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好知 kuaihz订阅观点

 

罗东进讲述父亲“翻边战术” 留田突围打响“无声的战斗”

   2014年9月3日,是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69周年纪念日,也是全国人大常委会以立法形式确立中国人民抗日战争胜利纪念日后的第一个纪念日。

  在这场救亡图存的伟大斗争中,中华儿女为中华民族的独立和自由抛头颅、洒热血,用一场场血战将日寇驱逐出中国。为了铭记历史,缅怀先烈,珍视和平,警示未来,大众网推出独家策划“难以忘却的记忆全球寻访见证人·口述中国抗战史”。

  自2014年7月起,大众网记者分赴北京、山东、河南、江苏、浙江、台湾地区,并连线美国纽约,寻访到著名抗战将领后人、抗战老兵、战地记者、抗战武装队伍的后代等10余位代表人物,听他们口述精彩的战斗故事,并首度披露一些不为人知的抗战细节。通过这些“难以忘却的记忆”,弘扬抗战精神,珍惜美好生活,激励我们团结一心、自强不息,向着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奋勇前进。

  

 

  点击进入专题

  

 

  罗荣桓元帅之子、中国人民解放军第二炮兵原副政委罗东进将军接受大众网记者采访,向大众网记者讲述115师进驻山东、父亲罗荣桓带领军队留田突围的故事。大众网记者摄

  

 

  回忆抗战往事,罗东进感慨万千,他说自己对山东、对沂蒙的感情已融入血液。

  讲述人:罗东进 (罗荣桓元帅之子、第二炮兵原副政委 中将) 75岁

  讲述时间:2014年8月22日

  讲述地点:北京 罗东进将军住处

  8月22日上午,大众网记者来到罗荣桓元帅之子、第二炮兵原副政委罗东进位于北京的住处。75岁的罗东进将军虽已头发斑白,但思路清晰、声音洪亮。说起115师进驻山东、罗荣桓带领军队留田突围的故事,罗东进如数家珍、娓娓道来,他的讲述一下子把我们拉回到那个炮火连天、抗击日寇的战争年代。

  罗荣桓率115师挺进山东,6年发展27万正规军

  “七七事变”爆发后,日军一路南侵,至1937年12月已逼近山东。彼时拥有10万大军的国民党山东省主席韩复榘竟不战而逃。在此形势下,中国共产党人在山东敌后战场组建起抗日武装,开辟抗日根据地,并在1938年底成立由市民、工人、农民等组成的八路军山东纵队。

  然而,当时中国共产党在山东没有正规部队,地方武装的军事素质、作战能力又较低,因此,时任山东省委书记的黎玉到延安向毛泽东主席建议,派一个团的正规部队到山东去。毛主席思考后对黎玉说:“派兵去山东,而且比你想的还要多。”

  当时正处在国共合作期,抗日民族统一战线也已成立。山东战场本不是共产党的战区,派兵进山东需通过“统一战线”和国民党的同意。但毛主席说,在敌后,有些事情没有办法事先经过国民党(同意),只能先斩后奏。1938年,为了避免国民党当局的干扰和阻挠,115师的685团以护送八路军总部首长去徐州开会为由,进入湖西地区。

  这个时候,肖华同志又以八路军115师“东进支队”的名义带领一支部队进入鲁西北地区。在1939年初,115师代师长陈光和政委、也就是我父亲罗荣桓,准备带领115师师部和686团也挺进山东,开辟抗日根据地。在此时,我出生了。

  我出生后,父亲就要带着部队进驻山东了,他看了一眼我,就说叫“东进”吧!这就是我名字的来历。115师主力部队挺进山东后,创建了鲁南、鲁西等抗日根据地,并与华中、湖西、鲁中、鲁东南根据地建立了联系通道,打开了山东抗战的新局面。

  到抗日战争结束的时候,山东的正规部队已有27万人,地方武装也发展到50万人,群众自卫武装达到150多万人,除了青岛、济南、枣庄这些沿着铁路线的大城市以外,解放区基本连成一片,已成为一块由中国共产党领导的比较完整的战略区。以至于到解放战争爆发时,山东也成为中国共产党向东北进发的出发点,成为解放军南下的前进基地。所以说,山东人民对抗日战争和解放战争是作出了巨大贡献的。

  留田突围首用“翻边战术”,毛主席评价“不是战术是战略”

  在长期的军事生涯中,罗荣桓以他的用兵如神创造了很多奇迹, “留田突围”就是其中之一。1942年,罗荣桓正式提出“翻边战术”,在日伪军合围鲁中根据地之际,“翻”到滨海南部,粉碎了敌人的冬季大“扫荡”。毛泽东主席在了解这一情况后,对这一做法给予了高度评价,认为“翻边战术”不是战术,而是战略。

  作为北京八路军山东抗日根据地研究会会长,罗东进对“翻边战术”进行过细致研究,与我们谈起了这场“无声的战斗”:

  1941年11月初,日军聚集了5万多日本兵和伪军,开始对沂蒙山区进行大“扫荡”,盯住了留田村(位于现沂南县张庄镇)。当时 115师的师部和“战工委”(相当于省政府)都在留田村周围,但作战部队只有一个警卫营,总人数共有3000多人。

  当时115师的陈光、山东分局的朱瑞等同志都在,大家就讨论向哪个方向突围。当时大家提了四条不同意见:一是东过沂河、沭河,进入解放区的滨海地区,但是这个方向或许正是敌人埋伏的一个口袋;二是向北,因为当时山东纵队已成功突围,驻扎在北边蒙山一带,但是这个方向是国民党部队的防区,突围到那里也容易受到日军和国民党军的夹击;三是向西进入蒙山,但这个方向有铁路线和封锁线,日军力量很强;第四条就是分散突围。而我父亲的意见恰恰是向南,向南到临沂,到敌人的大本营去。他认为,那里是敌人的后方,敌人主力出动,其后方必然空虚,也是敌人最容易忽视的方向。这支3000多人的部队,把马蹄子用布裹了起来,还把身上能发出动静的东西都绑住,趁夜悄无声息地没费一枪一弹、没有牺牲一个人就穿过了封锁线,跳出了包围圈。

  当时随部队一起走的有一个德国记者,也是德国共产党员,叫汉斯·希伯。他出去以后,对我父亲精湛的军事指挥艺术赞叹不已,他说太精彩了,比他看过的任何一场战役、任何一场party都精彩!希伯还把这件事写了下来,题目就叫做《无声的战斗》。

  在山东吃“百家饭”长大, 父亲教育不能忘本

  回忆抗战往事,罗东进感慨万千,他说自己对山东、对沂蒙的感情已融入血液。每每说到沂蒙,他都有说不完的话题。4个月大时来到山东,6岁时才离开,罗东进总是说,自己是吃百家饭、穿百家衣长大的。回忆起一家人在山东抗日根据地作战、生活的岁月,罗东进记忆犹新:

  我父亲率部队进入山东后,先到鲁西南,后来又转战到鲁中及沂蒙山区。到1939年五六月份时,我母亲才带着我跟随着徐向前、朱瑞那一批部队进入山东。由于当时山东形势很严峻,部队经常转移,无奈中只好把我寄养在当地老乡家里。

  1940年前后,我母亲请杨勇将军把我从鲁西南带到沂蒙山区。当时局势并不太好,到沂蒙山区还要穿过敌人封锁线,带这么个孩子怎么办?杨勇将军就找了一个挑夫,一头放我,另一头放一筐肥城桃。路上我饿了,杨勇叔叔便摸个桃子给我吃,就这样,我被带到了沂蒙山区。

  我四五岁的时候,有一年麦收的时候,警卫团的叔叔们都去帮老百姓收麦子,我和妹妹(罗南下)也去地里捡麦穗。收完麦子回家的时候,农民叔叔把我放在满车的麦子上,妹妹就是不上,在车后跑着,边跑边说“哥哥是地主,哥哥欺压老百姓”,回到家后还告诉了父亲。父亲当时说,南下说得对,说我要向妹妹学习,不能忘本。这就是父亲在山东给我们的教育。

  目前,罗东进还担任北京八路军山东抗日根据地研究会会长,因为这个“身份”,他经常要回山东走走,对山东抗战史的研究也从未停过。在山东抗日根据地的亲身经历让他感慨很多,在采访的最后,他意味深长地说,是党的优良传统让我们国家发展壮大,要实现中国梦,就要把这些光荣传统发扬光大。

 

本站资源来自互联网,仅供学习,如有侵权,请通知删除,敬请谅解!
搜索建议:罗东  罗东词条  留田  留田词条  突围  突围词条  打响  打响词条  战术  战术词条  
后代

 周恩来的长侄女——周秉德

   周秉德,现任全国政协委员的周秉德是周恩来之弟周恩寿6个子女中的老大,是周恩来的嫡长侄女,生于东北哈尔滨。周家一直是男丁兴旺,女性稀少。以周恩来这...(展开)

后代

 王树声的后代

王鲁光王树声大将的后代王鲁光,王树声之子。1946年11月2日生,湖北省麻城县人。毕业于清华大学,1970年参军,原中国残疾人福利基金会秘书长、副理事长。197...(展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