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好知 kuaihz订阅观点

 

古人与经络学说的形成

   古人在对以砭刺、导引、推拿、气功等方法进行保健或治疗时所出现的经络现象的观察过程中,在对病理情况下所出现的经络 病症的观察过程中,以及在对针刺主治作用的观察归纳过程中,积累了丰富的经验,并依据当时的解剖知识,加之古代哲学的渗透影响,逐渐上升为理论,从而形成了经络学说。

早在石器时代,人类在劳动或生活中发现身上某个部位被石块刺伤或火灼伤,而其他一些部位的病痛有时会随之减轻和消除,这样反复不断的体验,逐渐意识到用石刺、火灼可以治病,这可能就是针灸疗法的起源。最原始的针具是砭石,随后又出现了骨针、石针等。到了殷商时期,开始有了金属制的针。毫针深入机体组织能引起酸、麻、胀、重、寒、热等特殊的感觉,有时还会出现沿一定线路传导的现象。这种现象《内经》称为“气至”,即“得气”,现代称为“针感”或“经络 感传”。除针刺外,艾灸、按摩等亦可引发“经络 感传”的出现。

《内经》及后世一些医书中,就有不少关于经络 感传的记载。如《灵枢·邪气藏府病形》所说的“中气穴,则针游于巷”,就是经络 感传现象的写照。而且,古人还观察到,针刺后能否出现“气至”的经络 现象,与疗效好坏直接相关。

《灵枢·九针十二原》所说的“刺之要,气至而有效”,正是长期针灸临床实践的经验总结。古人通过长期对经络 现象和医疗实践的反复观察及归纳总结,才得出十二经脉、奇经八脉等经络 循行线路的概念。

帛书中,只有脉的线路,而无穴位的记载,是经络 学说始源于对感传现象观察的最好佐证。因此,对经络 感传现象的观察,是形成经络 学说,特别是形成经络 线路概念的重要基础之一。

如战国初期文物《行气玉佩铭》中就记述了气功导引时气在经络 中蓄积并上下运行的情况。

病理情况下,也会循经出现一些症状体征。如帛书中,每一条经脉循行线路后都有“是动则病”和“是主所生病”的记述,这些症状的出现,又与该条经脉循行所过有关。又如《灵枢·经脉》记述的“当脉所过者热、肿”和《灵枢·周痹》的“上下移徙随脉,其上下左右相应……”等病症,都与“脉”密切相关,具有“当脉”、“随脉”以及上下联系的特点。

同时,这些循经病症与相应的脏腑也有联系。《灵枢·九针十二原》说:“五脏有疾也,应出十二原,而原各有所出,明知其原,睹其应,而知五脏之害。”说明内脏有病,可以循其相应经脉,而在体表一定部位表现出症状体征。如肝病可见两胁或少腹痛;心病可表现为胸前区及背部疼痛,并沿手少阴心经循行线路放射至手小指;胃病在足三里有痛觉异常等。《内经》对循经疼痛多有描述。

这些循经病理现象的反复出现,经过古人的观察和总结,更加深了循经感传的经络 线路概念,并为“内属于腑脏,外络于肢节”经络 理论的形成奠定了基础。

本站资源来自互联网,仅供学习,如有侵权,请通知删除,敬请谅解!
搜索建议:古人与经络学说的形成  经络  经络词条  学说  学说词条  古人  古人词条  形成  形成词条  
中医医案

 十全育真汤的运用与体会

   张锡纯原解十全育真汤出自张锡纯所著《医学衷中参西录》治阴虚劳热方中,此方主治虚劳证,症见肌肤甲错,形体羸瘦,饮食不壮筋力,或自汗,或咳逆,或喘促...(展开)

中医理论

 中医学的五脏学说——肝脏

   肝位于腹部,横膈之下,右胁下而偏左。与胆、目、筋、爪等构成肝系统。主疏泄、藏喜条达而恶抑郁,体阴用阳。在五行属木,为阴中之阳。肝与四时之春相应:...(展开)

中医诊断

 么是诊法合参

   中医在诊断疾病时,主要依赖感觉器官,通过病人体内的病理变化在体表所显示的异常征象与病人自我感觉的不适来判断疾病的本质。即诊断的准确性取决于医生的...(展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