谡立军令状,说杀必杀。说句笑话,打仗时,当官的喊:“弟兄们,拿下那个山头每人赏20块大洋!”,如果真拿下那个山头,当官的就得说话算数,每人发20块大洋,否则,下次再没人卖命了。

  总之,如果奖赏一个人而天下人都能深受鼓舞,那就一定去奖赏他;如果惩罚一个人而天下人都能引以为戒,那就一定去惩罚他。此乃赏罚之要诀也。

本站资源来自互联网,仅供学习,如有侵权,请通知删除,敬请谅解!
搜索建议:故事里的人生  救火  救火词条  人生  人生词条  故事  故事词条  230  230词条  故事里的人生词条  
随笔

 爱,生命的简单

有一则小故事,看了很引人深思。从前有一个小岛,岛上住着快乐,悲伤、爱、还有其他各种各样的情感。有一天时间老人说:“小岛快要沉了,海水长的很快。让它们先离开小岛。...(展开)

随笔

 相关家事 3

 大舅哥婚  大舅哥结婚日期恰好定在他的单位平房拆除等待回迁时候他就临时借一间公司宿舍我记得叫青年公寓也在我家小区不远,最是难忘的那天晚上我媳妇把我好气因此记得...(展开)

随笔

 故事里的人生(279 寒山与拾得...

 寒山与拾得,是两位佛学大师,皆为唐代贞观年间人,两人佛法高妙,更兼诗才横溢,是中国佛教史上著名的两个诗僧。两人都是唐代天台山国清寺的和尚,行迹怪诞,言语非常。...(展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