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好知 kuaihz订阅观点

 

周恩来的“官而不显”彰示什么

 

  “但周恩来作为一国总理则只求不显。在外交、公务场合他是官,而在生活中,在内心深处,他是一个最低标准甚至不够标准的平民。他是中国有史以来的第一个平民宰相,是世界上最平民化的总理。”(9月29日摘自人民网-党史频道)

  用世俗的眼光看,做官意味着显赫的地位、特殊的享受。童叟皆知,封建社会的官帽不是乌纱便是红顶,中了进士披红挂彩,考上状元就要鸣锣报喜,一旦当官就要“衣锦还乡”,官员的出行或鸣锣开道、或静街回避,不就追求一个“显”字吗?

  “真雁无声,真水无香”。开国第一总理周恩来,有权不私,有名不显,权倾一国却两袖清风,这种的反差随着岁月的增加无不让人崇敬万分。不妨重温几段:总理的衬衣多处打过补丁,白领子和袖口是换过几次的,一件毛巾睡衣本来白底蓝格,但早已磨得像一件纱衣;总理有次在洛阳视察,见到一册碑帖,问秘书身上带钱没有,没有钱,总理摇摇头走了;总理从小随伯父求学,伯父的坟迁移,他不能回去,先派弟弟去,临行前又改派侄儿去,为的是尽量不惊动地方。”

  诚然,周恩来总理一生为党和人民的事业呕心沥血、鞠躬尽瘁,默默无闻地贡献,踏踏实实做人,索取却微乎其微,力求做到“官而不显”。草根以为,他的举动彰显的是做人的崇高品德、做官的高雅品位、做事的高尚品质,更是一种姿态、一种修养、一种境界、一种大道。他的高洁人格彪炳史册,熠熠生辉,国人敬仰。同时,也令人警醒,催人自新。

  可是,有的官员行为与周总理的“官而不显”截然不同,丢掉了党的优良作风,不是常怀忧党之心、恪尽兴党之责,也不是在谦虚中的坚定有为、清醒中的苦心经营、务实中的孜孜不倦,而是铺张浪费、奢靡享乐,甚至搞劳民伤财的“形象工程”和沽名钓誉的“政绩工程”。中石化总经理陈某在任时日均挥霍公款4万元,监察部、国办曾找他谈话,陈竟然不可一世地说:“每月交际一二百万算什么,公司一年上缴税款二百多亿。不会花钱,就不会赚钱。”安徽省原副省长王怀忠在阜阳市当政时期,搞了许许多多的“形象工程”,其中盲目决策投资3亿多元的“国际机场”不到一年倒闭。还有轰然倒塌的周久耕、许宗衡、文强等之流,在人民群众面前耀武扬威、招摇过市,人民群众早已深恶痛绝这些过街老鼠。要是他们想想周恩来总理的“官而不显”,廉耻之心不知该往哪里安放!

  日前,党的十七届四种全会胜利闭幕,迎来了加强党的建设的春天。结合《中共中央关于加强和改进新形势下党的建设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中有关反腐倡廉建设内容,筑牢官员不愿“显”、不能“显”、不敢“显”的有效防线是智慧之策。

  首先,加强官员的廉洁从政教育和党性党风党纪教育,筑牢“官而不显”的思想防线,大兴密切联系群众、求真务实、艰苦奋斗、批评和自我批评之风。其次,建立完善反腐倡廉机制制度,促进官员“官而不显”。如《决定》强调“完善党员领导干部报告个人有关事项制度,把住房、投资、配偶子女从业等情况列入报告内容。”在贯彻落实中,不断推进官员个人重大事项申报、公示、监督、问责等工作,将一些官员生活腐化堕落、荫及庇护配偶子女、买高档别墅汽车等猫腻,特别是那些“裸官”的污秽曝晒在阳光之下。再次,学习鲁迅“痛打落水狗”的精神,狠下重手坚决惩治“张狂显扬”背后的腐败行为,发现一起,打击一起。

  周恩来总理虽离国人远去,他“官而不显”的优良作风却是每位官员珍藏的宝贵财富,永远鞭策着官员慎权、慎独、慎微,带着谨慎心修养人生之道,怀着敬畏心走好从政之路。

 

本站资源来自互联网,仅供学习,如有侵权,请通知删除,敬请谅解!
搜索建议:周恩来的“官而不显”彰示什么  周恩来  周恩来词条  什么  什么词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