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好知 kuaihz订阅观点

 

八路军第一次大规模铁路运兵刘伯承率部推车

 

  中国全面抗战的枪声打响之后,八路军三大主力立即奉命开赴华北抗日前线。他们在从陕北渡过黄河路途遥遥地到达晋北期间,从侯马到太原这一段重要路程,是分批乘坐火车到达的。这是我军历史上第一次大规模的铁路大运兵。

  1937年7月7日,卢沟桥事件爆发。面对日本帝国主义悍然发动的全面侵华战争,中国人民团结一致,同仇敌忾,奋起抗击外族的欺侮。中国共产党与国民党结成抗日民族统一战线,携手并肩共赴国难。随即,在陕甘宁边区的红军改编为国民革命军第八路军,下辖第115师、第120师和第129师。改编后不久便开赴华北抗日前线。

  在1937年八、九月份不同的时间里,八路军各个师部队从陕西出发,按计划、有秩序地先后一拨一拨地乘坐渡船东渡黄河,首先到达山西的侯马

  接下来,八路军从侯马再乘上火车经同蒲铁路到达太原,再北上进入抗日前线。这是我军历史上第一次大规模地利用铁路输送部队。

  9月4日晚上10点,第115师343旅686团和独立团近5千人在师长和政训处主任罗荣桓的率领下,在侯马站登上几经交涉来的、破烂不堪的敞篷火车。

  列车开出不久,突然气候大变,一时间电闪雷鸣,狂风暴雨铺天盖地而来。由于这个敞车无顶无篷,无法避雨,因此,战士们的衣服、背包等全都被淋得湿透。列车到达水头镇后,因山洪暴发,灵石至两渡间行车中断,只好就地宿营。等到7日时铁路仍然未能修通。于是,第115师的将士们便步行至介休。

  8日,第115师在介休再次登车。当日夜晚7点钟,值夜幕降临之际抵达太原。

  因为八路军出师抗战,这一振奋人心的消息像长了翅膀一样,早就在铁路沿线飞扬传开,所以军列只要途中停车在任何一个站点,山西的当地群众就早早守候在铁路站附近,兴高采烈地夹道欢呼,争先恐后地送递各种慰问品。

  最为激动人心,也是最为壮观的是太原站,欢迎的景象盛况空前。车站内外,被极具爱国心、热情好客的太原人挤得水泄不通。列车尚未停稳,潮水般的人流就拥向各节车厢,争相慰问和慰劳人民子弟兵。各界人士向战士们表达着诚挚的问候,并且把香烟、肥皂、罐头、毛巾等家里拿来的各类应有尽有的日用品,慷慨地送到战士们手中,并请战士们签名留念。

  流落于太原的东北流亡学生则站在火车车窗旁,动情地唱起了“我的家在松花江上”。歌声悲壮激昂,群情振奋,激励着军民抗战的斗志和决心。

  9月中旬,第120师主力8千余人在师长贺龙、政训处主任关向应的率领下,在侯马登车,9月19日陆续到达太原。

  10月9日下午3点,第129师先遣队(师前方指挥所,769团3千余人)在师长刘伯承的率领下,乘火车驶离侯马

  刘伯承一贯提倡指挥靠前,他上了第一节车,部队分别坐在后面车厢。刘伯承指示陈锡联团长从车头至车尾拉上电话线,并且要设复线,以确保通信畅通。为此,他说:“火车上要不搞好前后联系,后面车厢掉了就不知道,车厢掉了,被从后面开上来的火车撞上,那就要坏大事。”

  不巧的是,开出不一会儿,列车就慢了下来,随后即停车。刘伯承询问火车司机事出何因?原来,这辆旧机车设备陈旧老化,水箱漏水,才走出没多远水箱里的水已经全部漏光。

  足智多谋的刘伯承考虑到短时间内换机车是不可能的,便对参谋们说:“俗话讲,‘牛皮不是吹的,火车不是推的’,我们今天就是要推一推火车。”这句话无意中造就了一段轶事。

  一声令下,一呼百应。于是,按照刘伯承的命令,战士们捋起袖子,甩开膀子,开始大干起来。他们摘去连接机车和车辆的车钩,鼓足劲儿,齐声呐喊,笨重的机车由不动到动,由慢到快跑了起来。铁路工人和附近群众闻讯也赶来帮忙凑手。这虽然是一件小事,却是军民鱼水情的生动体现。

  战士们一鼓作气把机车推到离汾河最近的地方,用脸盆、木桶给机车加水。待机车灌满水以后,司机便把机车开到霍县车站,更换了一个好机车,又返回侯马

  一切妥当之后,列车正常启动,又一路呼啸,冲破黑暗,载着第129师的将士们向太原进发。10月11日,顺利到达太原。

  八路军主力由铁路输送至太原不久,根据中共中央军委部署,很快便分别开赴晋北原平、忻县、代县一带进入作战地域。

  接着,神州大地便四处传扬着频频捷报:八路军第115师首战平型关,第120师雁门关设伏,第129师夜袭阳明堡,三战三捷,打出了八路军的威风,打破了日本鬼子的“皇军不可战胜”的神话,增强了全国军民抗战必胜的信心。

 

本站资源来自互联网,仅供学习,如有侵权,请通知删除,敬请谅解!
搜索建议:刘伯承  刘伯承词条  运兵  运兵词条  八路军  八路军词条  推车  推车词条  大规模  大规模词条  
导闻

 房峰辉

房峰辉,男,陕西咸阳彬县人,1951年生。中国共产党党员,中国人民解放军高级将领,上将军衔。国防大学国防研究系战略指挥专业毕业。曾任新疆军区副参谋长,第21集团...(展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