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好知 kuaihz订阅观点

 

革命老区古蔺美好未来不是梦

  

  图为四渡赤水纪念地一角。邢珊瑚摄

  古者夷人之地,蔺者瑞草茂丰。

  古蔺,一块梦想的土地:那山的雄伟与睿智,使草木变得葱茏;那水的舞蹈和歌声,让卵石臻于完美。

  古蔺,一块神奇的土地:一代伟人挥洒的神来之笔,写下了中国工农红军四渡赤水的不朽传奇。

  一位诗人说:进入古蔺/如入梦想之外的地方/却又恰似梦境深处/即使晚来/也不负这历史与自然的造化典藏……

  2009年5月27日,记者来到古蔺,在美酒飘香的赤水河畔,在钟灵毓秀的蔺州大地,追寻革命历史血脉,探寻老区发展之道。

  就在记者辗转奔波、苦苦探求、众里寻她千百度时,蓦然回首,却惊奇发现,此“道”就在那“历史与自然的造化典藏”深处。

  道始于情

  我们从古蔺县城出发,沿蔺河而下,不到1小时就抵达太平镇。

  1935年1月遵义会议以后,为了打破蒋介石的重兵“围剿”,毛泽东、朱德、周恩来率领中央红军,在川、滇、黔三省交界地区留下了震古烁今的四渡赤水的传奇,成功摆脱了敌人的围追堵截,取得了战略转移中的主动权。

  太平镇,就是红军二渡、四渡赤水的地方。中国工农红军四渡赤水太平渡陈列馆,坐落于此。走进陈列馆,赫然映入眼帘的是毛泽东诗词《七律·长征》和《忆秦娥·娄山关》。“红军不怕远征难,万水千山只等闲……”“……苍山如海,残阳如血。”深情默诵,记者心潮澎湃,70多年前的战火硝烟,浮现眼前。

  中央红军四渡赤水,三进古蔺,历时54天,在古蔺境内进行了太平渡阻击战、二郎滩背水战、镇龙山奔袭战等战斗,足迹遍及古蔺山山水水……

  在陈列馆展厅,每个布展单元的实物和图片,都生动地复活着那年那月那段血与火的历史。

  1935年1月29日,红军一渡赤水,进入古蔺北部黄荆老林,在人迹罕至的密林中,在天寒地冻的雪域里,跋涉了三天三夜,饿了野菜充饥,困了席地而眠。驻足展厅,聆听这段历史,古蔺县人武部部长胡兴成感慨万千:“如此荒山野岭,红军先辈们何以立足!”

  “孟子早就说过,‘得天下有道:得其民,斯得天下矣;得其民有道:得其心,斯得其民矣;得其心有道:所欲与之聚之,所恶勿施尔也。’”纪念馆工作人员付艳接过话茬儿说,当年红军就是在这种纵横交错的沟壑与咆哮如雷的激流中生存壮大。漫漫长征路,是红军用双脚踩出来的,用枪炮打出来的,用鲜血和身躯铺出来的!

  “是啊,‘得道多助’!所到之处,穷苦大众无不为之欢欣鼓舞,热情充当向导、送衣送粮、救治伤员、站岗放哨、传递情报。”胡兴成对那段历史也颇有研究。

  此刻,记者突然想起了《郭店楚简·性自命出》中“道始于情”一说,讲的就是得心之道,始于对百姓的仁爱之情。

  在陈列馆内,陈列着数百件当年红军留下的武器弹药、日常生活用品等文物。“这些馆藏文物,大部分是上世纪50年代从古蔺民间征集的,”付艳一边领我们参观,一边讲述着文物背后的故事。

  她指着一双毛线手套说,红军一渡赤水来到古蔺的一天,村民邓尚征前来分粮,一位红军战士发现他双手满是冻疮,就把自己手上的毛线手套摘下来送给他。翌日,邓尚征儿媳难产,红军卫生员来到他家,帮助他家平安添得一女婴。为了铭记红军恩情,邓尚征将孙女取名红恩。不幸的是,小红恩三岁时,惨遭当地豪绅杀害!

  在一个红军盆前,付艳说,1935年正月间,红军三渡赤水来到水口寺。杨玉清大爷见一个小战士在路边用盆烧水做饭,半天煮不熟,就把自家加盖的罗锅送了过去。不料饭做好后,小战士不小心摔了一跤,打烂了罗锅。当即,几个红军战士就来到杨大爷家赔钱,可杨大爷怎么也不肯要。第二天一早,红军开拔的时候,小战士连忙从背包上解下一口绘有红星的瓷盆交给杨大爷说:“送您一口瓷盆,留作纪念!”

  付艳讲得声情并茂,感人至深。之后,她又给大家讲了红军“赠参救母”、“翁媳救红军”等10余个故事。

  一个个尘封的故事,一段段军爱民、民拥军的鱼水深情!这些,不都是“历史与自然的造化典藏”,不都是“道始于情”的历史佐证吗?

  一阴一阳之谓道

  从太平镇溯赤水而上,约半小时光景我们来到了二郎镇。胡兴成吩咐司机直接把车开到天宝洞,他对记者说:“那里是不能不去的地方。”

  天宝洞和地宝洞,位于赤水河畔普云山上的壁崖上,是郎酒集团的天然储酒溶洞,素有“酒阵兵马俑”美誉,规模之大,号称世界第一。[NextPage]

 

  “宝洞客来风送醉,举觞人去路留香”。走进天宝洞、地宝洞,我们都被浓郁的酒香熏染,被壮观的储酒阵势震撼。

  赞叹之余,胡兴成向记者介绍了另一番“风景”:天宝洞、地宝洞,都呈弧形。在两个洞顶,均有十分明显的数百米长的龙脊身纹。奇怪的是,在地宝洞,龙须清晰可见,属雌龙;在天宝洞,龙角跃然崖顶,属雄龙。

  龙是中国古代传说中神秘的三栖动物,可潜深渊、走陆地、飞天上,人们用其象征天道变化、阴阳消长……正当记者寻思的时候,在天宝洞洞口,胡兴成又指着远方的大山,给记者讲述了“郎哥”和“习妹”的故事。

  “你看,四川古蔺这边,连绵的群山远望像尊躺着的男佛,他是郎哥,贵州习水那头起伏的山脉,则看上去像尊女神,她是习妹,相传郎哥习妹深深相爱,却遭到家人的反对……”胡兴成绘声绘色,把传说讲得跟真的一样。

  这一天一地,一雄一雌,一男一女,莫非就是诗人说的“历史与自然的造化典藏”么?

  《易经》说:“一阴一阳之谓道。”世间万物,在阴阳对立中调适、平衡、和谐,在阴阳对立中发展。

  那么,古蔺老区的发展之道,又在哪里呢?

  “就在这‘黑’和‘白’之中。”胡兴成指着远山隐约可见的石屏一矿工地和眼前忙碌的郎酒集团扩建工程工地告诉记者。

  记者看了又看,终于明白他说的“黑”即煤矿,“白”即白酒。

  古蔺是传统农业大县,长期以来,古蔺人“面朝黄土背朝天”,在高山沟壑、乱石旮旯中播种,过着自给自足的农耕生活。工业经济一直是古蔺县域经济的“软肋”。胡兴成形象地打了个比喻:“没有工业支撑的县域经济,就像瘸了腿的兔子,在前进的道路上,是既走不快也走不远的。”

  进入新世纪以来,古蔺县委、县政府抢抓机遇补短板,规划了想象力与可操作性兼容的理想蓝图:坚持做大、做强、做精酿酒和能源两大优势产业。

  古蔺是中国的一个酒乡。小小的一个县城,聚集了32家酒类企业。与国酒茅台并称“姊妹花”的郎酒,已有100多年历史。红军长征的时候,古蔺百姓曾用高度郎酒为负伤战士消毒疗伤。1956年,周恩来总理来川视察,指示郎酒要加快发展。如今,郎酒已打开了全国的市场,发展一路高歌。2008年,销售收入突破20亿元,入库税金2.4亿元。

  不单单是酒乡,古蔺还是煤矿基地。

  当记者的目光转向远山石屏一矿工地的时候,胡兴成随即说:“古(蔺)叙(永)矿区,是四川目前尚未规模开发的优质无烟煤田,已被有关部门列入国家13个大型煤炭开发基地之一。古蔺矿段,已探明储量达40多亿吨,占整个矿区的2/3以上。去年,古蔺生产原煤272万吨,洗选30.4万吨,实现产值15.2亿元,征收税费2亿多元。”

  在一“白”一“黑”的强力带动下,去年,古蔺国民生产总值达到45.5亿元,增长16.7%,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9720元,增长18%,农民人均纯收入3051元,比2007年增加302元。

  这一“白”一“黑”,是“历史与自然的造化”对古蔺人民的恩赐。目前,在古蔺,全国最具特色的酱香型白酒生产基地和川南能源综合开发利用基地,已初具规模。

  天人合一

  胡兴成对古蔺当地情况了如指掌。谈及古蔺未来的发展,他说了4个字:“天人合一。”

  西方哲学有“天人二分”的思想,认为精神和物质各自独立、互不相干,人和自然是一种外在关系,没有内在联系。

  尽管西方文化在近三五百年对人类社会发展产生了巨大影响,但“天人二分”还是遭到了包括科学家在内的一些人反对。1992年,世界1575名科学家联名发表宣言《世界科学家对人类的警告》,开篇就批评说:“人类和自然正走上一条相互抵触的道路……”

  宋代理学家程颐说:“安有知人道而不知天道者乎?道一也。岂人道自是一道,天道自是一道?”

  话虽如此,而“天人合一”之于古蔺,又从何说起呢?

  “最重要的是抓好‘红’与‘绿’。”胡兴成解释,红就是要保护好利用好红色资源,把红军的精神发扬光大,绿就是要保护好生态环境,做到人与自然和谐相处。

  先说“红”。古蔺的红色资源十分丰富,不仅流传着上百个红军故事,保存有上百件红军遗物,还有太平渡渡口、二郎滩渡口、毛泽东同志军事指挥部等10余处革命遗址。

  我们在太平古镇采访的时候,参观了多处红军驻地旧址。可无论是红军总司令部、总政治部,还是红军临时医院,都只见游人,不见住户。同行的古蔺县人武部政工科长罗宁告诉记者:“为保护这些宝贵的红色资源,若干年前政府就实施了迁居工程。”

  2006年,国家发改委批准立项,投入国债资金900万元,建设太平红军长征四渡赤水纪念园地,并新建陈列馆。成都军区政委张海阳对陈列馆建设以及红色资源的挖掘利用十分关注,在军区各级的大力援助下,新馆已于去年9月完成展陈手段的技术改进,并正式对外开放。

  至今,前来纪念园地拜谒的人络绎不绝。

  再讲“绿”。高山青,蔺水长。走进古蔺,一种清新的绿扑面而来,在心中泛起惬意的涟漪。

  晚饭过后,我们来到古蔺县城奢香广场散步。罗宁指着城郊高耸入云的火星山告诉大家,上世纪末,火星山还是光秃秃的火星岩,一毛不长。后来,古蔺县委、县政府号召全民植树,武装部组织民兵,找来钢钎,在火星岩上凿洞灌土栽树,而今,山上绿树成荫。

  记者开玩笑说:“你们战天斗地,不仅征服了地球,还征服了火星!”引来大家一阵笑。

  确实,古蔺近几年十分注重生态环境的修护,十分注重绿色资源的开发利用。北部的黄荆老林,面积433平方公里,是地球同纬度(北纬28度)保存最完好的亚热带原始常绿阔叶林区。为了保护和开发黄荆老林生态旅游区,古蔺投资近7000万元,完成连接黄荆老林和贵州赤水十丈洞景区的古(蔺)——赤(水)主干公路改造工程;投入1200万元,建设景区公路、导游中心、停车场、步行道等旅游基础设施。

  采访结束后,在经过天宝洞回二郎镇的路上,我们在一悬崖处驻足。夕阳的余晖中,群山千里绵延,赤水滚滚东流……

  古蔺山水胜似画,美好未来不是梦。

本站资源来自互联网,仅供学习,如有侵权,请通知删除,敬请谅解!
搜索建议:革命老区古蔺美好未来不是梦  古蔺  古蔺词条  老区  老区词条  革命  革命词条  美好  美好词条  未来  未来词条  
红色旅游

 延安旅游攻略

   在革命圣地延安,触摸她的每一处跳动,感知她的每一刻呼吸,领略革命先哲的灵魂与操守。闭上眼睛,深思片刻,一种感情和崇敬便油然而生。延安市位于陕北南...(展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