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好知 kuaihz订阅观点

 

努力的工作不等于马上变得富有,想要变富就得学会“思考”

  努力的工作不等于马上变得富有,想要变富就得学会“思考”

  让我们来看看一个普通工人的工作状态:他们过的是一种50/50/50/50的生活,即每周工作50小时,每年工作50个星期,工作50年,当退休时,生活质量只有今天的50%。普通人的一生,就这样被消耗掉了。

  

  激情和梦想往往只是年轻人的事,一个人在刚刚走向社会的时候,还可能会有自己的人生规划:要挣多少钱,要学习什么样的经验,然后再去实现什么样的目标。但是时间久了,按部就班的工作和越来越重的负担慢慢压抑了很多人的心志,他们所得到的最直接的工作经验就是手脚灵活、动作娴熟,成了大机器上无数合格的小螺丝中的一个。

  布鲁斯是一个出生在洛杉矶的美国男孩,气质很不错,也算是不甘平庸、有雄心壮志的那种人。他想开家属于自己的饭店,便计划先从服务生做起,用一年的时间“学艺”,然后再换其他相关工作。他用一年的时间基本掌握了担任饭店老板应具备的知识与能力。他工作任劳任怨,并注意虚心学习,一年下来深得老板赏识等他向老板提出换工作时,老板热情挽留。

  

  这时他犹豫了,便給自己找理由:再干一年吧,肯定还有很多东西要学的。做服务生第二年后,他察言观色的能力果然又提高了许多。但遗憾的是,他原来的气质却没有了,做服务生时习惯的谦卑已经定型,融入他的每个动作中了。更严重的是,布鲁斯的想法已经变了,觉得当服务生也不错,老板又要升他做前台领班,就这样,他由一个雄心勃勃的人变成了一个合格的饭店服务生。

  自己当饭店老板,要考虑的是经营管理、人员配备、顾客的消费趋势等一系列问题;而当一个合格的服务生,只要手脚麻利、为人机灵就可以了。简单的事情干得越顺手,你就越缺乏深层次的思考能力,很多人的眼光往往是盯在一件事的直接收益上,精力被无休止的具体工作耗光,事情永远还是那件事情,而与之相关的个人潜力、经济收益和处事方法,则不在考虑之列。

  如果是一项事业,你就会设计它的未来,把每一天的每一步都当作一个连续的过程。孔子曾提出过“学而不思则罔”的概念,这句可以用在治学上,也可以用在做事上。每天不经大脑而忙忙碌碌,换来的只能是浑浑噩噩,一无所得。

  有一天深夜,著名的现代原子物理学的奠基者卢瑟福教授走进自己的实验室,看见一个研究生仍勤奋地在实验台前工作。卢瑟福关心地问道:“这么晚了,你在做什么?”研究生答:“我在工作。”“那你白天做什么了?”“我也在工作。”“那么,你整天都在工作吗?”“是的,老师。”研究生有点暗喜,似乎期待着卢瑟福的赞许。

  卢瑟福稍稍想了一下,然后说:“你很勤奋,整天都在工作,这自然是很难得的。可我想提醒你的是,你有没有时间来思考呢?”世界著名的成功学大师拿破仑·希尔曾著有《思考致富》一书。为什么是“思考”致富,而不是“努力工作”致富?希尔强调,最努力工作的人最终绝不会富有。如果你想变富,你需要“思考”,独立思考而不是盲从他人。

  

  没有思考,就不会有符合客观事实的总结,就像一辆不知道站台在哪里的火车一样,完全失去了行驶的意义。人的精力是有限的,一辈子能做好一件事就容易。只埋头拉车,不抬头看路的人,就好像猴子掰玉米,不能说它的作不快,水平不高,但它不知如何正确地处理这些玉米,贪大舍小,最后也许会一无所有。这就是一只穷猴子。

  很多人的生活层次只停留在为吃饭而吃、为搭公车而搭、为工作工作、为了回家而回家上面。他们从一个地方逛到另一个地方,事情做完一件又一件,好像做了很多事,但却很少有时间为自己设定的目标而做些什么。

  请你认真观察一下地上的蚂蚁,它们是地球上极为勤劳的动物,精神可嘉,方法却有待商榷。很多时候,它们都是在围着一条蚂蚱的大腿团团转,或者各自为政,东拉西扯。同样,很多人总是享受不到成功的快乐,不是因为没做,而恰恰是由于他们做过了头。

本站资源来自互联网,仅供学习,如有侵权,请通知删除,敬请谅解!
搜索建议:富有  富有词条  等于  等于词条  变得  变得词条  马上  马上词条  想要  想要词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