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好知 kuaihz订阅观点

 

谌贻照(“照哥站在山头望,村村都有‘丈母娘’”)

  上面的视频是谌贻照几年前用手机拍摄和制作的一个作品,画面上有梯田、白雾,尤如仙境般梦幻、美妙,令人心驰神往。

  谌贻照个头不高、身材微胖,是同行眼里的“泥腿子记者”。

  20年来,谌贻照跑遍了柳州市辖区三江侗族自治县和融水苗族自治县的所有苗乡侗寨。

  曾有人以玩笑口吻形容他:“照哥站在山头望,村村都有‘丈母娘’。”其实大家都很清楚,这是在苗乡侗寨获得的最高礼遇。当善良的苗家阿婆把来客当成女儿女婿一样看待时,他们就是把来客当成了自家人。

  每次进山,谌贻照的汽车后备厢里总装满各种各样的东西,20年前是米、面条,现在是油、肉、酒、衣服、书包等,到苗族老乡家,他永远不会空手进去。一年365天,一半时间他在山里:突发情况有他在场、民族节日他在场、春耕生产他在场……

  融水县委宣传部一名工作人员,是这样描述初识谌贻照时的场景的:

  2009年一个冬日的冷夜,苗家火塘里光线有些昏暗,一个头戴黑帽的人正在角落中用手提电脑打字,见人进来也不抬头,只是挥挥手。旁边的苗家阿婆给他递上一碗油茶:“涅(苗语:好孩子),吃油茶。”他接过油茶,轻轻放在一边的小板凳上,又低头打字。过了良久,他长舒一口气说:“终于写完了。不好意思,兄弟们。赶稿子都没得跟各位打声招呼。”他迅速喝完油茶,站起身来:“我还得赶到村部办公室去发稿,走了。”那时已是晚上10时30分。

  只要有突发状况,总缺不了谌贻照的身影。

  2016年7月4日,融水县汪洞乡多个村发生罕见特大洪灾,公路、电力、通信中断。当天一大早,谌贻照从柳州赶到融水县城,与县委宣传部的同志一道赶往汪洞乡。

  途中有3处塌方造成道路中断,同行的其他记者计划返回县城,但谌贻照坚持要到现场。在他的坚持下,一行人几经换车,傍晚才到达汪洞乡。来不及休息,谌贻照立即到现场采访拍摄。

  在一座被洪水损坏的水电站里,他一脚踩在浮沙里,半个身子陷进去,一身泥水。晚上10时,他就在乡政府用临时电力发稿。

  “很多采访经历告诉我,只有以一颗快乐平常心深入农村,做一个实实在在的‘泥腿子记者’,与农民群众打成一片,才能获得最鲜活的新闻素材。”谌贻照说。

  2017年,谌贻照创办了个人公众号“山水柳州”,迅速成为柳州极具影响力的公众号。

  很多人认为,“玩”新媒体的应该是20、30岁的年轻人。而那时,他已是51岁的新闻“老兵”了。

  绝大多数同行,在他这个年纪,要么转行,要么转岗。年过半百的人了,还“玩”什么新媒体呢?

  然而,谌贻照依然奔波在采访一线,不但照跑,还跑得很欢,很多年轻人都追不上他。

  你看,古亭山内涝现场冲在最前线的是他、见证五菱柳汽柳钢生产品下线的是他、在百里侗乡春耕一线走基层的是他、拍摄大苗山秋收喜悦的是他、到深度贫困村蹲点几天采访的是他……

  每一年,他都用充满张力的一张张图片,告诉柳州人花开了、冰雪降临了。元宝山的雪殇,大塘坳的冰封,融水滚贝山头的雾凇,也都通过他的镜头,通过他的公众号,让众多埋头工作的人们,看到远方的风景。

 

  谌贻照不但腿脚好、跑得快,思想和观念也新。他常说:“新闻人要跟上传播媒介前进的步伐。新闻内容不变,但传播媒介变了,表现方式就会有所不同。只有这样,才不会落伍。”

  当许多记者满足于写稿拍照,交差了事时,他却在研究怎样才能在一线做好媒体融合的移动报道。

  他经常身背相机,怀揣手机忘我工作。他用手机拍出的图片,甚至比一些人用专业相机拍的还好。

  更牛的是,他还写得一手好文章,能出境做主持,还能用手机拍视频,并现场用手机进行剪辑,配上音乐和解说词,不到半个小时就能完成一个精美的短视频,即时传播出去,让外界都能第一时间收看到他采写的新闻。而且,这些本领,全是他自学的。

  因此,当众多传媒致力于发展建设融媒体生态系统,大力培训掌握“十八般武器”的全媒体记者时,他早就在前边领跑了。

  用他自己的话说,就是“写得了大稿,编得了微博,剪得了视频,出得了镜头……”

  谌贻照把个人公众号当成新闻报道的“副产品”。他的目光紧紧盯住原生态文化,为这些文化及其创造者、传承者鼓与呼。

  他个人公众号上推送的内容,绝大多数阅读量过万次,多的时候达到几万甚至破10万。

  他用手机拍摄制作推荐苗山乡亲打造元宝山旅游线路的短视频《白云深处》等新媒体产品,成为当地群众和游客转发的爆款短视频;

  他聚焦苗山独特人文拍摄制作的H5《百鸟衣的诱惑》阅读量已经接近70万。

  在《美桑!美桑!!你在何方?》推文中,他用细腻的笔调温情描述了在美丽的木楼村庄——林溪美桑里长大的姑娘即将出嫁的幸福和喜悦心情。 

  在《当农耕文化被消遣时,大苗山里的苗家人依然在虔诚耕天》推文中,壮美的高山梯田、纯朴的苗族农民,极具震撼力。他写道:“苗山里的母亲们,像爱护自己的儿女一样,呵护梯田。”“苗山人把来自梯田的收获,看成大自然仁慈的馈赠。”

  为了做好贫困户的采访报道,谌贻照顶经常风冒雪驱车数百公里,来到融水苗族自治县大苗山深处。在杆洞乡高培村大寨屯,谌贻照以融媒体的全景模式报道基层群众欢乐和谐过春节的幸福生活,采访的多篇走基层稿件报道受到读者的一致好评。

  2018年,以他为主创人员的融媒体作品《柳州融水突围记丨广西日报记者“失联”数十小时,在穿越40处塌方后发回灾区最新画面!》荣获第28届中国新闻奖媒体融合奖项一等奖。

  回想起柳州融水那次采访,谌贻照使用了“惊心动魄”这个词。虽然历经诸多危险,但他说:“我收获更多的是感动。”

  2017年8月12日星期六清早,谌贻照被一通电话吵醒。来电的是广西融水苗族自治县杆洞乡的朋友,朋友在电话那端很焦急地说,山里突发山洪,乡政府所在地街道被洪水荡涤,情况十分危急!新闻人的敏感和责任,让他立即决定赶往现场。

  当天晚上7时30分,经过8个多小时的翻山越岭,谌贻照到达灾区现场,他在广西日报柳州站官方微博发出灾区干部群众抢险自救的图文后,乡里电力、通信、交通全部中断,随后两天时间里,他彻底“失联”了。

  当时的灾情,比想象更为严峻。大雨滂沱中,谌贻照在抢险一线用一部手机进行图片和视频拍摄。

  电力、通信中断,新闻无法向外传递,怎么办?谌贻照决定突围。

  2018年8月14日早上,经过两次突围,越过几十个塌方点,躲过高山滚石的危险,在泥泞中艰难跋涉两个多小时后,谌贻照和一名县里的宣传干部以及两名乡干部,碰到了前来接应的救援人员……

  谌贻照也是有家的人,为人子为人父为人夫。当他从采访一线归来,家是他最温暖的港湾。

  闲暇时,谌贻照会下厨做几个拿手菜。家里人最爱吃的,除了贵州风味酸汤鱼和酸汤猪脚,还有他做的凉拌鱼腥草,每当这时,家里总是欢声笑语,其乐融融。

  2019年春天,谌贻照将八十多岁的老母亲从贵州接到柳州悉心照顾。天气好的时候,他会用轮椅推着老太太去草地上散步,看看柳州的山山水水。

  惟有爱得深沉,才能写出富有情感的文字;惟有双腿沾满泥土,才能给读者捧上鲜活的新闻——谌贻照,正是这么一位永怀新闻理想、令人敬仰的“泥腿子记者”。

  “脚下粘泥土,心中有阳光”,谌贻照对于新闻工作的态度和精神,值得我们借鉴和学习。融媒体时代,新闻人只有增强自己的“脚力、眼力、脑力、笔力”,才能厚积薄发,在关键时刻打硬仗、打胜仗。

本站资源来自互联网,仅供学习,如有侵权,请通知删除,敬请谅解!
搜索建议:谌贻照  丈母娘  丈母娘词条  村村  村村词条  山头  山头词条  谌贻照词条